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8省(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经验荟萃

2016-10-14

中国水产 2016年9期
关键词:网箱水产品渔业

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8省(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经验荟萃

8月29日,农业部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全国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工作现场会,对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精神以及《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的做法、成效和经验进行总结交流。江苏、山东、浙江等8省份作为典型代表,介绍了各地近年来围绕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经验做法,他们的经验做法既有共性,也各具特色。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渔业领域的重点工作,为了起到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推动工作进一步开展的目的,本刊将与会代表的经验交流材料进行摘编,供学习参考。

汤建鸣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创新驱动 彰显特色加快推进江苏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步伐,渔业经济持续稳中向好。主要做法是:

定规划、优布局,加快构建渔业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水域滩涂养殖权制度,省、市、县三级和省管五大湖泊、海域全部制定了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持证生产面积比例超过90%。依托资源禀赋,积极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沿海规模渔业产业带、沿江特色高效渔业示范带、太湖流域现代渔业先导区、淮河流域生态渔业拓展区、都市圈休闲渔业集聚区的“二带三区”现代渔业格局。倾力打造现代渔业发展新主体,组织开展现代渔业“四个一批”建设,建成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21家、精品园41家、示范场73家、示范村91个,基本形成“一县一园”、“一村一品”格局。率先出台省级示范家庭渔场认定办法,各类家庭渔场超过1万家,渔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超过4200个。

去产能、补短板,大力提升渔业发展新动能。压缩近海捕捞产能,严格落实“双控”制度,大力实施海洋捕捞万船更新改造工程,省级投入补贴资金2.6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30亿元,累计拆解、淘汰老旧海洋捕捞渔船8279艘。2015年底登记在册的渔船数、功率数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61%和14%。压减湖泊养殖产能,深入开展湖泊网围养殖综合整治,全省十大湖泊网围养殖面积由2008年的140万亩压缩到目前的90万亩,对保留的围网全部实行生态化养殖,小区化管理。推进池塘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百亩以上连片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规划》,建成标准化池塘超过300万亩,约占池塘养殖总面积的50%,渔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超过20万亩。今后5年将对全省连片养殖池塘全部进行标准化改造。推进渔港升级改造,沿海启东吕四、如东洋口、赣榆青口等5个国家中心渔港建设完成,一批湖泊与内陆渔港陆续开工建设。

转方式、促融合,有效激发渔业发展新活力。以“工业化”理念抓生产,大力推广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模式,累计建设设施水槽10万平方米,已普及到46个渔业重点县区,成功筛选多个适宜养殖品种与模式,初步实现废弃物有效综合利用。以“互联网+”思维抓经营,与苏宁易购共建“江苏优质水产品”网上商城,合力打造“互联网+可追溯水产品”新优势。实施“互联网+现代渔业”行动,全面启动江苏“智慧渔业”建设工程。以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抓结构调整,组织实施渔业“接二连三”工程,省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达到71家,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6家,认定省级休闲渔业基地120多家。力争到2020年,全省渔业二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以“闯天下”气魄抓外向型渔业,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与美国密歇根州、印度中央邦、旁遮普邦,缅甸、老挝等地签署渔业合作备忘录。加快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建造进度,推进江苏渔业企业到美国建设亚洲鲤鱼深加工项目。

重生态,提质量,积极培植渔业发展新优势。认真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严格执行海洋伏季休渔、长江淮河春季禁渔、主要湖泊休渔禁渔制度。先后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2处,国家级海洋公园3个。率先发布长江江豚保护行动计划,在镇江、南京建了2个江豚自然保护区。加大渔业资源放流力度,投入各类增殖放流资金3亿元,放流苗种逾150亿尾(粒、只)。在太湖等大中型湖泊推进“抑藻放流、以渔净水”工程,取得良好成效。今后3年安排省级财政资金4500万元,实施国内首次全省性水生生物资源专项调查。坚持生态健康养殖,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18家。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900多万亩,占全省水产养殖面积的80%。在苏南地区建设池塘水净化及循环利用养殖面积35万亩,养殖渔业氮磷排放普遍下降40%以上。扎实推进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产地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累计创建省级以上名牌水产品近100个,其中“阳澄湖大闸蟹、太湖大闸蟹、红膏大闸蟹、盱眙龙虾、中洋河豚”等品牌水产品全国闻名。

