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供应链视角下我国流通产业关系创新思考
2016-10-11刘捷萍副教授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 刘捷萍 副教授(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协同供应链视角下我国流通产业关系创新思考
■ 刘捷萍副教授(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流通产业作为启动市场需求的助推器,已处于产业化发展新起点,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流通产业与供应链之间缺乏战略联盟及有效信息共享,协同能力明显不足,从本质上制约流通产业集中度、现代化的建立与提高。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的意义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协同运营机制、协同信息、协同监管等方面提出创新路径,以期推动我国流通产业发展。
供应链流通产业协同关系创新路径
商品交换功能称之为“流通”,而这种交换功能的载体就是“流通产业”,是从事商品流通或专门为商品流通服务的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国家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流通产业发展具体微观优势不断减弱,利润提升和规模扩大、新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等挑战随之增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猛发展背景下,流通产业必须调整现有经营战略、经营模式;并以市场为导向,从传统个体生产、分散生产模式转变为“供应链”新生产方式;进一步深化企业、产业与国际分工,促进交易规模扩大化,以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这不仅是流通产业适应新竞争环境的需要,也是本身创新赢利模式、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必经之路。
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供应链内涵分析
供应链是一种基于围绕企业的网链关系结构,为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相互关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如图1所示,供应链基于系统和全局角度,通过整合链条上的最终用户、制造商、供应商以及零售商,形成一个整体功能网链结构,进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效率。科学合理生产与分销相结合,提高商品质量,降低系统成本,同时实现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高水平服务。
供应链的概念是基于扩大生产概念,并前伸和后延企业生产而来的。日本丰田公司通过精益协作方式将供应商的活动列入生产活动中,并且给予协调与控制,将供应商活动发展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哈理森(Harrison)给予供应链的定义是:“供应链是一种功能网链,即将采购的原材料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转换后的产品销售到最终用户的过程”。美国的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供应链从源点的供应开始,并在消费的终点结束,控制其分销渠道与增值过程,也就是供应商到用户的流通。”由此可见,供应链是指通过计划生产、产品获得、产品存储、商品分销与服务等活动,衔接供应商与顾客的一种链条,能够使企业满足顾客内外部需求的过程。
(二)流通产业供应链理论分析
广义流通产业与狭义流通产业是依照产品生产到商品消费的流通过程中服务范围的大小而区分的。广义流通产业是商品持有者所有贸易关系的总和,集合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等。同时包括了诸多行业:如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物流与金融等。狭义的流通产业只包括四种类型:批发、零售、餐饮与物流。流通产业供应链是集成资金、信息、安全与物流,并组合多种要素的系统,如供应商、加工商、物流商、营销商、消费者、文化、安全及环境等。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的前提下,以供应链理论为基础的从产品生产到顾客消费的整体过程,是以实现产品流通、促进行业发展、保护环境、优化资源为目标,以原材料采购、产品分级、初级加工、产品包装、商品分销与货物运输、货物仓储、商品消费等活动,再到回收处理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流通产业供应链与传统流通产业模式不同,主要体现在管理模式上:
第一,流通产业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方法,将产业链条上所有节点的流通企业组成一个整体,实现流通全过程的管理目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将各企业之间与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效率完全发挥出来。并且,传统管理模式是由于以流通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为基础,但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个企业内部职能部门间有性质与目标上的差别,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相互矛盾和利益冲突,从而加大整体目标化实现的难度。流通产业供应链却以其独特的网状结构能真正实现整体有效管理,其对供应、制造、分销、销售、服务商与客户进行有机组合,实现每个环节的环环相扣,从而覆盖了企业间与企业内部的多种职能领域,包括了零件、部件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供应、制造,货物运输、储藏等环节。
