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

2016-10-14黎小慧

教师·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阅读能力

黎小慧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阅读教学应当重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范围,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与质量。文章将探讨小学高年级课内外阅读如何有效衔接。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因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阅读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江西省寻乌县城关小学积极创建书香校园,高度重视学生课内外阅读,专门成立了“小学高年级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研究”课题小组,通过课题组几年来的努力探究实践,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一、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衔接

1.重视课前阅读准备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和准备。首先,在进行新课文教学之前,教师应当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让学生课前收集作者的相关阅读资料,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师应当合理地规划教学进度和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与课文相关的文本进行收集,从而促进课文的文本分析和丰富学生的信息资源。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布置学生收集同类型题材的文章,拓宽学生视野。

2.注重课中阅读学习

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当合理地进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衔接。第一,在讲解课文难点时,教师应当适当引用课外阅读材料进行补充指導,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语文阅读教学应当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课外阅读的补充,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和作者应当具有互动性,即教师在教授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对文本的分析,使得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化学习主题。

3.重视课后阅读扩展

一方面,在一篇文章教授结束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课后阅读作者其他的文章或者书籍,从而加深学生对已学文章的理解和对作者的认识,同时,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开阔学生眼界。另一方面,由于语文课本所能承载的文章篇幅有限,语文书中的文章有些截取某一本书的一个章节,因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课后阅读原著。

二、巩固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1.推荐阅读内容

现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而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应当重视课内阅读,而且应当加强课外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堂教授时,应当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与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讲授鲁迅的《少年闰土》时,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写作背景,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其他的作品,如《呐喊》。

2.丰富阅读形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延展阅读。一方面,教师在进行课堂教授时可以采取以讲带读的方法,即用讲故事的方式对课本文章进行教授并且利用早读时间进行课外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可以通过举办班级的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和读书汇报会或者设立读书角等,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融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总结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应当以课内阅读为基础,不断地优化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与此同时,应当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通过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和衔接,对教材进行调整和重构,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潘庆梅.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2):97.

[2]祝长翠.浅议小学语文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4,(11):74.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城关小学)

猜你喜欢

有效衔接课内外阅读阅读能力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公共课有效衔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