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策略探讨

2016-10-12周颖李德臣

人民论坛 2016年26期
关键词:协同商业政府

周颖 李德臣

【摘要】文章从商业模式下历史文化保护的发展现状入手,就北京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存在的实践问题,从政府、社会、企业协同的角度提出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保护策略和建议,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的历史文化商业保护新机制,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模式和城市整体规划相互适应、带动地方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关键词】协同视角 历史文化街区 商业保护 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由于缺乏合理的商业保护,我国有的地方对于历史文化遗迹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造,不但破坏了历史建筑本身,对街区的整体环境也造成很大的破坏,并且,改造后的历史文化遗迹也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格局。历史文化的保护一方面要在原有风格上进行修复,另一方面也要引入现代的商业因素,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对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商业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状

以北京市的历史街区保护为例,对当下历史文化商业街区的保护现状进行讨论。分布于北京的老城区中一共有20余片历史文化保护区,笔者选择了其中的两片进行调查,也就是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地区以及什刹海地区。选择这两个片区进行调查是因为西四北头条至八条是北京胡同格局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而什刹海地区则拥有最大的地理面积,这里的居民多是三代以上居住于此的“老北京”。我们抽取了7个居民委员会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第一,居民的基本状况,包括职业、年龄、民族、收入等;第二,对居住环境是否满意,其中包括了对四合院格局、对胡同的布局是否满意等;第三,对城市的了解,最重要的是对北京的基本看法和城市性质等看法。

通过调查,大多数的调查者是老北京的老住户,居住环境为平房或者大杂院,家庭收入比较低。居住的环境较差,冬天取暖以土暖气、即烧煤炉为主,并且人均居住面积很小;只有少数家庭有汽车;有计算机的家庭虽然过半,但是多数被用于游戏和上网。大多数住户家的供电系统经过了改造,可以适应当前的家电需求,但水电气费用收费制度还是按照各家轮收的方式。多数住户认为目前的居住环境比较差,基础设施不达标、生活水平也较低。尽管如此,多数居民还是愿意居住于此,四合院和平房带来了方便的生活,老城区的居民不仅是故土难离,更有一种自豪感,只有极其少数的人认为住在平房有压力。

对于文化街区的保护问题,由于街区的人口密度较大,大多数调查者都认为将来会有一些居民可能会迁出。但是目前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古民居成为了繁荣的旅游区,居民们许多都从事起了旅游的相关工作。这为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和开展商业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前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存在的问题

忽视了历史建筑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在历史文化,尤其是街区历史文化保存的过程中受到侵害最为严重的应当就是建筑了。第一,在老城区中的历史街区由于产权问题、老城改造等种种原因造成了建筑长期缺乏修缮、保存状况不健康等,尤其是住在这些街区里的居民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进行随意的改造,对建筑本身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第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历史街区迎来了大规模改造,新城区也不断的扩展建设。这一过程不但破坏了历史街区的原有景观外貌,并且强烈地冲击了街区自身所拥有的文化和历史特征。

由于过度的商业开发破坏了历史街区文化的原真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商也加入了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队伍中来,由于商人逐利的本性,在利益的驱使下,尤其是加上政府监管的漏洞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了管理部门无法落实之前制定的战略方针,无法在改造的同时兼顾生活在其中的居民的生活形态,导致了文化建筑出现了大面积的拆迁改造或一味的模仿,失去了街区原有的居住和文化功能。在对文化历史街区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意时刻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不但要评估城市的整体发展,还要注重其历史性。

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就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北京一直是我国所有城市的表率,对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什刹海地区、南池子大街、地安门大街等多个历史街区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保护,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相关法律体系的缺失。尽管当地政府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但还是不完善。以政府发布的保护办法为例,其中对历史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依然有一定的缺失,而历史街区的定位十分模糊,尤其是在历史街区改造的过程当中,具体的问责问题、惩罚措施等都没有具体的规定。

第二,行政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分工不明确。在保护办法当中,规定建设、国土、安全、财政、环保、水务等多个行政部门分别负责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管理格局比较混乱,文物、规划两个部门一起做管理就会导致一个“真空地带”。

第三,社会人员参与程度不高。总的来说,在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的过程当中,公众参与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多数居民都是被动地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当中的。

协同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开发过程中的保护策略

政府运作机制方面的保护策略。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来说,政府可以说是最主要的负责者。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起领导责任制度。树立起合理健康的历史是制定保护策略的所有前提。第二,进行科学的历史文化商业保护规划。当下,政府要谨遵科学发展观,做到细致地进行实地调查,将调查结果科学整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设计等。

市场机制方面的保护策略。鼓励资产雄厚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涉足历史文化保护的领域,尤其是那些相关企业如房地产、建筑、旅游企业等,应该通过激励和协助等多项宏观手段,充分调动起企业积极性,形成一股合力,致力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

建立起多元主体协同的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新机制。历史文化商业保护应当建立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基础上,由社会、政府、公民等协作,共同致力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

第一,政府和市场的协同。对于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来说,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相互补充的。政府和市场协同合作,谋求社会公众利益。政府进行制度设计、环境营造、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市场则提供了有效运作的外部条件。政府通过构架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培养起完整的合作体系,保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

第二,政府和社会的协同。公民应当发挥自身的组织功能,承担起公共治理责任,但这并不代表政府就能放手不进行管理,在此过程当中,政府仍然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对社会治理的不同情形进行应对,起到“元治理”的作用。

第三,市场和社会的协同。社会机制关注的要点在于公民的公共利益,而市场机制关注私人部门的利益,受到市场的调控。看起来二者的宗旨并不相同、行动的逻辑存在着根本的差别。但是在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方面,市场和社会却能够合作共赢。

总而言之,在协同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问题中,政府起到的是主导作用,以行政区域划分为限,市场则是以经济作用为界,而社会则是以社会关系规范为限,三种力量的作用交叉重叠,只有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良性促进机制,才能够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保护的良性循环。

(作者分别为承德医学院讲师,承德医学院副教授)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

猜你喜欢

协同商业政府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京津冀协同发展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协同软件市场的演进和落地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