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早期叙事的鲜活画面与生命张力
——以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为中心的文本解读
2016-10-14于化民
于化民
(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91)
·热点研讨:红军长征胜利原因的理论思考与史实追索·
长征早期叙事的鲜活画面与生命张力
——以1942年版《红军长征记》为中心的文本解读
于化民
(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091)
原始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文献资料相对缺乏的长征史研究更是如此。《红军长征记》是由数十位长征参加者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长征见闻录,也是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最早的回忆史料集,湮没多年后重新受到关注。《红军长征记》兼具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双重性质,本文通过对该书文本的梳理和解读,从勾画中央红军长征主要经过,描述党和红军领袖在长征中的活动,反映长征期间红军与民众的关系,记录长征官兵真实生活等方面,考察该书对于长征研究的重要价值。《红军长征记》不仅确立了长征叙事的基本框架,其中保留下来的大量珍贵历史信息,对于后人全面认识和感知长征的丰富貌相尤为难得。
中央红军长征史料红军长征记
中国工农红军胜利结束长征后的80年里,有关长征的回忆史料林林总总、汗牛充栋,一些重大史实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在卷帙浩繁的各种回忆录、回忆文章当中,有一本书是特别不应被忽视的,即1942年11月由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在延安出版的《红军长征记》。此书编竣于1937年2月,距1936年10月红军三大方面军会师不过4个月,距红一方面军抵达陕北结束长征也不过一年多时间。除了长征期间形成并保存下来的作战文电、文献档案,数量非常有限的红军报刊、个人日记,陈云化名“廉臣”所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以外,《红军长征记》可谓是亲历者最早从个人观察角度写下的对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对完整的记录。由于1936年8月发起此书征稿时红二、红四方面军仍在长征途中,故此书的作者全部来自于中央红军,文章内容也主要反映中央红军长征的战斗生活。在没有照相机,没有摄影机的条件下,作者以切身的体验、灵动细腻的笔触,写下了他们对长征岁月的鲜活记忆,为后人勾画出这一曲折征程的壮丽图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就十分关注对长征史料的收集整理。1936年5月10日,毛泽东、朱德联名发出征集红军历史资料的通知,指定由徐梦秋、张爱萍、陆定一、丁玲、舒同、甘泗淇、邓小平等11人组成红军历史编辑委员会。8月5日,毛泽东又与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杨尚昆联名向参加过长征的同志发出征稿函,提出要编辑出版《长征记》。到10月底,收到稿件200余篇约50万字。随后,由丁玲、成仿吾、徐梦秋等进行编辑加工。1937年2月下旬,该书在延安完成全部编辑工作,收录回忆文章110篇,歌曲10首,战斗英雄名录2份,附表3幅,计30多万字。文稿抄写了20份,装订成上下两册,取名为《二万五千里》。成书之际适逢西安事变爆发及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故此书暂缓出版,手稿存于总政治部宣传部,仅供借阅。正在陕北访问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看到了书稿的一部分,这成为其写作《西行漫记》的素材来源。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得到书稿誊抄本后,通过刊物连载或出版各种单行本,使相关内容在国统区得以传播。1942年11月,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在延安将该书作为内部资料少量印制,并更名为《红军长征记》。195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史资料编辑室将此书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在内部发行的《党史资料》上分3期发表。这次刊印,删除了1942年版中的5篇文章。195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选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仅收入1942年版书稿中的51篇文章,另外补充了署名“廉臣”的《随军西行见闻录》(原刊于1936年的巴黎《全民月刊》)、署名为“杨定华”的《雪山草地行军记》《从甘肃到陕西》(原刊于1937年的巴黎《救国时报》)3篇文章。《红军长征记》中的部分文章,后来被《红旗飘飘》《星火燎原》《回顾长征》《红军长征回忆史料》等革命回忆录或史料丛书选用。2002年初,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了朱德签名赠给斯诺的1942年延安版《红军长征记》。尔后,中央文献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先后推出包括1942年版全部110篇文章的不同版本。本文引用的《红军长征记》内容,均采自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出版的朱德送给斯诺的签赠本的影印本。总政治部宣传部的出版说明称该书“富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珍贵的历史价值”,*《出版的话》,《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这是毫不夸张的。这部由长征奇迹的创造者和亲历者书写的珍贵文献,初步建构了红军长征叙事的文本基础。本文试图通过与其它文献资料、回忆史料的相互参照印证,对《红军长征记》的文献价值作简要的考察和梳理。
一、浴血征程的真实记录
《红军长征记》的作者大都是战斗在一线的红军指挥员,均亲身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全过程。这些写于1936年10月之前的回忆文字,所反映的是作者一两年前在长征路上的亲见亲闻甚至亲为。全书110篇文章依时间主线有机连缀起来,基本上勾勒出中央红军长征全程的概貌,留下了长征途中许多关键性战役战斗的原始记录。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踏上漫漫征途。最初的计划是西进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合。阻挡前进道路的首先便是国民党军设置的四道封锁线。还在突围之前,中共已与广东军阀陈济棠达成秘密协议,粤军稍作抵挡,红军没有经过大的战斗就通过了前三道封锁线。第四道封锁线设在湘江及其附近地区,蒋介石命湖南军阀何键指挥40万大军在此堵截红军。红1军团第2师奉命抢占潇水之滨的道县县城,为抢渡湘江争取先机。担任主攻的红4团和红5团迅速占领了道县县城。红3军团的第13团,在向道县前进的途中,遭遇敌飞机空袭,用步枪打掉敌No.709号战斗机,捕获两名飞行员。飞机已经受损,只得就地烧毁。*艾平:《休矣飞机》,《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91—94页。由于采用“大搬家”式的方法进行转移,坛坛罐罐全都带上,部队受辎重拖累,每天行军只有20公里,没有能先敌占领战略要地全州,错过了渡江的最佳时机。第8军团宣传部部长莫文骅在湘江边见到部队丢弃的各种书籍,反映当时部队所携带的东西庞杂:
一出街口,在初出的微红的太阳映照之下,看到了马路旁边这一堆那一堆的军事、政治书籍,有的原本未动,有的扯烂了,有的一页一页的散发满地,有的正在烧毁。里面有列宁主义概论,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土地问题,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有战略学,还有许多地图、书夹、外国文书籍等 。*莫文骅:《在重围中》,《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24页。
11月底12月初,红军与敌人在湘江两岸展开血战。按照中革军委部署,全军分4个纵队从兴安、全州间抢渡湘江。先头部队红2、红4师渡过湘江后,控制界首至脚山铺地域。时任第1军团政治部主任谭政所写的回忆文章《最后一道封锁线》,着重记述了红1师和红2师在脚山铺阻击敌人的战斗。当时敌人以3个师的兵力,在六七架飞机配合下,向红军正面阵地猛扑,敌人五六次冲锋被打退。红军官兵连续4昼夜未曾睡眠,一天多的时间未吃饭,仍顽强战斗,掩护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渡过湘江。*谭政:《最后的一道封锁线》,《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28—131页。湘江之役,中央红军付出了极其惨重的牺牲,部队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突破湘江后,红军占领通道县城。为防止中央红军北上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师,国民党蒋介石在湘西南预置重兵,设好了口袋阵。毛泽东力主放弃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前进。中央政治局的黎平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红军向西北前进,兵指黔北重镇遵义。欲取遵义,必先越乌江天险。担任前卫的红4团受命从江界渡口先行渡江。红4团侦察发现,渡口地势险要,敌防守严密。于是,选渡口上游的一条羊肠小道为主攻方向,组织部队强渡。第一次强渡失败后,第二次强渡改在夜间进行。3连长毛振华带领4名战士先行渡过江,因与对岸主力部队联系不上,只得在江边石崖下躲了一夜。次日拂晓,红4团发起第三次强渡。