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异化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成因浅析
2016-10-11李贺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席卷全球。人类社会正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即从传统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化社会转变。毋庸置疑,在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社会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创造与利用使得人类自身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类作为科学技术的创造和运用的主体性地位正在逐步丧失,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如何理性的面对和反思人的异化问题在息化时代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拟通过对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的分析和阐述,去总结出人的异化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及成因,最后,对消除人的异化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学技术;信息;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异化理论
一、引言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贡献,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却悄然变化。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却日渐影响人类的主体地位,使得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和制约。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①对于人的异化问题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异化问题也体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对人的异化问题有着各不一样的研究成果,对于这些理论的梳理,是我们研究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发展及成因前提和基础。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早在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就对人的异化问题展开过研究。在卢梭看来人被分为自然人和社会人,把人类生活划分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自然状态才是人的本性,自然人在自然状态体现出了人性,因为私有制的出现,使得人类由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自然状态”变成了“社会状态”。人由不依靠他人的绝对存在变成了与各种社会关系相互联系的相对存在。这一切都违背了人的本性,使得人与人之间变得不平等、充满利益与争斗。而黑格尔则认为,异化就是异己化,是人在对象世界中的自我外化和自我归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分裂、统一、充实、发展的辩证过程。
在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之后,马克思又对异化理论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特点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在劳动活动中的二重化,使得人不再是类存在物。一方面,劳动的是人的类本质,是人作为劳动的主体去能动的、自由的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实际劳动活动中,劳动已不再是人的类活动,而变成了外化的劳动,人成为了工具,成为了一种资本家拥有的劳动生产资料。人从自由的劳动变成了强制的劳动,而且产出越多的劳动产品反而使得劳动者越是贫困。所以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劳动遭到了异化,人的本质也就遭到了异化。
马克思之后,法兰克福学派又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对异化理论新的认识。他们主要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工具理性主义进行了批判,深刻地揭露出科学技术对当代社会阶级矛盾的粉饰,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意识形态的极权主义。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人有:马尔库塞、弗洛姆和哈贝马斯。马尔库塞认为,科学技术并不是中性的,它带有一种强烈的极权性,科学技术的功利性同时还剥夺了人类对于人文价值的追求,使得人们在这个时代变成了单向度的人。在马尔库塞看来要想摆脱这一现状必须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科学技术,这种新的科学技术必须满足人文价值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对政治进行变革才能得以建立。而显然此时的科学技术已然成为了一种极具破坏性和奴役性的政治工具,现实的社会中无法寻求到一种这样的力量能够打破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控制,并推动政治的变革。这就使得马尔库塞的思想显得格外悲观。而弗洛姆则认为,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是造成乱象的原因,科学技术的非人道化又源于人们对最大效率原则的追捧,以及对于科学技术的迷信与崇拜。解决的途径在于将科学技术人道化,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法兰克福学派的另外一名学者哈贝马斯的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深入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这种意识形态更加具有控制性和迷惑性。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
反观国内学术界对于高新技术时代人的异化现象研究起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这主要与国内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全球化的加快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这一时期,信息产业在我国有了迅速的发展,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部分学者敏锐地发现了隐藏在信息化背后的异化现象,并对其展开了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如下:
1.对异化理论的文本解读
2001年,苏州大学朱有荣在其硕士论文《马克思异化理论与现实批判》中通过对马克思的历史观、异化观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比较,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西北大学的杨康欲欣在2012年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为其硕士毕业论文,全文在理清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前提下,分析了现代人在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其人与自然之间的异化表现,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当代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内所存在的一些异化现象,探讨了这些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和历史性。刘宗碧教授在《哲学动态》2012年第11期发表的题为《<巴黎手稿>的双重异化批判和马克思新经济学逻辑的孕育》的文章,通过对《巴黎手稿》的解读,提出马克思在《 巴黎手稿》中关于两个异化的关联论证,是揭示市民社会的不合理性,是进行资本主义现实批判的新经济学逻辑建构。
2.对不同异化理论的比较分析
如吉林大学王海英博士,在2008年的博士毕业论文《马克思与弗洛姆异化理论统观》中,通过对马克思与弗洛姆两种异化理论进行纵向的逻辑梳理,分析两种理论的内在关联:人道主义立场。又如华中科技大学的兰俊丽在2004年的硕士毕业论文以《马克思、卢卡奇、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及其比较研究》为题,探讨和研究了三位思想家的异化理论,并以不同的角度对三者进行了比较,并对他们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再如2010年发表于《理论月刊》,由李霞玲和王贵友撰写的题为《劳动的异化与技术的异化———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异化理论之比较》的论文,从人类生存异化根源、本质、解决的途径等方面对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异化理论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同时提出了对异化的反思。
