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居 乡建乡愁
2016-10-12
乡居 乡建乡愁
在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的当下,回归传统家园显得尤为有意义。于是,古村保护、古村活化成为各方有识之士关注的热点。我们特意遴选这些有识之士的建设性意见,进行刊登,希望鼓励和带动更多的人关注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古村镇。
北京大学教授吴必虎
旅游是古村活化的重要途径
现在,无论是政府还是NGO(第三方组织),都在提倡保护古村落。那么,到底怎么保护呢?我们提出来一种基本的方式—— 活化。实际上,古村不让它发展是不行的。被动的保护,排他性的保护是保护不了的,最好的办法是活化。
古村落有很多种活化的方法,乡村旅游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种活化方法。这个方法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力是非常巨大的。现在我们有志于打造一个乡村活化“超部门”。这个“超部门”没有部门利益保护,而是多学科、多行业的综合体,将乡村旅游变成一种乡村文化,形成开放的保护与活化。
活化是一种保护方法、观念和艺术,能让古村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高速城镇化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将乡村作为我们的精神家园,乃至作为城里人的一种治病的药来保护。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
要正视古村的旅游吸引物权
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存在于旅游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资源—— 旅游吸引物上。旅游开发可以在不改变村落的产权状态,即不影响村民对土地、宅基地等的使用的情况下获取旅游收益。这种由土地及其附属物的旅游吸引价值转化而来的土地级差收益及其权利就是旅游吸引物权。但这种权利至今没有被大众认可,也没有被法律所认可。村民获得的补偿大多只按照土地面积和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这为政府、开发商、村民三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埋下巨大隐患。
如果在土地产权不能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在我们村落土地的使用权比较明晰、边界比较明晰的情况下,是可以考虑将吸引物权作为一种收益权来考虑的,村落可以凭借旅游吸引物资产,以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发展。这或许是一条解决问题的出路。
著名建筑师王维仁
古村发展要保有本真追求
对于村落来说,最重要的是当地的村民。但现在很多村庄成了留守村,没有人,何谈保护和发展?我们期望能在村里发展产业,留住他们,在经济发展与传统保护之间形成一种可持续性的关系。
我们应该保有对于历史建筑物形式本真性的一种理解和坚守。复制品再辉煌壮观也抵不过古桥边孩童嬉戏的一幅简单、真实的图景。村庄讲故事也要讲真实的故事,可以讲传统的价值观,可以在保护的立场上讲村庄的现代故事,但不能为了商业讲假故事。这里边应该包含着我们作为成熟的当代人对历史建筑、历史文化的尊重。
另外,除了对传统的保留,对于真实存在于现代生活的新东西,我们也应该接受它的存在,接受它成为村落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
恰到好处地发展乡村遗产
就乡村旅游而言,其本质作用是学习和体验,不是商业。这就需要让整个社会认识到乡村遗产的价值,需要让上下游产业的专业人员遵循真实性、最小干预、可识别性等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古村要是过于商业化,就会被破坏,只有恰到好处地发展,才能活下来。
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想保护遗产,就要想办法调动起社会公众对遗产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遗产保护中加入更多设计的内容。因为遗产保护只是一个防护行为,它只能把遗产的底线守住,如果要让公众更加喜欢遗产,就应该把保护行为变成一个文化创意行为。我们在保护的技术上要非常保守,在思维上则要开放和具有创新精神,以增加公众对乡村遗产的喜爱。
古村之友创始人汤敏
孵化乡村创客 活化古村镇
作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古村保护团队,古村之友一直致力于古村镇保护与发展。古村之友不仅仅是一个为了保护古村镇而奔走呼号的志愿者群体,而更是古村活化的号召者和引领者。我们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古村救援机制,设立公益诉讼专项基金,来探索、发现和保护古村落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我们还致力于返乡创客的发展。乡村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去参与,更需要有人进行经济扶持。所以我们在发展乡村创客的同时,还设立了创客基金,以期更快地推动乡村建设项目的发展。
古村之友一直践行着“互联网+公益+古村”的运行模式。“+”号后面,未来我们也将加上更多,比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而这些则需要社会更多的帮助。
中国乡建院联合创始人孙君
不要用城市价值观判断乡村
现在乡村建设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用城市的思想在改造农民,用城市的价值观在判断农村,用城市的科学和技术引导今天的乡村建设。这是我们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从学者到专家到社会各界 ,对农村的一种破坏。
我们进行乡村建设,要明确一些原则:一是要在村委会的领导下进行建设。我一直认为一个村找到好的当家村“两委”,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而我们承担的角色是“帮忙不添乱”。二是要采取村集体经济为主体下的家族经营模式。今天,我们需要完成的是如何把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模式转变成集体经济下的共同经济模式。三是要讲究“天人合一”,因为保护好自然经济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古村保护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