十几名游泳能手在密集火力掩护下乘竹筏抢渡,前哨敌人只顾向江中竹筏射击,却遭到毛连长等几个人的突袭,仓皇后撤。后续部队过江后,向江岸工事发起猛攻,敌人遂向遵义方向逃窜。*刘亚楼:《渡乌江》,《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53—164页。战后,毛连长等抢渡成功的勇士得到军委的奖励,《红星》报还专门为此刊发了消息。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进行了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长征记》一书大部分作者没有参加遵义会议,但他们从军事战略的变化中看到新的希望。因黔北地处长江、乌江之间,回旋余地较小,中共中央和军委计划在泸州上游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军主力与川军激战于土城青杠坡,因估计敌情有误,驻守该地的敌人不是4个团而是8个团,加之川军战斗力远强于黔军,战斗打成拉锯战。军委决定主动撤出战斗,红军西渡赤水河。中央红军在扎西进行了集结整编,甩掉妨碍行动的笨重辎重。滇军和川军从南北两面迫近扎西,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位于娄山之巅的娄山关地势险要,扼川黔要道,为桐梓到遵义的必经之路。红3军团第12团、第13团担任夺关的先锋。彭雪枫率第13团首先攻占娄山关左侧制高点点金山,夺取娄山关关口。守关之敌顽强抵抗,一再组织反扑。替换第13团上阵的第12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歼灭娄山关守敌。红3军团立即发起追击,兵临遵义城下。追击路上,“夜间没有秩序的队伍,摆在马路上,活像发了大水的河,前呼后流,向遵义行。虽然打了一天的仗,翻了一天的山,而且又要走夜路,可是并没有谁觉得疲劳,胜利的欢喜,挂在人们的面上。”*雪枫:《娄山关前后》,《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16页。红军再占遵义,一举歼敌两个多师,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蒋介石大受震动,解除王家烈的贵州省主席职务,亲自飞到重庆“督剿”,企图将中央红军围歼于遵义、鸭溪狭小地区。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在茅台及其附近西渡赤水,再入川南,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令其所有部队向川南进击。红军突然折向东北第四次渡过赤水,以第9军团引敌北向,主力向南疾进,二过乌江。第2师政委萧华率红3团担任先遣队,利用天黑夜暗风雨大作的恶劣天气,先派小部队渡过江去打掉守敌据点,控制渡口,随后架起浮桥,主力部队全部渡过乌江。*萧华:《南渡乌江》,《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19页。
红军南渡乌江后,兵指贵阳。毛泽东在部署这次行动时曾说:“只要能将滇军调出来,就是胜利。”*《回顾长征》,《刘伯承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第559页。果如毛泽东所料,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方寸大乱,急令滇军救驾。滇军孙渡火速驰援贵阳,并被红军吸引东向。中央红军乘云南境内一时空虚,西渡北盘江,由黔南进入云南,在昆明附近虚晃一枪,折向西北,直奔金沙江渡口而去。周恩来亲自下达任务,刘伯承直接指挥军委纵队干部团抢占金沙江渡口。干部团政治处主任莫文骅记述了智取皎平渡渡口的经过。渡口守敌为防备红军渡江,将船只全都集中到北岸。红军侦察员只找到两只小艇,先渡过一个排去,他们装作缴税的老百姓骗开了厘金局的门,活捉了30多名敌兵。后来,好不容易又找到几只船,中央红军用6个昼夜全部渡过金沙江。*莫文骅:《“五一”的前后》,《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66—75页。敌人追到江边时,红军已经跳出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远走高飞了。随干部团行动的李一氓发出这样的感叹:“想从泸州,后来从宜宾渡江到四川的企图,没有实现,弯了一个大弯,终究过来了,从金沙江过来的,这一大的迂回,对全世界的军事学家来说,都是一个奇迹。就是亲自订这个计划,执行这个计划的同志们,今天想来作一个战略的说明,都是不容易的。就是在这个队伍中的许许多多的战斗员,我就是一个,在那时,在迂回当中,都看不出推想不出,行动的方向来。神妙不测的迂回!”*一氓:《从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09页。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后来亦曾深有感触地写道:“遵义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象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处处主动,生龙活虎,左右敌人。”*《回顾长征》,《刘伯承军事文选》,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58页。
此时,中央红军已将几十万敌军甩在身后,在会理城郊经过短暂休整,继续北进,通过冕宁、越嶲彝族区,向安顺场进发。安顺场位于大渡河中游河床急拐弯处,70多年前,太平天国石达开所部在这里全军覆没。刘伯承、聂荣臻率红1团顶风冒雨,一昼夜行140多里,偷袭安顺场渡口。控制渡口后才发现,渡船全都被敌掳到北岸,只有一条供守敌交通的小船正向北岸逃去。战士们飞身跃入河中,夺回这条小船。大渡河水深流急,既无法架桥,也不可能泅渡。红军集中火力向对岸一阵狂射,第1团第2连的17位勇士登上小船,向河流对岸疾驶。
枪声是像放鞭炮一般的响起来了,打得河水四溅飞扬。我们的炮,我们的机关枪,也向着敌人猛射,口号声震动天地,十七个英雄迅速的一跳登船,船像飞一般过去了。我们的军委刘参谋长(伯承)在河岸;“勇敢冲锋!冲过去呀!你们是光荣英雄呀!无论如何要渡过大渡河!”*加伦:《十七个》,《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91—192页。另该书的文彬《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莫休《由金沙江到大渡河》,也记述了抢占安顺场的经过。
勇士们登岸后立即发起仰攻,击溃渡口守敌。红1军团《战士报》赞扬十七勇士“生死置之度外,不怕敌人火力猛烈,不顾水急的危险,至高的表现了他们阶级战士可敬可爱的铁一般的意志,火一般的热情,猛虎一般的勇猛”。*转引自李安葆:《长征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第188页。然而,大渡河两岸高山夹峙,水流湍急,根本无法架桥。只靠几条小船将部队一船一船地摆渡过去,恐怕要耗费一个月的时间,而追敌距安顺场只有几天行程。毛泽东到达渡口后与朱德、周恩来商量,决定刘伯承、聂荣臻率红1师及干部团从安顺场继续渡河,沿左岸北上,林彪率第2师、第1军团军团部和第5军团沿右岸北上,左右两路夹河而进,抢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彭加伦的文章详细记述了飞夺泸定桥的惊险经过。担任左路先头的红4团接受任务后,由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带领,饭也顾不上吃,沿着岸边蜿蜒崎岖的小径,一路打垮正面遭遇的守敌,日夜兼程,18个小时强行军240里,于次日天亮时分赶到泸定桥,占领了西桥头和沿岸阵地。这时桥板已被敌抽掉,只剩下13根铁索晃晃悠悠地悬挂在半空,桥下十来米处是波涛汹涌的河面,激流打着漩向下游飞奔。敌人已经在岸对面东桥头构筑了坚固的工事,不时用轻重机枪向西岸扫射。红4团第2连挑选了22名突击队员,在连长廖大珠率领下,冒着敌人的密集炮火,顺着光溜溜的铁索攀爬到对岸,夺下东桥头。后续部队一边铺桥板,一边冲向桥东,攻占了泸定县城。几天之后,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军大队全部渡过大渡河。*加伦:《飞夺泸定桥》,罗华生:《强渡大渡河泸定桥的经过》,《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11—223页。
雪山草地的经历给每个长征战士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央红军过大渡河后,决定绕道雅安,翻过川西高原的连绵雪山,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从泸定到天全,要通过一个叫抱桐岗*现名泡通岗,属四川萦经县。的地方,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瘴气弥漫。山上荆棘横生,泥泞难行。部队在山上宿营,正赶上下雨,没带行李的谢觉哉,向别的同志借了一个洋瓷盆,在烂泥地上坐了一整夜。*觉哉:《抱相(应为“桐”字之误)岗的一夜》,《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24页。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也提到这个地方:“在这个山峰上,有一个军团死掉了三分之二的驮畜。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译作“炮铜岗”。[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第175页。宝兴境内的夹金山海拔高达4千多米,山顶云雾缭绕,积雪终年不化。当地百姓谈山色变,说是只见有人上山去,不见有人下山来。为了对付山上的严寒,官兵们想了各种办法:
最初打算命令各个连队用瓶子载一点酒,每人分配一两个辣椒,以备上山时压寒。但当地人民总数不到百家,那里来这许多酒呢?这愿望不能达到,结果只有在上山之前,由各连烧些辣椒开水每人吃一碗然后上山。*杨定华:《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287—288页。
由山脚至山顶三十里,但路陡处只十数里,可是因为地势特高空气稀薄,又加之这几天来吃包谷营养不足,故将及顶时,个个都手疲脚软,气喘头晕,每行几十步又要稍休息后始能继进。山上风大很冷,几乎欲发抖,故树木不殖,仅一些矮草生起也表出萎靡之概。至极顶见北面一片晰白,乃是去冬积雪……前面曾有部队过,因冷甚,故因病掉队冻死者十余人。*《童小鹏日记》1935年6月14日,《红军长征日记》,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86年,第129—130页。