3.将异化理论纳入当代社会历史背景中进行研究和论述
李桂花教授在2011年出版的著述《科技哲思——科技异化问题研究》分别通过三个部分,对当代科学技术异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科学技术异化进行了反思,并梳理了不同时代科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的思想。其次,通过对前人思想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异化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对科技异化规避的途径。肖峰教授在2003年出版的著作《现代科技与社会》,全书共分为十二章,通过科技与社会的整合的角度对现代科技前沿的基本层面及其社会人文意义进行了介绍,其中对科技的社会功能、科技的人文效应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肖静在2007年发表在《当代传播》期刊上,以《新媒介环境中人的异化》为题,通过异化这个批判的角度对新媒介发展(主要以新媒介的主体互联网为例) 给人所带来的负影响做一番探讨, 认为新媒介的发展使人成为过度依赖信息的“机械人”、疏离冷淡的孤独人和社会发展中的“单面人”。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人的异化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且,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和关注程度,也在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联系程度的不同而不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加深和扩大。这些成果,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异化理论,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不同时期和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揭露出不同社会现实条件下人的异化问题。通过总结和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会为会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方向。
二、信息化时代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信息化时代的形成
信息化时代的形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突破;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社会思维模式的形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人类社会主要是对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突破与应用不仅使得人类社会掌握了更加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同时也使得人类社会认识外部世界的媒介和方式发生了改变。第二个阶段:由于人类社会认识媒介和方式发生了改变,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与革新不再是局限于某一个小范围的生产领域,而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这种应用也催生了其他领域的技术革新与应用,整个人类社会进入到了一场由信息技术变革带来的各领域技术的集群化革命。通过这一阶段,人类社会在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整个人类社会开始了信息化的过程。第三个阶段:社会的信息化,使得整个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信息化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集体思维意识。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时代的形成,首先是由信息技术的创造与应用开始的,继而广泛的应用于其他社会领域,最终对整个社会思维模式产生影响的过程。它的形成不仅仅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叠加,而是对于这一时期人类社会集体意识和社会形态的描述。
(二)信息化时代的特征
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时代的标志,是对信息化时代含义的反映。所以,对信息化时代特征的研究,也是对信息化时代发展规律的探究。
1、智能化。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在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中贡献比重和地位的变化。另一方面体现在技术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智能化。前者主要是指,知识在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较之其他要素要大得多,其地位也重要得多。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后工业社会》中指出,1980年,美国的社会就业人员中有一千五百五十万人是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占当年就业总人数的16.3%,而在1958年这一数值不过是11%。当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知识,不仅包括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还包括对于社会管理知识。在贝尔这部著作中还提到,就业与制造业的人数为二千二百万,只占当年就业人数的22%,更多的人或成为政府雇员,或成为提供服务性产品的人。而对于技术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智能化,主要是指,在生产活动或社会管理活动中,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2、电子化。电子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以促进人类社会良性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目的的历史进程。这里的电子技术一般分为两类: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电子技术。就我们现在人类社会所处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技术主要是指信息电子技术。具体的说就是指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高科技技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在中国工信部所给出的统计数据中显示,截至2016年1月底,全国移动通信电话普及率达94.1(部/百人)②上述数据无论是对互联网技术的统计还是对现代通讯技术的统计,我们都能看出,电子化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的一大特征。
3、全球化。全球化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地域”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从地域上来看,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地域之间距离在不断地缩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通过视频见到千里之外的亲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把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并能使人们快速安全的迁徙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另一方面,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在走向全球化,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无论是经济的合作还是文化的交流与认同,都变成了一种常态。国家的概念和界限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不是那么清晰。大多数国家的政府,也在积极的参与全球化的进程,这似乎变成了历史的一种潮流。