第二,流通产业供应链管理基于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建立全新库存观念。对双方而言,都是以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且经常性监督和修改该目标框架,以形成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目前管理方法有联合库存管理(JMI)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模式。CPFR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建立在JMI和VMI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使供应链系统能够获得同步化的优化运行。CPFR应用一系列处理过程和技术模型,覆盖整个供应链合作过程,通过共同管理业务过程和共享信息来改善分销商和供应商的伙伴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度,最终达到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库存和提高客户满意度的目的。CPFR采取了多赢原则,从全局观点出发,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以及实施方案,以库存管理为核心,兼顾供应链上其它方面的管理。因此,供应链全新库存管理,更有利于实现伙伴间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帮助制定面向客户的合作框架和基于销售报告的生产计划,进而消除供应链过程约束。
第三,流通产业供应链管理在不同层次上形成集成化管理模式。起初,由于供应链链条上的各企业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因此企业之间开始采取集成运作的管理战略;最终,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连续不断地从微观、中观到宏观集成运作,进而形成了一条合作紧密性较高的企业链条;集成化供应链由此形成。集成化供应链的优势体现在其运作各环节的高度、全面、紧密合作,包括在开发产品环节,联合预测环节、信息共享环节、战略环节以及业务流程环节上实现了计划的高度协调性与业务的畅通性。真正意义上集成化供应链必须要满足以上的各优势条件。综上所述,流通产业供应链管理是运用集成方法与集成思想,起始于供应商,终止于客户,并经由零售商、分销商两部分,涵盖整体过程的一种新管理办法。其在企业合作关系,优化企业全局,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等方面尤为注重。
(三)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的核心及意义
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的核心在于构建流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新型对称性竞合关系。竞合对称性关系是指供应链关联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相互制衡、相互影响,使得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均衡,并最终通过公司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构建成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不仅是合作关系,而是在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竞争,是一种典型的竞合关系。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的意义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是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由于供应链核“集聚效应”的核心思想,链条上的各企业均将竞争优势提高到最大程度,并把自身擅长环节发挥到了极致。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被整个供应链体集合到了一起,实现了将供应链的整体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化的目的。同时,建立供应商与流通企业间的一致关系,即新型竞争与合作的一致,是协同合作的核心。其需要摒弃以往狭隘的竞争对手思想,坚持双赢策略,这不仅可增加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而且可以促进和巩固市场竞争的地位,增强流通供应链中各方的竞争实力。
其次,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是降低流通成本的必经之路。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应对充满竞争的流通市场局面,加速改善流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快递行业信息化不足、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滞后、冷链运输运用不充分等,从而通过联合组织或公司协议等方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流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因此,流通业供应链协同合作可将制造、分销和顾客作为利益的相关者,在全局系统的高度上协调生产商与供应商、销售企业和运输企业间的相互关系,保证商品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凭借优良的质量进行生产与销售,进而缩小流通成本。
