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EI模型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意向探究

2016-10-13邹文通张志云王贤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意向个体因素

邹文通 张志云 王贤斌 薛 琳



基于IEI模型的我国大学生创业意向探究

邹文通张志云王贤斌薛 琳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在研究我国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IEI(创业意向—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模型,将有关因素重新划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通过对180所高校2114份有效问卷的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内在因素即个体创业要素认知、高校创业环境认知和社会创业生态认知3个变量的基本情况,检验了3个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同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验证了个体背景等外在因素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IEI模型符合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研究。

创业意向;创业感知要素;个体背景;IEI模型;大学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1]。2015年3月,李克强同志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2]。同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明确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3]。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行为的基本特征、发生及发展规律,切实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自从1988年美国学者 Bird提出“创业意向”[4]的概念以来,“创业意向”日渐成为国内外创业研究的新焦点之一。目前,国内外现有成果主要涉及对“创业意向的概念、测量、理论模型、影响因素等方面”、“创业意向的维度结构和影响因素的实证以及创业意向现状调查三方面主题”[5]。不过,从已有研究来看,缺乏大范围的调研和反思,本文试图从全国180所高校出发,在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有关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和沿用经典研究模型的有效做法,建立IEI模型(创业意向—外在因素—内在因素)结构,希冀得到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的规范模型。

1 IEI模型的构建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6]认为,个体行为意向受到个体自身对采取某种特定行为的态度(即个体对自己实施某种行为的信念或看法)、影响个体采取某种特定行为的外部“主观规范”(即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的期望)、行为控制感(即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感知)三种因素影响。研究表明,创业是一种有意识和有计划的行为,意向是这种计划行为唯一最佳的预测指标。因而,创业意向作为“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是了解创业行为的中心点”[7],历来被视作创业研究的焦点和突破口。创业意向作为个体对自身是否会选择创业过程或创业活动的一种价值判断,属于个人内在因素的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8]。纵观已有研究,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因素主要涉及了个体特质(包括人格特质、行为控制等)、创业态度(实为创业动机)、成功要素(包括信念等)、环境(包括资源、知识等)、个体背景等方面。综合来看,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形成,既不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也不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它是由以大学生群体个体背景为主的外在因素和以认知条件为主的内在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本研究吸收和借鉴“ISO模型”[9]的成功做法,重新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划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2个维度。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对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个体对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和对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三大部分。其中,个体创业要素是指个体创业所应具备的团队、资源、机会等基本要素。对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风险、创业产品、创业团队、创业模式等方面。高校创业环境是指高校提供的一切有利于个体创业前的技术和知识的环境。个体对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高校创业氛围、创业教育(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基地)等方面。社会创业生态是指政府、社会以及其他一切关系对个体创业的支持系统。个体对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主要体现在对政府宏观政策、社会经济环境、市场发展变化、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此外,外在要素主要包括个体性别、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所就读学校专业学历等社会背景。

本研究中,大学生的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由以认知条件为主的内在因素(intrinsic factor)和以个体背景为主的外在因素(extrinsic factor)共同作用影响。基于此,我们构建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IEI(创业意向—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模型。

图1.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IEI模型

该模型是一个高度概括的简单模型,仅仅考虑以认知条件为主的内在因素和以个体背景为主的外在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其中,本研究中定义的内在因素即是个体对创业各方面的认知条件。这种认知条件可以直接演化为创业动机的表达。创业动机与创业行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联,创业动机导致创业行为或者创业过程。文章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出发,考量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IEI模型。该模型旨在从全新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期望更符合当前大学生的基本特点。

2 IEI模型的调研方案

围绕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非结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设计主要包括大学生基本情况和大学生创业意向基本内容两部分。本研究首次采用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东部、西部、中部的180所高校(含高职院校)进行调研,收集有效问卷2114份,基本信息详见表1。同时,本研究深入大学生创业群体中,开展非结构访谈调研,共计完成个别访谈、集体座谈和研讨交流20余起。

