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不足论:基于马克思再生产模型和斯威齐模型的讨论
2016-10-14庄麟升
方 敏 庄麟升 胡 涛
消费不足论:基于马克思再生产模型和斯威齐模型的讨论
方 敏 庄麟升 胡 涛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871)
消费不足论在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中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复兴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论的代表斯威奇(Sweezy)为研究对象,指出其论证的根本缺陷,在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中引入资本在部类间的流动和投资(信贷),对斯威齐的模型做了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消费不足现象也有可能出现。但另一方面,消费不足也不像斯威齐断言的那样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一种长期趋势。资本积累过程中是否出现消费不足,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及其与资本产出比的相互关系等条件。因此,把消费不足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危机的根源是隐藏在消费不足现象背后的那些条件,即以利润为目的并由竞争推动的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有机构成和生产效率的微观基础。本文的结论符合马克思反对消费不足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危机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危机理论 消费不足 再生产模型 斯威齐
一、引 言
危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但是马克思本人在创建自己的危机理论的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即写于1857-1858年的《资本论》第一手稿)到《剩余价值理论》(即1861-1863年期间为《资本论》第二手稿而写的笔记),再到《资本论》尤其是第三卷提出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他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和形式的表述呈现出了几种明确可辨的不同解释类型,即危机的比例失调论、消费不足论和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等(欧内斯特·曼德尔,1991)。这往往给后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马克思的危机理论是不完善、不一致和不成体系的(西蒙·克拉克,2011)。与此同时,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到底是比例失调还是消费不足,或者是由利润率下降引起的争论,贯穿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发展史。
消费不足论在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中具有深厚的传统和深远的影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以下表述:“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总是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比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①相应地有一种简化版的马克思主义消费不足论,其核心观点是资本主义对抗性的分配关系是资本积累或扩大再生产的界限,由消费不足引起的剩余价值实现危机阻碍了资本主义自我维持的增长。一方面,工人只能获得相当于自身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必须将其全部用于消费以再生产出自己的劳动力,而资本则获得全部的剩余价值,这就限制了作为社会消费主体的工人阶级的消费力;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积累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率的内在趋势,资本积累对劳动的需求会逐渐降低,制造出相对过剩人口和工人阶级的贫困化,进一步限制了社会的消费力。总之,随着资本主义无限发展生产力的趋势与工人阶级有限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消费不足的趋势就越来越明显。
但是消费不足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独有的理论。自古典政治经济学时代以来,消费不足论就一直是争论的对象。早期的消费不足论者如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认为资本的过度积累会导致危机,因为资本的过度储蓄意味着资本主义消费无法填补工人有限消费留下的需求缺口,而工人阶级的贫困化只会加深这一矛盾。解决消费不足问题的办法只能依靠资本主义的外部力量如“非生产阶级”的消费或国外市场。马克思在展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既明确反对萨伊和李嘉图等人否认资本主义存在普遍危机的错误观点,又指出了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等人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性的根本缺陷,可以明确的说,马克思本人是消费不足论的反对者。他指出:“认为危机是由于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或缺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引起的,这纯粹是同义反复。……商品卖不出去,无非是找不到有支付能力的买者,也就是找不到消费者(因为购买商品归根结底是为了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同时他也否定了那种“想使这个同义反复具有更深刻的论据的假象”,即以为工人阶级只要从他们自己的产品中得到较大的部分或提高工资,资本主义消费不足的弊端就可以消除。①因为工人阶级消费不足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流通过程的一种表现,但是其根源已经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工人“只要他们生产剩余价值,他们就有东西消费。