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展目标的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研究*

2016-10-13郭梅生孙秀兰黄蕾曾庆涛王瑶王烨雷洋鲁文雅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黑龙江大庆163319

高教学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双轨制外语教学学期

郭梅生 孙秀兰 黄蕾 曾庆涛 王瑶 王烨 雷洋 鲁文雅(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黑龙江 大庆 163319)

基于发展目标的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研究*

郭梅生孙秀兰黄蕾曾庆涛王瑶王烨雷洋鲁文雅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黑龙江 大庆 163319)

文章探讨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在外语教学中所构建的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需求分析、激励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发展目标;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

一、概述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高等教育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发展是目标、是动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就要更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新时期外语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为更好地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构建了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知识水平的差异、个人自信心的保持以及未来社会需求等因素,使英语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自身发展、学校发展和国家发展需求。

二、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的研究基于以下理论:

(一)“因材施教”理论

是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学理论。孔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南宋教育家朱熹对孔子评价:“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所能达到的更高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三)需求分析理论

1972年,Richterish首次提出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概念,指出了满足学习者在未来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此后,外语教学界开始运用需求分析理论了解学生对外语教学和学习的需求,分析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调整外语教学的方向和策略。

(四)激励理论

古人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教育的本质是激励。激励是一种引起需要、激发动机、指导行为、有效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旨在导向性地、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育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激励不只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

三、“双轨制”教学模式

哈医大大庆校区的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是在英语教学中给予学生普遍性培养的同时,注重个性化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二者有机结合,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创造了发展的空间。它以普遍教育、分层分类教学、择优培养、以考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思想为理念。

“双轨制”教学模式的构建:“双轨制”之一:普遍性培养。按两个轮次的分层教学进行:第一轮分层是学生入学时的分层,新生在通过入学分层教学考试后,分别进入A、B、C三个层次的不同班级进行学习。学生进入大二之后,依据其大一的四级过级分数进行二轮分层,将原A层的学生中未过级的根据其过级分数,下调至B、C层,原B、C层的学生中已过级的学生上调至A层,A层的学生以过六级为目标;B、C层的学生以过四级为目标。此两轮分层教学模式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定了各自不同水准的发展空间和目标。“双轨制”之二:个性化精英人才培养。在第二学期开始,对有各种需求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此分类指导可以满足一些对英语有特殊兴趣和需求的学生、尤其能满足一些拔尖人才的需求。如各级各类竞赛、四六级考研辅导、托福雅思培训等。

四、“双轨制”教学模式研究

(一)研究对象

以2010级、2013级和2014级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六个班级共计721名学生。研究数据为这六个班四个学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其中,2014级是三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因为截至作者发稿2014级学生还没有进行第四学期的期末考试,无法获取数据),2010级实行的是只有一轮分层的教学模式,2013级和2014级实行的是“双轨制”教学模式。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基于发展目标的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能够整体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Microsoft Excel统计分析,对三个年级学生的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成绩记录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 大学英语课程考试1-4学期考试成绩对照表

表1说明在第一、二学期里,三个年级的成绩分布很相近,都呈现出单边上升的线性增长趋势。在第三个学期里,2010级出现成绩回落现象,另两个年级则是在第四个学期才出现微弱的回落现象。这说明2010级只有一个轮次的分层教学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反映在成绩上就是在第三、四学期成绩的下降。2013级和2014级的数据分析表明实行双轨制教学模式后成绩明显升高,尽管2013级的第四学期稍有回落,但整体看,成绩也优于2010级。

表2 大学英语课程1-4学期考试成绩分化程度对照表

表2说明实施“双轨制”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优秀率、降低不及格率和控制成绩分化程度,说明不实施“双轨制”教学模式的2010级学生在四个学期里分化程度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研究结果显示:随机抽取的2010级学生的期末考试平均分从第三学期开始成绩下降,分化度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在实行“双轨制”教学模式后,2013级和2014级的学生期末成绩每学期明显呈上升态势,且分化度总体下降,尤其是2014级学生的分化度充分得到控制,且优秀率大幅度提升,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四)访谈结果与分析

为证实此结果,另外还进行了随机选取67名学生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学生对“双轨制”教学模式的体验和意见。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有93.6%的学生认为,“双轨制”教学模式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了各自的发展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努力目标。如一些B&C层的学生说:“虽然没有进A层,但两个轮次的分层教学设定了一个较高的且又是我们想达到的发展目标。”而一些A层的学生说“我在A班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想今后考研或者出国,‘双轨制’教学模式也给我们提供了相应的指导,满足了我们未来发展对英语的需求,挺赞的!”

2.“双轨制”教学模式是在原有的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基础上,改革更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差异的存在,因材施教。一些低层次的学生说:“双轨制”教学模式提供了跟其他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方式,学起来也不费劲了,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很融洽,课堂气氛挺好。

3.“双轨制”教学模式,具有激励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表示,虽然刚开始分到低层次的班里,有点自卑,但是有二轮分层,就激发了我要往高层次努力的决心,而且,四六级考研等辅导班,也能满足我的需求。

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对“双轨制”教学模式认可度高,经教学实践证明研究假设成立。

五、结束语

“双轨制”教学模式在总体上满足了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求,将普遍性和个性化精英人才培养相结合,不放弃任何一个层次的学生,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新华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0-07/29/c_12389320_2 .htm.2010.

[3]郭梅生,孙秀兰,曾庆涛,等.浅谈大学英语“双轨制”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0).

This paper studies dual-system teaching model for College English based on developing goal-oriented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which takes individualized,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needs analyses,motivation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And dual-system teaching model for College English based on developing goal-oriented achieved a better effectiveness in teaching practice.

developing goal-oriented;college English;dual-system teaching model

G642

A

2096-000X(2016)17-0111-02

本文是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外语‘双轨制’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G2014010879)的阶段研究成果;2015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英语专项教学改革项目(编号:0215048);2015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英语专项教学改革项目(编号:0215047)

郭梅生,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双轨制外语教学学期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浅谈我国无效婚姻制度
新时期双轨制高考的改革路径
双轨制:转型期的建筑业生产政体——基于Z、H两个工地的个案研究
我国社会保障双轨制并轨背景下现收现付制的隐性债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