表1.调研样本基本信息统计表(N=2114)

类别性别成长地家庭经济情况独生子女 男女城镇农村贫困一般小康富裕是否 比例48.5%51.5%45.5%54.5%10.6%57.6%23.0%8.8%41.7%58.3%

在本研究中,创业意向作为中心变量,采用Likert量表进行定性测量,在继承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创业意向的细化为创业意识意向和在校创业意向。其中,创业意向意向体现为大学生创业意愿等要素;在校创业意向体现为大学生是否认真考虑过创业。

而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内在因素方面,详细对比以往研究的有效做法,采用Likert量表定性测量。其中,创业动机主要包括经济追求、自我成就追求、社会地位追求、责任追求4个观察项;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主要包括创业基本要素认知和创业技术智力积累2个观察项;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主要包括高校外部支持和高校创业氛围营造2个观察项;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主要包括经济形势、市场环境、家庭支持、朋友支持、政府政策支持、社会环境6个观察项。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外在因素,从性别、成长地(城镇或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兄弟姐妹情况、父母职业、所读大学年级专业学科6个观察项进行。

3 IEI模型的检验

3.1内在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1.调研样本的信度及效度分析。为确保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的可靠性,本研究对调研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分析显示,问卷总体的克朗巴赫a系数(Cronbach's α)值为0.901,可见被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比较高,符合检验基本要求。此外,创业意向、创业动机、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的克朗巴赫a系数(Cronbach's α)值均在可接受范围(详见表2)。与此同时,根据所有观测变量的KMO(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s球状检验的情况来看,调研样本的效度KMO值为0.823,非常接近参考比值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较强(实际分析中,KMO值在0.7以上时效果比较好),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由此可见,各相关变量的信度和效度都很高,并且显著性水平P<0.001,进一步说明它们具有较高的内部可靠性,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IEI模型内在因素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测量量表Cronbach'sα值KMO值Bartlett's值 创业意向0.921 0.8030.752 创业动机0.8370.8350.776 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0.8830.8410.783 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0.9060.8080.817 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0.912 0.8120.831

2.调研样本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利用AMOS20.0建模工具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输出模型M1;从模型M1来看,一级观察项包括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F1)、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F3)、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F5)、创业意向(F2)、创业动机(F4);二级观察项包括经济追求(A1-A2)、自我成就追求(A3-A4)、社会地位追求(A5-A6)、责任追求(A7),创业基本要素认知(A8-A12)、创业技术智力积累(A13-A16),高校外部支持(A17—A21)、高校创业氛围营造(A22),经济形势(A23)、市场环境(A24)、家庭支持(A25)、朋友支持(A26)、政府政策支持(A27)、社会环境(A28),创业意识意向(A29)、在校创业意向(A30)。

由该模型设定,得到81个待估参数,自由度为395,满足模型识别的必要条件,可以进行模型的参数估计。根据路径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发现,所有待估参数相应的p值均小于0.01,即路径系数在95%的置信度下与0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为考量IEI模型内在因素的模型M1对收集数据的合理性,本研究中对模型M1拟合指标进行评价(如表3),结果发现,模型拟合指数与参考值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根据相关领域知识和模型修正指标进行模型修正。

表3.IEI模型M1内在因素结构方程拟合指标

CMIN/DF(x2/df) GFI AGFI NFI TLI CFI RMSEA  (越小越好) (>0.9) (>0.9) (>0.9) (>0.9) (>0.9) (<0.05)  10.97   0.87  0.847 0.0878 0.877  0.888 0.069

