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绿色发展”的四大支撑
2016-10-14郑海友蒋锦洪
郑海友++蒋锦洪
[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绿色发展的实质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关键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幸福美好的增长点。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其中,科技、资本、文化和制度是绿色发展最为重要的四大支撑。要充分认识科技、资本、文化和制度的性质和特点,使它们互相融合、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关键词]绿色发展;科技;资本;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16)10-0054-08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国实现永续发展的期望和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五大发展理念中最具特色的亮点。绿色发展的实质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关键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目标是实现中国的绿色崛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1]。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重因素共同支撑,其中,科技、资本、文化和制度是绿色发展最为重要的四个要素,科学认识四个要素的特点和性质,深入了解它们对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现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
科技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统一体。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马克思充分肯定了17世纪以来科技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2](P36)的确,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提高,大大加快了人类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人类事业的进步。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从根本上影响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和竞争力就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科技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渗透到生产的各个方面,给人类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物质财富的迅速丰富。同时,科技也融入到人类几乎全部的生产生活之中。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作用,绿色发展也不例外。要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利用科技实现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利用科技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利用科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毋庸置疑,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作用。
第一,科技促进绿色生产力的发展。绿色生产力是将环境概念和生产力概念结合到一起,以低污染、回收利用、节省资源的要求生产绿色产品,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附加值。早在2003年北京召开的第十二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就提出了把发展绿色生产力作为我国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粗放式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为了实现环境美好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寻求生产力发展的绿色化。离开科技的作用,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数量、资源环境和生产力发展状况,要实现生产力发展绿色化几乎是不可能的。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科技作为促进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渗透于绿色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在劳动者方面,科技为劳动者提供认知基础和现实保障,促使他们形成绿色生产观念;在劳动工具方面,科技为劳动者实践绿色生产提供高效、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在劳动资料方面,科技为劳动者创造绿色的生产资料,为他们进行绿色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科技同时也是检验绿色生产的重要工具。
第二,科技促进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物质资料迅速丰富,这大大刺激了人们对物质的欲望和追求,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消耗为乐趣的非绿色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极大地浪费资源和排放生活垃圾,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随着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生态危机带来的生存危机,人们开始努力寻求一种环保、低碳、节约、健康、安全的绿色生活方式。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并非要求人们回到前工业时代,过一种原始的生活,事实上,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也不可能退回到原始状态;我们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马克思认为,生产和消费是相互作用的。科技一方面促进绿色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会改变人们既有的消费方式。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科技引领生活、科技改变生活绝非戏言,科技实际上早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通过创新绿色生活模式、生产环保器物、提供清洁能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等为人们的绿色生活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促进人们形成绿色生活习惯和绿色生活方式。
第三,科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迄今为止,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全部物质资料都来自于自然,人依靠自然生存和生活。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3](P161)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和排放污染物,使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并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绿色发展的目的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科技作为人与自然进行交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它的发展基础是人的感性活动和感性需要,它的发展目的是满足人的现实需要。科技一方面为我们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提供方法和工具;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合理开发使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生产生活污染、恢复和优化环境质量等提供技术支持。只有科技的发展,才能使人类有能力和条件实现由剥夺自然向反馈自然、由控制自然向解放自然、由伤害自然向保护自然的转变,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同样具有两重性。科技的大规模使用,在提高人类生产力的同时也会提高人类征服自然、剥夺自然、控制自然的能力,各种违背自然规律和扭曲自然发展进程的人类生产活动会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弥补的伤害。时至今日,生态危机已经成了21世纪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如何才能使人类避免由于生态危机走向窘境?唯科技论者认为,科技发展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科技天然是进步的,科技最终必定能够解决生态问题;而唯自然论者认为,科技是自然的对立物,科技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人类应该摒弃科技,回到前技术时代。显然,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因为科技本身是自在之物,关键问题在于人类如何使用科技,不能因科技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失去对它的有效控制和正确运用。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合理地使用科技,让科技服务于人与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因此,实现绿色发展,不是要限制科技的发展,而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促使科技的发展,始终使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健康发展。首先要营造绿色发展的环境,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和基础;其次要转变发展观念,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促进科技的绿色化;最后要有完善的制度措施,保证科技成果造福于人类,避免因科技的滥用而造成生态危机进而危及人类的生存。
二、实现绿色发展的资本支撑
马克思认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4](P922)。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力量,与政府一样具有支配生产要素的功能。政府是通过计划支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活动,而资本则是通过市场支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活动。在经济运行中,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力量,政府与资本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但资本相对于政府更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资本比政府拥有更为广泛的社会力量,可以有效发动市场主体投身到经济活动中去;二是在配置资源方面,资本相对政府更具流通性和灵活性,从而更有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促进科技创新。由于资本具有强烈的增值欲望,因此它必然会通过不断地组织生产要素进行扩大再生产,实现自身的循环扩张,达到自身增殖的目的。正是资本的这种增值本性,使得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资产阶级就是利用资本的力量推动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诚如马克思所言:“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P36)