不畏艰险的中央红军跨越了大雪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达维村会师,在两河口举行了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大会,朱德、张国焘都在大会上讲了话。*莫休:《大雨滂沱中》,《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26—229页。在两河口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两大方面军北上创造川陕甘根据地。张国焘则反对北上,由于张国焘的拖延,松潘战役计划因敌情变化不能实现,红军总部制定了进军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战役计划,红一、红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中央随右路军过草地。大草地位于若尔盖高原,方圆数百里间绝无人烟,遍布水草沼泽,气候变化无常。这里“绝难找出半尺直径的成丛的树,纵有,也只是年生的灌木几根儿列在小河两侧。接触视线的只是草和水,平道是浸在水里,山坡上水也是涌出来,地面又是那样坦平,自然无法奔在小河去,便停蓄着泛澜着成为汪洋一片的长江和黄河的蓄水池。土质是例外松软,一插足至少陷半尺深,有时简直是无底的泥潭。人马一陷下,愈挣扎愈往下沉,没有别人的拖拽,永也莫想爬出来。”*莫休:《松潘的西北》,《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83页。恶劣的环境加上疾病和饥饿的折磨,许多战士悄无声息地倒在了过草地的路上。
走出草地后,中共中央率右路军驻留于巴西、包座一带,等待左路军的到来。一直反对北上的张国焘率左路军在阿坝地区按兵不动,并要中央和右路军向他靠拢,南下川康边。紧急时刻,中共中央决定红1、红3军团先行北上。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继续执行北上战略方针,并将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红军陕甘支队。会后,沿白龙江向岷县方向挺进。岷山山脉上的重要隘口腊子口是北上的必经之路。红4团接受夺占腊子口的任务后,以一个连队从正面进攻,两个连队从敌阵地侧翼攀爬悬崖,发起突袭,一举夺取天险腊子口。*杨成武:《突破天险的腊子口》,《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320—329页。在哈达铺,部队进行了休整。从缴获的敌人报纸上,得到陕北有刘志丹领导的红军的消息。在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号召大家继续前进,他说:到陕北只有700里了,那里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就是我们抗日的前进阵地!*肖锋:《长征日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7页。党中央率陕甘支队北渡渭水,在通渭县榜罗镇作出与陕北红军会合的决定。陕甘支队分三路北上,翻越六盘山,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赖传珠在1935年10月19日的日记中写道:“到吴起镇,已进入陕甘宁苏区边境,大家有立足之地了。”*赖传珠:《赖传珠日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4页。寥寥数语,隐含了历尽千辛万苦流血牺牲后的无限感慨。
二、红军官兵眼中的领袖群像
人们所熟知的红军长征,开始并不称之为“长征”,而被称为“转移”。除了掌握军事决策权的少数几个领导人外,8万多红军将士与苏区乡亲依依惜别踏上征途时,并不知道这次“转移”会走多久,会走多远,会走到哪里去。连担任苏维埃最高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出发时也不知道战略转移的路线和目的地。*必武:《出发前》,《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3页。但是,一个残酷而又明显的事实是:中央苏区丢了,“家”没了。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长途远行,另求生路。红军长征路上,前有敌人堵截,后有敌人追击,天上有敌机轰炸,脚下是走不尽的高山大川。英勇的红军一路拔关夺隘,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那些在长征路上艰苦备尝的红军指战员,看着自己的战友在身边一个一个倒下,看着队伍越变越小,心头充满迷惘、困惑和疑虑。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能够听到来自领袖们的声音,与领袖们说上几句话,哪怕只是能看到领袖们匆匆而过的身影,也能感受莫大的鼓舞,提振胜利的信心。尽管着墨不多,后人仍可从《红军长征记》中寻找到作者记录的领袖们长征中的活动片断。
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是威名赫赫的红军战将,性情刚烈、英勇善战。在长征中率红3军团冲锋陷阵,屡建奇功。还在突破第二道封锁线时,红军炮兵用炮火轰击大来圩的敌军堡垒,炮位距堡垒太远,轰击效果不好。彭德怀来到前沿阵地,指挥炮兵将炮架到距堡垒400米远的地方,亲自操炮,几炮便把敌人的堡垒炸飞了。在第11团政委张爱萍的眼里,这会儿的彭德怀,“一个半旧的牙刷,插在皮包外面,半新不旧的军用皮包挂在左肩下,右肩下还挂着望远镜,背上背一个半旧的斗篷。”*艾平:《彭军团长炮轰大来圩》,《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68页。寥寥数笔,传神地勾画出彭大将军横刀立马的鲜活形象。这位面容冷峻、不苟言笑的军团长,对战友对部下却有着火热的心肠。过雪山时,他见军团教导队长孙毅没有食物吃,便将自己的干粮分了一半给他。通讯班长邱荣辉在半山腰体力不支,眼前一黑摔倒在地,彭德怀让他骑上自己驮着文件的骡子,邱荣辉坚决不肯,最后他抓住骡子的尾巴走过了雪山。过草地时部队断粮,许多同志饿倒了,彭德怀忍痛杀掉了伴随他多年的大黑骡子,把肉给部队分食,救了许多战士的性命。*邱荣辉:《彭军团长的骡子》,《星火燎原》丛书之二,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129—130页。长征途中,彭德怀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第一次会面。这真是一次让人印象深刻的会面。当时,彭德怀率红3军团主力、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部队分路北进。到达黑水、芦花地区后,彭德怀得悉红四方面军正向维谷开进,当即率一个团接应。维谷渡口的绳桥已被敌人破坏,只剩下落入水中的一条绳索。河流湍急,两岸隔得又远,难以听清对岸的人说话。于是,两岸双方用石头捆上纸条互抛以取得联系,几次失败之后,彭德怀终于接到对岸的纸条,上面写着:“我是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之一部到达了。”徐向前也接到了对岸抛来的纸条,“我们是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后来,徐向前从树林中找到一只条筐。让一位同志坐到筐里,靠着仅剩的一条绳索荡过河来。接着,徐向前也这样渡过河来,彭德怀和徐向前两位名将的手紧紧握到了一起。*艾平:《隔河相望》,《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68—272页。徐向前在晚年写的回忆录里也提到此事,说彭德怀留给他的印象是“开门见山、性格爽直”。*徐向前:《历史的回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431页。
红军总参谋长兼军委纵队司令员刘伯承多谋善断,素有儒将美誉。他带领干部团巧夺金沙江渡口后,在江边一山洞里设指挥部,指挥军委纵队和红1、红3、红5军团渡江6天6夜。*一氓:《从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10—111页。完成任务后,刘伯承特别决定,给船工每人每天5块现洋,还杀猪宰羊,请他们吃饭。最后,又重奖每人30块现洋。*肖锋:《长征日记》,第84页。通过彝族区,刘伯承又与彝族首领小叶丹上演了一段彝海结盟的历史佳话。《红军长征记》一书详细地叙述了结盟仪式:
经过了森林,到了一个坪里,有一个清水池塘,名为海子边,见我们的刘司令员来了,我马上介绍给小姚大*即小叶丹。,他立刻双手鞠躬行礼,即在塘边坐下。小姚大问:“你是司令员?”刘答:“我是司令员。”又说:“你姓什么?”回答:“我姓刘。”他即说:今天后面打的不是我,是罗洪字[家],并要来同司令员结义为弟兄。刘司令员马上答应可以,小姚大叫娃娃到家里去拿一个鸡子来。正在太阳快已下山,一个倮倮用碗在塘里舀了一碗清水,一只手拿着一只鸡子,一只手拿着一把刀,口里念着:“某月某日,司令员、小姚大在海子河边结义为兄弟,以后如有反复时,同此鸡一样的死。”说完立即用刀把鸡头一斩,鸡血淋淋滴在冷水碗中,以后即将血水分作两碗。小姚大要求司令员先吃,刘司令员拿起血水碗大声说:“我刘司令员同小姚大今天在海子边结义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了一口而干。小姚大一面大笑说好,一面亦拿着碗说:“我小姚大于今日同司令员结为弟兄,愿同生死,如有不守这事,同此鸡一样死!”亦一口吃干。*文彬:《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75—176页。
歃血盟誓之后,刘伯承把一面写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红旗赠与小叶丹,并任命他为支队长。小叶丹按照刘伯承的嘱咐,护送红军后续部队安全过境,后来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被害。
在官兵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朱德总司令宽厚慈爱,平易近人,打起仗来却一点也不含糊。土城战斗中,红军与川军打成胶着状态,朱德来到前线,亲自指挥干部团向敌人发起冲锋。在敌人反冲锋时,朱德不顾干部团团长陈赓、政委宋任穷的劝阻,冒着炮火往前面冲。他领着几个人冲向一座小山梁时,突然冒出来二三十个敌人,一边喊叫,一边打枪。朱德让大家不要慌张,等到敌人靠近,他拔出20响匣子枪射击,战士们也一起开火,一下子放倒两个敌人。此时,干部团的十几个人也从敌人侧后杀了过来,剩下的敌人仓皇逃跑。*许长庚:《毛主席欢送朱总司令上火线》,《星火燎原》丛书之二,第59—60页。随后,朱德又来到赶来增援的红2师阵地,对官兵们说:“好久没带你们一同打仗了,今天看看你们还行不行?大家听我的指挥,第五团随我来,第六团随刘政委,第四团随陈师长做预备队。”说着,就指挥第5团向敌左侧阵地发起攻击,一连夺取敌人四五个山头。*曹丹辉:《伟大的历程》,《红旗飘飘》第13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第27页。