抓创新、挖内涵,努力抢占渔业发展新高地。构建渔业科技创新平台,相继建成“紫菜种质库”、“斑点叉尾鮰、河蟹”遗传育种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和4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加快品种技术模式创新,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7家、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场97家,着力提升现代水产种业发展水平。“蟹池多品种混养”、“工厂化养殖”、“紫菜插杆式养殖”“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等新技术得到推广。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新模式20万亩。创新科技服务与金融支持,深入实施渔业“三新”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和挂县强渔富民工程,2016年度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1.51万户,培训从业渔民10万人次。高宝湖、邵伯湖启动实施“渔业养殖权交易平台+政银保+气象指数”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开展了河蟹、小龙虾、罗氏沼虾、条斑紫菜等养殖保险创新试点。

王守信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

大力培育新型业态 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贯彻农业部关于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部署要求,以发展现代渔业为目标,积极培育特色海洋牧场、休闲海钓、远洋渔业、渔业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拉动渔业转型升级,渔业发展呈现方式优化、动能增加、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

加快推进“海上粮仓”建设。山东省委、省政府“以海为田、视渔为粮”,统筹保障粮食安全和现代渔业建设,提出建设可持续供应优质海洋食品的“海上粮仓”。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海上粮仓”建设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000万吨,蛋白质当量相当于粮食400亿斤。去年省政府将现代渔业发展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召开了“海上粮仓”建设现场会,设立了3.2亿元的“海上粮仓”建设投资基金,打造了“泽潭模式”等三个可复制推广的模板,“海上粮仓”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今年以来,省发改委和省厅联合发布了《山东省“海上粮仓”建设规划》,确定了“三带三区、一极一网”的空间布局。省财政设立了2.3亿元的年度“海上粮仓”建设发展资金,海洋牧场、陆基标准化基地、遗传育种中心、远洋渔业、渔港经济区等首批9大类111项重点项目落实生根,“海上粮仓”建设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坚持海洋农牧化发展道路。近几年,山东省坚持不懈地实施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化”的转变,累计建设人工鱼礁海洋牧场达240余处,投礁1500万空方,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6处。一是推进海洋牧场特色化。按照建设手段、方式和功能的核心特色,将海洋牧场划分为五种类型,即:游钓型海洋牧场、投礁型海洋牧场、底播型海洋牧场、装备型海洋牧场、田园型海洋牧场,针对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政策,有计划、有重点的予以分类推进。二是推进海洋牧场标准化。借鉴高尔夫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理念,逐步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出了海洋牧场“一厅、一室、一院、一馆”的“四个一”建设标准,制定了海洋牧场认定标准,使标准化在海洋牧场建设中率先实现突破。三是推进海洋牧场可视化。为改变传统管理手段下海洋牧场海底环境看不见、测不准、不可控的状况,构建了“可视、可测、可控”的全省海洋牧场观测网,选划布设了22处观测站,实现了对海洋牧场海域状态在线视频观察、生态环境参数在线监测和生态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四是推进海洋牧场装备化。上半年,由烟台中集来福士建造的我国首个自升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在烟台芙蓉岛交付使用,该平台平面面积400平米,集监测、管护、安全、补给、旅游、环保等6大功能于一体,成为离岸海洋牧场建设的现代化支点。半潜式多功能海洋牧场平台也已在长岛泓祥进入研发建造阶段,日照市万泽丰海洋牧场排水量7000吨的大型海上养殖工船下水,千个集装箱人工鱼礁群建成,以装备化、信息化为支撑的深远海牧场建设初见成效,新一轮海洋牧场发展浪潮正在蓄势待发。

着力培育现代渔业休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全省休闲渔业产值突破100亿元。一是培育休闲海钓业。引入专业化海钓经营团队,创建了15处省级休闲海钓基地。出台了休闲海钓船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将海钓船管理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认定了11处海钓船研发与建造基地,设计了20余个休闲海钓船型,审批建造标准化休闲海钓船150艘。二是创建休闲渔业公园。发挥河、库、湖、塘等资源优势,突出渔文化,打造了10处以垂钓为主,集游览、度假、科普及文化娱乐服务等多种形式于一体的省级休闲渔业公园。三是创立“渔夫垂钓”品牌。开通了官方网站和手机APP,实现了海钓基地在线预订功能,得到了国内外垂钓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2015年15处省级海钓基地共举办休闲垂钓赛事100多场,接待游客25万人次,拉动消费收入7.6亿元,相当于海钓渔获物产品产值的53倍。四是积极实施“放鱼养水”。在全省17地市举办了贯彻国务院《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颁布十周年系列活动,将农业部确定的6月6日“全国放鱼日”打造为“放鱼节”品牌,每年参与人数上百万人,部分地方“放鱼节”人气堪比“植树节”,初步形成了“陆地植树造林、水域放鱼养水”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

