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硕士培养问题探析
2016-10-14洪恩强张晓伟
洪恩强?张晓伟
摘 要 以“特需项目”试点高校为探寻专业硕士培养现状的切入点,通过对江西省三所专业硕士试点高校的实地调查与研究,初步探明该类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存在生源质量不高、课程设置欠合理、“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到位、产学研合作效果不佳以及教育质量难以评价等问题。提升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应从加强专业硕士招生宣传力度、调整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规范运行“双导师”制度、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注重考核形式多样化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 ;特殊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0-0008-05
应用技术型高校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类型,它更在意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强调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对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切性[1]。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63所应用技术型高校开展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本文简称“特需项目”)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试点工作[2]。“特需项目”的实施对于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调动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缓解社会特殊需求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紧缺矛盾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本研究特选取江西省内的N学院、J大学及Y学院这三所“特需项目”专业硕士试点高校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其86名2013级、2014级专业硕士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辅之对12名教师和学生的深度访谈,以了解该类高校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求探寻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硕士培养的现状
江西三所高校自2012年“特需项目”正式开展以来,一共招录并培养了365名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其中139名已毕业,226名仍在校就读。项目进展初见规模与成效,以下是三所试点高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具体情况。
(一)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急缺型人才数量、种类报告及结合本省与本校实际情况,三所应用技术型高校制定了各自学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上,除重视专业知识能力培养之外,还特别关注其未来的就业领域及服务方向,说明该类高校的专业硕士培养除了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性外,还十分注重专业的市场走向。具体如表1。
(二)招生录取
招生环节作为人才培养的始端,直接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模。从表2看出,三所应用技术型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逐年递增,截至2015年9月,N学院工程硕士录取人数最多;第一志愿报考率则以J大学的社会工作硕士最高,占总录取比例的60%左右;从生源背景来看,三所高校的基本情况类似,即录取的考生绝大多数来自二本及独立院校等类型学校。
(三)课程设置
课程是教学建设的基础,其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否。比较我国《全日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10.82%来说[3],三所高校在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比例均有所提升,N学院的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的26.3%、Y学院占21.88%、J大学则占21.4%。三所高校专业硕士特色课程体系的具体设置情况,见表3。
(四)师资队伍
作为专业硕士培养的一个特色环节,“双导师”制在整个培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性的知识指导,校外导师则以企业实践、专业、技能类的指导为主,二者“双管齐下”,共同推进专业硕士培养的顺利进行。调研资料显示,三所高校校内导师目前基本以“教授为主,副教授为辅,讲师次之”的职称结构为主;相应的学历层次也是以“博士为主,硕士、学士为辅”的状态存在。校外导师队伍则大体由相关领域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此外,三所高校的导师配备情况基本都满足了“一名学生+两名导师”的要求。
(五)专业实践
为了突出专业硕士在实践与职业技术方面的能力训练,三所高校均规定学生的专业实践时长不得少于1年。另外,这些高校还特别针对各自领域的专业硕士制定了不同的专业实践计划,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一是感性认识,目的是使新生掌握基本专业信息与技能;二是能力强化,实践与实验的集中化训练,使学生专业能力快速、高效地得到锻炼;三是水平提高,目的是确保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本专业知识、技能完成工作。具体见表5。
(六)学位论文
为规范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写作及体现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差别,三所高校均制定了本校专门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管理条例,对论文选题、开题报告、撰写、检测、评阅与答辩各环节提出了详细要求。首先,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学校一致要求专业硕士的论文选题必须是基于实践、应用等现实考虑,其研究成果需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采取研究报告类、应用基础研究类、规划设计类或项目管理类等多种形式。三所高校首届专业硕士毕业生分别为31人、16人、16人,其学位论文基本是以实务研究、应用研究、项目评估与实践、工程设计与项目设计这四种类型构成,而应用研究类型的学位论文占70%,实务研究占20%。
(七)就业发展
从三所高校的首届专业硕士就业统计资料中可知,N学院及Y学院共有4名毕业生选择读博深造,占总就业人数的6.3%。其余的59名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完全符合“特殊需求”专业就业领域的毕业生人数为45人,专业就业贴合率为72%;另外有11人则选择在高校或中学从事与专业相关的教学或行政工作;其余的3名毕业生则选择了与专业无关或关联性不大的工作,分别是村官、证券事务及市场推广。总体来看,该类高校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人才市场需求度及专业吻合度较高,但也存在少量偏离本专业就业的现象。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硕士培养的问题
(一)生源质量不高
近四年,虽然三所高校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量在逐年增加,不过大多考生还是以调剂录取的方式为主,三校调剂方式录取的比例分别为87%、59%、92%,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相对不多,加之学生的本科生源背景也多是二本院校或独立院校,因此专业硕士的总体招生情况并非十分理想。虽然在访谈过程中,不少教师和学生都表示调剂作为一种灵活、弹性的招生手段,同样能够吸纳到好的生源,但不可否认,调剂及非第一志愿报考等形式并不是高校招生的主流方式,它们只能作为人才“入口”的候补办法。因此,招生情况的好与坏对三所高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二)课程设置欠合理