在日常生活中,朱德和战士亲密无间。强渡大渡河前,部队在安顺场一带打土豪分猪肉中分给特务连一个猪肚子,特务员请示朱德怎么吃。朱德回答说:“你把它切好,我来炒。”猪肚切好后,不到一刻钟,朱德将猪肚子炒好了。大家一面吃着朱德炒的猪肚子,一面夸赞菜炒得好。朱德说:“我很会炒猪肚子的,以后你们找到肚子,准备点辣椒,我再来帮助你们炒吧!”朱德还向官兵们讲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的旧事,表示要吸取石达开的教训。*文彬:《从西昌坝子到安顺场》,《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86—189页。
为了准备过草地,上级下令各部筹集10天的粮秣。朱德“不仅同战斗员一样割麦和打麦,并且割下以后从一二十里远的地方挑五六十斤回来。他还常对一般战士和工作人员说:‘你们这些青年挑不到四五十斤,唉!什么青年?’大家只好很不好意思地对他笑。”*杨定华:《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第295页。进入草地后,不但没有猪肚子吃,连青稞也吃不上了。朱德带领大家挖野菜,他组织了一个“野菜调查小组”,到处寻找和挖能吃的野菜,他将挖来的野菜分类洗干净,煮着吃。然后又动员大家去找吃过的野菜,这样竟找到了几十种可以吃的野菜。*周士第:《还不算空手》,《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51页。成仿吾:《长征回忆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07页。
红军官兵最关注的是毛泽东。自从毛泽东受王明路线排挤,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后,红军打仗越打越被动,越打越憋屈,全军上下热切盼望毛泽东能重新回来指挥红军打仗。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毛泽东再次进入党和红军的最高决策层。红军二渡赤水向遵义城进军途中,于回龙场休息一日,毛泽东在红3军团干部会上作了报告。*雪枫:《娄山关前后》,《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03页。他说:敌人就像手上的五个指头,我们要一个指头一个指头地把它割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449页。
草地行军,天寒夜长,毛泽东又来到战士们中间。《雪山草地行军记》的作者写道:
时将夜半,别人的火都熄灭了,战士们为了取暖,都纷纷向我这里集中。于是越聚越众,甚至红军的最高领袖毛泽东、彭德怀都来了。他们两人都穿着士兵一样的衣服,将手提着的包袱垫于地上便坐下了。彭德怀开头第一句话就是:“同志!我请毛主席同你们讲故事好吗?”大家便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掌声一响,就招致了一位国内闻名的文学家来了。这位文学家是创造社称为三杰之一的成仿吾。……在火堆周围文武双全,人材济济,大家嘈杂了一回,这位文学家也将他手上带来的一幅油布,垫于地上坐下了。毛泽东即开始讲他几年来红军作战的经验。在他的谈吐之间,没有一点骄傲之气,言语是很通俗的,与普通士兵一样,态度却异常沉毅,完全是一个大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毛泽东讲完之后,他继续说:“我们请成仿吾同志讲讲他留学的故事罢!”……*杨定华:《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第307—308页。
熊熊篝火旁,人们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寒冷,却记住了这个令人难忘的草地之夜。作者由衷地感慨:虽然物质气候使红军肉体受到痛苦,但他们的精神却是愉快的。
出了天险腊子口,在哈达铺,毛泽东从缴获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刘志丹领导的根据地,决定继续北上。徒涉渭水时,毛泽东再次展示了临危不乱、从容不迫的大将之风。一位目睹者写道,部队刚刚渡过渭河,就遇到敌军骚扰。彭德怀在山路旁等待走在后面的毛泽东。见到毛泽东后,彭问:毛主席,情况怎样?毛主席亦很自然地答:让敌人打好了,随便派二连人出去放几响冷枪吓吓他们,他们不敢来的。听到毛主席的话,我心里想,真有点开玩笑。但事实竟不出毛主席所料,两翼夹击红军之敌,都被冷枪吓住了。于是战士们都从容地继续向山上前进了。红军即这样大摇大摆、太平无事地渡过了渭河。*杨定华:《从甘肃到陕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第374页。政治局常委会在通渭县的榜罗镇正式作出决定,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上,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林彪都讲了话。毛泽东说:“现在,同志们,我们要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我们要会合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军的弟兄们去!……我们要到抗日的前线去!任何反革命不能阻止红军去抗日!……同志们,努力吧!为着民族,为着使中国人不作亡国奴,奋力向前!红军无坚不摧的力量,已经表示给全中国、全世界的人们看了!让我们再来表示一次吧!”毛泽东的话极大地鼓舞了即将完成长征的红军将士们。“庄严的空气,团结一致的精神,笼罩着整个的会场,这个露天的,毫无装饰的,风和雨在飞舞着的会场。人人在谛听着领袖们的讲话,热血沸腾着,寒冷悄悄地逃走了。”*定一:《榜罗镇》,《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332—333页。
红军官兵们也亲睹了领袖之间浓浓的战友情谊。红1师师长李聚奎记下他见到的一幕。那是离开黎平后,部队正在一个小镇上休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等首长来到红1师师部。炊事班正好宰了一头猪,师领导一边让炊事班准备饭,一边向首长们汇报。汇报的过程中,毛泽东等人互相插话,笑声不断。其间,毛泽东说话最多。吃饭时,首长们见一下子端上来好几盘肉,高兴得很。有位首长,见了肉竟喊了起来:“嗬,还有这么多肉呢!”首长们边吃边谈,连半个多月来愁眉不展、束手无策的博古,此时也活跃起来,说话很多。*李聚奎:《遵义会议前后》,《星火燎原》丛书之二,第48—49页。红军在土城战斗中与川军打成胶着状态,朱德总司令要亲自上前线指挥作战,毛泽东连抽了几支烟,沉吟不语。朱德说:老伙计,不要光考虑我个人的安全,只要红军胜利,区区一个朱德又何惜!敌人的枪是打不中朱德的!在朱德坚决要求下,毛泽东终于表示同意。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率领官兵列队为朱德送行,朱德连连说:礼重了,礼重了。毛泽东答:理应如此。两人神色庄重地握手敬礼,互道珍重,毛泽东一直目送朱德的身影消失在前方。*许长庚:《毛主席欢送朱总司令上火线》,《星火燎原》丛书之二,第59—60页。
除了毛泽东等中央和红军的领导成员,红军队伍里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被称作“长征四老”的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在中央苏区,他们都在党和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在苏区军民中德高望重。“四老”原本是“五老”,另外一位是何叔衡,被留下来坚持斗争。临别,何叔衡将自己穿的一件毛衣送给林伯渠,林老有诗纪其事云:“去留心事都嫌重,风雨荒鸡盼早鸣。赠我绨袍无限意,殷勤握手别梅坑。”*林伯渠:《别梅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87页。后来,何叔衡在江西英勇牺牲。出发时,年纪最大的徐老已经年近花甲,其余几位也年近半百。他们不仅要像年轻人那样背着东西行军,还要照料伤病员,负责收容掉队人员,休息时给官兵讲政治课。四老在征途上风餐露宿,忍饥受冻,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乐观情绪。进入湖南后,雨多路滑,董必武没有胶鞋,就用布包着脚,穿着草鞋,艰难前行,走到黎平,才买了双破胶鞋。别人眼里的谢老是这样的,“谢老是个非常乐观的人,不管什么时候,总是笑呵呵的。他走起路来,拄着棍子,慢慢地有节奏地迈动着步子,从不离开队列。到休息的时候,也常和我们这些小伙子在一起半躺半坐地睡着。有时候一边用手理着胡子,一边小声地给我们讲故事。他脑子里装的故事可真多,讲起来没有完。”*王群:《“我们都是红军”》,《星火燎原》第3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10页。徐老呢,“徐老身体比较瘦,却很健壮。不论日夜,他总是手拄着拐杖,头一点一点地走着。还经常微笑着回头看看我们这班小伙子。他忽儿走在连队的最前边,忽儿又跑到后边和伙夫们一块说笑去了。……上级为照顾徐老,发给他一匹马。可是,他很少骑过,总是让马驮着粮食和行李。每到休息的时候,我们疲劳得把背包一放,找个好地方一倚,半躺半坐地就睡过去了,但他仍拄着拐杖,在同志们跟前走来走去。有时候走到马跟前,摸摸马头,顺顺鬃毛,或者是紧紧地偎着马,轻轻地拍这、拍拍那。”*王群:《“我们都是红军”》,《星火燎原》第3辑,第209页。他还用捡到的一块破红布,自己缝了条裤子,穿在身上。*杨定华:《雪山草地行军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第305页。徐特立还记下了过夹金山的经历:
过雪山的前夜,在山下露营。这时我没有伞,没有油布,也没有伕子和马,晚上睡在两块石板中间,好像睡在棺材中一样,上面盖上一幅蓝布。晚上下雨,蓝布湿了,毯子和衣还是干的。半晚出发,走到半山上,雨雪齐下,披在身上的毛毯全湿了,衣和裤子也全湿了。毫不觉得冷,因为山陡,费力多,体温增加。天明已经下到了半山,雪止了,下行也容易了,但湿衣湿毯,感觉寒冷,用跑步前进。到山下时,衣裤完全干了。这一困难度过后,精神特别愉快,自己以为抵抗力超过一般的同志,不知不觉骄傲起来。同时也被多数同志称赞,说我可活到九十岁。*徐特立:《长征中的医院》,《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370—371页。