黄志平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打好两大战役实施三大创建积极推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

今年以来,围绕贯彻落实全国渔业渔政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浙江省以“治渔具、护幼鱼、抓伏休”为突破口,在全省启动“幼鱼保护攻坚战”和“伏季休渔保卫战”两大战役(下简称“两战”),纵深推进“一打三整治”行动,坚决打好近海过剩产能疏导硬仗;以“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平安渔业示范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培育创建为主抓手,积极推动国家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落地,统筹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主要做法有:

领导重视,压实责任。今年7月全国违规渔具清理整治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召开。省委、省政府更是把“一打三整治”作为浙江转型升级的“鸟之一翼、龙之一眼”,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已先后召开3次重要会议,作出专题部署。特别是5月20日“两战”打响以来的三个多月,省委书记、省长等多位省领导专门就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抓好“一打三整治”作出重要批示近40次,带头深入矛盾最尖锐、任务最繁重的地区调研指导、督促推进;并明确提出,强化“沿海各级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海洋与渔业部门的直接责任”“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齐抓共管责任”等“三大责任”,建立考核、激励、监督、问责机制,全面改变了长期以来渔业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各级协调办加密明察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实施“清单管理”“销号管理”。省人大专门启动“一打三整治”和海洋渔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推动各级政府责任落实。

聚焦问题,力补短板。随着取缔“三无”渔船工作深入推进,量大面广的“绝户网”已逐渐成为东海幼鱼“头号杀手”和压减产能“最大短板”,滥捕东海幼鱼问题引发群众强烈反响和社会广泛关注。5月以来,浙江按照四个阶段的部署,全面打响了“两战”。围绕“捕、运、销、加”各个环节,各地各部门全线压上、全力出击、全面管控,按照“发现非法渔获物,一律查清源头从重处罚”“违法情节严重或暴力抗法的,一律追究刑事责任”等“十个一律”原则,对违法违规活动露头就打、坚决打、彻底打。“两战”以来,全省共出动渔政、工商、经信、公安(边防、海警)、海事、交警等部门执法人员近4.6万人次、执法船艇2200多艘次,检查渔船13460多艘、市场、饭店、冷库、加工厂、养殖场等生产营销点7500多个次,清缴违禁违规渔具6.5万余顶,查处涉渔违法案件1418起,其中移交刑司案件66起、人数360人,刑事立案和移送人数超过前3年总数,执法刚性前所未有,初步形成了行刑联动执法和全产业链防控的良好态势。

完善制度,构建长效。围绕解决基层最亟需的“船怎么造、网怎么治、油怎么补、养老怎么保”等问题,制订出台了30多项配套制度(规则、方案等)。主要包括:出台渔具专项整治工作意见,明确“打禁、治违、促合规”的总体思路和“取缔禁用渔具一年完成”的目标任务;统筹设计省渔业油补改革方案和配套文件,与人社、财政部门联合印发海洋捕捞渔民养老保障工作指导意见,与环保部门联合出台海洋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拟制了渔船建造审批新规,落实船证不符渔船“多休减捕”管理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协调并进。同时,积极创新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如宁波“四位一体”联合执法监管模式),综合运用行刑衔接、油补扣减、诚信“黑名单”等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增强制度执行力和权威性。

政策引导,推动转型。围绕推进“国家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制订了“渔业转型发展先行区”、“平安渔业示范县”、“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培育创建方案,整合政策资源,支持各地开展创建活动,着力推动形成“依法治渔、改革强渔、长效富渔”的转型发展内生机制,主要包括:支持创新人防、技防手段,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渔船、渔民、渔港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加大减船转产、养老保障补贴力度,鼓励渔民主动退出海洋捕捞(据统计,2016年意向减船数量达1470余艘、总功率25万千瓦);加快出台全省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等政策意见,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海钓业、休闲渔业、民宿经济等多种业态,引导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渔民转产转业;探索要素配置、科研推广、融资平台、税费减免等支持海洋渔业的多重政策措施,不断激发创业创新的活力和动力。

