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离开开普勒

2016-10-11曹怡宁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开普勒哔哩星球

曹怡宁

“嘿,你想回地球去吗?”

弓身窝坐在囚笼里的我微微抬起头,说话的人,嗯,应该是人吧,在一面巨大的电子激光屏幕前操作着什么,他戴着护目镜,我看不清他的脸。

我没有作声。

三年前,我莫名其妙地被开普勒星球的人带到这里,他们说我身上没有地球上最普遍存在的自私与攻击性。

于是我成了他们的研究样品。

那人一直在输入一些我看不懂的字符,那个我估摸着跟计算机差不多的东西在处理数据时一直发出“哔哩哔哩”的声响,随后,一串串荧光绿的编码便在空气中游走。

蓦地,我就想到了我家院门口的那株香樟,叶子碧绿的时候,阳光一照也是绿得荧亮。

“我分析了你的毛发、血清和基因片段,以及这三年来对你的行为实验的数据和当时所发出的脑电波信号,发现你和绝大多数地球人不太一样。”他停了一下,“你的自私片段消失了。”

“所以呢,这又能说明什么?人与人本来就千差万别。”

“所以我们怀疑你是我们开普勒星球的子民。”他转过椅子来。

“胡说,这不可能。”我直视着他,他仍旧面无表情。

“你地球上的身份显示是孤儿,再有这一系列的数据比照,这让我们不得不相信,你是我们经过地球时不小心遗落的那个孩子。”他语气确凿,“所以我来问问你,你是要留下,还是回到那个杂乱污浊的地球去?”

“你等等,我有点乱。”地球?开普勒?没有自私与攻击?我到底是谁?回去还是留下?这所有的一切在我的头脑里汇成一股飓风,然后旋转——旋转——旋转——像疯了一样。

那人停了一会儿又平静地说到:“在你做出选择之前,我还是要负责任地告诉你,你的基因本质上并不适合在地球上生存。”

我自己明白,我无欲无念、无怨无愁。

而地球,抑或可以称作人间,却充满了贪嗔痴、慕恋欲、爱别离、求不得。

可我却不愿舍它而去。

“你可以让我看看现在的地球是什么样子吗?”我凝视着那人,凑近了笼门。

那人低头看了我一眼,叹了一口气,长长地。

“你当真要看?”他再一次试图让我收回刚才的话。

“是的。”我很坚定。

他的动作顿了一会儿,然后开始从机器的存储空间内调取影像资料。四下里静静地,没有一丝阳光透进来,实验舱里的光照、温度、湿度统统由微电脑控制,刚刚好。我突然就怀念起大夏天在闹市闲转,满头大汗地和小摊贩讲价的日子来。

微电子屏显示出地球的影像来,五大洲的轮廓开始慢慢清晰。接着,一帧帧画面便在眼前浮现——依赖电子成像技术:地球上有人找到了抗击艾滋病的药物,有人正在炎热的大陆上忍受着变异病原虫的感染,有人享受着混合动力车的舒适,有人却因为战争而四处奔走哀哭。

最后一个画面是我曾经的家,因为久无人住,里面被小偷光顾过,凌乱,潦倒,似乎还有老鼠。

我们都没有说话。

“人间就是一艘漂浮在欲望之河上的轮船——河水因为掺杂了过多的欲念而散发着微微的腐臭,像一锅浮游生物熬成的粥。但不得不承认,是人的全部欲望承载起了人间——生的欲望,死的欲望,从善的欲望,作恶的欲望……所有这一切汇聚在一起又托起了人间,于是静静地流向虚无之境。”

“那么人间就是天堂,人间就是地狱,人间就是人间。”

“人间就是无数人的活着。”

我头脑里有些乱,却又分外地清晰。

我静静地看着地球上的人们,哪怕拥挤、贫穷、疾病,依旧虔诚地寻求他们的福祉,以上帝的视角。

“我决定回去。”

点评

读罢本文,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威尔·史密斯出演的科幻电影《重返地球》。当地球早已被欲望、贪念、贫穷、疾病、污染、拥挤所包围的时候,文中的“我”却给出了坚定的答复:“我决定回去。”为什么“我”会给出这样的答复?当然是因为对地球的不舍与依恋——就算地球早已千疮百孔,回归地球也仍是每一个地球人不变的选择。这是一篇科幻题材的小小说,但同时更是一篇充满了反思、渴望、回归与爱的小小说。作者在短短的千字文中,控诉了环境的污染、欲望的深重,但同时也表达对人类、对家园、对地球那无尽的爱与包容。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写出如此厚重有力度的文章实属难得,获得特等奖自在情理之中。

猜你喜欢

开普勒哔哩星球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摧毁吞噬星球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开普勒的最新发现:第二地球
“死而复生”的开普勒
开普勒的大发现
孤独远行的开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