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染色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对比性研究

2016-10-11陈国丽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玻片染色法抗酸

陈国丽



两种染色法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对比性研究

陈国丽

目的:研究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在诊断结核病中的灵敏度与阳性率。方法:收集100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对抗酸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检测痰液中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荧光染色法检测±~4+ 为35例,阳性率(35.0%)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4+为20例,阳性率(20.0%)。结论:荧光染色法操作简便快捷,低倍物镜观察,阳性检测率高,有效减少漏检误检,适合在肺结核病诊断中运用。

肺结核诊断 荧光染色法 抗酸染色法 痰涂片

对于结核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结核杆菌的检查和病理分析来进行的。对肺结核的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减少耐多药结核产生有着重要意义[1]。为了进一步研究结核病患者诊断中不同检测方式的灵敏度与阳性率,提高结核诊断准确率,对来我中心进行结核病诊断的100例疑似患者痰标本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结核病诊断的100例患者痰液标本,其中,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为57.8岁。6例原发性结核,78例继发性结核,16例结核性胸膜炎。对上述100例患者痰标本均进行抗酸染色法及荧光染色法染色镜检查痰液中的结核杆菌阳性率,并进行比较。

1.2 材料与方法 收集结核病患者的痰液标本100份放置在无菌密闭的痰盒中,严格按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规程》操作挑取痰标本中干酪样、脓样痰标本,在玻片右侧2/3处均匀涂抹成10cm×20cm大小的卵圆形痰膜,同一份标本制备2张痰玻片,待涂片自然干燥后,分别放置在染色架上,火焰固定,将固定好的痰片按下列步骤进行荧光染色和抗酸染色。

1.2.1 荧光染色法 ①在痰膜上滴加0.1%的金胺0染液,30分钟,流水冲洗。②滴加3%盐酸乙醇,脱色3分钟或至无色,流水冲洗。③滴加0.5%高锰酸钾复染液,染色1分钟,流水冲洗。④将染色后的玻片置于玻片架上,自然干燥,在荧光染显微镜(Primo Star EX30)下进行形态学检测。

1.2.2 抗酸染色法 ①在痰膜上滴加0.8%的石碳酸复红染液,加热至出现蒸汽,保持5min,流水冲洗。②滴加5%的盐酸乙醇,脱色1min,流水冲洗。③滴加0.06%的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s,流水冲洗。④将染色后的玻片置于玻片架上,自然干燥后,进行抗酸染色普通光学显微镜(Nikon ECLIPSE E200)下进行形态学检测。结合显微镜检测进行数据分析。

1.2.3 试剂 荧光染色法和抗酸染色法试剂均由贵阳市疾控中心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荧光染色法检测阳性±~4+为35例,阳性率(35.0%),抗酸染色法±~4+为20例,阳性率(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荧光染色法检出率灵敏度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分析 (例)

3 讨 论

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入侵机体内部导致感染的常见疾病,是经常发生于青壮年的缓发慢性传染病,经由呼吸系统进行疾病传播,疾病潜伏期为4~8周[2]。约80%以上的结核病变发生在肺部,少部分病变发生在骨骼、皮肤、淋巴等部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群的大面积流动,给结核病的防控和规范性治疗增加了难度。早期结核症状不显著,且表现多样化,很容易造成误诊。近几年,随着艾滋病的不断传播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结核病的发病趋势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实验室进行结核病诊断,主要通过细菌学培养以及痰涂片检测,细菌培养所需要时间比较长,约2~8周,尤其是针对无痰的结核患者更难以确诊。X线健康检查,对于初次感染未出现结核病灶患者,没有实际指导意义。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出结核病,对于患者治疗预后有很好的疗效,并且对控制耐多药结核的产生起到阻止作用。痰涂片实验常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初筛检测,该检测方式价格便宜、操作简便[3]。

在本研究中,对100例同一份痰液标本同时制备2张玻片进行抗酸染色及荧光染色,结果荧光染色法检测±~4+为35例,阳性率(35.0%)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法检测±~4+为20例,阳性率(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果比较中发现,荧光染色法用低倍物镜(40X)观察灵敏度更高,缩短观察同样多视野所用的时间,不易漏检,减轻检测技术人员工作强度。抗酸染色法用普通光学显微镜(100X)油镜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染色过程需要很好地掌握加热时间和温度。标本中含菌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荧光染色方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背景为黑色,分枝杆菌菌体呈现亮黄色,这就在结核杆菌辨识上更加准确、清晰,不容易发生误检或漏检的情况[4]。抗酸染色法在显微镜环境下背景是蓝色的,分枝杆菌菌体为红色,相对来说辨析度不高,缺乏的一定的清晰性。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荧光染色方法不需要进行加热,而且,在显微镜环境下有100个左右视野,能够较全面的检查。与此同时,该操作方式比较简便,很容易控制整个实验过程,提高工作效率。抗酸染色法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热,如果加热时间掌握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染液干涸,菌膜起层易被水冲掉,导致菌体不着色或着色不均,影响镜检结果判断,在耗费了大量人力、时间的基础上,工作效率无法保障,检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也无法保障。本文研究中的阳性比例以及分布情况来看,如果痰液标本中的分支杆菌数量比较少,那么,抗酸染色法检测的准确率不高,需要进行重复性检查。荧光检测法就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操作相对简单染色过程稳定。

综上所述,结核病患者临床诊断中,荧光染色法应用效果显著,操作方便、快捷,阳性检测率高,有效减少漏检、误检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尤其是基层实验室。

[1]赵平,张淑芳,高文慧,等.北京市朝阳区肺结核病患者细菌学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9)∶1821~1822.

[2]中国防痨协会基础专业委员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13~29.

[3]Horne DJ,Johnson CO,Oren E,et al. NaritaM. How soon should patients with smear-positivetuberculosis be released from inpa-tient isolation Infect Control[J]. Hosp Epidemiol,2010,31(1)∶78~84.

[4]周步全,朱建峰,王迎春,等.结核分枝杆菌标本的不同处理方法对 PCR 扩增敏感性的影响[J].现代医学检验杂志,2010,20(6)∶60~63.

Two kinds of staining in the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comparative study

Guiyang huaxi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uiyang 550025,Guizhou
CHEN Guo-li

Objective:To study the fluorescent dyes and acid dyes in the diagnosis of sensitivity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uberculosis (TB).Methods:collected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tuberculosis sputum specimens,against acid staining method and fluorescent staining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 sputum positive detection rate.Results:the fluorescent staining detection ±~ 4 + for 35 cases, positive rate (35.0%)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cid staining method ± ~ 4 + 20 cases, positive rate (20.0%).Conclusion:the fluorescent staining method is simple and quick,low-power objective observation,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is high,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idual error checking, suitable for use in tuberculosis diagnosis.

Tuberculosis diagnosis;Fluorescent staining;Anti-acid staining;Sputum smear /(编审:陈 强)

R521

A

1671-8054(2016)03-0165-02

贵阳市花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贵州 550025
2016-02-01收稿,2016-04-01修回

猜你喜欢

玻片染色法抗酸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抗酸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在分枝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
可移动染色和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
使用尖玻片、毛细管和尖滴管三种玻璃尖端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方法
PCR技术、抗酸染色法在肺结核病理学诊断中应用比较
采用插板法测试沥青表面自由能的误差分析*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四种防脱片剂在不脱钙骨组织切片中的应用研究
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何时服用抗酸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