一旦剩余价值的生产停止了,他们的消费也就因他们的生产停止而停止。”“他们必须是剩余生产者,他们生产的东西必须超过自己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这些需要的范围内成为消费者或买者。”因此,“恰恰同李嘉图想说的相反,——也就是说,进行生产时不考虑消费的现有界限的,生产只受资本本身的限制。而这一点确实是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②在马克思之后,恩格斯、考茨基等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消费不足问题都有所阐述。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供给和需求的失衡是系统性的,其根源在于消费不足和经常性的生产过剩趋势。考茨基认为,当商品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导致对他人需求的预测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危机的可能性也就增加了(胡莹,2015)。杜冈-巴拉诺夫斯基在与俄国民粹主义者的争论过程中,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对民粹主义者的消费不足论提出了批评。他指出,如果两大部类之间保持正确的增长比例,资本积累就可以摆脱消费的限制,因此资本主义的危机只能来自于比例失调,而不是消费不足。罗莎·卢森堡则在20世纪20年代批评杜冈并质疑再生产模型的基础上重新提出了资本主义消费不足的问题,指出资本积累需要一个游离于资本主义之外的购买阶层,并认为这构成了帝国主义扩张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在经济思想史上很少有其他学说像消费不足论这样交织着几乎完全对立的理论传统之间的争锋。其支持者既包括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这样的庸俗经济学家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包括卢森堡和斯威齐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其反对者既包括萨伊和李嘉图这样的古典经济学家和庸俗经济学家,也包括马克思本人以及列宁和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等马克思主义者(谢克,2013)。
在消费不足论的反对者中,杜冈-巴拉诺夫斯基是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并且被认为是第一个完整表述马克思危机理论的俄国人(Attewell,1984)。杜冈依据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对消费不足论进行了批评,但是却在另一个极端上打开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潘多拉盒子”:如果资本主义保持正确的部类间比例就能进行无限积累,维持自我增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界限在理论上就不再清晰可见。《资本论》关于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的论断也就被动摇了。
1942年保罗·斯威齐发表了《资本主义发展论》,奠定了美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激进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斯威齐在这本影响深远的著作中毫不含糊的批评和贬低杜冈的比例失调论,重新为消费不足论正名。斯威奇试图克服早期消费不足论的种种弊端,通过“周密的、能避免先前各种提法所遭受责难的表述方法”,使消费不足论“在重要的和公认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占据一席之地”(保罗·斯威齐,1997,第201页)。斯威齐不仅复兴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中的消费不足论,而且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研究定下了基调,是研究马克主义危机理论无法绕过的重要学说。时至今日,重新审视斯威齐的消费不足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文分析认为,斯威齐的消费不论及其论证由于自身的严重缺陷,对杜冈的批评并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我们结合杜冈采用的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对斯威齐的分析加以扩展之后得到的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即使满足再生产的平衡条件,资本主义经济也可能出现消费不足。但另一方面,消费不足也不像斯威齐断言的那样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一种长期趋势。资本积累过程中是否出现消费不足,取决于其他更深层次的条件和原因。因此,消费不足不可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根本解释因素。这一结论符合马克思反对消费不足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危机理论的方法论原则。
二、斯威齐的消费不足论及其缺陷
杜冈虽然采用了马克思的再生产模型,但是其论证方法实际上是萨伊定律的马克思主义翻版。杜冈从两大部类再生产平衡条件出发,试图说明消费不足的危机路径并不存在,危机只是比例失调引起的。
按照经典的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两大部类的构成如下:
社会全部的生产资料来自第一部类,全部的消费资料来自第二部类,由平衡条件就有:,,因此简单再生产的平衡条件是:。
同样可得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
由于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依旧需要满足,即:
所以,扩大再生产追加投资的平衡条件就是:
至此,杜冈描述的这种极端情况即“为生产而生产”的资本主义扩张过程至少在理论上没有破坏再生产的平衡条件,但是这也需要有前提,即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因为只有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扩大生产资料的投资才可以在资本家的消费和劳动需求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满足的条件。这时,第一部类不断扩大的生产能力全部被本部类消化吸收掉,不会进入第二部类转化为消费品生产能力的扩大。
