APP下载

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6-10-14陈傲凌张丽花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护理

陈傲凌 张丽花

摘要: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2月~2015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肠内营养,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指标的检测,护理后的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满意度和营养状况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且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中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护理;應用效果

颅脑受到间接或直接的暴力会引起颅脑组织损伤,这也是重型颅脑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1]。因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受伤后昏迷6h以上或者再次昏迷,所以重型颅脑损伤具有很高的病死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2年2月~2015年2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50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女性=26:24;患者年龄在20~64岁;平均年龄(41.52±4.61)岁。

观察组:男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女性=24:26;患者年龄在21~65岁;平均年龄(46.61±5.50)岁。

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肠内营养的方式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

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术后护理和患者的日常护理。

观察组护理方法: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

1.2.1术前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密切注视患者用药效果并记录,保持呼吸道畅通,给予患者抬高床头,持续氧气吸入,清除患者呼吸道内异物及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如剃光全头、交叉配血、插尿管等。

1.2.2术后护理 护士应遵医嘱使用甘露醇125~250ml,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用药效果并做好记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注意湿化气道,必要时使用呼吸机。

1.2.3病情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常规使用保护胃黏膜药物,当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积极于止血处理,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遵医嘱行血气分析。

1.2.4心理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会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医务人员耐心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自身的感受,及时缓解负面情绪,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务人员的关爱,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5营养支持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鼻胃导管提供肠内营养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保证营养液及输注用具清洁无菌,营养液要在无菌环境下配制,放于4°以下冰箱内保持,并于24h内用完。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指标(总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的检测。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护理之后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误吸、反流、腹泻、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1.3.2疗效判定标准 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护理后,满意程度在80~100分,则视为满意。

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护理后,满意程度在60~80分,则视为一般。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护理后,满意程度低于60分,则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例数÷每组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采用SPSS19.0软件,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指标、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处理,营养状况指标采用t检验,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后营养状况指标、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2.1营养状况指标对比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指标(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误吸2例、反流2例、腹泻1例、消化道出血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0%。

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误吸3例、反流5例、腹泻5例、消化道出血4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00%。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低于对照组,P<0.05。

2.3总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满意30例,一般18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度为96.00%。

对照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满意20例、一般2例、不满意为18例,总满意度为44.00%。

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病早期,多处于昏迷或无意识状态和中枢神经损伤,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运动能力比较弱,从而导致营养液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内滞留[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蛋白质分解和代谢比正常人要快,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絮乱,而此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处于昏迷状态,所以选择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的关键[3]。本次研究当中,我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优质护理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在临床中,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采用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来补充热量,但是为了防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的发生,所以营养摄入要求较高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采用鼻胃导管提供营养方式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

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优质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整体提升护理水平,深化护理专业内涵,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4]。优质护理的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把患者放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不仅获得较好康复,还要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5]。优质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状况。

从研究结果中可知,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总满意度和营养状况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且观察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中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许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6):383-384.

[2]唐秀娇.亚低温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127-129.

[3]陶艳玲,管玉梅,赖文娟,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时机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3):19-21.

[4]潘冬芳.6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08(19):1710-1711.

[5]姚细芬.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皮胃造瘘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1):129-130.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护理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紧急气管插管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意义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临床救治策略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观察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