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种施药方案防治早稻纹枯病效果

2016-10-14许燎原赵丽稳陈宇博梁文勇周华光杨芳立莫炜炜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4期
关键词:早稻纹枯病分蘖

许燎原,赵丽稳,陈宇博,梁文勇,周华光,杨芳立,莫炜炜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 浙江宁波 315012;2.奉化市农业技术服务总站,浙江奉化 315500;3.奉化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浙江奉化 315500)

3种施药方案防治早稻纹枯病效果

许燎原1,赵丽稳1,陈宇博1,梁文勇2,周华光2,杨芳立3,莫炜炜3

(1.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 浙江宁波 315012;2.奉化市农业技术服务总站,浙江奉化 315500;3.奉化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浙江奉化 315500)

采用3种施药方案对早稻纹枯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早稻分蘖盛末期每667 m2施用29%戊唑·嘧菌酯30 ml+破口前期每667 m2施用49%丙环·咪鲜胺40 ml的施药方案1最佳,防效显著好于早稻分蘖盛末期每667 m2施用28%井冈霉素粉剂20 g +破口前期每667 m2施用49%丙环·咪鲜胺40 ml的施药方案3;分蘖盛末期和破口前期每667 m2施用32.5%苯甲·嘧菌酯30 ml的施药方案2对早稻纹枯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与方案1无明显差异。

早稻 纹枯病 防治

水稻纹枯病(Rice sheath blight)是世界上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其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1],是一种高温高湿病害,一般在分蘖盛期开始发病,主要危害叶鞘,叶片次之[2]。纹枯病在宁波市稻区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一般受害轻者减产5%~10%,重者可达50%~70%,严重威胁着当地粮食生产[3]。随着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宁波市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趋势明显,而井冈霉素一直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常用药剂,由于长期连续使用,病菌抗药性明显增强,田间药效下降,已不能满足水稻纹枯病重发年份的防治要求[4-6]。因此,为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安全药剂,文章开展了3种施药方案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旨在找出既高效又经济的防治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奉化市西坞街道金桥村早稻示范方内,供试早稻品种为甬籼15。前茬为冬闲田,于4月15日左右机插,供试早稻田面积约0.23 hm2,除防病外其它管理相同。5 月25日为早稻分蘖盛末期,6月25日为早稻破口前期。

供试药剂:29%戊唑·嘧菌酯、49%丙环·咪鲜胺、28%井冈霉素粉剂(安道麦公司),32.5%苯甲·嘧菌酯(先正达公司)。施药器械为15 kg电动喷雾器。

1.2 处理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表1),其中3种施药方案处理每小区面积667 m2,空白对照333.5 m2。4个处理分别在5 月25日和6月25日施药,每667 m2喷施30 kg药液量。

1.3 调查时间与方法

试验调查分别在每次施药后7 d,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10丛,共50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并目测稻株中下部发生情况。纹枯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基部叶片叶鞘发病;2级,第三叶片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自顶叶算起,下同);3级,第二叶片以下各叶鞘或叶片发病;4级,顶叶叶鞘或顶叶发病;5级,全株发病枯死。计算方法如下。

病情指数=100×∑(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株数×最高级代表值)

防治效果(%)=100×(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

表1 施药方案试验设计

表2 3种施药方案防治早稻纹枯病试验结果统计

表3 3种施药方案成本核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防治效果

由表2可见,施药方案1的2次防治效果分别为81.4%,98.1%,均高于施药方案2和施药方案3;施药方案2防效仅次于方案1,2次防治效果分别为76.0%、92.1%,与方案1无显著差异;施药方案3的防效显著差于方案1,2次防治效果分别为38.0%、78.5%。

2.2 防治成本

由表3可见,施药方案1、2、3的每667 m2施药成本分别为30元、40元和18元,施药方案1的防治成本低于方案2,高于方案3,方案之间药剂防治成本差异较大。

2.3 田间观察

2.3.1 安全性观察

每次施药后3 d进行田间观察,3个处理田块水稻生长正常,均无药害情况发生。

2.3.2 水稻生长情况观察

第2次施药后14 d目测,施药方案1处理的纹枯病发生程度最轻,植株健壮;施药方案2处理纹枯病发生程度轻,防效明显,仅次于方案1;方案3的处理纹枯病发生程度偏重,防效较差;空白对照发病最重,出现2级病株。到早稻成熟期,目测稻株生长,其中用方案1处理的植株目测生长最佳,植株中下挺拔,生长健壮干净,且纹枯病发病最轻。

3 小结

3.1 对水稻安全性好

经过田间安全性观察,3种施药方案均无药害发生,结果表明该试验供试药剂对水稻生长都是安全的。

3.2 施药方案防效佳

施药方案1与当前应用较普遍的方案2比较,成本要低,防效相当,在防效数值上甚至超过方案2,所以施药方案1最佳。

3.3 药效持效期长

该试验2次施药间隔期为30 d,方案1和方案2均能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而方案3达不到有效控制,说明方案1和方案2药剂具有较长的持效期。

3.4 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在当前形势下,考虑到种粮的经济效益,农户防治纹枯病一般以兼治为主,所以要求防治药剂持效性要长,否则由于药剂持效期短而单独增加1次纹枯病防治,则使防治成本大幅上升。试验表明:方案1药剂持效性能够满足防治纹枯病要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1] Lee F N, Rush M C. Rice sheath blight: a major rice disease..Plant Disease,1983,67(7):829~832

[2] 陈 瑾,吴如健,胡菡青,等. 6种嘧菌酯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8):162~167

[3] 吴降星.水稻病虫识别与防治图谱.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0~63

[4] 束兆林,何东兵,姚克兵,等.井冈霉素及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控制效果.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04~105

[5] 曹涤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有效药剂.新农村,2013(7): 25

[6] 陈燕芳.酚菌酮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浙江农业科学,2016,57(7):1002~1004

猜你喜欢

早稻纹枯病分蘖
早稻迎丰收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