杜冈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来说隐含着巨大的挑战性和破坏性。首先,该学说表明资本积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独立于消费,不仅无产阶级贫困化等马克思主义经典命题被排除在危机理论之外,而且还意味着资本主义只要保持正确的比例就能自我维持无限度的增长。其次,一旦危机产生的原因被归结为比例失调,危机充其量就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在“试错”过程中的插曲,而不构成资本主义固有的一种长期趋势。最后,该学说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等改良主义打开了缺口。因此,杜冈的学说遭到列宁、卢森堡等马克思主义者的批评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真正通过经济理论证明以回应杜冈的学说并复兴消费不足论的工作,主要是斯威齐完成的。
斯威齐毫不留情的指出杜冈的比例失调论没有太大的价值,只具有次要的地位(保罗·斯威齐,1997)。同时他又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存在不确定性。这样一来,危机理论就只剩下消费不足这样一条解释路径。斯威奇提出,消费不足论的根本任务是要论证资本主义固有的一种长期趋势,即消费品生产能力的扩大快于消费品需求的增长。为此,斯威齐提出了资本主义的两个固有趋势:积累()占剩余价值()的比例不断提高,投资()占积累的比例不断提高。既然资本投在生产资料上的支出比投在工人工资上的支出增长更快,消费资料的生产能力自然就比工人的消费能力增长更快。二者形成的“需求缺口”就是资本主义的消费不足。
斯威奇的消费不足理论及其模型和证明如下。
假定是以价值表示的净国民收入,是工资总额(=工人的消费),是剩余价值中资本家消费的部分,是剩余价值中追加到不变资本的部分(=投资),于是有:
首先假定工人的工资与资本家的消费都是追加不变资本(投资)的函数,并且都具有随着资本积累的扩大而相对减小的倾向,即:
同时,还假定国民净收入按照固定速度增长,即:
由资本主义固有的积累趋势,必然存在:
根据(6)式,则有:
将(7)式对时间求导,并根据(2)、(3)与(4)的假设,有:
从(5)与(8)式可以看出实际资本积累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一阶导大于0,二阶导小于0。
以上分析了实际投资率的变化规律。假定随消费需求增长所需的投资率为,有:
将对时间求导,可以看出:
从(2)、(3)与(8)中,可以看出:
从(5)与(11)的对比中可以得出结论:实际投资率对时间的一阶导大于0,而随消费需求增长所必需的投资率对时间的一阶导小于0。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由实际的资本增长带来的消费品生产能力的增长快于消费需求的增长。这就是由资本积累固有趋势造成的消费不足危机。
斯威齐据此批评杜冈:“现在明摆着的是,消费不足正是比例失调的一种特殊情况——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同消费品生产能力的增长比例失调。不过,这种比例失调不同于杜冈所想象的比例失调,它不是导源与资本主义的不协调和无计划性质,而是导源于资本主义的内在属性。”(保罗·斯威奇,1997,第204页)换言之,斯威齐把消费不足看成一种特殊的比例失调,即消费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调。消费品的供给由的实际水平决定,而需求由,也即的合意需求来决定。如果表示第一部类的实际投资率,表示第二部类的实际投资率,斯威齐已经证明了第二部类的合意投资率是小于0的,即:
其实不然。斯威齐的论证存在着一个根本缺陷,它和早期传统的消费不足论一样,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是为消费而进行的生产。第一部类仅用作第二部类的投入,甚至可以看作是第二部类垂直一体化的一个部分,因而生产资料的增长才会必然提高消费资料的生产能力。换句话说,斯威齐实际上只做了总量分析,而不是两部类平衡条件分析。然而杜冈的分析重点在于,只要满足再生产的平衡条件,在保证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资料可以用来制造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的增长可以无关乎消费资料生产能力的提高。依照杜冈的分析,所谓实际投资率高于消费需求所需的投资率完全不会导致消费不足,因为消费品部门与生产资料部门相对独立,满足消费需求所需的投资就等于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而实际投资率则由第一部类投资率的拉动而提高,即:
如此的话,即便斯威齐模型中的实际投资率对时间的一阶导大于0、随消费需求增长所需的投资率对时间的一阶导小于0的条件成立,也不一定会出现消费不足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斯威齐不仅没有切实回应杜冈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回避或篡改了杜冈提出的关键问题。
本文接下来的分析将回到杜冈采用的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以弥补斯威齐总量分析的缺陷。与此同时,正如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的,杜冈意义上的第一部类可以抛开消费需求单独扩张的成立有赖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情况。我们的分析表明,即使满足两部类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资本有机构成及其与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仍然可能引发消费不足,由此才能真正回应杜冈对消费不足论的否定。
三、斯威奇模型的扩展分析
把投资或信贷关系引入两大部类的分析符合马克思再生产模型的本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分析剩余价值的流通时,十分明确的提出信用制度在“提供货币资本或使货币资本发生作用时所具有的生产力”,并且“这样也就解决了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即资本主义生产按它现在的规模,没有信用制度(甚至只是从这个观点来看),只有金属流通,能否存在。显然,不能存在。相反,它会受到贵金属生产的规模的限制。”①“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信用制度也同时发展起来。资本家还不能在自己的企业中使用的货币资本,会被别人使用,而他从别人那里得到利息。对他来说,这种货币资本是作为特殊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就是作为一种与生产资本不同的资本执行着职能。但是它在别人手里却作为资本起作用。很明显,当剩余价值的实现更加频繁,剩余价值生产的规模更加扩大时,新的货币资本即作为资本的货币投入货币市场的比例也会增加,其中至少有一大部分会重新被吸收来扩大生产。”②
