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效率

2016-10-14刘菊英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文化背景

刘菊英

摘 要:新课改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学会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利用网络,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加快课堂节奏,加大课堂容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欲望;学习环境;文化背景;教学容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28-01

近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应用已深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对于农村中学英语课堂而言,多媒体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教师由于使用不当,致使多媒体在英语课堂中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那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工作已有多年,认为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传统教学中,英语课堂由于教法单一,死板,加之教师专业水平有限,如发音不标准,课堂采用全汉语式教学等,导致学生严重的厌学心理,致使英语教学成绩始终停滞不前。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手段尽管用图片、简笔画等创设情景,但这些方式都有着局限性,不能随意变化,缺乏生动性和逼真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中学英语课堂利用计算机具有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将声音、图像、文字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如笔者在教授牛津版教材7B Unit2 Grammar课时,导入时,给学生用课件展示了活泼可爱的唐老鸭吃食物的动画,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这一课是学习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并且还学习很多食物的名称。所以笔者在课件中插入了一段动画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上来了,非常地感兴趣;当学生问题回答得非常精彩的时候,课件中的唐老鸭还会对他们说“Very good!”学生们受到这样特殊的表扬回答问题就更加积极了。

课件的制作中色彩的运用也很重要,如橘黄色给人以明快活泼的感觉,是最适合学生的颜色;红色比较醒目;蓝色显得沉静、深远;绿色给人以清新的感觉。笔者在这一课的课件中选用的背景是淡紫色,背景上还有几只可爱的唐老鸭,淡紫色让人感到温馨有安全感,为课堂教学营造了宽松的气氛,活泼滑稽的唐老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总之,不同的颜色搭配,随着不同的内容而变化,让人耳目一新,并能刺激学生的感觉,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兴奋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是唤起学生主体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能激发其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正是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来得更直接、更有效。多媒体的合理利用,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8B unit4 wild animals主要学习动物名称和一般疑问句句型,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设计了一个动物园的情景。伴随着轻松优美的音乐,学生仿佛和老师一起走进了一个环境优美、有声有色的动物园。在那里,同学们见到了各种各样活泼可爱、生动形象的动物。首先,老师点击“声音”键,学生立即可以听到一种动物“lion”的声音,老师让学生猜:T: Whats this? S1: Its a lion. S2: Its a …. S3: Its a …. 接着,老师点击“介绍”键,学生立即可以听到该单词的拼读和发音:Its a lion. L-I-O-N, lion. Its a ….

然后,老师点击“图像”键,学生可以看到一只闪烁不停、走来走去的“lion”,师生接着用一般疑问句问答:T: can you describe it? Ss: Yes, I can. It…….最后,老师边点击动物园里其他动物边用英语和学生进行对话。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听、视、说等感官同步活动,增强教学感染力,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在这种模拟生活真实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本课的内容,并且争先恐后地要与同桌和老师对话。

三、利用多媒体,丰富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熟悉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因此,如何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风俗习惯,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个棘手难题。而互联网的教育网站里有大量的知识信息,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并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上课时利用多媒体直接将网页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笔者在为英语兴趣小组选择上课内容时,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下载了以下背景知识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英国人见了面喜欢谈天气,这大概与该国天气变化无常有关。再来看看中国人,见了面常说“吃饭了没有?”“你在忙什么?”这是传统的中国式的问候语。如果对英美人这样问,他会认为你过问他的私事而不高兴。学生对网络获得的英语知识接受得快,掌握起来轻松。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使用地道的英语进行交际,从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媒体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如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使信息传送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地域更远,人的各种感觉得到延伸,教学视野不断扩展,教学时间相对缩短。传统的课堂40分钟教学往往教师讲解知识点、板书占用的时间太多,学生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少,因而教学效率低。而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快课堂节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加大语言输入量,尽量为每位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比如说句型的替换练习,用传统的方法,像:看图片、由老师指定替换内容,都显得比较呆板,图片都是学生看过很多遍的,根本提不起兴趣了,没有了兴趣自然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了。而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句型替换练习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大容量的特点,找到数量可观的教学素材,并运用到句型替换练习中,巩固学生对新授句型的掌握,同时达到扩展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文化背景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徽州体育形成的文化背景及文化担当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试论初中英语学习环境的创造
网络文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