最后,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对扩大消费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流通产业与供应商结成协同合作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吸引力更强的消费体验。充分发挥供应链整体作用,整合初始供应商重要业务与末端顾客主要业务流程,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与信息给客户,实现对终端客户与利益相关企业的价值增值。供应链协同发展迅速与流通产业的不断深入融合,推动了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并充分发挥了释放消费潜力,激发行业活力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的作用。
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供应商与零售商矛盾突出,制约“和谐商业”的建设
目前,我国流通业供应链企业之间缺少应有的信任,同一条供应链上的个体成员间的信息阻碍与各自为战等问题较突出。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利益对立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市场方面,零售商注重短期利益,更愿意接纳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获得高额利润,从而对供应商设下“高门槛”,拒绝接收缺乏竞争优势的产品;而供应商往往以扩大市场份额及品牌建立为主要目标,注重长期利益,两者矛盾由此产生。第二,定价方面,在供应商需要合理进场价格并希望尽快实现利益获取时,零售商却为吸引顾客而压低价格,试图能以低价格产品吸引顾客,以此提高商品竞争力,致使两者在产品价格的制定问题上产生目标利益差异。第三,配送方面,零售商希望供应商能够在较准确的时间里配送产品,这样不仅能降低其库存水平,而且还不影响日常销售所需的产品数量。但是供应商需要充足的加工时间,并且希望减轻库存负担,因而要求零售商能够采用灵活配送时间,如产品生产达到一定的数量再进行配送工作,导致两者面临配送环节的不协调局面。
(二)流通产业与供应链缺乏战略联盟,缺少建立协同关系的有利环境
企业需要与在供应链条上的各主体共同形成联盟,包括批发商、制造商以及供应商。加快整个链条上各利益相关主体、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经营效率。我国流通产业供应链存在以下两点问题:一方面,我国供应链条上的供应商、配送中心与零售分店之间的连接不紧密,流通商还未组建供应链战略联盟,导致流通产业生产与销售时间上不能有效对接,矛盾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制造商市场最新动态与信息获取上滞后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与企业分析部门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有限,厂商难以做出准确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变化同步,导致供应商产品供给反应速度慢,满足市场需求时显露出了时间滞后性,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性能。此外,如机器故障、天气及其他供应商不能在保证期内准时提供产品等诸多因素,均能迫使延迟供货或者出现偶尔提前供货现象。
(三)流通企业信息化水平低,供应链环节物流效率较低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常态下,供应商越过零售环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消费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供应商与流通企业争夺市场控制权已经从传统竞争方式升级到信息技术化应用的竞争,流通企业业务急需朝供应链的发展方向推进。一方面,我国流通企业的电子商务仍处于“单家独户”封闭运行状态,不仅电子商务信息化水平低,而且缺乏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产业网络平台,流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较小。具体体现如下:我国流通业产业链存在电子化管理程度不高,缺少订货环节的网络化自动处理系统,缺乏电子结算办法与电子票证处理系统,与世界一流流通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差距仍然很大;经营策略与商品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用户在信息化时代的新需求;现代信息技术水平与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率较低,还未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定位系统、电子商务系统(EC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另一方面,我国政府还未建立多样化电子商务中介网络平台为广大中小流通企业提供便利,缺少网络平台,严重制约了对消费者提供线上广告宣传、网上交易、咨询服务、结算服务等深层次拓展业务;规模企业缺乏自身业务网站,各企业之间的亲密度较低,导致供应链环节的物流效率低下。同时,我国还未建立有效的信息集成平台,无法促进制造商、零售商与客户的有机联系,导致目前产业链过长,并且制约跨国公司与客户进行直接沟通,限制了物流效率的提升。
(四)供应链与流通产业各主体之间信息共享不足,制约企业效率与业绩提升