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四老走完了万里长征路到达陕北。他们以自己的言行,树立起共产党人的楷模。
三、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
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部队官兵大多来自于穷苦的劳动人民,是为了求解放才拿起枪杆子。他们懂得,没有人民群众的养育和支持,自己就一天也生存不下去,革命也永远不会成功。红军长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下,但无论是行军还是宿营休整,始终不忘自己的宗旨任务,坚持做群众工作,向群众进行宣传,传播革命火种。
粤汉铁路旁的白石坪有三四千工人在修路。红军突破敌人的第二道封锁线后来到这里。“街上巷子里,商店里,工人住宅,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谈谈笑笑的红军同志了。那些群众也到处围着我们,报告土豪的,报名当红军的,陈述他们苦楚的。各处路上,已有许多群众带去捉土豪了。”*小朋:《粤汉路旁》,《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78页。部队在这里召开大会,散发传单,发放谷米衣物,很快动员了四五百人参加红军。*加伦:《干事去!》,《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73—76页。红军逼近和准备攻打宜章县城,得到了工农群众特别是修路工人的大力支援,他们帮助掘坑道,搬树条,扎梯子。县城守敌不战而逃,红军在县城召集了几千人的群众大会,发放从豪绅地主家没收的财物。*斯顿:《占领宜章城》,《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71—73页。攻下湖南道县后,红军打开监狱,解救被反动当局关押的贫苦群众。又在城隍庙召开宣传大会,“红军代表讲话了,大家目不转睛静听着,讲到他们的痛苦,大家点头称是;讲到豪绅地主军阀的罪恶,个个咬牙切齿;讲到红军的主张,大家鼓掌叫好;千百副的表情,随着演讲人而变,台下高叫起来了:‘红军万岁!我们的红军万岁!’”*加伦:《道州城的一瞥》,《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12页。接着,红军还演出了宣传革命的新戏,台下群情激昂。
由湘南转入广西境内,红军到了苗族、瑶族和侗族群众的聚居区。中央要求,必须坚决执行群众纪律和民族政策,不准乱动群众一点东西。各部队要严格督促,严格检查,做到秋毫无犯。总政治部还特别指示,不打苗族土豪,绝不杀牛。*总政治部代主任李富春下达《关于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谢朝举:《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中集第1分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5页。红军翻越老山界时,陆定一等人看到路旁一间房子,想进去歇息一下。屋里只有瑶族母子两人。陆定一记下了他与这位母亲的谈话。起初母子还有几分惊惶,当陆定一等人说起广西军阀对瑶族群众的压迫和红军的主张时,那位母亲哭了。她说:她曾有过自己的田地,但是被汉人统治者从地上赶了出来,住到这荒山上来,租种人家的地,每年缴很重的地租。广西军阀特别欺侮瑶民,苛捐杂税尤重。红军如早些来,她们就不会吃这样的苦了。她问站在她面前的红军饿了没有,说着拿出仅有的一点米给他们煮粥吃。给她钱,她不要。恰巧来了位同志,带着米袋子,里面装着三天的口粮。虽然明知前面粮食有困难,陆定一等人还是把整个米袋子给了这位母亲。*定一:《老山界》,《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37页。
贵州多山少田,百姓更加贫困。令红军战士感到吃惊的是,这里十七八岁的大姑娘都没裤子穿,出门时只是在腰间围块破布。*曙霞:《小茅屋》,《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48页。红军行军到剑河县的一个村庄,有位老妇人带着孩子倒在路边,身穿单衣,气息奄奄。经询问,原来就是本地的农民,秋收的粮食全部交了地租,自己四处乞讨为生。天气突然变冷,从早晨就没有进食,结果饿倒在路旁。毛泽东从这里经过,当即从身上脱下毛衣,又从行李中取出一条被单,还让警卫员拿了一斗米,一并送给老妇人。*《随军西行见闻录》,《陈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行至瓮安,红军把从土豪家缴获的年货散发给了“干人儿”(穷人),“干人儿”激动地说:“红军先生,如果不是你们来了,我们连年饭也吃不成哩!”*张山震:《瓮中之役》,《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72页。遵义是贵州第二大城市,市面繁荣。进城之前,总政治部下达了八项注意的通令,要求整齐武装服装,不自由行动,不准私人向群众借东西,无事不要到群众家里去,不乱屙屎尿等。*《红军总政治部下达进遵义城的口号和八项注意的通令》,《红军黔滇驰骋史实总汇》中集第1分册,第286—287页。红军宣传队在大街小巷贴满了标语,毛泽东、朱德亲自在群众大会上做演讲,宣布成立革命政权。官兵们与当地的青年学生开联欢会、赛篮球,大受欢迎。部队时时处处注意保护群众利益。红1军团行经古蔺时,吃了老乡家的粮食,主人不在家,便留了钱和纸条,说明原因,表示歉意,还特意交待后续部队:“这家老乡的粮食,已经被我们吃了一些,剩下这些不要再动了,以防老乡回来买不到粮食,没饭吃。”*罗通:《营盘山上桔子红》,《星火燎原》第3辑,第79页。
红军爱护人民,人民也把红军当成自己的亲人。一个叫李月波的红军干部,写下了自己掉队后重返部队的惊险经历。土城战斗后,他因做收容工作掉了队,被反动民团追捕,逃进了大山。走到后半夜,他看小路旁有座茅草屋,就请求进去烤烤火。李月波不敢说自己是红军,只说是被红军放回来的民团,是遵义本地人。第二天吃了早饭,他与这家叫“黄大”的主人聊了起来。
他又说红军怎样好,分地分房分东西,给贫苦人取消苛捐杂税,打富济贫,那样这样,说得很多。他又问:红军是由遵义那边来究竟怎样,是不是分东西?我答:红军在遵义分了田地房屋给贫苦人是实,确实的打财主救贫人。当时黄大听得红军很高兴。他的老母年将八十岁,听得叹了一声:“我家穷了几代了,如若有这样世界我死了也甘心。”黄大就到外解大便去了,那婆婆移到我身旁来,细细声问:“你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呀?”我答:“不是。”她说:“你对我说实话,我也宽宽心,我家忠良世代,并不妨害你。我今年八十一岁了。如若你是共产党我设法救你,日后你们得到天下时,与我后代分些田地就是。我们这里的百姓,都愿共党来。”于是他们全家都来了,站在我身边,那黄大说:“我看你也不是当兵的人,一定当排连长。”我说是当兵。黄大说:你是共产党请放心,如若害了你,我全家人都讨不到好处。当时我就说:我是共产党。因为怎样情形找不到队伍,迷了路不知去向才到此地等语,并将共产党主张怎样分田地等说了一些。*李月波:《我失联络》,《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87—188页。
李月波在黄大家里住了5天。黄大四处打听红军的消息,得知石湘子有红军渡河,便带李月波化装成拜年客赶到那里。又遇到民团搜查,李月波说自己是伕子才得以脱身。随后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部队。在黔北,部队还留下一些重伤员在百姓家养伤,他们得到精心照料和保护。有的伤员被群众藏到山上,让自己家儿子陪着,每天送餐送茶。遇到民团搜山,就背着伤员转移。有的伤员被民团搜出来了,群众就说是自己家儿子。医生给红军伤员治伤不收钱。在赤水河边的猴场,一位老婆婆将伤愈的战士送归部队,还拿来包谷粑粑和鸡蛋送给红军。红军送她几块钱,她坚决不要,说:“红军!我们是一家人。我不是为钱的呵!你们辛苦,都是为了我们干人,帮助你们,是我们自己的事。假使是王家(指王家烈)的人,尿也没有他吃。”*加伦:《病员的话》,《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97—198页。如果没有老百姓的舍命救护,就不可能有红军伤员伤愈归队。在遵义,在贵州其它地方,都有许多青年踊跃参加红军。有的是青年妇女“送郎当红军”,有的则是父母送儿到红军部队。*翰文:《扩大红军》,《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53—258页。
通过大凉山的彝民区,红军曾遭到彝民的误解。“倮倮”是本地汉人对彝民的称呼,他们主要居住在深山峡谷之中,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彝民长期受官府和汉族豪绅的压迫,对汉人素有敌意。红军到来之前,国民党反动派散布谣言,说“红军要把青年妇女抢去带走,壮年男子抢去支差,小孩子抢去喂马”,造成彝人对红军的疑惧心理。红军先头部队一进入凉山地区,就遭到彝民的袭击,几十名战士被捉了去,武器、衣物被掳掠一空又被放了回来。*莫休:《由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98页。红军广泛散发朱德总司令署名的布告,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布告说:“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军纪十分严明,不动一针一粟;粮食公平购买,价钱交付十足。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页。红军宣传队主动接触彝民,宣传红军是保护穷人的,送些布匹、衣服、针线、糖等给他们。占领冕宁县城后,红军将被官府关在监狱的几百个彝民解救出来。彝民们对共产党和红军有所了解,开始帮助红军。红军离开时,“已午夜,但居民半数以上均手擎油稔或蜡烛,鹄立门口,替我们照路,并有提壶携盏,亲爱的缓声的招呼吃茶。夜神被赶走了,半里的长街,成了光明喧闹的白昼。”*莫休:《由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94页。一些彝民主动要求当红军,仅在越西一地红11团就扩红700余人,其中彝民达百余人,为此单独组织了一个“倮倮连”。*艾平:《倮倮投军》,《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96—197页。《红军长征记》讲述了一个“倮倮”王木冷的故事。王木冷家中7口人,靠租种别人的土地过活,家中很贫苦。听说红军是救穷人的,坚决要求参加红军。参军后被编在红3军团第4师的通讯班,担任架电话的工作,很辛苦。但他不畏劳苦,坚决留在红军队伍里。*廖智高:《一个忠实的革命“倮倮”》,《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02—204页。