4、非群体化。非群体化是指在信息化时代,个人可以在信息技术和其他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完成以往需要群体参与才能完成的工作。例如,以往我们对于信息的接受和发送需要借助系统庞大的传统媒体,而现在,我们个人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作出实时的报道。人们也可以个性化的选择接收自己关心的信息。同时,对于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毫不隐讳的发布,不用再顾左右而言他。从生产方面来看,由于数控机床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前需要集体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要单人操作即可完成。
5、技术与知识更新的快速化。在信息化时代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是非常快的,就连接网络的方式来看:2002年,我国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1200万台,利用拨号方式连接网络上网的人数占网民总人数的74%,而在三年以后这一数据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5年采用宽带上网的人数已经达到6430万人,占当年网民总数的57%,超过了采用拨号上网的网民数量③。到2012年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中已经没有对拨号上网的调查结果了。另据数据显示,2007年使用手机移动设备上网的网民仅5040万人,占网民总人数的24%,而且在200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18次调查报告中没有对手机网民的调查结果,而根据2015年12月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27亿人,占整体网民规模的18.5%④。
据此,可以看出,在信息化时代的进程中,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主的高精尖技术,已经以极快的速度进入我们的生活。并以其自身的特点在不断地影响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三、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特征
(一) 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信息化时代形成及其特征的阐述,我们不难看出,信息化时代不仅是技术革新的历史进程,同时它也是影响人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信息化时代的特征,使得处于这个时代的人的异化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所处的真实状态,同时也是对人的异化问题时代特征的真实描述。
1、人类日常生活的扁平化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有1.10亿网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教育,1.52亿网民使用网络医疗,9664万人使用网络预约出租车。同时,根据《智能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统计显示,在正常情况下,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会解锁屏幕122次,有12.4%的人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6小时,57.1%的手机用户,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长在2-5小时⑤。这一系列数据表明信息化时代人类通过对高新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在不断地改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对日趋成熟的高新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依赖。而且为了得到并长期拥有这样便捷全面舒适的生活,我们只能借助以高新技术搭建起来的平台,因而我们的生活不再由我们自己去掌控,有的只能是屈从。
2、人类社会意识的趋同性
在马克思所处的工业化时代,由于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压迫,资本家与工人之间体现出来的是强烈的阶级对抗性。对异化劳动根源的探究,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揭露。所以工业化时代,人的异化带有很强的阶级对抗性,社会意识也直接反映着不同阶级的诉求。但是在信息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待遇得到了明显的改变,阶级的矛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资产阶级面对的不再是无产阶级,人类社会从对抗渐渐走向了合作,由武力征服变成经济竞争。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都面临着发展的问题。显然,人类所共同面对的就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与人类的矛盾。这也就使得,在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的意识中淡化了阶级的属性,社会意识出现了趋同性。
3、信息鸿沟现象的出现
信息鸿沟又被称为数字鸿沟,是指由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球发展和应用,造成或拉大的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内部群体之间的差距。也有学者把它说成是“知识鸿沟”。无论其称谓怎样,信息鸿沟现象所体现出来的,都是人们在信息资源利用上出现的一种不平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历史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因素、个人知识结构等。当然,这种不公平并不是绝对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济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对于信息资源的利用都占有比较大的优势。同样,信息技术对于个人的知识储备也有较高的要求。从表面上来看,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机会是均等的,但是正是因为加上了这些附加的条件,这种均等的机会变得虚假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系列因素并不是我们后天形成的,它具有一种先天性。即便是对于知识来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即便是所有人都有平等享受教育的机会。但是,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已经超越了大多数人知识更新的速度,从而使很多人在信息化时代中处于弱势地位。在他们看来,科学技术带了的,并不是高品质的生活享受,而是无休止的社会压力。
(二)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的特征
在不同时代,人的异化理论有着不同的时代特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深刻的揭示了工业化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其体现出来的对抗性、意识形态性都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特性。与之相比较,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特征。
1、麻痹性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有着很强的对抗性,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活动对于劳动者的体能要求不再那么强烈。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机器的应用,不再需要更多劳动者的配合。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以前那种阶级的对抗已经不再那么明显。
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精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技术的进步粉饰了人类社会存在的困境,麻痹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美丽梦幻中。而且,随着信息鸿沟问题的凸显,这种粉饰的背后,同样也是对局部利益诉求的压迫。这样的压迫显得更加的残酷。
2、单一性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所体现出来的权威性,足以体现出一种单一性。表面上看,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得了很多的自由,但是这种自由是用对科技权威性屈从的前提下体现出来的。而且这样的屈从不是由人类自身选择的,无论你是否愿意,答案永远都只有一个。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文化领域,你只能选择相信科学技术的权威,不用也不可能质疑它的合法性与统治性。从而使人们放弃了思考,放弃了对自身自由的追求。更加可悲的是,这样的情况会愈演愈烈,在科学技术统治的世界里,要想获得更大的自由,只能选择对现在已有的科学技术进行更新换代。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人类社会要想突破科技的束缚获得更多的自由,就必须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其进行替代,人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也就愈加紧密,二者形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
