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

2016-10-11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鹪鹩冷暖体味

庄子曰:“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语文素养的提升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行千里路的跋山涉水,何来处事之满腹经纶?没有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又怎会有力透纸背的深思熟虑?

诚然,课堂的有效教学与课外的大量阅读,对于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可忽视。前者有助于我们掌握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则使我们畅游文学世界,体味另一番风情,对个人的思想提升尤为重要。然而,较于上述两种方式,生活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恨事: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鲫鱼多刺,三恨……我不记得了,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下意识地想到了第三恨当是语文没有了生活里的墨雅书香吧。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可以赏风花雪月,明人生之境。朱熹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这源头活水便是生活这本大书吧!语文素养在我们观秋叶瑟瑟飞舞、赏春蜂噫噫鸣叫之时,便不知不觉得以感染并被提升。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可以尝人情冷暖,品世间的爱与苍凉。是谁在沙洲之中“拣尽寒枝”却不肯栖?是谁在赤壁岸边高歌大江东去?苏轼品出了人情的冷暖,终于在黄州种地、酿酒。“一饮东坡醒复醉”,若是无这世态的阴晴冷暖,苏子又何以一词一句震撼人心呢?

咀嚼生活的墨雅书香,成一曲千古绝唱,氲一缕万古情长。他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生活,却仍然道出“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之类的诗句。他对生活的体味终成其“诗圣”之称号。若是没有他对“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的深刻咀嚼,何来“吾庐独破”的万丈豪情?又何来千古间那一瞬温暖的星光照亮历史的暗夜?

课堂教育与阅读书籍尽管益处颇多,却免不了如鹪鹩巢林一般短浅,如偃鼠饮河一般粗陋。然而生活的体味和实践,才能真正提升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使人明人生之境,察人情冷暖,品世间的爱与苍凉,终成一股傲然的冲天豪气。

林清玄有言:“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希望在畅游生活的时候,我们能有如苍鹰斗苍穹般的豪迈,而不是如鹪鹩一般短浅,因为生活的墨雅书香就在那里。

阅卷组点评

这是一篇满分作文。作者审题精准、立意明确,开篇即通过庄子的话揭示出社会生活实践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并在明确比较了三种提升途径之后,再次强调对于提升语文素养,“生活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随后从三个方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事例丰富、语言优美、条理清晰。结尾处再次提到庄子所说的鹪鹩与偃鼠,并再次比较三种途径,可谓首尾呼应,扣题紧密。此外,作者整洁的卷面与漂亮的书写也受到了阅卷老师的赞扬。

猜你喜欢

鹪鹩冷暖体味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交织冷暖
“蚕要暖”与“麦要寒”——在冷暖中成熟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徜徉唐诗觅鹪鹩
鹪鹩还在唱歌
体味细节
狄金森诗歌鹪鹩意象的跨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