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沩山灵祐祖师的“水牯牛精神”
2016-10-11圣辉
圣辉
[摘 要] 一代高僧灵祐禅师为佛教界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珍惜和发扬:一是《沩山警策文》,精进修行,加强道风建设;二是“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的牛马精神,实干兴邦;三是“顿悟”与“渐修”结合,“体用兼得”,促进佛教界的整体团结;四是“悲、智、行、愿”的菩萨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关键词] 灵祐;沩山佛教;精神遗产
[中图分类号] B946.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5—0036—03
Abstract:Zen master Lingyou, an eminent monk in the world, left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which should be appreciated and carried forward in the Buddhist community. The spirit of selfcultivation in The aphorism of Weishan will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Buddhism; the spirit in the words “I'd like to go down the mountain to be a water buffalo after my lifetime” will bring prosperousness to our country through dedication and sacrifice; the spirit of “both essence and function” will promote the unity of the whole Buddhism through insight combined with gradual apperception; 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s the spirit of bodhisattva walks with the goodness like mercy, wisdom, practice and persistence to create a pure land for human beings where everyone will be helpful and merciful.
Key words:Lingyou; the Buddhism in Weishan; spiritual heritage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光辉灿烂的文化。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在两千来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印文化的交融产生了极其丰富多彩的成果,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其影响扩大到世界很多国家,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佛教的禅,源于印度,经达摩传到中国,是为禅宗初祖。历经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传六祖慧能后,分“北渐南顿”,最后“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唐宪宗年间,灵祐受百丈怀海慈命,“嗣续吾宗,广度后学”,到沩山开始了一生光芒四射的弘法事业。
灵祐初到沩山,“非食时不出,凄凄风雨,默坐而已”,由于他严守戒律,感动了当地的信众,出来为灵祐禅师“结构庐室”,并发展成一座僧千余众的大丛林。正当沩山佛教日盛之际,由于唐武宗的灭佛“法难”,灵祐禅师被迫裹首为民,隐身于市井之中。唐宣宗即位,下诏解除“法难”禁令,在湖南观察使、相国裴休的再三邀请下,灵祐禅师重削须发,袈裟披身,复主沩山同庆寺。至此,沩山善信云集,常住达一千五百人众,位列当时中国佛教的优秀丛林。灵祐禅师秉承其师百丈怀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规,农禅并重,并以“师资唱和,语默不露,明暗交驰,体用双彰”的方式接引学人,培育出慧寂、智闲等佛门龙象。之后,慧寂去江西仰山,发扬灵祐禅师宗风。至此,中国禅宗“一花开五叶”的初叶——沩仰宗正式创立。灵祐禅师面对艰难困苦的条件,佛教史上最大的法难,始终不忘初心,心系众生,以为法忘躯、刻苦自励、敢于打破陈规的精神,成就了沩山佛教的辉煌!而作为沩山佛教的开创者和沩仰宗的创始人,一代高僧灵祐禅师,为我们佛教界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惜并继承和发扬。
灵祐祖师留给我们的第一大精神遗产是《沩山警策文》。全篇仅二千余字,是为教诲僧人珍惜生命和光阴,精进修行,克服放逸懈怠懒惰,要报恩而作的。它与《四十二章经》、《遗教经》并称为“佛教三经”。沩山祖师警策所揭示的振聋发聩的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除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外,真可谓罕有其匹,可见其在佛教中的地位之高。在唐朝中期,佛教内有“渐”“顿”的南北之争,还由于安禄山造反,出现了“安史之乱”,引发了儒、道对佛教的加紧非难,而“武宗灭佛”则使佛教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僧人面对日渐困难的修行环境,信仰不坚定者,不免产生各种复杂思想,所以,灵祐祖师在法难中“裹首为民,唯恐出蚩蚩之辈”后,不忍圣教衰,而作千古一文,警策僧人要自尊、自重、自律。在佛教界极需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道风建设的今天,要使寺庙清净庄严,成为大众向往的精神净土,而不成为商业谋利的工具和是非混淆的名利场,做到“庙是庙,僧是僧”,沩山《警策文》的精神,实在值得我们佛教界去发扬光大。