全球化竞争的流通商业生态环境要求企业之间改变目前竞争与对抗方式,重新定位与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关系,重点专注与企业间合作。我国流通企业供应链各主体、厂家和经销商由于过度注意企业本身的短期利益,供应链各个成员之间不愿互相分享商业信息。供应商、经销商、生产厂家之间是隔离的,信息不通,他们之间有很高的“信息高墙”,导致企业盲目生产、库存积压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产成品流通中转环节多而繁琐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我国流通企业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缺乏建立合作关系,企业间缺乏库存决策、产能、订货量与订单间隔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信息共享。商品销售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将直接导致无法进行精确市场预算与经营策略,无法制定目的性强的企业计划、制约了整个供应链的业绩和效率。据美国学者的研究显示,传统模式供应链相比完全的信息共享模式,其成本明显高,前者总成本比后者高出12.1%,平均成本高2.2%。第二,大部分流通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只是单纯的购销关系,缺乏紧密合作关系。许多流通企业将顾客信息需求据为己有,流通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厂家间难以共享信息。第三,我国流通业的运作效率低和赢利能力不足,顾客的需求信息共享度难以提升,导致整个供应链条效率低下问题。
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建立协同关系的创新路径
(一)建立多元化预警信息机制,提高协同程度
我国应采取多元化方式,实现流通业与供应链协同。可通过设立合理的收益和成本分配方案,促使流通业与供应链各方均能获取收益,有效预测协同需求。政府应发挥作用,整合流通业与供应链相关技术,增强双方合作关系,均衡预测需求,加快流通企业采纳协同需求预测行动的步伐,以互联网为平台保证协调关系的加快建立。同时,我国应鼓励供应链协同计划的需求预测工作。应处理好供应链预测需求,杜绝需求不稳定状况发生,有效传达供应链消费者需求信息,驱动整条供应链,推进流通业构建协同供应链。除此之外,我国应及时完成产品出售信息的协同需求预测,应创新流通业供应链的需求预估。流通与供应链相关企业应一致确认商业型协议,预先提供生产和采购等环节的科学凭据,实现需求预测的创新。
图1 供应链模式
(二)积极运用信息共享模式,加快协同发展速度
采用信息共享模式,是建立流通业与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供应链各个环节及库存成员应提高共享供应链需求信息的分享力度,完成货物需求数量和订货量等信息的协同,提升供应商的服务质量,有效节约供应链所需的库存费用。其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和互联网的优势,创新信息共享,以期提升供应链绩效,并弱化企业间的牛鞭效应。最后,实现流通业供应链采购过程的信息化。基于流通业供应链的采购,通过流通业采购管理与财务系统,完成流通业采购管理的无纸化操作,加快流通业供应链信息的流动速度,缩短流通业供应链传递信息的中间环节,提升流通企业对供应链市场的反应速度。
(三)采用协同库存监管方式,加强流通产业与供应链协作关系
依据流通业与供应链相关理论与实践,供货商采用协同库存管理方式,建立供给和需求互相信任和战略伙伴关联的协作关系。首先,我国供货商可以掌控零售业商家出售资料和库存数视为库存补货的方法,以期有效计划、迅速对市场变动和
顾客需求做出反应。应合理掌握流通业供应链的库存变动,良好协调供货商、零售业商家和制造业商家间的关系,改变库存运作方式,创新库存管理,促使供应链高效运转。其次,供货商库存监管应降低库存数量、更新流通业与供应链的库存周转,发挥其库存水准最优化优势。供给和需求双方应监管供应商的库量货存,创新补充货物规划、出售监管和安装运载装计划等。充分实施流通业供应链的外部资源管理,改变传统供应商的采购模式,良好控制产品质量。最后,供应商应提升流通业与供应链资源监管合成的效果和市场竞争力,更新流通业供应链库存监管。此外,政府应积极强化流通企业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库存监管。
(四)建立协同运营机制,构建良好流通环境
我国应创立流通业供应链协同运营机制,有效协同其库存策略、产业功能、订单与订货量等。其一,政府应鼓励流通业供应链创立协同运营的创新机制。支持流通业供应链企业间互相合作,分享专业化信息、修订方式规划、实施协同规划、精确市场预估和及时补货动态,推进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协同。其二,国家应建立流通业供应链协同运营的沟通机制。鼓励制造信息与知识流的最优沟通交互模式,创造物流供应链系统透明、开放和高效率流通业供应链沟通环境。流通企业应扩展协同运营的流通信息广度与深度,增强沟通与交流经验,重视流通企业文化沟通和融合,实现供应链各节点间业务交流、知识传递和价值传播,增强企业之间认知程度,进而提高决策的集体理性。其三,建立科学的协同利益机制。流通供应链各环节应形成流通业供应链利益关系,协同运营,获取利益最大化。建立利益制衡、分配与补偿机制,从公平、效率的角度对所获得的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协调与平衡物流供应链成员间的利益关系,提升整体物流服务能力以及获利能力,从整体上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而提高企业运营积极性。
1.谢莉娟.互联网时代的流通组织重构—供应链逆向整合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4(4)
2.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8)
3.刘永焕.流通产业链整合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4(32)
4.翁英英.集群供应链视角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5(7)
5.杨利军.基于协同供应链的流通关系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14(3)
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育培养计划资助项目(Yq2014188)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F7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