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分析

2016-10-14刘福芳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刘福芳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与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均无肌瘤复发现象发生。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优点,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手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Comparison between laparoscopic and open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uterine fibroids.Methods Select treatment of 50 cases of hysteromyo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laparoscopic surgery)and control group(laparotomy),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Observer Group 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time,length of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urgery time obviously excel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Observation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Laparoscopic technology in the uterine Lemioma of treatment with trauma small,security,effective.

Key words:Laparoscopy;Laparotomy;Uterine myoma;Clinical effect

目前,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多以手术治疗的方式为主,但是手术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易引发患者排尿中枢障碍,从而影响患者自行排尿的功能,极易发生泌尿感染。随着临床内镜应用的不断扩展,在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腹腔镜也有了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比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5岁~58岁,平均年龄(43.8±4.7)岁,子宫肌瘤平均直径为(4.0±0.8)cm,肌瘤数量1个~3个,平均子宫肌瘤数目为(1.6±0.8)个;对照组患者年龄36岁~60岁,平均年龄(42.9±4.6)岁,子宫肌瘤平均直径为(4.1±0.5)cm,其中子宫肌瘤数目1个~3个,平均子宫肌瘤数量为(1.7±0.7)个,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主要结合国家医学会所制定的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具体的有以下几点:①患者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部分患者有疼痛及压迫症状;②子宫增大,质硬;③用子宫探针探测官腔,可发现其增长或变形;④诊断性刮宫,可在宫腔内触及凸起面;⑤经B超、CT、MRI及实验室检查等全面的辅助检查;⑥病理检查确诊[1]。

1.3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数量以及位置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开腹手术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具体的手术方法如下:

对照组:所有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开腹手术治疗,具体步骤为:在患者的下腹部一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以及腹膜等进入腹腔完成剖腹探查,并注意及时的采用止血钳进行止血,然后充分暴露术野,找到子宫位置,并判断子宫和肌瘤与术前诊断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找到圆韧带,分离切断并用线缝扎,在阔韧带无血管处开一个小孔。钳夹输卵管、卵巢固有韧带,钳尖均经所开小孔穿出。切断、缝扎,剪开腹膜返折,向下剥离,露出宫颈。在宫颈侧找到子宫动、静脉,紧靠宫颈钳夹血管,切断、缝扎。再处理宫骶韧带与主韧带。用手触摸宫颈阴道端,在阴道前穹隆处横切小口,沿穹隆环状切断阴道。使用2.5%碘酒和75%酒精消毒切口,缝合阴道断端,缝合腹膜。关腹前要检查腹内有无止血不严处。易出血的地方是骨盆漏斗韧带、子宫血管和下推膀胱时,关腹完成手术[2]。

观察组: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在术中采用仰卧位,铺设消毒铺巾,并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然后建立气腹,确保气压始终处于12mmHg,之后做一个1cm长的横弧切口,做切口的时候主要沿着脐上缘进行,切口完成后置入套管并置入腹腔镜,使用腹腔镜再次对患者的主要器官进行检查,所有重要器官正常后指导患者变换体位,采用头低脚高大约35度,之后从患者的右下腹麦氏点、左侧反麦氏点进行穿刺,之后分别按照放置举宫器→处理圆韧带→处理附件,切断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分离膀胱反折腹膜→分離宫旁组织,暴露子宫动脉→放入圈套器套于子宫峡部,收紧圈套器→经阴道以筒状旋切器将宫颈内膜切除→置入电动旋切器,将子宫粉碎成条状,逐块切取子宫体→缝合盆腹膜及阴道残端等完成子宫肌瘤的腹腔镜手术操作[3]。

1.4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结束至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其中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感染、扭转、化脓等。同时对所有患者在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子宫肌瘤复发情况。

1.5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在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子宫肌瘤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在术后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在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子宫肌瘤复发。

3讨论

我院在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治疗过程中,在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均无复发。在综合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腹腔镜技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减少患者在在术中承受的痛苦,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

参考文献:

[1]王瑞敏,侯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07):852-853.

编辑/丁一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子宫肌瘤临床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