灵祐祖师留给我们的第二大精神遗产,则是“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的牛马精神。中国佛教主张“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的奉献精神。这“牛马精神”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菩萨精神。为什么灵祐祖师说自己死后要作一头水牯牛?就是因为水牯牛吃的是草,却在耕田时,不怕脏、不怕累、任劳任怨,只知埋头苦干。而灵祐祖师的悲愿不是一辈子做牛,而是要百年后继续做牛,他对这片热土,对自己所信奉的佛教是何等的热爱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中共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四个全面”的治国纲领和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而要成就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应该提倡“水牯牛”这样任劳任怨的实干精神。
灵祐祖师留给我们的第三大精神遗产,就是主张“顿悟”与“渐修”结合,“体用兼得”,纠正了南宗不重视“渐修”的弊端。而且和石头希迁一样,促进了佛教界的整体团结。石头希迁,在南岳修行时,在寺东面的石台上绕庵而住,因此被称为“石头和尚”。希迁参禅重视“互回”,即会通多家,试图融汇禅宗多系,认为“道无南北祖”,同时也吸收道家思想,作《参同契》。由于希迁对道家思想的吸收,灵祐兼顾“顿悟”、“渐修”的禅修风格,不但促进了佛教界的整体团结,并且开隋唐之际儒道释融合的新风,也可视为宋代理学家援佛、道而入儒的先声。
而沩山千年的观音信仰,虽不是由灵祐祖师直接成就,可离不开大沩山的时节因缘,是当地的优良传统,也可视为沩山的第四大精神遗产。中国佛教是大乘佛教,体现在“悲、智、行、愿”的菩萨行上。其中观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地藏菩萨代表愿力。而“悲智行愿”换成现在的话,就是说,要做菩萨,早成佛道,先要有观音的慈悲精神;想服务更多的“以人为主”的众生,有慈悲,更要有智慧;有慈悲和智慧还不行,要报国利民,应有真切行动,否则是口头禅;有了悲心、智慧、行动还不行,还要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不能一辈子只干几件好事,而要生生世世干好事。由于观音菩萨闻声救苦最慈悲,所以沩山千年来一直流传着“油盐石”的神奇故事。即裴休在法难过后,上奏朝廷为灵祐禅师再建寺院,并于大中三年,请宣宗皇帝御赐寺额“密印寺”。所谓“密印”即禅宗传法的密付,以心印心的意思。
相传唐代的密印寺,万事艰辛,尤其是油盐不足,裴休夫人为此闷闷不乐,苦思良策解决。一晚见一老太婆,指点相助,使院中磬石分为两孔,一孔流油,一孔流盐,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地传说这个老太婆就是观音的化身,化作慈祥的老太婆来帮助裴休夫人解决密印寺的困难。于是寺院上下群情感奋,沩山道场日日兴盛。从此观音菩萨的圣号,千年来回荡沩山群峰,与沩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沩山像莲花宝座,被信徒视为“观音菩萨坐莲台”的风水宝地。所以,自明代以来,沩山就专门修造了观音殿,供广大的佛教信徒朝拜。自2008年后,宁乡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政策,为满足广大佛教信众的心愿,当地在密印寺的后山,建千手千眼观音圣像,并认真执行中央和省有关部门治理“滥建露天佛像”的要求,不断改进,历经数年,终于落成。今日观音圣像的开光,可谓因缘成熟,功德圆满。
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行约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而传入中国却历经二千来年,能长盛不衰,成为佛教的第二母国,并远播到世界各国。究其原因,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友好交流结下的巨大成果,更是因为中国佛教有心怀忧患意识的慧思,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玄奘,甘做水牯牛的灵祐等一代代、一批批高僧大德。他们和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菩萨一样,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沩山是个好地方”,是一个出祖师的好地方。我们今天在沩山举行“2015沩山文化论坛暨千手千眼观音圣像开光法会”,就是要继承和广大优秀的佛教文化,传承好历代祖师大德心系众生、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发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利他精神,为湖南和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为世界和平,多做功德,精进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