根据AMOS20.0软件的分析提示,在符合相关合理解释的前提下,寻找增加建立变量间的关联度,对模型M1进行模型修正。经过多次模型重新估计和修正,得到最终修正模型M2,如图5。通过修正指数分析,e26与e28的MI值最大,为419.840,表明如果增加A12与A10之间的残差相关的路径,则模型的卡方值会减小较多。从实际考虑,大学生创业风险抵御(A12)与商业模式(A10)的选择之间存在必然关联。好的商业模式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成功抵御创业风险,反之,则相反。e24与e25的MI值为388.189,这说明大学生的专业素养(A14)与拼搏精神(A13)之间存在相关。e2与e4的MI值为325.696,这说明大学生创业能带来更多的财富(A2)与创业是一个挑战自我的机会(A4)之间存在相关。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增加e26与e28、e24与e25、e2与e4三条相关性路径。重新对模型估计,得出过渡模型的MI值,如表4。结果显示,A11与A9、A28与A23、A28与A24、A19与A20、A17与A18、A6与A7、A3与A4、A1与A5之间MI值较大,存在某种相关,因而增加e27与e29、e14与e19、e14 与e18、e10与e11、e8与e9、e6与e7、e3与e4、e1与e5八条相关性路径。

表4.过渡模型的修正指数

M.I.Par Change e27(A11)<-->e29(A9)105.7800.169 e14(A28)<-->e19(A23)145.923-0.022 e14(A28)<-->e18(A24)240.9900.035 e10(A19)<-->e11(A20)130.5090.122 e8(A17)<-->e9(A18)109.6280.115 e6(A6)<-->e7(A7)114.2600.134 e3(A3)<-->e4(A4)151.2430.222 e1(A1)<-->e5(A5)100.7030.165

囿于篇幅,本文仅对修正模型M2的整体拟合程度进行评价(如表5所示),忽略过渡模型的详细评价情况。

表5.IEI模型M2内在因素结构方程拟合指标

CMIN/DF(x2/df) GFI AGFI NFI TLI CFI RMSEA(越小越好) (>0.9) (>0.9) (>0.9) (>0.9) (>0.9) (<0.05) 5.169 0.937 0.924 0.0878 0.944 0.954 0.044

从表3和表5可以看出,修正模型M2卡方值/自由度的值明显减小,各拟合指数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全部参数(CMIN/DF或x2/df)、GFI、AGFI、NFI、TLI、CFI、RMSEA)均在可接受的评价区间范围,模型适配度全面改善,各个参数在0.01的水平下都仍然是显著的,各方程对应的测定系数增大了。

图2.IEI模型内在因素的较优模型M2

另外,从IEI模型M2各路径系数估计来看,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F1)、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F3)、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F5)对创业动机(F4)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28、0.393、0.062,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F1)、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F3)、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F5)对创业意向(F2)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080、0.071、0.033,创业动机(F4)对创业意向(F2)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151,所有这些路径相应的p值均小于0.01,在95%的置信度下与0存在显著性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F1)潜变量、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F3) 潜变量、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F5) 潜变量、创业动机(F4)潜变量对创业意向(F2)潜变量的总效应分别为-0.015、0.769、0.042、0.151,如表6。

表6.IEI模型中各潜在变量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总效应

创业动机 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 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 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创业意向 直接效应 0.151 -0.080 0.71 0.033间接效应 0.065 0.059 0.009 总效应 0.151 -0.015 0.769 0.042