资本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具有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我们的发展仍然需要资本。当前,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突破这个瓶颈的关键在于实现绿色发展。利用资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功能,促进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产业发展,资本毫无疑问能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第一,资本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自然力”。“自然力”包括自然资源的承受力和自然对污染物的消化能力。合理配置“自然力”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虽然政府在配置自然资源和管理污染物排放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政府疲于应对,管理不力和管理效果不佳广受诟病,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通过计划手段配置“自然力”时的流通性、灵活性、创新性不足。这时,就需通过资本的市场竞争机制来配置“自然力”,培育和发展由资本市场主导的相应的自然资源使用权限和污染物排放权限交易市场。这样,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共同作用下就能有效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二,资本促进绿色产业崛起。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包括了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绿色观光科技、循环低碳产业等领域。长期以来,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投资周期长,收益率不高。这些产业特别是生态农业长期依靠政府的有限支持艰难生存,而民间资本投入明显较少。由于资本投入不足,绿色产业市场活力不足,造成绿色产业发展缓慢。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开始逐渐重视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的潜在市场已经显现。今后只要积极引导资本进入绿色产业领域,通过资本激活绿色产业,就能促进绿色产业的崛起。
第三,资本促进生产条件的生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给人们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威胁,而且也破坏了生产的条件。生产条件的生产实质上就是根据绿色发展的要求重新改造被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人们对改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的迫切需求,为发展生产条件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投入资本,对生产条件进行生产,以获取超越投入资本价值的社会效益,是未来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资本内在的增值要求决定了它将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领域,超越资本价值的社会效益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资本的实际增长。通过资本促进生产条件的生产,进而对生态环境进行再创造,无疑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一条良好途径。
第四,资本促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涵盖了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产业发展、低碳循环经济等具体内容,科技创新对其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无论是生态建设本身的需要,还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而在推进科技创新,使科技创新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的过程中,资本无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科技创新本身还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都需要资本的投入和运作,资本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之一。
不可否认,资本为实现绿色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资本具有强烈的扩张欲望,不加管控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有学者认为,资本过度地吸收了自然资源,才导致生态系统有机循环的断裂,从而引发生态危机。“资本由于其‘增值原则,决定了它对自然界的利用和破坏是无止境的。资本按其本性是反生态的。目前所出现的生态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社会制度的问题。” [5]显然,要消除生态危机,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关键就是要改变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制度。不可否认,当代中国的生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资本的扩张造成的。正因如此,我们要更加注重规约和管控好资本:一方面要通过制度来规约资本,避免因为资本的无序增长而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善于管控资本,引导资本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本的绿色化。应当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独立于资本的政治运行规则、经济发展方式、文化建设方向和价值理念追求,在我国,资本只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存在着,利用资本、发展资本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实现绿色发展的文化支撑
文化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其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思想文化源自于人们的社会化劳动、决定于社会存在发展的要求,而又通过人的社会化劳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来,对社会存在发展起能动作用。由此,思想文化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6](P663)文化的影响和作用虽然不像政治、经济、法律那样具有直接性和强烈性,但却更具持久性、稳定性、深远性。文化对于人们选择和采取何种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是支撑发展的一个重要维度。绿色发展同样离不开相应的文化支撑,而支撑绿色发展的文化则是一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文化。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者萨拉·萨卡从文化视角分析生态问题对我们颇有启发,他认为人类今天面临的巨大危机正是由于文化本身的疏忽和错误造成的[7](P331)。文化必须有助于维护生态、与生态本性一致,这种“文化与生态共生”的思想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和生态关系的新型思维方式,是人们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文化路径。文化通过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促进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和社会生态文明主流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成为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一,文化促进绿色生产观的形成和发展。长期以来,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采用的主要是一套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整个社会生产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这种生产方式造成了我国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8]。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反过来又制约了社会生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当前中国人民最为现实的需要和追求。也正因为如此,绿色发展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不二选择,而实行绿色发展的关键就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即追求一种节能、降耗、循环、减污的绿色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在思想观念领域完成,而在这种观念的转变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实现绿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才能不断引导人们转变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形成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科学的、合理的绿色生产观。
第二,文化促进绿色消费观的形成和发展。当今社会,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盛行,人们将消费作为衡量自身幸福的标准,作为个人地位的标志,由这种消费观念带来的是对资源的浪费和挥霍,这对中国的绿色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实现传统生活方式向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绿色文化主张低碳、节约、高效、合理的消费模式,这与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的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习惯和主张合理消费是完全一致的。绿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性指向的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它可以有效地抑制人们非理性的消费欲望,引领人们形成绿色消费观,从“消费侧”防止生态危机的形成。