3、控制性
正如前面的数据所显示的那样,信息化时代已经融入到了人类生活的很多领域,与此同时,全国有95.2%的企业使用计算机,有89.0%的企业使用互联网技术,还有超过30%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开展网上销售、采购业务。⑥这就说明在信息化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的不同领域,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似在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但事实上,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在不断地控制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现象和异化特征都直接反映出了,信息化时代人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矛盾,对这一矛盾的总结,有益于我们对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原因进行探究。
四、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产生的根源
人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物,作为社会人,其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人同样也是自然存在物,其通过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维持自身肉体的存在。而在信息化时代,劳动资料、劳动过程均被信息化,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也只能接受被信息化了的劳动资料和劳动过程,同时,去改变已有的思维方式,在信息化时代去让渡出自己的主体地位。
(一)劳动资料信息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资料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将其定义为,置于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也就是说,劳动资料是生产工具和间接参加劳动活动的物质条件(如:土地、道路、仓库等)的组合。如果我们的手中的劳动资料足够的先进,那么我们的劳动效率将大大提高。无疑,信息化时代的劳动资料是被一系列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高效率的劳动手段,它在提高了劳动效率的同时,也在不断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使得劳动生产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被信息化的劳动资料背后,自然会突显出智能化和电子化的特征,这是由信息化的特征所决定的。同时,劳动资料作为劳动的基础和前提,必然也会对劳动的全过程产生影响,所以,劳动资料的信息化为劳动过程的信息化和人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提供了可能。
(二)劳动过程信息化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过程就是人借用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变化的过程。显然,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起到了连接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作用。当信息化的劳动资料被劳动者带入到劳动过程中时,劳动者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信息化的劳动资料,必然会不断的提高劳动技能和知识储备。同时,由于劳动者素质和劳动资料先进程度的提高,对于劳动程中所关注的劳动对象也会发生改变。总而言之,劳动资料的信息化促使了劳动过程中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的信息化,使得生产力水平和劳动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有很多的劳动岗位不再需要劳动者直接用体力参与劳动,即便一部分旧有的劳动生产部门需要大量的劳动者从事体力劳动,但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这种生产方式也逐渐会被智能机械所替代。所以,人在很多劳动过程中失去了主体地位,劳动生产最急切的需要不再是人的体能或是资本,而是,科学技术知识。这种主体地位的让渡在劳动活动中的体现就是劳动过程的信息化。这种被信息化了的劳动过程是科学技术对劳动的控制,同时也是对个人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的控制。人类社会不得不臣服于科学技术,个人的发展也必须臣服于科学技术。而且,这样的让位会随着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加深和科学技术应用能力的加强,将逐步从物质领域的生产向人类精神领域扩散。
(三)意识形态的弱化
信息化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一次大范围的提高。而这一次生产力水平的大发展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一样。首先,对于技术的改造呈现出了集群化、系统化的改造,不再是对某一领域的技术改造。其次,以往对于技术改造主要依靠对于技术的发明,科学理论对技术的指导,技术的革新具有偶然性。而信息化时代出现了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趋势。最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充满了系统性和连续性,必然导致科学技术快速转换为生产力的过程。总之,信息化对于人类物质生产领域大范围、多领域、系统化的改造,使得人类社会拥有了不曾有过的生产潜力和消费欲望。与此同时,人类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全面退却,加之生产领域透露出的巨大潜力和消费欲望,使得科学技术的权威性得到了确立。原有的一切意识形态都将受到科学技术权威性的挑战和影响。而这种权威,使得科学技术本身成为了一种价值评判的标准,成为了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也导致了实证主义与功利主义的盛行。从当代人的行为方式来看,人们的动机在此变成了对功利的追求,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其纯粹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淡化了对于人类思想、阶级、政治立场等意识形态要素的考虑。这种对意识形态的淡化必然导致人类社会所有的道德、伦理、价值判断在信息化时代出现混乱。人类在设计或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时,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行为的本身是否符合功利主义的利益最大化和是否符合实证主义的客观性。
当然,有可能人们意识到了在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的弱化。但是,那也于事无补,因为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只为人们预备了唯一的一条道路。人类社会已经对科学技术形成了依赖,形成了信息化的物质生产,信息化的价值批判体系。人在信息时代被异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五、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的消除
我们在前面对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现象、特征、和产生异化的根源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些探讨和研究似乎显现出了一定的悲观情绪。但是,正如海德格尔说的那样“我们越是接近危险,通向拯救者的道路就开始越加明亮”。⑦我们应该相信,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之一,人类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这一问题。然而,要想找寻出可能的克服这一问题的路径,就必须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入手。
(一)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消除的客观条件
