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体育课堂实践中解析运动负荷

2016-10-12李世春陈静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004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004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负荷体育课形式

李世春陈静(.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004;.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004)

从体育课堂实践中解析运动负荷

李世春1陈静2
(1.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200241)

一、对运动负荷的理解

“健康第一,学生为本”是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思”起来。“动、学、乐、思”这是几个简单的动词,体现了练习的密度、时间分配、运动负荷等要素,直接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应处于一种“身心一体、愉悦身心”的运动状态。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由、自主发展、张扬个性。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是真正的“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体育课。

图1 运动负荷核心价值观

在一堂课中不只是教师把某一环节或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学生设计,应多方面、全方位、科学化、兴趣化、多样化地计划并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手段与方法、组织形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师生们“动”、“学”、“练”、“教”、“思”的效果。学生活动中“动”、“学”、“练”、“思”应是凸显运动负荷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的“根基点”。

二、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由于机体对运动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刚开始活动时,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着学生身体机能的改善而逐步延长练习时间,从而扩大运动量。

运动负荷在体育课堂中的安排,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准备活动——教学实践——素质训练——课后放松。在这四个环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健身性、实践性、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趣味性、灵活性等。一节体育课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课中教学的运动负荷量较大;课前主要是依靠低负荷热身活动调动学生身体机体的能动性,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后环节主要是以学生机体恢复为主,即缓解学生身体疲劳,使学生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到课前水平状态。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逐步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新举措,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上得到适宜的锻炼。不但能够掌握技能,而且在体能方面的运动负荷也要监控到位。当前在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体能训练方面必须有3~5min以上的持续性训练内容,其练习过程中没有间歇时间。其中健身性和实践性与运动负荷量的调控有直接的关系。如中学一节40min的体育课,应有近3/4的时间是留给学生。体育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大小所反映的是学生们身体锻炼的程度。在制订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出趣味性、竞赛性、全面性、循环性等。例如,在枯燥的体能训练中,采取“分站训练”的形式。具体而言,每个站点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学生们或小组在每一站完成某一项任务。这种形式既可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体能训练也可以得到保障。优秀的体育教师在内容安排、组织形式、训练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又能够根据学生们的优点、缺点重点加强练习。具体到每一站进行什么练习,事先应制订一个完整的计划,此计划体现的是“分站式、分样式、分内容”等练习方法和手段。创设多样性、趣味性强的练习内容,学生交互式轮流完成每一站不同的训练任务。这样的训练形式,要比传统的集体练习,同步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显得更具新鲜感。

三、衡量运动负荷大小的评价指标

1.教学内容合理搭配

教学内容的制订,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由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其提供保障。教学内容的制订牵动了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干线”。依据教学内容可安排相应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选择多种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堂课的主题内容的安排,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所呈现的运动负荷大小是截然不同的;也可直观地分析出整堂课的运动负荷大小。从理论到量化分析,以某一技术动作安排的练习次数、组数、间歇时间、练习时间、运动心率等量化指标,衡量运动负荷大小。如往返跑素质练习,根据单程距离、折返次数、所需时间等指标来计算出所跑的总路程;也可通过测量心率完成运动负荷的检测。

教学实践证明,一节课主教材为双手前掷实心球完整技术练习,在增加投掷的练习密度时,心率值也很难达到一个理想值,运动负荷也较难达到一定的强度。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就必须安排一定的辅助练习内容和相关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运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辅助练习内容的安排在体育教学课中主要细化为:热身活动、巩固复习、教学新授、技术实践应用、体能训练、放松恢复等六大教学环节,并且每一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手段和多样化形式进行,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呈现出高低起伏不均衡的水平。在巩固复习、技术实践环节,需要多次重复练习,负荷量较大,强度在中等和次极限之间,可采用分段重复练习法。教学新授课结束后,通过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状态。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基础和体育技能,体育教师才能从实际出发设置和调整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以确保运动负荷的大小适宜学生的身心发展。

2.练习密度:组织形式及方法手段的结合

练习密度决定着运动强度,又直接反映出运动负荷的大小,两者成正比关系。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多数情况下,采用集体授课形式。因为在中学一节体育课只有短短40min,存在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所以,集体授课已基本成为教学常态,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阶段性教学目标以至单元计划的完成,依赖于每次课堂教学效果的积累;而学生们的体质得到了合理的锻炼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教授方法是否合理。正确的组织形式可以保障学生们的学练时间达到必要的量,保证必要的练习密度,保障各种练习负荷适宜均衡;也可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预期目标,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差异性,采用各种不同的训练课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课堂实践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练习、自由分配练习、竞赛练习、循环交换练习等,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客观条件确定。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活动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也可选择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或方法并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重难点得以解决,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当从一种组织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过渡时,应注意协调和节省时间,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负荷。

3.结构分布:运动负荷曲线状态

中学生体育课时间为40min/节,小学为35min/节。按照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但现在的教学课堂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基本部分、结束放松。基本部分是一堂体育教学实践课的核心部分,学生的学、练、看、思等一切活动都集中在此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分布,对运动负荷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方法手段以及训练时间与量的安排等,应依据学生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运动量。随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在课堂结构来看,呈现出“n”型水平曲线(见图2)。

如图中“A”点应为基本部分,内容安排、练习方法、运动量、运动时间等一般会反映出运动负荷的最大值,因为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课的核心,也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般来讲,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复习内容应安排在学生身体充分活动之后,身体机能正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此时,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能确保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集体练习,可以增加练习次数;分组练习,要既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又能相互观摩学习。基本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占全课60%~70%。“O”与“B”点为教学课的两端,运动负荷较低,即课堂常规与结束放松两个环节,如徒手操、器械操或一些恢复性整理练习等。

图2 课堂运动负荷曲线

4.依据场地器材以及其他外界因素

对运动负荷的安排,除了要考虑学生本身的接受能力之外,还要多考虑影响体育课开展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如场地器材、天气等,在学生身体能接受的前提下,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为最佳。基于场地大小、学生数量、器材数量等,可把队列、队形根据内容、练习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灵活调整。如,场地小可多采用集体、分组、原地练习,尽量减少移动范围;器材数量少、人数多的情况下,可分组交换练习,有器材与无器材情况下,把控课堂全局,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有序安全地运动起来,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现象。活动内容应由静到动、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点到面,使学生身体的运动机能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每班学生数及教材特点对不同性质、不同强度要求的教材进行合理搭配,同时还要考虑某一内容在发展学生某方面的素质时,有目的地进行分组,按照技术结构的练习顺序、练习次数、练习方法与手段以及重难点要求进行练习。其内容的安排要根据现有的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突出重难点教学任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确定循环训练负荷。

猜你喜欢

负荷体育课形式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体育课上的“意外”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生如夏花
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