第三,文化促进社会生态文明主流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事关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也是事关我国能否永续发展的关键。习近平多次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9]生态文明建设非一朝一日之事,也非少数人的事业,它需要全社会全民族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并积极投身其中。而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不能靠一两次轰轰烈烈的绿色运动,它需要绿色文化的长期发展、长期引领、长期浸润。只有充分发挥绿色文化的长期作用,才能将生态意识牢牢地扎根于每位民众生活之中,内化于他们的价值理念之中。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文化的引导与推动。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的先进文化,是有效解决人们生存和发展矛盾和困境的思想指引和精神武器。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实践和弘扬绿色文化,才能使人们形成生态文明意识,并使生态文明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从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化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文化也导致人们价值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盛行,信仰缺失、欲望泛滥、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加上广告、新媒体不断引导、怂恿消费,大大膨胀了人们对物质的欲望,从而使得诸如拜物教文化、虚假消费文化等非绿色文化大肆横行。而西方这些文化观念的传播、扩散,不仅侵蚀着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国家民众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以及社会心理,使得人们的潜在欲望、需要和心理受到西方文化的左右[10]。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警惕这种文化在我国的渗透、蔓延。文化具有变革先导的功能,变革观念同时主宰着现代经济和现代技术[11](P79)。马克思·韦伯在其著作《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就提出,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决定了这个社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方向。因此,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文化的支撑,我们必须重视绿色文化建设:一是要有文化自主意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弘扬和发展绿色文化;二是要有文化自觉意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文化,主动创新和发展绿色文化。
四、实现绿色发展的制度支撑
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为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制度的执行就是一种制约,这就说明制度具有规范行为、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绿色发展理念要真正落到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去,就必须建立、完善和执行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制度。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度,才能保障绿色发展实践活动的合规性,才能满足绿色与发展有机结合、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要求。制度通过约束非绿色发展、激励绿色发展和为绿色发展提供根本保障而成为绿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第一,制度约束非绿色发展。当制度作为规范主体行为的规则时,它的功能就表现为约束,制度缺失、模糊、运行不当均会导致其约束功能无法有效发挥。以往由于我们过度注重经济建设,在应对环境问题上,较多地从技术层面讨论问题,就环境论环境,使我们在处理环境问题时仅停留在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修补和改良上,未对出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制度反应,使得制度未能及时有效地约束高消耗、重污染、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和行为。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制定和完善生态保护制度,通过制度严格约束非绿色发展。制度约束包含限制不当发展和保障持续发展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明确规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行为的界限,当发展超越资源环境保护的红线时,必须采取法律等制度措施给予发展主体以惩罚和制裁,从而限制非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在通过制度限制不当发展的同时,也要保障发展的可持续进行,从根本上说也是保障发展主体的持续发展权利。只有通过制度的约束,才能使发展不偏离绿色发展的方向,并最终实现绿色发展。
第二,制度激励绿色发展。当制度作为引导主体行为的规则时,它的功能就表现为激励。诺斯认为:“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往的激励结构。” [12](P3)发展的需要、动机和目标决定了制度对发展方式的导向性,而激励无疑是发挥导向性作用的重要手段。针对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我们不能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能走将污染转移他国的不负责任的道路。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变革非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制度激励的方法处理各种矛盾,实现传统发展方式向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变。激励包括鼓励竞争和奖励合作两个方面。竞争促使淘汰落后的产能,实现发展的转型升级,最终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向绿色发展;合作促使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形成长板效应,也有助于各方整合资源、科技、文化等因素共促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制度激励,没有竞争,缺失合作,必定会失去活力。在实现绿色发展中,通过制定并执行相应制度促进竞争与合作两者有机统一,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第三,制度为绿色发展提供根本保障。实现绿色发展,不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制度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则体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绿色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它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相互紧扣,任何一环脱节,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而绿色发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处理,都必须遵循相应的规程秩序,也就是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因此,制度是绿色发展整个系统顺利运行的根本保障。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先进的制度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起着保障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落后的制度不但不能反映社会的发展要求,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3](P333)为了保证绿色发展的顺利推进,我们必须综合考虑人口、资源、经济、技术、文化等因素,采取多种措施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首先,要统筹兼顾绿色和发展的要求,既要解决发展不足带来的矛盾,也要克服发展不当带来的危机,同时也要避免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其次,要因地制宜,既要充分考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化严重的现实,也要考虑区域间资源分布不均、地貌特征差距大和生态承受力不同的现实;最后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采取预防性的办法,也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出发探讨资源环境问题,努力寻求符合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措施。总之,只有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制度,在制度的框架下开展生产实践活动,才能有效控制人们的非理性发展欲望,保障绿色发展的顺利推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都表明“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战略选择。当然,这一绿色发展道路离不开科技、资本、文化和制度的综合作用,科技、资本、文化和制度之间又有着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科技、文化的发展需要资本的投入,资本的投入也需要科技、文化的市场需求,所以,科技文化产业要与资本市场有效对接。同时,文化是制度的基因,决定了制度的形式;制度是文化的结晶,影响着文化的进程。至于科技及其创新发展无疑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它既需要文化的基因,又需要制度的保障。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科技、资本、文化和制度的性质和特点,使它们互相融合、有机结合,形成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合力,从而真正成为绿色发展的四大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6年1月18日)[N].人民日报,2016-05-10(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陈学明.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J].中国社会科学,2012,(11).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印]萨拉·萨卡.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张淑兰,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8]习近平.生态环境,用之不觉失之难存[N].华西都市报,2016-03-11(1).
[9]习近平.让生态“红线”成为“高压线”[N].人民日报,2016-03-12(1).
[10]丰子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发展[J].哲学研究, 2001,(3).
[11][美]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9.
[12][美]道格拉斯·C.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刘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