吴南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

落实发展新理念 打造产业升级版

近年来,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积极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全力推动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等重点产业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突出重点,促进远洋渔业加快转型。充分利用国家、省级财政对远洋渔业的扶持优惠政策,持续加大远洋渔船更新改造力度,重点推进远洋渔船建造、渔船改造升级、专业远洋渔业运输船建造等。推进境外基地建设,在印尼、缅甸、毛塔等国投资兴建了9个集渔船停泊、维修、制冰、加工等设施较为齐全的境外远洋渔业基地。深入推进渔业“走出去”战略,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利用入渔国优越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境外水产养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展壮大,鼓励省内企业兼并重组,支持远洋渔业企业全产业链经营。

多措并举,助力加工产业实现升级。完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推动水产品冷链物流与养殖、捕捞、加工融合发展,打造以福州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厦门水产品物流中心为主要集散地的现代水产品流通网络。打造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福建鱼多多水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重点推动鲍鱼、南美白对虾、海带、鳗鲡等水产品上网销售,推进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建设,做大境内外贸易规模。加大渔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打造了宁德大黄鱼、莆田南日鲍等20个优势特色品种区域品牌。引导水产企业、行业协会争创渔业品牌,全省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400多个。推动产业区域集群发展,实施水产加工产业行动计划,初步建立了闽南、闽中、闽东三大水产加工产业集群和10个年加工水产品20亿以上产业集群县。

强化保障,推动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突出政策扶持,设立水产加工补助专项,引导水产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渔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全面构建金融助推渔业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实施“福建海峡蓝色人才百千万工程”,推进“6.18”虚拟研究院海洋产业分院建设,构建福建海洋与渔业公共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依托“6.18”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州渔博会等活动平台,开展渔业科技项目成果对接。

洪伟东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

聚焦深水网箱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快渔业转型升级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以渔业“提质增效、减量增收”为目标,以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和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要抓手,着力推动养殖业转型升级,从源头提升水产品质量。

大力发展深水网箱,优化养殖空间布局。一是科学布局,做好深水网箱发展规划。制订了《广东省深水网箱养殖发展规划》,推动建设以饶平、珠海、湛江为中心的粤东、粤中、粤西“三大”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基地区。2015年,重点建设汕头、珠海、阳江、湛江四大深水网箱养殖核心区,规划新增深水网箱2000箱以上,总数达到4000个;新增养殖产量4万吨以上,年产优质鱼约8万吨。二是加大投入,打造深水网箱研发平台。2000年,广东省率先在全国开展深水抗风浪网箱的研制,200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DPE圆形双浮管升降式”深水抗风浪网箱。2013年建立了网箱养殖装备标准化生产基地;2014年加强深水网箱结构安全、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建立网箱养殖工程技术体系。目前,全省在深圳、东莞和湛江建立了3个深水网箱设施与装备生产制造企业,产品辐射至海南、广西等沿海地区,节约网箱引进资金10.92亿元,并远销至文莱。三是建成10个深水网箱产业园区。在汕头市、珠海市、阳江市、湛江市等地建立了十大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示范园区。深水网箱产业园区采取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公司+渔户”的合资或合作养殖、设施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模式,鼓励更多的养殖户从港湾传统网箱撤出,带动了传统网箱向深水网箱养殖转移。2010年-2015年,省财政共安排11290万元,累计新建深水网箱2240个。

抓实抓细,切实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015年全省水产品产地抽检合格率达到97.2%。一是抓主产区标准化健康养殖。全省制(修)订实施省级渔业地方标准273项,水产品地方标准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共建立批准渔业标准化示范区125个,共创建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区)194个,安全示范点300家,无公害产地418个,获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525个。二是抓主要品种质量安全监管。下大力气重点监控鳜鱼、乌鳢等品种,推动“双随机”检查机制,建立随机抽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2015年,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1.3万人次,发现并纠正各类水产养殖违规案件59宗。三是抓主销区流通体系建设。强化与省食药监局监测数据和信息共享,通过市场准入倒逼产地准出,促进生产环节规范渔业投入品使用。四是强化部门联动,推进全程监管。联合省食药监局等部门,每月开展一次整治行动,每月开一次联席会议。联合省食药监局等部门下发《广东省2016年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打击违禁药物使用等违法行为。会同省农业厅推动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县),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林伟华湖北省水产局副局长

