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天人合一”观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2016-10-11刘怡
刘怡
【摘要】生态和谐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面对当前严重的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反思传统的民族文化遗产,试图从中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文章简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并从当代生态伦理思潮方面着重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和启示。
【关键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启示
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全球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激化,生态问题已成为目前人类所关注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问题。
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历史渊源概述
中国历史上的“天人合一”观念源远流长,其思想来源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的“神人合一”观念。在这种观念下,神帝支配着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们通过占卜和祭祀来通达神意。后来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帝的绝对权威逐渐减弱。而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使“神人合一”的观念被统治者所利用,从而具有了明显的政治色彩。以周代商的巨大社会变革,使帝的神秘意味进一步下降,周人以天来代替以往的帝,并对天命观进行改造,使“神人合一”最终转向“天人合一”。
二、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及生态伦理主张
(一)“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涉及了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人性与天道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多个方面。所以“天人合一”思想是多层次、多方位的。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将“天人合一”就简单地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坚持辩证的基本方法,既要从宏观方面在整体上把握其丰富的内涵,又要从微观方面对其复杂内容加以具体的科学分析。但至少“天人合一”包含了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三个方面。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第二,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应服从普遍规律。第三,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第四,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协调。
(二)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文化伦理主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个存在论的命题,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论的命题。从价值论的视角来看,这一命题把追求和谐作为一种至高的价值目标,而和谐的根据不在人之外,就在人自身,所以追求和谐就成为人生的当然使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追求和谐就是实现“视天下犹一家,中华犹一人”的大同世界;从个人安身立命的角度追求和谐就是获得一种至善的人格规定,这在张载看来就是要达到“民胞物与”的境界。这种人生价值追求,意味着人已经贯通、超越了“天——人”、“物——我”、“内——外”、“上 ——下”的界限,真正实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个体的生命托付于宇宙大化流行的规律中了。我们之所以可以寻求“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一个基本原因就在于,“天人合一”思想能够自觉地对生态学进行科学认知。基于此对其进行现代生态学的注释并引入大系统的观念,以生态系统整体的视角来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从而建立“仁民爱物”的自然观、“一体归仁”的人道观和健全的人性。
三、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财富快速增长带来的不仅是人类欲望的满足,更带来了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问题。塑料袋的发明方便了人类,污染了土地与河流;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肆开采应用方便了人类,污染了臭氧与空气,最终都伤害了我们人类自己。
(一)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当前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发展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人类所面临的新的全球性和广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二)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环境问题在我国如此的严重,究其原因应该说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亦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而且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又使其具有特殊性,下面笔者将分别进行一下具体的阐述。
1、经济因素。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国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2、人文社会因素。“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一直就与‘人类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说前期的生态学更多地显示了自然属性的话,那么现代的生态学,则更强烈地显示了它的社会属性这一面。
四、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对建设当代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和特点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发展的标志。人类不断的往前发展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繁荣,更是精神文明的支撑和发展。
1、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则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2、生态文明的特点。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要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要求我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各种生产实践中都要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做到“天人合一”。
(二)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思想对建设当代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是要坚持整体和谐可持续发展观。二是要进行生态伦理教育。三是要进行广泛的实用研究。四是要加强法制建设。
五、结语
中国传统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从生态伦理的意义上说,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体,是一种追求人类和自然共存的观念。这一思想启示我们既要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既不屈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人既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也不是大自然的奴隶。人类要以真诚的心善待自然,恢复人与自然的朋友关系,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天人和谐”。“天人合一”的这一生态智慧有助于突破人与自然主奴式的对立格局,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我国健身生态文明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