翻过雪山,红军进入了大小金川的川康藏区。藏民受国民党和上层贵族的欺骗宣传,纷纷躲了起来,把粮食、牛羊都藏匿起来。找不到藏民,买不到粮食,部队的粮食供给成了大问题,官兵们饥一顿饱一顿,只好吃野菜充饥。
进了番民区域后,从卓克基(小金川边)到昌德(黑水附近),饥饿的氛围,就紧紧包围我们了,虽然每天还照例两遍或三遍吹吃饭号,但在每次号音后,大家所得到的,只是两个漱口杯的嫩豌豆苗和野菜。开始一天,豆苗嫩嫩的,还配了牛肉煮,吃来还不讨厌,或许还觉得新鲜可口,日子一久,那就不是味了。老豌豆茎,硬帮帮地,嚼碎了,也只是满嘴的粗纤维,不咽下去,肚子在告急,咽下去,又担心不得出来。这时所有的一切人们,每天都只有一个思想:找点东西吃,使肚子不饿,赶快走,到有粮食的地方去。……饥饿的袭人逼得人们更加贪婪而粗野。个多月见不到脂肪和肉类,盐自然早已绝迹了,大家的两只眼,只是想着看着什么东西是可以吃的。*莫休:《松潘的西北》,《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74、279页。
值此严峻时刻,毛泽东提出,敌人最怕我们接触群众,只要我们一接触群众,敌人的欺骗宣传就会破产。现在藏族同胞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身边躲藏着,一旦他们了解红军是帮助藏族同胞求解放的,他们就会回来。环境越艰苦,我们越要严守纪律。*吴吉清:《在毛主席身边的日子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56—257页。军委命令各部队,不得随意动用藏民的财物。官兵们严守规定,缺粮时宁可上山采野菜充饥。很快就要进草地了,每人必须准备半月的口粮,部队派出工作队,四处筹集粮食。工作队来到一个叫瓦布梁子的地方,派人到各村去开会宣传红军的主张,贴出保护藏民的告示,在田里插了保护牌。对回家的藏民发放保护证,使其安心生活。越来越多的藏民返回家中,不再害怕红军,反而喜欢与红军接近,问长问短,还送东西给红军吃。红军又在藏族村庄中组建革命政权,保护贫苦藏民利益。为了完成筹粮任务,采取向富人“借粮”的办法,对那些为众人痛恨的藏族恶霸,发动藏民去他田里割麦,割下来的麦子分给藏民一半,红军一半。这种办法得到贫穷藏民的拥护,他们帮助红军割麦运粮,不辞劳苦,不要报酬。红军离开时,他们捧着青稞酒来送行,说:“你们真好,为什么就走呢?你们走了,我们不晓得将来怎样。”*拓夫:《瓦布梁子》,《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59页。红军有时因为实在筹不到粮食,不得已割了普通藏民的麦子,就在田里插上木牌,藏民可凭木牌向部队领钱。有的藏民地里的青稞麦已经熟了,却始终找不到麦田的主人。“麦子是蛮民的,麦子又熟了,蛮民不在家,等待他回来吗?不行,那只有饿死,等不及了。麦子不割吗?也是会掉落地上生芽的。此时不能不把从来没有违反过的民族政策和群众利益破坏了。自己动手,不讲客气的大家都割起来了。”*王辉球:《波罗子》,《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66页。红军有时也会到富人家中搜粮食,童小鹏曾说,他们在一户藏民的牛栏里发现一堵新砌的墙,拆开一看,里面塞满了东西,几口大锅盛着小麦、大麦、玉米、黄豆、豌豆、红辣椒,还有铜器、铁器、马枪、大刀。*童小鹏:《波罗子》,《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63—264页。毛泽东的警卫员,也曾从寺庙佛像背后的洞洞里,找出三四十斤粗细杂粮。当然,如果毛泽东知道,断然是不会同意他们这样做的。*陈昌奉口述,赵骜整理:《跟随毛主席长征》,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32页。靠着在藏区征集到的粮食,红军艰难地走出了水草地。
冲破腊子口,红军告别了蛮荒的雪山草地,进入人口稠密的地区。哈达铺是进入甘肃遇到的第一个较大的镇子。这一带是回汉族杂居地区,回民占人口半数以上。政治部门在官兵中进行了民族政策教育,颁布了守则。要求部队只有在征得回民同意后,方可进入回民村庄宿营;官兵不得擅自进入清真寺,不得损坏回民经典;不得任意借用回民器皿、饮具,不准在回民住处杀猪、吃猪肉,等等。每到一处,红军便派出宣传队,向回民群众开展宣传活动。这里是红25军长征经过的地区,群众对红军有所了解,男女老少走出家门欢迎红军。
远远看见正前方房屋比栉,烟气接天,人山人海的群众,老的、少的、男的、妇的,箪食壶浆的,提茶荷水的,拥挤成群。我们越走越近,越走越有劲,看见群众的热烈越兴奋,数里的开阔地,俄顷就走到。……大部队来了,满街塞巷的群众,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同志们辛苦了”的慰问声,“为回民谋利益,争取回民的解放”的回答声,连成一片。顿时间空气紧张,热闹喧天。*翰文:《过单家集》,《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336、337页。
回民群众把官兵们请到家中,端茶送水,热情招待。红军严格执行群众纪律,秋毫无犯。离开时,把借用的东西照样送还,把地面打扫干净,向主人家再三道谢。长征万里,红军纪律严明,坚决保护群众利益,与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关系。这也是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
四、苦难与欢乐的双重变奏
万里长征无疑是一段悲壮的艰苦旅程。一道又一道崇山峻岭,激流险滩,雄关险隘,雪山草地,横亘在红军的前进道路上。他们还要同几十万围追堵截的敌军浴血奋战,同无情的饥饿、疾病以及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与人的生理极限抗争。许多红军官兵倒在长征路上。凭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红军将士们百折不挠、一往无前,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长征的胜利是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3军团第4师师长洪超,是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红军师长。他18岁随朱德上井冈山,曾任朱德的警卫排长,在第四次反“围剿”的草台冈战斗中失去左臂。突破第一道封锁线时,洪超在前沿指挥作战,不幸头部中弹,牺牲时年仅25岁。洪超的遗体被抬到大路旁,行进中的红军默默地向师长行注目礼,师政委黄克诚悲愤地对战士们说:“一个流弹牺牲了洪师长,少了一个英勇坚决顽强的同志!以胜利的反攻,来纪念光荣牺牲的洪师长!”*艾平:《第六个夜晚》,《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8—20页。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是长征中阵亡的职务最高的红军将领,牺牲时27岁。抢占娄山关后,红3军团奉命进攻遵义老城。邓萍率团、营干部迫近城边河滩,观察地形和敌情,布置战斗,传达彭德怀军团长的指示:一定要在当天晚上攻下遵义城。就在此时,一颗子弹飞来,击中邓萍的头部,顿时血染征衣。就在邓萍身旁的第11团政委张爱萍,详细记录了邓萍英勇献身的经过,*艾平:《第二次占领遵义城》,《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20—226页。并赋诗哀悼:“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倚马哭奇男。”*《悼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同志》,张爱萍:《神剑之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26页。彭德怀为这位发动平江起义的老战友的离去痛心疾首,眼含热泪擦去烈士脸上的灰尘和血迹,亲手为遗体更衣,掩埋了亲爱的战友。湘江战役中,红8军团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为争取渡江时间,一面同追击的敌人激战,一面夺路前进。渡江后,全军团只剩下1000多人。红5军团第34师担任后卫,掩护主力部队过江。任务完成后,正要过江,遭遇敌人重重包围,全师大部战死,师长陈树湘率300余人突围,转进途中,陈树湘重伤被俘。他高声咆哮:我参加红军打过几百次仗,为革命我可以献出一切!乘敌不备,他用手从腹部伤口处扭断肠子,壮烈牺牲。其余百余名官兵在参谋长王光道带领下,转战于湘西南山区。一个红军师就这样成建制地从红一方面军的编制表中消失了。
许多红军官兵是在敌机轰炸中丧生的。《红军长征记》记录了红军向鸭溪前进时遭遇敌机轰炸的惨烈情景:
炸伤的同志是在叫痛的辗转反侧,是在可怜的哭啼,是在要求同志们对他的帮助。他们手足断裂了,头脸破烂了,身体炸伤了,他们的鲜血仍在不断的拼流,然而在同志们安慰时,仍表现他们为革命的决心。……牺牲的同志,则更是为革命而献身,为工农大众利益,为民族独立解放,而粉身碎骨。他们的知觉失去了,身体破碎了,有些头颅已经破碎,脑浆流在地上;有的是手足已经炸断,残缺不堪;有的是身躯已经溃烂,五脏分裂;甚至有些炸得体无完肤,尤其有些炸得骨肉碎裂,撒在地上,而肢体竟被挂在树枝上,鲜血淋漓,带着的破碎衣片,尚燃着火冒着烟;很多尸体,已认不得是谁了……*小朋:《残酷的轰炸》,《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6—7页。
如此惨烈的场面,在长征途中并不罕见。毛泽东的警卫班长胡长保,也是在过了大渡河之后,在敌机轰炸中为保护毛泽东而牺牲的。
有战斗就会有牺牲,没有战斗也会有牺牲,许多红军官兵就惨烈地牺牲在雪山上、草地里:
(草地里)突然一个在水泥中挣扎的同志出现了,他全身佝偻着,上下身全都涂了泥水,一杆汉阳造已涂的像一根泥棍,但还握在手中。我起始疑他是跌倒了,想扶他起来,拉起后,他踉跄的移了两步,一放手他一点也没有支撑和防备,便面团子一样蹲缩下去了,但汉阳造还紧握着,还是挣扎着像爬。我知道他已经不在希望之门了,……心中无端的给一块大石头沉重的坠结着,仍得赶队伍去。*莫休:《松潘的西北》,《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88页。
倒下的战友被掩埋了,前进的步伐却并未停止。红军是一个任何艰难困苦、流血牺牲都吓不倒摧不垮的英雄群体,也是一支勃发着生命活力的、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长征给肉体带来的痛苦,他们默默地承受,但他们的精神却充实而欢乐。在长征亲历者的记忆里,艰辛岁月并不缺乏轻松愉悦的快乐时光。