坚决打赢灾后复产攻坚战持续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

灾情历史罕见,积极科学应对,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入梅以来,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先后遭受六轮特大暴雨“车轮式”袭击,为湖北有气象记载以来最大的雨,受灾最重的是农业,农业中受灾最重的又是渔业,全省受灾养殖水面达401.1万亩,水产品损失38.18万吨,连同渔业设施,直接经济损失79.59亿元。灾情发生后,迅速启动全省渔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级响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灾情日报告制度。省、市、县三级联动,共组成317个工作组到灾区一线开展“一对一”帮扶;全省共有2400多名技术专家开展“送渔资、送科技、送服务”活动。及时发布《关于加强灾后渔业生产秩序管理的紧急通知》,免费发放消毒药品,对受灾区域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组织45.5万人次,修复堤坝池埂510千米,整修池塘39.7万亩,标准较以前大幅提高;已补投鱼种1.96万吨,补放鱼苗44.1亿尾,其中特色品种比例占到65%以上;全省已有80%以上的受灾区域恢复正常渔业生产,确保实现“灾害98+、损失98-”的目标。

化危为机,坚定不移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在渔业生产自救的关键时刻,湖北省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坚持应急与谋远相结合,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现代渔业建设步伐。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因地制宜,适时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宜渔则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修复,继续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设施渔业、避灾渔业,打基础管长远,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挥科技优势,强化科技创新,发展现代种业、智慧渔业、“互联网+现代渔业”。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鼓励渔民补投特色苗种,做到大宗品种损失名特优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大力发展产销对路的特色品种,调优结构补短板。继续按照“一鱼一产业”思路,做强河蟹、小龙虾、鳝鳅三大“百亿元”产业。

三是转变生产方式,走高效化发展道路。不断放大水稻、水产两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推进种养结合、产业融合。突破性发展精深加工和流通服务业,强化三大品牌航母宣传推介,推进水产养殖业同旅游、观光、餐饮业结合,发展休闲渔业、体验渔业、都市渔业。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全面开展生态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深入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和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坚持湖泊拆围、水库限养,积极探索退田还湖、退渔还湖,发展增殖渔业。

五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对渔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渔场、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优化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利用先进理念、资金技术优势改造传统渔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依法加快水面流转,深化渔业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唐席珍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副局长

强化洞庭湖区养殖污染治理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湖南省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渔业转型升级,以洞庭湖区养殖污染为抓手,着力推进洞庭湖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有效促进了全省渔业提质增效。主要做法是: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引导。2014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全省现代渔业建设的意见》,今年4月省政府又下发了《关于规范全省水库渔业利用加强水库水质保护的意见》。3月2日陈向群常务副省长主持召开了洞庭湖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行动”启动会议,会上省政府与洞庭湖区的三市人民政府签订了责任状。省财政安排专项整治7.6亿元用于洞庭湖区养殖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省政府还下发了《洞庭湖区养殖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同时加强标准修订,组织制定并发布淡水人工鱼巢增殖技术规程、稻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等84个水产养殖地方标准。

治理养殖污染,促进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大水面增殖和清洁养殖,改善渔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洞庭湖区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积极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行动”,要求在2017年底以前全面清理拆除洞庭湖区42.18万亩非法矮围网围。对一级水源保护区禁止水产人工投饵式养殖,要求全省饮用水源地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采用网箱、网围、网栏养殖。

推进健康养殖,确保高效生态。一是开展示范创建。全省现已创建部级示范场343家,洞庭湖区占到80%以上;今年推荐89家养殖场参与创建,洞庭湖区达70家。全省9个县市区创建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洞庭湖区就有8个。二是力抓池塘改造。2014年启动以洞庭湖区为重点的养殖池塘标准化升级改造试点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企业参与,2015年洞庭湖区完成池塘改造任务11万多亩。三是推进稻田养鱼,对接精准扶贫。全省已落实稻田综合种养产业扶贫资金近5000万元。今年全省新增稻田综合种养殖面积100万亩以上,洞庭湖区超过50万亩。

