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

2016-10-14刘珺陈美丽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教育模式

刘珺 陈美丽

摘要:目的 为减少和避免急性胰腺炎日常护理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缓解低年资护理人员在急性胰腺炎护理工作中忙乱不堪等的护理问题。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总结和专家咨询及临床试验论证,分享笔者及其护理团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体会与经验,提出急性胰腺炎优质护理的意见与建议。结果与结论 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可通过转换角色换被动灌输为主动教育模式、建立风险告知与增强疾病了解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及借鉴专科护理等方式来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教育模式;专科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reduce and avoid the adverse events occurred in the daily care of acute pancreatitis, alleviate low seniority nurses in the nursing care of acute pancreatitis work flurry of nursing problems. Methods The paper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alysis summary,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the clinical trial demonstration, through shared by the author and her team of nursing in daily nursing work experience, proposed the suggestion and of the acute pancreatitis.Results and Conclusion Nurse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by transforming the role change passive infusion to active education pattern, establishes the risk to inform and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disease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pattern,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nursing and nurse for referenc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ncreatitis.

Key words:Acute pancreatitis; Education mode; Specific nursing

胰腺炎是消化內科最主要的常见病之一,特别是急性胰腺炎,其危险程度高、病程长、护理难度大、易复发,是消化内科日常护理工作中需特别关注的极少数病种之一。所谓的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自身消化所致的化学性炎症;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急性炎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改善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性越来越多,使得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明显提升,且以青壮年为主[1]。本研究主要针对急性胰腺炎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较难护理之处,分享笔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体会与经验。

1 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护理

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护理与一般疾病护理相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和健康宣教。

1.1基础护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发作期需绝对卧床休息,要协助患者选择舒适的卧位,并视情况加装床栏预防坠床、跌倒。禁食期间需给予口腔护理1~2次/d,以防造成口腔异味,促使滋生细菌。留置胃管者需妥善固定,最好用石蜡油滴鼻1~2次/d以避免胃管接触空气变得干燥导致活动时牵拉疼痛,减轻不适感。若长期灌肠应做好肛周护理,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1.2对症护理 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给予准确的疼痛评分,对轻度疼痛者可告知采用变换体位、深呼吸、弯腰抱膝和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方式来减轻疼痛和转移注意力[2];腹痛严重者,遵医嘱给予解痉止痛剂,伴恶心呕吐者可胃肠减压,同时加强抗炎抑制胰腺分泌和胃酸分泌,并静脉补液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尿淀粉酶检查结果,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1.3健康宣教 一方面,需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建立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并视不同个体告知及饮食禁忌,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学习保健知识教育,监督患者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生活习性。另一方面,要对患者进行耐心的疾病知识讲解,观察患者心理变化随时进行心理疏导和鼓励,督促患者要多休息,避免劳累。

2 急性胰腺炎常规护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易诱发不良事件 由于急性胰腺炎护理难度比普通疾病护理难度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也大大增加,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要特别用心。

2.1.1管道不良事件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行胃肠减压,在置入胃管后活动时管道可能会自行滑脱,而胃管的置入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导致自行拔管的情况。导致拔管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有三方面:①对于以上深度睡眠或意识不清躁动状态下的患者肢体约束不够,胃管置入的不舒适致其自行拔管;②管道未能有效固定,以致患者在活动时自行滑脱;③护理人员健康宣教不到位和患者对胃管置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欠缺,患者对置管带来的不适难以接受,不能积极配合,自行拔管[3]。

2.1.2给药、医嘱执行错误 急性胰腺炎输液量大,工作繁琐,护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容易在忙碌,甚至出现抵触心理的情况下省略或简化查对环节,不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和双人核对制度,未将核心制度严格落实而出现给药错误或医嘱执行错误。

2.1.3其他不良事件 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除容易出现管道不良事件和给药、医嘱执行错误等不良事件外,还容易出现如坠床、跌倒、下肢静脉血栓及压疮等不良事件,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未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安全方面的健康宣教,患者及家属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缺乏预见性,护理人员未准确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动态的危险因素评估,或是意识淡薄,即使认识到风险存在,未采取任何有效预防措施。

2.2患者依从性低 患者依从性低主要是指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患者的行为与医嘱的一致性差距大,而在消化内科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更易出现依从性差的问题,给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阻力和不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治疗方案复杂带来的依从性低 有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时间,用药时间、剂量成负相关[4]。对使用生长抑素和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炎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及治疗时间过长的患者,其依从性会随药物的副作用加重而降低。

2.2.2知识匮乏与自我判断矛盾带来的依从性低 由于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匮乏和对治疗方案的一知半解,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通过自己的判断行事不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特别是长期卧床和禁食的患者会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不知道禁食的重要性,擅自进食,延误治疗,加重病情。

2.2.3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不足带来的依从性低 求医的条件和患者亲属的支持也会影响患者的依从性,这种情况尤以贫困地区或家庭及不和睦家庭为主,贫困地区求医路程远,行为不便,担心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和麻烦,而不和睦家庭成员同样存在较大心理负担和缺乏监督及正确的饮食劝告,因此很难保持良好的依从性甚至患者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