长途行军尤其是夜行军格外辛苦,也枯燥乏味。然而,在没有敌情的时候,人们可以并肩而行,尽情地谈天说地,神聊胡侃。总政治部的行列里,就有一个由李富春、潘汉年、贾拓夫、邓小平、陆定一、李一氓组成的合股“牛皮公司”,他们一路走一路谈,欢声笑语,赶走了疲劳和睡意。*富春:《夜行军》,《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5—26页。童小鹏所在的红1军团也有类似的“牛皮公司”,大家提前做好分工,准备好夜行军话题内容。童小鹏记录了某天夜行军大家开玩笑的一幕:夜半时分,大家走得人困马乏。走在后面的指导员见前边的林矮子边走边瞌睡,开起了他的玩笑:“我昨天在土豪家里看到一个骆驼一个猪,那个骆驼生得很高,那个猪生的很矮,我看到那个猪走到骆驼的后面,还没有骆驼的屁股高……”说着说着,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前面的林矮子生气了:“你把我当猪!”周围响起一片欢快的笑声。不一会儿,指导员脚下一滑,摔了一跤,痛得直叫。矮子抓住机会报复指导员:“你不会打瞌睡,为什么会跌跤,为什么叫痛呢?”气得指导员赶紧爬起来,一跛一跛地继续向前走。*小朋:《夜行军的一幕》,《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7—30页。也有故意搞恶作剧的,童小鹏就被“暗算”了一次。夜里行军很难看清道路,后面人必须紧跟着前面的人走。如前面的人走慢了,后面的人知道前面的路不好走,就放慢脚步小心走。遇到河沟或石头、土堆,前边的人跳过去,后面的人就察觉了,也跟着跳过去。有一次夜行军,走在童小鹏前面的老曹,明知路上有块石头,却故意没有跳,而是慢慢跨过去。童小鹏毫无察觉,脚刚抬起来,就重重一跤跌到地上。他在那里唉哟唉哟地叫痛,老曹却格格笑个不停,还假作人情地把童小鹏扶了起来。*小朋:《离开老家的一天》,《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9页。这些被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小插曲,确实活跃了气氛,缓解了疲劳。
行军也并非总是那么苦,有时也能带给人别样的感受:
大雨之后,地面上的一切都洗涤得干干净净,绿色的树叶更显得深绿,青葱的嫩草,倍加油青,大路没给人践踏过的石板,已洗得油光满面。因为没经过太阳的蒸晒,一切都尚带着潮润,水银似的雨点,圆滴滴的残留在草叶上……*小鹏:《泥菩萨》,《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48页。
特别是夏秋天气,乘着月光行军,却很畅快。月朗星稀,清风徐徐,有时虫声唧唧,有时水声潺潺,有时犬吠数里,野花与黄菜争香,夜中更觉幽雅。经过村落时,从疏疏的灯火中,看到一村的全部男女老幼,带着诧异而又愉快的眼光,望我们这走不尽的“铁流”的红军。*富春:《夜行军》,《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3页。
有时夜行军是允许拿火把照明的,千军万马高擎火把走山路的景象非常壮观:
点火把夜行军,是很壮丽的,走平坦大道,真是可以光照十里,穿过森林时,一点一点,一线一线的火光,在树林中,时出时现,如火蛇钻洞,红光照天!过山时,先头的已鱼贯的到山顶,宛如一道长龙,金鳞闪闪,十弯十曲的蜿蜒舞蹈!从山顶回头下望,则山脚下火光万道,如波浪翻腾,一线一线一股股的奔来,即在钱塘江观潮,泰山上的观日,也无此奇迹。*富春:《夜行军》,《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4页。
江畔露营也是一种颇有情趣的享受:
天已入冥,摸索行沙滩上,至二十一时即留沙滩上露营,上弦月已升空,踏月赴水滨洗濯,掠过波面的夜风,特别凉爽。大家一群一群展卧具于轻软的沙面上,仰视弓月,细谈着本日行军中的见闻,不甚繁响的江流,如细嘤着催眠曲,不久即把人们都送入黑甜乡……*莫休:《由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82页。
饥饿也引来了趣事。中央红军第一次进入遵义城时,饭馆里美味的辣子鸡,令许多人印象深刻。*何涤宙:《遵义日记》,《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74—175页。陈云就曾对遵义的辣子鸡、回锅肉等菜肴赞美有加。*《随军西行见闻录》,《陈云文选》第1卷,第62页。在赤水河边畅饮馥郁的茅台酒,则更加令人难以忘怀了。*熊伯涛:《茅台酒》,《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1—12页。茅台镇最有名的酒坊叫“义成老烧房”。“这是一座很阔绰的西式房子,里面摆着百余口大缸。每口可装二十担水,缸内都装满了异香扑鼻的真正茅台美酒。开始发现这个酒坊的士兵,以为‘沧浪之水可以濯我足’,及酒池生浪,异香四溢,方知为酒。可以数缸美酒,已经成为脚汤。事为军事顾问李德所闻,即偕数人同往酒坊,一尝名闻寰球的茅台美酒。他们择其中为最年远的一缸,痛饮了一场,至于醉,相扶而出。临行时,他们又将是类佳酿带走不少。”*黄峰:《第八路军行军记》,上海:光明书局,1938年,第8页。就连平日很少饮酒的毛泽东,也对身边的警卫员说,这里的酒是世界闻名的,让他们也去搞点来尝尝,可是不能喝多了。*陈昌奉口述、赵骜整理:《跟随毛主席长征》,第168页。部队行军打仗,饥一顿饱一顿是常事,如看到兄弟部队在那里吃稀饭,冒充兄弟部队的人蹭上两碗稀饭吃的情况也是有的。*莫休:《由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86—87页。偶尔也会做点更出格的事儿。藏民的经堂里,摆放着许多祭品,如胡桃、红枣、白米、乳酪、稣油花等,尤其是那些油面捏成的稣油花,格外诱人。按照规定这些东西是动不得的,但红军官兵饥肠辘辘饿得不行,有时也会悄悄弄点来填填肚子。*莫休:《松潘的西北》,《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77页。如果能吃饱肚子,再能幸运地找到《越嶲志》《三国演义》《桃花扇》之类的方志或小说,宿营的时候读来消遣,也是满惬意的。*觉哉:《真是“蛮子”》《卓克基土司宫》,一氓:《从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07、235、127页。
有些快乐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或者说是苦中作乐。一次,干部团爬一座雪山。到了山顶,看着周围晶莹的白雪,肖劲光提议吃“冰琪林”,得到大家的响应。陈赓、宋任穷、周士第、毕士悌、莫文骅、郭化若、陈明、冯雪峰、李一氓、罗贵波等,纷纷拿出自己的漱口杯,努力向雪堆下面挖。李一氓说:“谁有糖精,拿出公开。”毕士悌拿出胃药瓶子,肖劲光拿出小纸包,郭化若拿出清道丸瓶子,这些瓶子和纸包中收藏的糖精,都被贡献出来。冰雪拌上糖精,成了难得的美味。周士第和陈赓边吃边逗:“我这杯冰琪林,比南京路冠生园的还美!”“我的更美,是安乐园的呢!”“安乐园给你多少宣传费!”*周士第:《吃冰琪林》,《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253—254页。这些后来在共和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当时都还是二三十岁的青年。草海莽莽,饥饿成了最大的威胁。红军每人带的青稞麦数量有限,尽管小心翼翼地按计划进食,最后几日还是断了粮,只能吃野菜、草根、牛皮带。罗荣桓、贾拓夫几人一起露营,吃了各自带的糌粑,仍觉饥饿,于是便倾囊而出,我出一点油麦粉,你出一点牛肉粉,他凑一点盐,煮了一盆面坨坨,饱餐一顿。这样一顿“盛餐”,也成了草地中的美好记忆。
真正的快乐时光还是在哈达铺的几日。过雪山草地极大损耗了官兵的体能,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哈达铺物资比较丰富,军委决定,部队在此休整3天,改善生活,补充营养,恢复体力。总政治部还特别提出了“大家要食得好”的口号。“不论官兵、民工一律发了一元大洋,所以当地小贩商人利市百倍。此地猪、羊、鸡、鸭价格甚廉,一百斤的大猪才卖五元大洋,二元大洋可买肥羊一只,一元大洋可买五只鸡,一毛大洋买十个鸡蛋,五毛钱可买一担菜蔬。鲁大晶部遗留下来之大米、白面,约数百担,食盐也有数千斤。”在这几天里,各部队“都割鸡杀鸭,屠猪宰羊,每天三顿,每顿三荤两素,战士们食得满嘴是油,光溜溜的。大家眉飞色舞,喜气扬扬,互相见面时,哈哈大笑”。*杨定华:《从甘肃到陕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第369页。回族群众的热情,营养丰富的伙食,让战士们精神大振,哈达铺因此被称为“加油站”,成了每位长征亲历者难忘的地方。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人的天性,年轻的红军将士们也不例外。尽管长征路上更多的时候如李一氓所说的那样:“孔圣人还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军队中男女既没有,一切的‘欲’都寄到饮食上去了。”*一氓:《从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126页。可是,这毕竟是一支以青年男性为主体的队伍,身体里有着压抑不住的青春冲动。他们也会被青年女性所吸引,投去好奇、欣赏的目光。部队进入广西瑶族地区时,随红3军团长征的郭滴人,在兴安县中洞村的一间农舍,见到一位瑶族少妇,让他眼前一亮。他在文章里写道:“莹耀的眼,红润的脸,丰满的肌肉,穿着边上多种颜色的宽大的衣,团团围迭的裙,打着赤脚,……呵!瑶婆姨,山村的美妇人呵!”*郭滴人:《广西瑶民》,《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35页。其实,编有这篇文章的书稿尚未出版,闽西红军和苏区创始人之一的郭滴人就已于1936年11月病逝于保安,年仅29岁。红军第一次占遵义,官兵们在同乐晚会上,与“红军之友社”的女学生一同起舞。*何涤宙:《遵义日记》,《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180—181页。再占遵义时,上级要求大家军容严整,战士们用来打趣的话也是:“进城要穿漂亮一点呀!遵义有格多女学生,女学生不爱打赤脚的。”*莫休:《一天》,《红军长征记》上册(影印本),第238页。红四方面军中女战士较多,两个方面军会师后,肖锋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心情:看到红四方面军30军88师部分战士,其中还有好多女战士,她们见了我们亲切地问候:同志哥,你们辛苦了!有半年多没有看到过女兵了,今天见到,十分高兴!*肖锋:《长征日记》,第101页。今天读到这些记录长征中鲜活细节的文字,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但丝毫没有亵渎红军英雄的形象,反而更让人感佩和惊叹在艰难岁月中迸发着的青春的活力,生命的张力。