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杜冈意义上的第一部类可以抛开消费需求单独扩张有赖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进一步讲,如果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没有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速度快,那么就会出现本部类不能消化掉的生产资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类以大于等于0的投资回报率向第二部类投资(转移过剩的生产资料)是完全符合第一部类资本家利益的。那么,受消费不足制约的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是否愿意接受第一部类的投资呢?虽然从整个部类的角度看,新增投资的回报率应等于0,但是对个别资本和个别企业而言,扩大再生产的回报率或者预期回报率很可能是大于零的。这种类似囚徒困境的情况是马克思在分析个别资本竞争关系时的一贯观点。个别资本为了赢得与其他资本的竞争,以扩大生产规模、采取技术进步、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等方式追求超额利润,这么做固然可以提高个别资本的个别利润率,但是竞争最终却会降低全部资本的一般(平均)利润率。因此,第二部类资本增加投资的激励从资本的个体理性来讲是合理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正式模型分析前面提出的问题。
首先,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
假设1: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与消费品两大部类,称作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两个部类内部的企业完全同质且完全竞争。
假设2:两大部类的资本家消费恒定,工人的工资率均不变。
假设3:第一部类的扩张受到资本有机构成的限制,第二部类的扩张受到全社会消费能力的限制,但第二部类可以从第一部类借入不能由第一部类自身消化的生产资料。
假设4:资本有机构成外生变化,并且是时间的函数。
也即要求:
即要求第一部类的产出资本比增长率高于0,这是很容易实现的。
第二部类的企业投资受到市场消费能力的限制,同时第二部类可以从第一部类借入不能由第一部类自身消化掉的剩余生产资料,所以存在以下不等式:
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得到结论:
即,对于第二部类的个别企业而言,向第一部类借入生产资料以扩大规模是合理的,因为可以获取相对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超额利润。再结合(19)式,就可以看出,(19)式是可以取等的,得到第二部类企业的资本量表达式:
假定对于第二部类的企业而言,合意的资本投资需要使全行业的产出刚好满足全社会的消费,设合意投资量为,有:
其中第一部类一共有n家同质企业,第二部类一共有m家同质企业,结合(12)式、(22)式,则有:
根据(23)可以求得:
因分母总是大于零,如果(24)式要小于0,则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25)式是模型最重要的条件式,它给出了消费不足再次出现需要满足的条件。为了凸显(25)式的现实经济意义,我们不妨假设都趋于无穷,并且有(第二部类的企业数量更多),那么(25)可以进一步简化为: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讨论阐明模型的经济含义。第一,本文用于表达消费不足的式子是,这比斯威齐的表示更加直接,斯威齐通过证明意愿投资与实际投资分别与相同的第三个变量(时间)的变化是反向的来推论消费不足,本文直接通过意愿投资与实际投资的反向变化表达消费不足。第二,在本文的模型中,出现消费不足的现象是有条件的,即(25)式要成立,在式子中表示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率,而表示第一部类的资本产出比,因此就意味着只有当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率与本部类的资本产出比相比不太慢时,消费不足才会出现。引用(26)式,解读可以更加明确,只要,也就是只有当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率大于本部类的资本产出比,才有可能出现消费不足。由此可见,本文的分析表明杜冈和斯威奇对消费不足的否定或证明都是有问题的。在一定条件下,即使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消费不足现象也可能出现。但另一方面,消费不足也不是斯威奇所论证的一种固有的长期趋势,即使经济最初存在消费不足现象(这是本模型推导的出发点),一旦两大部类可以转移资本或通过信贷进行投资,经济可以达到新的平衡,而消费不足现象则有可能消失(比如当第一部类资本有机构成的增长率慢于本部类的资本产出比时)。第三,更重要的是,以上结论及其引申表明,消费不足的出现是和资本积累过程中更为基本的经济比例关系相联系的,比如资本有机构成、资本产出率等。因此把消费不足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危机的根源是隐藏在消费不足现象背后的那些条件。虽然这些条件在斯威奇和本文的模型中被当作外生变化,但是这仅仅是为了简化分析。本文的模型及其分析表明,危机确实存在以利润为生产目的、由竞争推动的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有机构成和生产效率的微观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重点不在于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平衡或失衡的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结合再生产模型讨论资本积累和稳定增长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与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存在密切的联系(顾海良,2015)。本文的目的是重新审视由斯威奇复兴的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传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消费不足论。因此,本文沿用了杜冈与斯威齐的基本模型,从而不可避免的接受了其模型分析技术方面的缺陷,比如静态的分析框架和缺乏动态分析。从理论上讲,模型中的重要变量如资本有机构成、产出资本比、投资与消费等都是时间的函数,更加细致的刻画出资本有机构成、产出资本比、投资与消费的动态路径不仅更加符合资本积累的本质特征,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消费不足或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这可以作为后继研究的方向。