在问卷第15题的开放式问题“您满意现在自己所在专业的培养路径或方式吗?”中,选择“不满意”选项的30名学生基本把矛头指向两个方面:一是理论与实践教学安排不是很合理;二是专业实践锻炼不到位。具体阐述如下:应增加实践内容,科研内容太少,实践基地缺乏;只有理论,没有结合实际,应该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和实践;自主实践学习较多,无规划、目的性不强,上课很累;实践机会无法满足专业需求;研一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研二过多实践,与论文、找工作有冲突;培养没有系统性、看不出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差别;课程不够丰富,并且有重复性。
一般情况下,三所高校把硕士生的理论基础课程和专业学习课程放在第一学年;第二学年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依据各自学科特点安排他们去不同的实习基地进行锻炼;第三学年则基本让学生自行安排,以完成毕业论文及就业为主。对于把研究生学制设为两年的高校来说,为了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双重达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学生除了要修完定量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还要参加必要的实践锻炼,以及完成学位论文与就业等事宜。这样略过“仓促”的时间安排,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与效果的提高,并且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对于学习的倦怠心理。
(三)“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到位
“双导师”制度作为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在众多高校中得到普遍推广并实施。从导师的组成结构情况来看,三所高校校内、校外导师的职称及学历构成基本都满足了国家政策对“特需项目”试点高校教师队伍的要求。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双导师”制度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且反馈的问题尤多出现在校外导师上。例如,导师指导不足、学生学习基本自理;甚至有的学生临近毕业,也未见过校外导师一面。下表是三所高校部分专业硕士对导师指导满意度的调查统计。
从表中能看出,在学业指导及日常交流方面,校外导师的满意度评价大大不如校内导师。与两名校内导师及一名学生的访谈中,得到的信息也是“现阶段,日常管理主要还是由校内导师负责;校外导师主要负责的是实习部分,但具体效果如何,因人而异”。
(四)产学研合作效果不佳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拓展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的一种互惠互利方式。N学院水利工程领域建有研究生培养工作站3个,实践与科研基地14个、校外认知领域50余个;Y学院则建有江西省内唯一的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若干个,另与江西仁和药业于2012年联合申报为“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J大学同样建有国家级实践基地3个,省级、校级类似基地若干个。可见,三所高校都在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各自使力。在调查访问中,受访教师与学生基本都很认同产学研合作办学这一模式,但对其执行的过程与结果存有一些看法。譬如Y学院药学硕士某导师提到“企业永远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他们更多还是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另外,许多学生也表示“实践锻炼机会是很多,但是好像学不到东西”。
(五)教育质量难以评价
虽然学位论文是评估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质量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到硕士学位的获得,但作为专业硕士,它与注重学理知识培养的学术型硕士不同,更强调专业实践能力及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人才培养的出口环节,同样以判定学术型硕士培养质量的方式即学位论文的方式来判定专业硕士培养质量,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度与较强说服力。不过,到目前为止各高校还未出现一个十分奏效的专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方式或标准,学位论文依旧是专业硕士获得学位的一项重要评判依据。另外,在毕业生就业环节,虽然三所高校硕士生的就业率都很高,可是在就业领域及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大部分毕业生基本还是倾向于在大中型城市或高薪企业单位就业,对部分地区、行业领域,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特殊行业领域的工作容易产生偏见。例如,在N学院的首届工程硕士毕业生就业调查中,反映“有部分学生对某些水利水电站及研究机构工作就存有一些偏见,使得相关水利水电站等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与高校对其专业硕士原本的培养定位及“特需项目”制定的初衷并不贴合。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专业硕士培养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专业硕士招生宣传力度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较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而言,发展起步较晚,社会整体认同度还不够高,大众对它的态度也并不十分积极且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因此要想转变专业硕士招生困难,特别是这类新时期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生源困局,并不容易。首先,要解放思想,端正教育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4]。而这需要依赖政府教育部门、高校招生、宣传等相关部门持续不断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利用各种传播媒体与信息渠道,广布专业硕士招生消息,让考生及大众切实了解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并及时更新高校招生动态及报考信息。例如有的学者在招生宣传中就建议“宣传工作一定要做到‘早、准、优,即宣传要及时,内容要准确,服务要优质。”[5]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地处位置相对较偏的应用型技术高校来说,为了吸引更多、更优质的生源,不仅招生宣传力度要强,还需给予报考考生及已录取学生相应的优惠政策。
(二)调整优化专业硕士专业课程体系
一个好的课程体系不仅在于它包含内容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更在于它能提供一种强有力的指导,指导教学、指导学生在构建自己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索和加深[5]。因此,课程的设置应结合共性与个性、宽广与精深、知识与能力等特点进行设计,既要体现课程设置的基础性、理论性,又要突出实践性与先进性。在教学内容上,学校应尝试打破学科与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多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联系,并注重疏导能有助于强化学生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的专业知识,切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张皮、各不搭架”。在教学形式上,可采取系统讲授、专题研讨、案例教学、团队学习、现场研究、等多种灵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仅仅依赖研究生一年级的期末检测考试是远远不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学习情况的,应该借助于阶段性的理论与实践考评制度或手段,从整体上把握学生学习与教学情况,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三)规范“双导师”制度