长征经行的路线,包括了华南、西南、西北在内的大半个中国。红军将士们一路上饱览壮丽的山川风光,也领略了绮丽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点点滴滴都被他们记录了下来。
在他们的笔下,贵州苗族的风俗是这样的:
苗民朴实耐劳,文化落后,与汉人言语难通,受汉族军阀官僚压迫剥削非常厉害,生活甚苦。风俗习惯与汉人大有不同,头上结发,妇女穿裙子,不穿裤子,全家同住一室,不分老幼男女。传云:男女结婚不用媒婆,到了男女结婚年龄,在牧场上互相歌舞,认为合意的便订为夫妻,但须至第二年才能由男家请了许多打师傅,将新娘抢回去,才能正式成为夫妻。女人未嫁前,以私通男子愈多愈为荣耀,认为青年妇女引人爱是好的。没有人爱,反认为不好。但女子出嫁以后便不能与人私奸,原来女子在未结婚前与别一男人有私情的,女子便送一匹苗民的粗布给男子,叫做断郎礼。*王首道:《长征中九军团支队的段片》,《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59页。
生活在大小凉山的彝族又有不同:
夷分“白夷”“黑夷”。“黑夷”属土民,汉人多恶而呼之为“黑骨头”,体壮性剽悍,四时跣足,攀山越荆,迅捷如野兽。下着袴,管甚大,如布袋。上披无领袖之自制毛毡,色灰白或黑褐。头缠白色或灰色之毛线物。喜拱踞地上。食物不用箸,多以手捧,烈酒为酷嗜物。有识汉语者,不事生产,性喜抢杀,食物多是“番薯”和“荞麦”。由白夷耕作。白夷为汉夷混血种,为黑夷之奴隶(称娃子),黑夷俘得汉人之未杀者,即留作奴隶,初恐逃脱,常系以索,使之劳作。因山深路少,且捕获后更酷刑制死,故被俘者多怖而不敢逃。此等俘虏久之驯伏后,黑夷或妻以夷女,以后生子生孙,均为此主人后代之奴隶,此白夷之所由来。凡一切耕种,架屋炊爨,伐柴,牧羊等等贱役,均由娃子任之。每家黑彝几乎都统治有若干娃子,而强大的“码头”(即土司下的首领)且有娃子多至数百者。屋均用木材,竖木编条为墙,架梁覆木板做顶,上压石块,防风吹覆。寝无床,多数拥披毡席地卧,亦有支石尺余高,架板做床的。无厨灶,只以三石支地,上置锅釜。这三块石脚,异常尊敬,如有移动或加以污蔑的,有被主人殴死的危险。无文字,不与汉人通婚,间或以其猎取的兽皮等出与汉人换取盐或布。*莫休:《由金沙江到大渡河》,《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95—96页。
“长征四老”之一的谢觉哉,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有着浓厚兴趣。经过大小金川时,他也记下了对藏民衣食住行的细致观察。藏族民居大都有一尺多厚的墙,高的三四层,矮的两层。下层关牲畜,屎尿狼藉;二层较好,安厨灶;三层是佛堂,很干净。门窗壁柜,都很精致。藏民的主要食物是青稞,炒熟磨成细粉,调以酥油,做成糌粑。藏民都拥有石磨,临流有水磨,家中有手磨,磨由两片光石组成,没有齿。蔬菜只有萝卜、马铃薯。碗是木制或铜制的,木柴堆积成墙。家中猪很少,牛羊很多。牦牛尾如大扫帚,颇肥大。藏民身上穿的是各种毛布、毡子、毡帽、毡靴,羊皮毛很厚。藏族区域地处高寒,麦熟较迟,但土地肥沃,不亚江南,麦蔬豆等植物都很茂密。*觉哉:《番民生活鳞片》,《红军长征记》下册(影印本),第310页。在向来被视作“化外之地”的蛮荒地带,谢觉哉对诸葛亮七擒孟获、乾隆攻打大小金川,李一氓对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等史迹和传说,都作了颇为专业的调查和考辨,不仅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长征中的精神生活,还为党的民族工作积累了稀有的资料。
结 语
中央红军长征结束时,毛泽东曾经作过这样的评价:我们完成了空前伟大的远征,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只有我们红军才有这个气魄,才有这个决心!长征苦是苦,可作用大,向全世界宣传红军是英雄好汉,蒋介石反动派是没有用的。*肖锋:《长征日记》,第147—148页。《红军长征记》记录的长征将士们的亲身经历,为毛泽东的这个结论作了最好的诠释。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该书只是记录了中央红军长征的某些重要片断和历史场景,对中共高层长征期间重大决策的经过大都付诸阙如,尚不足以反映红军三大方面军和红25军长征的全部过程。然而,该书毕竟是几十位有幸走完长征路的红军将士的“集体作品”,是中央红军长征战斗生活的原始记录,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无可替代。首先,它建构了中央红军长征叙事的基本框架。全书运用纪实性写法,对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最后胜利到达陕北苏区的重要事件,如突破四道封锁钱,强渡乌江,娄山关战斗,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藏区筹粮,过雪山草地,腊子口战斗,吴起镇打骑兵,都从亲历者、目击者的角度作了如实记述,形成了关于中央红军长征过程的历史书写链条。作者的亲历者、目击者的身份无疑大大增强了叙事的准确性、可靠性,为回击某些质疑、曲解长征历史的声音,提供了有力的史实依据。其次,展现了革命理想信念所蕴含的巨大力量。红军将士们以年轻的血肉之躯,能够不畏流血牺牲,闯过数不清的艰难险阻,超越生理极限,战胜生命禁区,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因为他们有着对共产主义毫不动摇的信仰,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胜利。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成为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书中许多生动感人的事例,反映了年轻官兵在红军这座大熔炉中,经过长征精神的冶铸,成长为职业革命家的心路历程。最后,揭示了长征官兵绚丽多彩的生活样态和内心世界。透过这些仿佛仍然可以听到喘息声的文字,人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长征,更加真切地感知长征。长征中的红军官兵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不但可敬,而且可亲。长征不仅有悲壮与崇高,也有快乐与谐谑,有难以泯灭的天性的挥洒与宣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红军长征记》中的篇章文风各异,或粗犷豪放,或温婉细腻,在真实性上却是共通的。唯其真,见闻真、情感真,所以美,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80年过去后,这些诗画般的文字依然能够带给人们以强烈的感染和震撼。
(责任编辑尹正达)
Vivid Descriptions and Tensile Force of Life in Narrative Texts during the Early Long March──Interpretation of the 1942 Edition ofLongMarchoftheRedArmy
YuHuamin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6)
The importance of original material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 speaks for itself, particularly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Long March which lacks in literature information.LongMarchoftheRedArmy, a record by dozens of participants of what they experienced during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memories about the Red Army’s Long March. Having remained in oblivion for years, this book, with dual nature of oral history and historical document, has now received new attention. By study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text of the book, the paper outlines the major process of the Long March, describ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CPC and Army leaders during the March, depi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d Army and the people in that period, records the real life of the Red Army soldiers, and proceeds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this book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Long March.LongMarchoftheRedArmyestablishe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Long March narrative. Besides, the valuabl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retained in it will be a rare and precious asse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fully perceive the Long March.
the Central Red Army; historical record of the Long March;LongMarchoftheRedArmy
于化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K26;E297
A
1009-3451(2016)03-0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