四、结 论
消费不足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中颇具影响,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特征,如早期以资本主义对抗性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不足论,卢森堡等用来解释帝国主义扩张原因的消费不足论,斯威奇为反驳杜冈的比例失调论而复兴的消费不足论,以及巴兰、斯威奇等结合垄断资本主义特征和凯恩斯理论而修正的消费不足论(保罗·巴兰、保罗·斯威奇,1977)。
本文首先回顾了消费不足论在政治经济学早期思想史上的主要观点和争论,选择以复兴消费不足论的代表斯威奇为研究对象,重新审视其对比例失调理论的批评和对消费不足理论的论证。本文认为,斯威齐的论证存在的一个根本缺陷在于和早期传统的消费不足论一样,把资本主义生产看作是为消费而进行的生产。第一部类仅用作第二部类的投入。斯威齐实际上只做了总量分析,而不是两部类平衡条件分析,因此也就没有真正回应杜冈对消费不足论提出的挑战。
为了克服斯威奇的论证缺陷,本文结合杜冈采用的两部类扩大再生产模型,引入资本在部类间的流动和投资(信贷),对斯威齐模型进行了扩展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满足扩大再生产的平衡条件,消费不足现象也有可能出现。但另一方面,消费不足也不像斯威齐断言的那样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一种长期趋势。资本积累过程中是否出现消费不足,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以及它和资本产出比的相互关系等其他更深层次的条件和原因。因此,把消费不足当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危机的根源是隐藏在消费不足现象背后的那些条件,即以利润为目的、由竞争推动的资本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有机构成和生产效率的微观基础。
本文的结论符合马克思反对消费不足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关于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的基本方法论。事实上,从《大纲》到《资本论》,马克思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本原因的基本思路和落脚点是一致的。他既反对萨伊、李嘉图等人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过剩危机的错误观点,同时也批判了西斯蒙第、马尔萨斯等人论证危机的理论缺陷,指出危机理论“要就危机来自作为资本的资本所特有的,而不是仅仅在资本作为商品和货币的存在中包含的资本的各种形式规定,来彻底考察潜在的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就必须考察资本主义生产的现实运动、竞争和信用等等。①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一个的方法论原则: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发展的结果,其理论上的必然性与现实的发生机制只有在充分阐释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以及资本总过程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全面清楚的理解。单从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或者分配关系某一方面出发,试图从中找出危机的单一原因,在方法论上都是错误的。遗憾的是,这种错误在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后续发展中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消费不足论就是受这种错误影响的代表性学说之一。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6、7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II册[M],人民出版社,1973年。
3. 保罗·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M],商务印书馆,1997年。
4. 欧内斯特·曼德尔:《<资本论>新英译本导言》[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5. 西蒙·克拉克:《经济危机理论:马克思的视角》[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6. 胡莹:《“消费不足论”还是“生产过剩论”——评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早期的一个争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
7. 安瓦尔·谢克:《危机理论史简介(上)》[J],《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0期。
8. 顾海良主编:《百年论争——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中、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年。
9. 保罗·巴兰、保罗·斯威奇:《垄断资本:论美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M],商务印书馆,1977年。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6-4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II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93-594页。
①杜冈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个正确的比例只有在偶然的情况下才能达到。他由此认为比例失调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出现经常的和反复的失衡与危机的原因。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II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5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