1、大力发展生产力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异化问题之所以产生,其根源在于私有制经济的存在,而私有制经济又是由于现阶段生产力的不够发达造成的。虽然,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水平存在着两极分化,这种提高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类对于物质的需求。而且,科学技术作为把控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只被少数人所掌握,就如马克思所说“受这种生产力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的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为自己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在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⑧唯一不同的只是将资本家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把控者。所以,要想消除人的异化,前提就是必须大力的发展生产力。
而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应当考虑得更加全面。原因在于,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为直接的方式,特别是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是明显。也正因为如此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对于劳动者的专业知识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换速度的加快,必然导致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这不利于劳动者对于新技术的掌握,极易造成信息鸿沟现象的出现。所以我们应该简化科学技术的操作流程,降低操作难度。以此来满足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劳动者知识储备与知识快速更新的要求。总而言之,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消除人的异化问题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极力避免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出现恶性循环,不能因为要发展生产力而忽略了人对于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
2、用制度规范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卢梭看来,作为“社会人”我们现阶段只能在枷锁中去获得“相对自由”,“相对自由”并不是无限制和本能的、为所欲为的权力,人们应该遵循已经确立了的社会秩序,建立根据契约而定的社会制度。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代人消除异化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摆脱科学技术的影响回到自然原始的状态。在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标准时,我们只能建立健全规范科学技术应用的制度。当然我们在此并不是提倡建立起一个契约论的国家。而是在已有的社会形态下,建立健全有利于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和谐发展的社会制度,为其提供制度保证。
总而言之,要想满足消除人的异化的客观条件,就应该一方面发展生产力,另外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消除人的异化既有物质基础又有制度保障。
(二)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消除的主观条件
1、提高人们对异化问题的认识水平
事实上,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问题所反映出的,就是人类错误的认识了人与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为了能够改变人类这种错误的认识,为消除人的异化问题提供前提条件,我们必须提高对异化问题的认识水平,充分肯定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人在认识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2、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发现或创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科学技术又推动着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需求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但是,长久以来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认识有着很多的误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人类社会对科学技术过度崇拜,认为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利用科学技术可以解释一切现象。这样的观念,无疑会使得科学技术被神化,被当作检验一切的标准和尺度。显然,科学技术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依靠生产力的提高。其二,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价值倾向性存在着片面的认识。科学技术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科学技术也同时具有毁灭人类的能力。就科学技术的本质来看,它没有价值上的倾向性,它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好是坏完全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正因为,人类对于科学技术认识的局限,才使得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人类应该如何树立对于科学技术的正确态度。
六、结语
通看全文,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人类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而这种依赖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对于劳动生产的统治。人类不得不依靠劳动获得生存的权利,也就不得不依赖于科学技术。显然异化已然成为了一种必然,是人类社会必须经历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离不开科学技术的陪伴。科学技术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我们不能说科学技术是万能的,但是,没有科学技术是万万不能的。我们不能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了问题,就将完全否定它的作用和存在价值。我们应该客观的、全面的来看待科学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应当从人的身上去寻找原因。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信息化时代人的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也可以将这一问题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契机。走出了困境,人类社会就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与前途!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289至290页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第37次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6. 第18次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第37次
⑤360手机用户调研中心.《智能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2016年3月
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 第37次
⑦【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宋祖良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201页
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第38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0]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8]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9]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0]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李贺(1987),男(汉族),重庆市万州区,哲学硕士,科员,研究实习员,农村区域发展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农业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