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6-10-14张敏
张敏
摘 要: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兴趣的提高可以通过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来达到;在课堂上,新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外延伸和用恰当的鼓励来调动学生的情感,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
关键词:兴趣;和谐;教学手段;方式;课外延伸;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51-01
语文这一学科以其基础性、工具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其涉及面广、知识量大、学习压力相对较大,现在有不少学生对它不感兴趣,这是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面对注意力转移快,情绪变化快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培养兴趣就显得格外重要。如何让“乐”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就自己的切身实践,来谈几点体会。
一、注重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紧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乌”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对这位老师的课不感兴趣,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因此,老师要不失时机地在学生面前将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知识适当加以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里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希望自己能像老师一样博学,激发他们接近老师并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欲望。课后,老师要经常深入学生活动区,跟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说心里话,帮他们解决问题。时间长了,学生们会喜欢和老师在一块,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想说给老师听。师生之间也越来越亲近了。建立了这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使学生对老师充满崇敬与喜爱,自然也就乐于参与到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来。
二、课堂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主渠道
1、采用各种新颖独特的方式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在教学《林中乐队》这一课时,我首先创设情境,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向大森林进发,沿途会遇到很多可爱的动物哦。强烈的好奇心马上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正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猜测之际,我利用电脑课件出示了一张动物们快乐生活的的图片,看到黄莺、啄木鸟、猫头鹰等动物,教室内一片兴奋。 “真可爱!”学生们不由得脱口而出,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说出都看到了什么动物,它们都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顺利地引入了课文。在讲授《圆圆的沙粒》这一课时,我则以问题引题。首先出示一张沙滩图,让学生们看看美丽的大海边有什么?你想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形容一下沙粒呢?在这些普通的沙粒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学生带着好奇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其实引入课题的方法很多,只要灵活运用,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兴趣带学生进入课文的天地。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相、录音、PPT等)相结合,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重视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我很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定期检查、鼓励,使学生的阅读落到实处。在上新课之前,我经常要求学生收集课文中人物的相关资料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并在课堂上留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增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4、激发学生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小的错误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适当引导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兴奋,增强自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课堂上还应设置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充分利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辅以恰当的引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