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语言能力

2016-10-14翁爱民

教师·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区域活动

翁爱民

摘 要:研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通过早期阅读激发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是可行的。区域活动有着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它能让孩子们体验到自由和自主,体验到乐趣。从某种程度上说,区域活动自然地为幼儿呈现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得到自然的发展,幼儿个性得到张扬,让幼儿从愿意说、敢说到会说、说得生动。

关键词:区域活动;语言能力;具体做法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区域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所以加强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区域活动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为幼儿高效学习、获取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孩子们最喜欢区域活动。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区域活动氛围,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幼儿的语言得到自然的发展。文章着重就区域活动谈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

一、丰富的游戏区,丰富幼儿的语言行为

《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生活经验,丰富语言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那么要调动幼儿倾听的动机和说话的欲望,就要巧用教学方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特别是群体性的游戏。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可以表现得无拘无束、轻松愉快。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游戏,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例如,开设角色游戏超市、医院、时装店、美食街等,开设表演游戏小猪盖房子、白雪公主、小蝌蚪找妈妈等,让每一位小朋友都融入其中。通过不同类型的游戏,为幼儿创造自由交往、自由表达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在自主、自由的气氛中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有话会说。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围绕幼儿语言发展的目标,引导幼儿不断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等,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游戏中不仅要求幼儿声音响亮、表述清楚、富有条理,还要有丰富、生动的表情和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观众,让幼儿从需要人的帮助逐渐走向自主独立,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从游戏的对话中,教师不难发现,幼儿是借助语言的交流来丰富和完善游戏活动,实现生活情境的模仿和再现。幼儿在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交往中不断发展语言,在游戏交往中丰富词汇,在自然交往中锻炼和运用语言技巧。

二、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幼儿积极训练语言

幼儿的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受到特定的交往环境、幼儿的主观心态以及情绪等因素的制约,幼儿口语的表达与口语能力的培养面临着一定的障碍。那么要调动幼儿倾听的动机和说话的欲望,就要创设宽松、无压力、良好的周围环境。

(1)一日生活中训练说话。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贯穿于一日生活,渗透于各个领域。早上有的幼儿来得早,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他们在不受话题限制的情况下自由练习说话。幼儿喜欢表现自己,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比较高,交流内容缤纷异彩,无话不说。有的讲着邻居街坊的新鲜稀奇的故事,有的讲着自己如何帮奶奶做家务事,有的讲妈妈给自己买了一盒彩笔,有的竟然津津有味地讲起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充满侠气的小燕子,等等。每天早上,教室里的气氛都很活跃,幼儿讲得滔滔不绝、神色飞舞,听的幼儿聚精会神、思绪万千。此外,教师可有意识地提出话题:“某某小朋友今天为什么没来呢?”点心前三分钟谈话:“今天吃什么?”这些小活动都为幼儿练习说话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通过反复训练,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观察力,同时培养了幼儿关心同伴的良好品质。

(2)活动区中指导拼图讲故事。让幼儿收集有关画片,把它剪下来,拼成有情节的故事贴在本子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讲给大家听。经过这样多次的训练,孩子语言的连贯性便会得到发展,表达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

(3)讲故事,画故事。教师在活动室专门开辟了一个与绘画有关的“故事家”。孩子与家长一起将各种不同类型与主题相关的玩具、小动物、植物、图片资料、故事图书等带到幼儿园,在老师的引导下,班上的孩子们齐心协力用带回来的物品布置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家”。“故事家”在自由活动、美术活动和语言区域活动中面向幼儿开放,在这里,孩子可以每天向同伴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雨晨从家里带了一个布娃娃,将它放到“故事家”里,就开始讲述自己编的故事:“有一天,娃娃到草地上玩,看见一只小白兔在哭,她走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小白兔找不着妈妈了,她连忙把它抱起来,帮它找到了妈妈。”孩子们非常喜欢在“故事家”中随心所欲地表达,往往他们每次表达之后,都会主动将自己的故事画出来。在这种直观形象的环境下,孩子既可以自由表达,也可以将自己说的话变成画。

三、创设看、听、做相结合的语言域,促使幼儿积极运用语言

幼儿语言质量的表达、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幼儿之间语言交际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掌握词汇的数量以及理解词语的程度等方面。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幼儿掌握的词可以从800~1000个发展到3000~4000个左右,理解词义的认知水平由具体逐渐发展到抽象。幼儿时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知识认知水平有限,对词语的理解力不强,只有通过教师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他们,才能积累、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因此,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图画、实物、演示、动作、表情等具体形象的方法,通过看、听、做,帮助幼儿掌握词汇、理解词义。

(1)看中说词。区域活动伊始,播放一幅多彩的图画,先让幼儿欣赏图画和漂亮的实物,认真观察富有情节的动画,用优美的词语与生动的语言说一说。如让幼儿看一幅多彩的图画,幼儿可以说出“漂亮的房子、美丽的小花、清清的小河、绿绿的小草”等词。

(2)听中说词。再次播放课件,让幼儿倾听一段诗歌、散文、故事以及歌曲等,从中找出一个或多个自己认为最美的词。如让幼儿听《青蛙给星星打电话》,从中可以找出“亮晶晶、摇篮、宫殿、月亮娃娃”等词。

(3)画中想词。让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想出好词来描述画面。如让幼儿画《秋天》,幼儿可以想出“美丽的秋天、金色的秋天、多彩的秋天”等词。

(4)做中用词。语言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词汇也是在运用中被理解、掌握、积累的。幼儿在各种游戏、操作活动中运用和积累词汇,通过充分调动幼儿丰富的想象力,逐渐增加幼儿的词汇量。如讓幼儿说出不同的鞋,幼儿可以说出各种鞋:皮鞋、布鞋、高跟鞋、运动鞋、足球鞋、篮球鞋,等等。

语言环境、区域环境的创设对幼儿能力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动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设美的富有教育价值的语言环境,而且还要有效地利用语言环境,让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融合,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现能力的提高,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焦 婷.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究能力[J].学前教育研究,2006,(3).

[3]徐 芳.区域活动中教师作用的发挥[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6).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霞林幼儿园)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区域活动
通过阅读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