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6-10-11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昆明65000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程度资本区域

■ 田 莉(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昆明 650000)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田莉(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昆明650000)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总量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性也越来越凸显。进一步强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的研究,明确其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机制,对于优化区域间经济发展,实现各个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了其中的各个影响因素,重点围绕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强化区域间经济发展协调,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区域经济协调程度不断增强,整体经济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在增长上还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性,资本因素、劳动力因素以及技术因素、制度因素等多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变大。具体来讲,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主要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差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差异以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异上。

就国内生产总值来讲,东部地区的GDP总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并且近些年来这一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东部跟中西部地区在国内生产总值上的差距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不同区域之间也有着比较大的差异。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率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总的来讲其经济增长率还是落后于东部地区。最后,区域之间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也有着差异,总的来讲我国不同区域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最快,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相差不大。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因素比较多,既有区域外的大环境因素,也有区域内的自身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造成区域之间出现经济增长差异。具体来讲,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主要有资本因素、劳动因素、技术因素以及制度因素等。这些因素围绕自身管理内容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资本因素

作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资本因素本身有着比较宽泛的内容和概念。从广义的概念上来讲,资本要素可以包含诸如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土地等相关要素。在研究中大多都进行了简化处理,仅考虑物质资本投入这一资本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物质资本投入又可以分为流动资本以及固定资本两种,在实际研究论述中通常都是采用资本形成总额这一指标来进行衡量。将存货增加额以及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进行累加就可以获得资本形成总额,它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能够获得的固定资产增加值与存货的变动值之和。

(二)劳动因素

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中,劳动因素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劳动因素的衡量,一般都是采用就业人数来进行权衡和分析,按照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实际劳动人数来对劳动因素进行研究。一般来讲,就业人数包含了在岗职工、个体业主、再就业离退休人员、农村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私营业主以及其他就业人员等。通过对上述人员数量进行统计汇总,来合理表达和反映一定时期内劳动力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

(三)技术因素

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技术因素在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具有核心作用。围绕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结合技术要素自身的特点,充分挖掘技术因素自身的可获得性以及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可以选取技术要素的投入情况、聚集基础条件以及产出情况等进行指标的选择。一是选择科技活动参与人员指标。这一指标主要是指从事科研活动并且具有初级以上职称或者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既包括了直接进行科研活动的人员,也包括为相关科研活动提供支持和辅助工作的人员。二是全社会的科研费支出。这主要是统计核算某一地区某一年度内为支持科研费所付出的支出金额。既包括劳务费、仪器设备购置费、土地使用费,也包括科研楼建造费、项目委托业务费等。三是专利的授权或者公开数。这一指标主要是衡量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数或者发明数。

(四)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中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讲的制度主要是指构成某一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基础的经济体制以及相关政府政策等。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合理完善的市场体制以及健康良好的制度环境等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对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情况下,研究制度因素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还是围绕制度变迁来开展的,依靠制度变迁实现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具体来讲,制度变迁主要包括对外开放程度变化、产权制度变迁、分配格局变化以及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等方面,围绕这四个方面的制度变化来合理选择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其中产权制度变迁主要是表现在市场经济中的非国有化成分在不提提升。由于市场中的经济成分改革主要是表现在工业领域,因此在对此因素进行反映时可以使用非国有化率指标来进行。在非国有化率公示表达上可以表示为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全部工业总产值。依靠非国有化率指标对市场中的经济成分变化进行反映和统计。由于市场化程度能够准确反映出市场这一因素在整个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大小,能够表示全社会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依靠自筹、利用外资以及使用其它投资等在整个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于企业以及整体市场环境中,自筹投资、利用外资以及其它投资这三项指标在投资规模大小上都是由市场以及投资者自行决定的,这三者之间的大小比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市场投资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大小等。分配格局的变化可以通过市场化收入分配比重来进行反映,能够对经济利益分配市场份额变化进行实施检测。在公式表达上,市场化收入分配比重可以表达为(当年的地区GDP-当年地区财政收入)/当年的地区GDP。除此之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制度因素。具体来讲,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对于经济增长是通过下面的机制来实现的,各个地区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结合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来对自身生产管理进行合理安排和规划,这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提升使用效率,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用进出口总额/地区当年度GDP总额来对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进行反映。

表1 不同时期要素贡献表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作用分析

总的来看,各个地区在经济增长上主要还是依靠市场中资本要素的投入,尤其是围绕我国东西部地区市场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可以发现,在诸多的增长推动因素中,资本投入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大多数地区都是借助于资本要素的大幅度投入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和促进。同时,各个地区在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也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和提升,这对于活跃我国的整体经济活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挖掘经济发展潜力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尽管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增长的因素有所不同,但是都是以资本投入为最主要的因素,此因素的贡献程度是最大的。与此同时,在资本投入影响因素贡献的基础上,制度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的贡献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和增加。这些新的情况和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各个地区在经济增长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经济增长在质量方面有了新的飞跃。

本文考虑了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因此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型:

式中Y表示国内生产总值;K表示资本存量;L表示就业 人数;T表示技术要素主成分;I表示制度要素主成分;α、β、γ、δ分别表示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因素的产出弹性。表1为不同时期要素贡献表。

除了不同地区经济有着不同程度的增长之外,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增长上也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之间的经济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单纯就资本因素来讲,东部地区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这也成为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导致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最主要因素。除了资本因素之外,劳动因素在东西部地区之间也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基于当前我国还处于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格局,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因素也是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再者,技术因素也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这一影响因素上东部地区具有很大的优势,东部地区依靠自身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等条件,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因素,技术因素的聚集正成为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上都越来越重视这一关键性因素。

制度因素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中的重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越来越大。由于我国的东部地区处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在市场化程度、经济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对外开放等方面都位于国家前列,在制度因素方面拥有的较多份额使得这一地区具有了较多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优势,这一优势能够使得东部地区在经济增长上具有较多的贡献,成为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正是由于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在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上都明显弱于东部地区,表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技术创新以及研究开发能力上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同时其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市场开发程度都落后于东部地区,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上的差异也表明了不同区域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一体化都难以有效保障各个影响因素在区域之间的传递和沟通。

结论和启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制度因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逐渐成为不同地区推动自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二是充分依靠技术因素的经济推动作用,其中科技创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科研资金投入都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区域之间出现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原因。三是要推动区域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东中西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提升资本、技术等相关因素的使用效益和使用效率。四是充分依靠中西部地区的地区优势,积极发展自身的特色经济,在此基础上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尽管中西部地区在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扭转自身的总体劣势,但是也应当注意到这一地区在水电、旅游、石油、畜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依靠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发展,逐渐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支出产业以及主导产业,依靠支持支柱产业发展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切实夯实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石,实现不同区域内经济的协调增长,有效减小区域间经济增长过大的差异,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F061.5

A

田莉(1983-),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单位为云南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1.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11)

2.潘文卿.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J].中国社会科学,2013(1)

猜你喜欢

程度资本区域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VR 资本之路
分区域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断裂对油气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