注: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

由此可发现,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F1)潜变量对创业意向(F2)总效应为负值,这给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空间,是不是对个体创业要素认知越充分,创业意向反而越低?事实上,对个体创要素认知对创业意向有显著关联;不过,这种关联是一种负相关的。这说明,对个体创业要素认知在大学生创业意向中起到反作用。简单的说,对“创业自信”(A8)、“产品服务”(A9)、“商业模式”(A10)、“管理团队”(A11)、“风险抵御”(A12)、“拼搏精神”(A13)、“专业素质”(A14)、“创新意识”(A15)、“信息处理能力”(A16)等9个潜变量的认知程度影响着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以“创业课程”(A17)、“创业竞赛”(A18)、“企业参观”(A19)、“创业交流”(A20)、“创业基地”(A21)、“创业氛围”(A22)为观察项的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F3) 潜变量对创业意向(F2)总效应最为强烈,这说明高校外部支持、高校创业氛围营造2大因素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升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此外,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F5)潜变量对创业意向(F2)总效应值偏低,即经济形势(A23)、市场环境(A24)、家庭支持(A25)、朋友支持(A26)、政府政策支持(A27)、社会环境(A28)等6个潜变量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不够明显,甚至可以认为这种作用或者相关是较弱的。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创业动机(F4)潜变量对创业意向(F2)潜变量标准化负载系数为0.151。据此可以推断,创业动机对创业意向的影响也不是非常明显,这跟以往“创业动机越强烈,创业意向越明显”的判断有一定差距。总之,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对创业意向影响的直接效应与通过创业动机对创业意向的间接效应共同构成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内在影响因素。

3.2外在因素的方差分析检验

在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IEI模型中,外在因素采用定类测量的方式,其对创业意向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不同情况下的显著性。分析显示,性别、成长地、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父母职业、年级、专业学科7个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其中,部分结论与以往研究有比较大的出入,这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性别不同会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分析显示,男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均值比女大学生高0.2的分值,即在高校中,男生的创业意向会更高些。这一结论与以往大都研究保持一致。

成长地不同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以往研究认为,成长在农村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强于城镇。分析显示,这一结论遭到挑战,即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创业意向强于农村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以往的创业很多是基于生存,属于生存型创业,即为满足个体生存需要;而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存型创业逐渐被机会型创业所取代,即为实现个体自身的价值需求。显然,在诸多条件上,城镇大学生普遍优于农村大学生,因而,创业意向在当今条件下发生了明显的翻转。

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对大学生创业意向产生影响。分析显示,家庭经济状况富裕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最高,其次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再次为小康家庭大学生,最后为一般家庭大学生。这说明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呈现两级特征,即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明显强于其他家庭。

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分析显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创业意向明显强于未独生子女大学生。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受到家庭是否有兄弟姐妹的影响。

父母职业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分析显示,父母职业是商业人员、企业人员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排在前两位,父母职业是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最低。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受到家庭环境影响。

年级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从层次来看,研究生学历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最强,其次是大专学历,最低是本科生;从在校情况来看,毕业班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明显强于非毕业班,高年级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明显强于低年级。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受到自身学历背景和学识情况影响。

专业学科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显著影响。分析显示,经济学、管理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最强,工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排在最后四位。这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受到专业学科背景的影响。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IEI(创业意向—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模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了统一的规范。研究表明,以认知条件为主的内在因素(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和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高校创业环境的认知影响是最为明显,社会创业生态的认知影响较低,个体创业要素的认知影响则呈负相关;个体背景为主的外在因素(性别、成长地、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独生子女、父母职业、年级、专业学科)对大学生创业有显著的影响。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5-03-17.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

[4]Bird 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The case forintentions[J].A 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442-453.

[5]刘志,张向葵,邹云龙.国内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的最新进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33-236.

[6]Ajzen,I.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J].Organizational Behaviou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991,(2): 179- 211.

[7]Krueger,N.F.The cognitive infrastructure of opportunity emergence[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0,(Spring):5-23.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02.

[9]向辉,雷家骕.基于ISO模型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意向[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22-128.

(责任编校:王晚霞)

2016-02-10

2014年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AS14749)阶段性成果;2015年闽江学院教改课题专项(项目编号MJU2015B024)阶段性成果之一。

邹文通(1984-),男,福建连城人,闽江学院团委讲师。张志云(1980-),男,福建惠安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副教授。王贤斌(1956-),男,安徽巢湖人,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教授。薛琳(1988-),男,福建平潭人,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G642

A

1673-2219(2016)10-0157-05

猜你喜欢

意向个体因素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解石三大因素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集体意向:交互认识的均衡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