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山东省属海域举行2016年牙鲆增殖放流活动
2016-10-14范永亮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山东省属海域举行2016年牙鲆增殖放流活动
本刊讯(范永亮报道)7月29日-30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日照海水基地在山东省青岛海丰、龙盘、银海以及日照万泽丰等5地举行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平均全长83.8mm的牙鲆鱼苗221.7万尾,圆满完成今年的牙鲆增殖放流任务。
本次放流活动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责成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和监督。放流前,验收组认真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并进行了质询。现场考察了牙鲆育苗生产情况,查阅了生产管理和试验记录,对放流苗种数量与规格、苗种质量等进行评估和测定。经过抽样统计,放流鱼苗平均全长83.8mm,数量221.7万尾,且质量完全达到《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的放流标准。
由于本次放流地点较为分散,最远点距日照海水基地有5个多小时的车程,故采用活鱼水车充纯氧运输,到放流点用虹吸管放流入海的方式进行。通过这一方式的采用,有效保证了放流鱼苗在运输过程中的溶氧供给,减少了人为操作给放流鱼苗带来的损伤,减低了应激反应,提高了放流鱼苗成活率。在场的专家和当地渔民一致认为,本次放流准备充分,操作规范,放流鱼苗活力好,体色正,将对今后黄、渤海海区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发挥积极的作用。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各地渔业“十二五”成就荟萃(九)
天津市水产局
“十二五”期间,天津渔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并重的原则,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为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大渔业设施化、标准化建设,推进渔业资源养护和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发展的产业化水平,渔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渔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6家,累计达到72家。现代种业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共建有2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8个市级水产良种场;良种苗种生产能力年均达276亿尾,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并辐射全国,尤其是“三北”地区;组织创建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4家,引导种业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继续严格执行海洋捕捞“双控”制度,调整捕捞产业布局和生产作业结构,减少渔船45艘4200千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积极推动渔船装备升级,更新改造渔船150艘;远洋渔业综合素质提高,新建远洋渔船7艘,作业远洋渔船达到21艘,比2010年增长23.5%;出台了《天津市远洋渔业企业运回自捕水产品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企业运回自捕经济水产品;远洋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达到1.98万吨和1.36亿元,较2010年分别提高了120%和10.2%。共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家,休闲垂钓园近千处,垂钓池塘面积达到4130公顷,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观赏鱼养殖面积达300公顷,养殖产量3.4亿尾;全市休闲渔业产值达3.5亿元,较2010年增长67.5%,成为带动渔民增收的新亮点。
加快设施渔业园区建设,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
通过扶持政策的引导,我市共建设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55个,其中: 池塘型园区31个,示范养殖规模3.83万亩;工厂化园区24个,示范养殖规模24万平方米。55个园区总投资7.16亿元,其中政府引导性投资7900 万元。自2013年起启动现代渔业设施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共建设项目58个,总投资6.36亿元,其中政府引导性投资9600万元。园区项目建设针对企业各自的特点,靶向制定适宜的建设提升方案,提升了养殖池塘设施化程度和水体利用效率,工厂化养殖面积发展到111.45万平方米,比2010年增长了78%,有效实现了渔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这些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各区县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渔业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布局,我市渔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布和协调发展局面。紧邻中心城区的环城四区形成了以休闲垂钓、观赏鱼养殖、种源渔业为主的现代渔业体系;滨海新区具有较大面积的浅海滩涂,适合滩涂贝类增养殖和海珍品养殖,已形成以设施渔业和增殖渔业为主的现代渔业体系;宝坻、静海、宁河、武清、蓟县五区县养殖水域面积广阔,已形成以大面积池塘生态渔业为主的淡水产品供应基地,此外,宝坻区拥有大面积水稻种植区,建立起“稻—蟹”、“稻—渔”等种养殖模式,成为天津立体生态特色渔业发展区域。
增殖放流活动成效明显
随着放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增殖放流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一是促进了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等种群的恢复,渔业资源衰退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二是增加了渔业效益和渔民收入。2015年渤海湾秋汛中国对虾可捕量为1030.68吨,产生经济效益约2.06亿元;三疣梭子蟹可捕量为892.9吨,产生经济效益约6250.3万元;三是增强了社会各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承办由农业部和天津市政府主办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 共建绿色生态天津”于桥水库增殖放流活动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积极营造全民参与资源养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态势。
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
一是探索建立涉渔工程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环保部、农业部的相关文件要求,完善涉海工程资源补偿机制,“十二五”期间,落实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赔偿、天津港大港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补偿项目资金累计3557.5万元用于渔业资源修复,有力维护了渔民利益和渔业权益,促进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相协调;二是开展渔业生态环境监测。全面提升检测水平,可承检项目由渔业环境、水产品、参数三大类共201项增加到286项。定期开展渤海湾鱼虾贝类产卵场生态环境监测、天津市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等并向社会公众和科研机构提供权威数据,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渔业信息化深入推进
一是积极完善渔业物联网建设。建立了智能养殖监控系统、水生动物远程诊断系统、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等渔业物联网平台,使大数据等信息化成果应用在现代渔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积极开拓“互联网+现代渔业”的发展新格局。二是信息化武装渔政执法。普及安装渔港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渔船用信息化终端等,60马力以上渔船100%配备船用AIS终端;84条涉韩渔船、300kw以上的远洋渔船及渔政船全部配备北斗终端,天津渔船全部安装RFID船用电子标签,并在所有港口及渔政船安装了配套读头。信息化终端的配备有效提高了渔船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了执法效率,提升了渔业安全水平。
强渔惠渔力度加大
“十二五”期间,中央和天津市对渔业渔政累计投入资金7.42亿元,渔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渔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渔业油价补贴政策进一步完善。调整部分资金用于渔民减船转产、渔船更新改造、水产健康养殖等重点工作,促进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及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渔业互保业务平稳发展。协调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天津市海洋渔业互助保险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对海洋渔业互助保险相关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渔船和渔民人身保险保费财政补贴标准。“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共承保渔民7022人、渔船579艘。为拓展渔业企业融资渠道,出台了《天津市水域滩涂养殖权抵押贷款指导意见》,并成功为企业以水域滩涂养殖证抵押贷款1.5亿元。
本刊讯(隋然报道)2016年8月25-27日,由中华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主办、上海歌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暨上海国际水产养殖展览会在上 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此次展会深度演绎了“专业国际化B2B水产贸易”,完美联结了水产品生产加工方、经销分销商以及采购消费终端这三大 专业群体,为专业观众提供了一站式采购平台。
作为国际化的展示平台——上海国际渔博会开办至今已历经11年发展。伴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国家对进出口关税一系列政策的调整、制定和实施,越来越多 的境外水产企业跃跃欲试并通过上海渔博会这个平台开始打开中国市场,包括美国、韩国等多个境外国家以展团的形式亮相展会。
展会也吸引了大批国内优秀企业参加,凸显了市场对上海渔博会的充分肯定。
本届展会还同期举办了:上海国际冷冻冷藏食品博览会暨上海国际餐饮食材展览会、上海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展览会、上海国际餐饮博览会暨餐饮加盟及数字化管 理展览会等三大主题展会,为来自全球的专业观众奉献了一场涵盖餐饮食材、水产海鲜、调味品、配套设备乃至餐饮加盟等全产业链的行业顶级盛宴。
▲2016第11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