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求发展 协作创新展宏图
2016-10-12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甘亦农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甘亦农
坚定信心求发展 协作创新展宏图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甘亦农
一、文件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让大家好干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理论层面,第一次对学校体育发展进行整体建构,提出了总体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再次强调了“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对基层开展实际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较强的指导性。
在操作层面,第一次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设计,明确提出强化学校体育要从“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和“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入手;第一次直面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涉及教育、体育两个部门的实际问题,全面阐述了“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作用与方法,明确回答了教育和体育部门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如何做?怎么做?”的问题;第一次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正名,明确了开展运动项目教学的要求与内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让基层工作者在执行中深感具有十分鲜明的可操作性。
在管理层面,第一次全面阐述“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为学校体育提供服务,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后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为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体育活动的活动场所提供政策保障;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体育考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地位与作用,要求“完善和规范体育运动项目考核和学业水平考试……中小学要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等级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高校招生录取时,把学生体育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一次准确阐述了政府在加强学校体育中的职能要求“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落实管理责任”,“各地要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为学校体育的强势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文件系统阐述了加强学校体育的工作思路,让大家能干实事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性
《意见》明确了学校体育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体育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到2020年,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
(二)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
《意见》确认体育运动项目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健身载体,体育教学要以此为抓手。明确提出“研究制定运动项目教学指南,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三)体育教学重在实践,关注运动负荷的必要性
《意见》进一步告知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体育教学不是让学生玩得开心,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运动技能,进行一定负荷的运动练习,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功能。明确提出“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
(四)运动项目教学需要关注的重点
《意见》让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面对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工作能有所适从。明确提出学校体育教学要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大力推动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积极推进田径、游泳、体操等基础项目及冰雪运动等特色项目,广泛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优势项目。”
(五)加强体育教师专业优秀队伍建设的方法和策略
针对体育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不到位、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人员短缺等问题,《意见》提出了“各地要利用现有政策和渠道,按标准配齐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人员。”“办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体育教师。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实施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着力培养一大批体育骨干教师和体育名师等领军人才……”。
三、立足常州实际,决心从三个方面继续努力,力争做好事
(一)坚守底线,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1.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继续加大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的宣传教育,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必须坚守教育者的良知,抱着对民族和社会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政策,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
2.严格规范教育行为:要求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挪用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时间,要求学校把作息时间和课程表在校园网上公示,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和行政部门监督抽查。
3.强化教育评价: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督学”、“督教”的重要内容,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每年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抽查,按地区、学校排名,纳入“督学”、“督教”、“优质学校评估”和“教师绩效考核”。
4.强化体质健康监测:建构完善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每年4月开展全市高三学生体质健康抽测,5月开展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11月开展体质健康监测点校的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积极探索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数据上报率100%、合格率90%以上,数据吻合度90%以上。
5.加强体育设施建设:100%的学校体育器材配置均达到国家二类配备标准;有条件的学校在非教学实践、假期和节假日对本校师生和公众有序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体育部门划拨专项资金对节假日开放体育场馆设施的学校进行专项补助。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体育教师的运动专项能力,鼓励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如常州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报会”,获五个一等奖、六个二等奖,获奖情况在全国名列前茅。
7.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把体育新课程建设作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积极开展体育课程改革,认真开展体育课堂教学研究,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关注运动项目教学以及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
(二)创新实践,丰富校外体育活动内容
结合本地实际,继续做好已有的特色体育项目建设。
1.积极举办阳光体育夏令营:2011年起推出公益性暑期青少年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项目包含篮球、排球、足球、游泳、射击、棒垒球、棋类等数十个品种,学生受惠面广,体育协会、社会体育俱乐部广泛参与。坚持每年举办,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就近参加、自愿报名、免费开放。阳光体育夏令营就像一个超市,使学生在整个暑假充满了期待。
2.积极举办校园体育吉尼斯:2012年开始常州举办推进常州人自己的运动:校园体育吉尼斯。比赛呈现了竞技性强、趣味性高、观赏性雅、参与面广等特点,构建起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活动网,走进社区打造亲情体育。推出周末亲情专版《爸爸跟我去运动》和《运动在我家》,引导社会、家庭从繁忙的工作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走出来,走向大自然,走进运动场,与孩子们一起参加体育运动。
(三)教体融合,形成合力加速发展
1.建立教体结合长效机制: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义务共尽”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常态化的教体结合运行机制,实现教体融合。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中做到“一套班子、一个声音、一把尺子”,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共同商议,协同管理,形成合力促发展。开展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体育特长生招生、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体育特色创建、名校办名队、市队校办、校园足球、校园篮球等项目。
2.积极推进校园足球、校园篮球特色项目建设:把校园足球、校园篮球建设与深入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效结合,推进足球、篮球进校园、进课堂,建立俱乐部等活动,通过足球、篮球特色文化构建推动学校体育特色发展体系。
3.完善体育竞赛体系:教育、体育两个部门联合举办各项体育竞赛。积极推进三大球(篮、排、足)校园联赛制度。以校园足球项目发展带动其他体育项目推进,每年举办田径、游泳、武术、乒乓球、羽毛球、棒垒球、射击、举重等17个项目的比赛,建构起三大球(篮、排、足)校园联赛制度。每年举办高中阳光体育联赛和初中育苗杯运动会,以及校园足球春秋季联赛和校园足球总决赛。
深刻领悟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整体布局的脉搏,让我们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党和国家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决心是坚定的,措施是有力的,我们过去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仍有差距。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全面反思,系统谋划,在提升保障水平、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工作举措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坚定信心,服务学生健康发展,与体育部门协作创新再展学校体育优质快速发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