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一是以现代水产养殖特色产业园建设推进特色渔业发展,现已建成20个特色产业园。二是以特色品种、生态养殖模式推进特色渔业发展。益阳市现已建成大闸蟹、龟鳖、鳜鱼等6大特色渔业养殖基地;常德市发展鱼鳖混养生态养殖面积12.3万亩;岳阳市鳝鱼网箱养殖产量达1.3万吨,产值7.13亿元。三是借助休闲渔业推进特色渔业发展。洞庭湖区具有一定规模和接待能力的休闲渔业场所达1326个,垂钓水面34.9万亩,年接待游客量达2000多万人次,休闲渔业产值20多亿元。望城区以都市休闲渔业为抓手,举办全国首届自然生态博览会、休闲农业节,已成为全国休闲渔业一张名片。

杨金龙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

在转方式中抓机遇 在调结构中促发展

宁夏自治区渔业紧紧依托引黄自流灌溉和自然资源优势,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渔业、设施渔业、品牌渔业和生态渔业。主要做法:

以《指导意见》为指引,优化渔业产业布局。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确定了依托“黄河、湖泊、池塘、稻田”四种水域资源,建设“沿黄池塘健康养殖主导区、湖泊湿地生态渔业增养殖区和黄河金岸休闲稻渔拓展区”三大区域板块,形成“银川地区池塘标准化养殖、银北地区湖泊生态增养殖、南部山区库堰养殖、黄河金岸生态休闲养殖、黄灌区稻渔综合种养”的产业格局。最近,自治区召开了全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现场推进会,明确提出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要把宁夏发展成为全国内陆地区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鱼生产基地。

以稻渔综合种养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渔业。把“稻渔工程”列为自治区级重点项目,采取行政部门政策引导、专家团队技术指导和渔业“两组一会”精准扶助的推进方式,高标准打造了青铜峡、贺兰2个稻渔立体综合种养样板基地,示范推广了“稻蟹”、“稻鸭”、“稻鳅”、“稻鱼”以及“稻虾”、“稻螺”等不同模式的稻田种养核心区5万亩。综合测算,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每亩新增收入1090-2110元。

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大力发展设施渔业。紧紧抓住沿海地区“捕捞减量”、“南虾北移”等机遇,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南美白对虾设施温棚养殖从无到有,发展到13.9万平方米;建成池塘低碳高效循环流水养殖设施水槽36条3960平方米;新建澳洲龙虾、台湾泥鳅、匙吻鲟等设施温棚养殖3.6万平方米,实现了全年12个月都能正常养殖生产;打造贺兰寇家湖“渔光一体”、中宁“渔光互补”2个示范园。开展物联网智能养殖、水质监测、水产品质量监控等“互联网+现代渔业”及渔业保险试点,宁夏渔业养殖方式正在实现从“地下”转入“地上”的重大转变。

以优势资源为立足点,大力发展品牌渔业。立足水、土、光、热的资源优势,做大宁夏淡水鱼“绿色”品牌,全区累计认定无公害、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38万亩,认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认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水产品131个;依托黄河优质鱼类资源,做大宁夏水产品“特色”品牌,发展黄河鲶、黄河鲤、黄河甲鱼等黄河系列土著鱼类大水面生态养殖10万亩;通过旅游拉动,做大宁夏水产品知名品牌,“沙湖大鱼头”已走上国宴,“阅海有机鱼”“腾格里湖鲈鱼”“镇朔湖河蟹”“蓝湾虾”深受周边市场青睐,品牌优势日益显现。

以“一岸三河”为纽带,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黄河金岸滨河大道、艾依河、清水河、苦水河沿岸以及“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集中打造“一岸三河”休闲渔业带。举办了全国自然水域冰钓赛、全国湖泊垂钓邀请赛、全国休闲旅游垂钓赛和自治区全民健身钓鱼赛等活动;建设集繁育、观赏、销售为一体的设施观赏鱼养殖7300平方米,生产彩鲫、金鱼、锦鲤等品种;建成休闲渔业及观赏鱼养殖场点300个,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2家,带动观赏鱼、渔家乐、生态旅游等多种休闲渔业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网箱水产品渔业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10kV配网箱变局放检测案例分析
全国首例网箱豢养江豚繁育成功
池塘小网箱养殖黄鳝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