2.3护理难度大

2.3.1输液量大 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方面在禁食期间机体所需能量补充全部来自肠外营养,临床上常选择浅静脉留置针两组或两组以上的静脉通道24h补液,另一方面急性胰腺炎患者本身治疗就需要大量输液进行消炎、抑制胰酶分泌等,大量的补液要求穿刺者技术过关,也加大了护理工作量及护理难度。责任护理人员需保持高度责任心认真核对每次输液,并在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2.3.2基础护理繁琐[5]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协助患者和家属完成做好各项护理口腔护、管道、灌肠等基础护理,而重症绝对卧床的患者还要做好预防压疮和功能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此过程相对繁琐。且由于炎症加剧会带来疼痛使患者自理能力低和在治疗和护理过程因为胃管置入的不舒适以及加剧的疼痛,护理人员势必要增加巡视频率,并导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呼叫护理人员的频次增加,增大护理工作量。

3 急性胰腺炎护理体会分析

3.1建立导管滑脱评分机制和加强护理人员导管滑脱应急训练与培训。当患者置管后责任护理人员应立即给予导管妥善固止、标识,并建立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分表,进行动态评分,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导管滑脱危险因素,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护理人员应认真交接班,注意导管的刻度,固定方式,引流液的性质,同时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应急措施,在导管突然滑脱的情况下能将危险降到最低,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3.2创新宣教模式,加強宣教。正常的宣教模式,可能因为护理人员机械性的宣读和患者对宣教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宣教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大大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频率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需要创新护理宣教模式,保障护理宣教的预期效果。

3.2.1转换角色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教育模式。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机械性的被动灌输教育模式,发挥当代高素质人群优势,转换角色变被动为主动教育模式,让患者提前自行学习急性胰腺炎的健康宣教知识和主动讲解疾病的发生和预防,使其拥有主动了解和思考的机会和意识。同时,让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模式,医疗单位通过下发疾病讲解知识材料和网络学习途径,让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相关疾病知识主动向护理人员讲解,并提出学习过程中疑惑之处,再由护理人员进行深入的宣教分析,以此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了解以往相同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转归,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主人公的感觉,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促进患者早日康复[6]。

3.2.2建立风险告知与增强疾病了解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7]。患者的健康教育不仅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参与,还要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疾病治疗过程中很多的风险是来源了患者及其家属本身,要让患者及其家属有自觉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急迫感。因此,可以让患者或者家属签订风险告知书,将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患者及其家属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那些不良事件或者风险纳入其中,并将急性胰腺炎相关疾病知识作为附件一并交由患者或者患者家属,采取以上主动教育模式让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学习。

3.3加强护理巡视和爱心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记录,在巡视记录中切勿走过场签个名就走,要尽量通过嘘寒问暖和一些小的举措来感化患者及其家属,让他们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贴心,增强患者的归属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4规范护理流程,降低护理难度。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繁琐、工作环境嘈杂,工作中难免出现差错,因此,护理工作必须要有自己的工作流程,科学合理的支配时间,不仅能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使整个护理工作高质量、高效率的顺利进行,还能有效节约时间,降低临床护理难度。

3.4.1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因人而异。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复杂、变化快,工作中预见性难,低年资护士容易出现工作忙乱、态度急躁,处理不及时及记录不完善等问题,也容易造成患者的恐惧和家属的焦虑。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可以因人而异,一方面安排年资高、经验足的护理人员来担任重症患者的管理小组组长,负责督导,减少临床护理缺陷;另一方面,可将科室护理人员以疾病种类进行小范围分类,不同的护理人员主要负责不同种类的疾病护理,增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

3.4.2借鉴专科护理模式。借鉴专科护理模式,实施科学化管理,对急性胰腺炎类似的危重患者加强责任制护理,因消化内科重症病种类较少,可选取个别护理人员专门从事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效率,增强护理人员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科室管理宗旨,把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放在护理质量的建设的首位[8]。

4 结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常会发现一些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同样的工作,部分护理人员有条不紊,从容应对;而另一部分护理人员却显得忙乱不堪,不良事件发生频次明显增多。因此,需要有合理的护理模式及科学的方法流程,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沈开敏.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综合治疗护理策略[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9(6):797.

[2]赵晓辉,浅谈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观察与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5):170-171.

[3]朱小莉.急性重症胰腺炎术后管道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03.

[4]施华芳,姜冬九,李乐之,等.病人依从性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134-135.

[5]于洪霞,急性胰腺炎患者人性化护理效果探讨[J].大家健康,2015,9(5):208-209.

[6]骆伟群,黄小屏.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急性胰腺炎的心理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86-87.

[7]徐海波,张飘飘.急性胰腺炎主动接受健康教育模式与被动灌输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1):220.

[8]康爱萍.规范护理流程运行提高护理质量[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92.

编辑/倪冰冰

猜你喜欢

急性胰腺炎教育模式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生长抑素与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对比研究
创新创业大平台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探索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古代斯巴达的教育模式
西部高校信息学科的成人高等教育模式研究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