首先,项目试点高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导师遴选、聘任及淘汰制度,筛选出合格、优秀的指导专业硕士的校内及校外导师,并以书面的形式,规范好校内、校外导师的职责与义务,再配合定期的导师交流会以增加导师间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机会。其次,在研究生指导方面,可采取弹性指导方式,并不强行规定校内、校外导师对专业硕士的指导要达到什么程度或频率,但必须明晰导师指导的具体范围及指导频率的最低限度,在可参见的范围中自由发挥。对于那些指导频率很低、甚至连面都见不着的导师,难以说明其对学生学习指导的用心程度有多少。所以,遇此类情况,学校应及时进行相关通知,如此“警告”次数达到一定程度还未见有好转情况,应在学期中段或者尾段组织评教小组对该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负责任程度诸多方面进行重新考评,考评结果不达标的教师,及时解聘。再次,学校应定期组织导师培训、学习进修等实践活动,通过给予导师不断提升职业素养、个人修养的机会,一方面让导师感受到组织对自身工作无微不至的关怀,另一方面能够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及教师责任感,让他们在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及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更好地指导学生。最后,作为学生个人而言,要主动积极联系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督促自己在两位或多位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学业。
(四)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的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更应受到高度重视。首先,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都要树立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意识,认识到人力资本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本之一,企业不能够再把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对待,取而代之的是将其看作企业及社会将来的优秀人才和储备力量。其次,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资源拥有者,应该对产学研合作办学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与支持。除了资金支持外,还应有效地对各类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产学研合作政治环境,让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三方在合作过程中后顾之忧。最后,产学研合作三方应当严格执行协议中所承诺的条款,互相监督、互相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共赢。
(五)注重过程考核并积极引导就业
在专业硕士人才质量考核中,除了对学位论文考核外,还应融入更多具有代表性或者能够明显检验专业硕士培养质量的考核形式与内容。例如,针对实践教学或实训环节这部分的考核,除了有学校内部设定的实践学分这类硬性评价外,还可增加企业、科研院所关于学生个体实践能力评价的软性评价,共同组成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与学位论文一并纳入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的最终考核中。另外,针对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存在偏差的问题,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实施研究生就业再造工程,通过开展各类极具专业针对性的就业讲座,吸纳与之对口的企业在校进行人才招聘,为专业硕士毕业生知悉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情况,把握就业方向及选择就业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指引作用。至于一些偏远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才缺口,政府相关部门、高校首先应尊重专业硕士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选择,其次通过一些专门性的就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工作,辅之必要的就业政策激励与从业优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毕业生送到国家需要他们的地方去。
参 考 文 献
[1]胡天佑.再论“应用技术大学”的理论问题[J].职教论坛,2015(7):36-40.
[2]教育部.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工作意见(学位〔2011〕54号)[EB/OL].(2015-9-1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7_zcwj/201108/187364.html.
[3][5]刘思炜.樊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2:10.
[4]吉红,郭耿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与对策建议研究——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为例[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6):105-109.
Research on Problems in Professional Master Education in Applied Tech-oriented Colleges
——The Case of “National Special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Colleges of Jiangxi Province
Hong Enqiang,Zhang Xiaowei
Abstrac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three colleges that were selected for carrying out “Special Program”, it showed that the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cultivation in applied tech-oriented colleges mainly come from low quality of source of students, poor design of curriculum system, insufficient tutorial system, unsatisfying industry-college-institute cooperation and difficulty of education quality to evaluate.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olleges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supervise the tutorial system,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industry-college-institute cooperation and diversify student assessment.
Key words applied tech-oriented colleges; professional master; talent cultivation; special needs
Author Hong Enqiang, director of personnel division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ofessor, postgraduate tutor of Sports & Education Institute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9); Zhang Xiaowei, postgraduate of Sports & Education Institute of Nancha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