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教学
2016-10-14王晓盼
王晓盼
摘 要:兴趣是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对某门功课产生了较高的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就强,学习效果就好,学习的创造思维就活跃。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一种兴趣、知识、能力同步良性循环的态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兴趣;教学;积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47-01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中。对某门功课产生了较高的兴趣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就强,学习效果就好,学习的创造思维就活跃。反之.学习被动,效果就非常差。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愉快、有效地学习数学,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中学数学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浅谈自己粗浅做法与体会。
一、精心设计一个好的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说来,学生对新课程、新内容往往充满好奇。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心理,讲求语言艺术,“先声夺人”。开头开得好,就像一块磁块,从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住,让学生感到新颖含蓄,耐人寻味,使其产生急于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我采用数学游戏作为这节课的开始。请同学们想好一个数,经过加、减、乘、除一系列运算,把运算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中你想的是什么数。教师一连回答几个,都答对了。这个简单的数学游戏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指出它的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生动有趣。
二、学用结合,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虽然不多,一旦他们学到的知识解决或解释了一个问题,便会喜出望外,越是欢喜,情绪越高,同时他们的求知欲望将会成倍增长。例如,我讲求代数式的值这节课,走到教室前发现学生正在争论明天的篮球比赛的问题,并且同学们的热情极高,如果学习数学兴趣这么浓该有多好,怎么把同学们对球赛的热情变为学习代数的动力呢?边走边想进入课堂,算是急中生智吧,于是来了个顺水推舟说:“明天下午学校不是举行篮球比赛吗?同学们一听篮球比赛活跃起来了,但我们的话题一转,咱们学校实行单循环比赛,我们初一共有7个班应赛多少场?”这时同学们都愣住了,谁也没想到把“篮球赛”与“代数”联系到一起,看得出来,同学们都在认真思考,争取第一个答对。之后,有几个同学都说出自己的答案,但是谁也没有答对,此刻同学们的内心火势减弱了,我及时把计算单循环比赛场数的代数式 n(n-1)写到了黑板上,并指出,这个问题就是求当n=7时代数式的值是多少。经过这一提醒,同学们的求知欲又高涨起来,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代数式上,于是正确答案应声而出,这正是把知识与实践联系到一起,学用结合,以“用”促进“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心设计数学实验,让学生体会探索的乐趣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把证明某个结论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从研究的方式,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先提出一个问题,三根木棒能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大多数同学说“能”,这时我拿出三根木棒组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同学们不少在下面小声说“就是能吗!”就在这时,我又拿出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同学们看到居然不能组成三角形时,感到好奇,我再把最长的木棒截去一截,再与另两根组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我启发学生自己动手,寻找发现三角形三边的长应存在一个怎样关系时,才能构成三角形,这样的教学方法,既有促进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习兴趣
通过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有成功感,成功的次数越多则学习的兴趣就越浓,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我在课堂上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1997年全国足球甲级A组的前九轮比赛中,大连万达队保持不败,共积25分,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该队共胜几场球?这种题的设计符合当前很多中学生喜欢足球的心理,趣味性强,难度不大,通过讨论可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对这类问题感兴趣又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巩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前后联系非常密切的新授课,常采用“收”中寓“展”、设“思”立“疑”的悬念性结束语。这样使学生感到:思前,隐线纤纤,觉余音缭绕,顾后,兴趣盎然,欲奋力再攀。例如:讲完三角形判定定理后.提出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都能用吗?它有没有特殊的方法呢?无非是为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
总之,方法种种,无非是为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一种兴趣、知识、能力同步良性循环的态势,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