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形微笑曲线路径选择的企业转型研究—基于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

2016-10-11王惠芬教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632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行动者场域微笑

■ 王惠芬 教授 江 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广州 510632)

凸形微笑曲线路径选择的企业转型研究—基于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

■ 王惠芬教授江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州510632)

企业转型实践面临困境,微笑曲线在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表现失灵状态。本文实际调研华南地区多家中小型企业的转型过程之后,运用Bourdieu的实践理论,有效解释了企业转型过程中微笑曲线失灵的现象。改善四大资本的运作模式,针对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对于传统微笑曲线做出了相关改进。提出了凸形微笑曲线路径有助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以期能够帮助改善企业转型现状。

场域企业转型四大资本微笑曲线

场域,是Bourdieu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要点,是一种基于关系性思维下的社会实践空间(潘可礼,2013)。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抛弃了传统的对象性思维看待问题,通过结构主义把关系性思维引入到了社会科学,决裂了实体主义思维模式。通过对于Bourdieu实践理论的相关研究,作者试图运用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来探索国内企业转型路径。

对象性思维总是将企业看成是一个独立边界的实体,而Bourdieu实践理论则认为这种独立对象性的客观思维看待事物存在天然的不足之处,而应该用关系性思维看待企业。因此,本文借助Bourdieu实践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种与周边环境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关系型整体。而企业转型则需要基于特定的场域思考。在这个企业转型的场域中,不同的企业就是不同的行动者,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关联,他们之间通过习性(habitus)(有些文献翻译成为“惯习”,原文中为habitus )、资本的相互较量,相互权衡,最终形成了企业转型实践(Bourdieu et al.,1989)。

微笑曲线指导企业转型,但是近些年来,多数中小型企业在转型时却陷入了困境。课题组通过对于广东省中小型企业深入调研之后发现,微笑曲线在现阶段的企业转型时期是失灵的。本文抛弃了传统对象性思维解释企业转型失败的原因,借助Bourdieu实践理论,从四大资本的角度解释了微笑曲线失灵的根本原因,认真研究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针对转型失败案例,总结出了企业转型微笑曲线的不足之处。另外,在研究转型成功企业的基础上,对于微笑曲线做出了相关改进,认为企业转型应该注重生产制造环节的深耕探索,提出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凸形微笑曲线路径。

理论综述

(一)微笑曲线理论

微笑曲线在国内企业当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企业普遍依据微笑曲线认为企业应该向两端进行挖掘发展,而忘记了在生产制造环节进行深耕操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向两端发展的转型升级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微笑曲线也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了争议。微笑曲线在企业发展升级过程中的指导作用越来越小。

王茜(2013)认为企业的转型不能再依据传统的微笑曲线来进行变革,她认为在生产制造环节存在很大的价值空间。传统的变革思维都是从对象性的独立思维看待微笑曲线失灵以及企业的转型实践。通过Bourdieu的关系新思维解释企业转型新实践,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企业转型黑箱,帮助企业寻找准确的转型发展路径。

(二)Bourdieu社会实践理论

图1 企业微笑曲线

图2 关系性思维视角下的企业转型实践

图3 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的企业四大资本解读

基于关系性思维的视角,Bourdieu提出了社会实践理论,Bourdieu的社会实践理论中,习性、资本和场域是实践理论最重要的三个部分,Bourdieu总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实践=习性*资本+场域。Bourdieu认为,场域是一种社会空间,实践就是行动者在场域当中进行相互竞争博弈的过程。各行动者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保证其所在的场域的空间位置。他认为行动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交互活动必须与社会空间有关,即交互活动是发生在特定的场域中(潘可礼,2013)。

本文借助Bourdieu实践理论,阐述了企业转型实践行为。企业转型实践不是单个企业的转型,而是具有一个转型的场域。在这个场域的空间里,每个企业是场域中的行动者。每个企业均具有自身的习性和资本力量,各企业之间通过习性以及资本的相互博弈,最终形成了企业转型的实践活动(见图2)。即企业转型实践=企业习性*企业资本+转型实践的场域。

Bourdieu社会实践论强调了场域、习性以及资本的重要性,并且Bourdieu将资本分为了四大类,称为“四大资本”,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其中符号资本是比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更加抽象的一种资本,它主要是象征着荣誉、身份和地位等一些抽象的因素。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文化资本最终能够转化成为符号资本(高宣扬,2004)。

在企业的实践过程当中,经济资本就是指企业的一些资产和利润的实际资本;社会资本包括企业的一些客户和合作伙伴,因此企业想要提升社会资本,就必须构建企业的社会网络;文化资本是一种隐性资本,暗含在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内心,是由企业的宗旨和理念构成;符号资本是最高层的一种资本形式,比文化资本更具有抽象性,主要象征着企业的品牌、信誉等隐性资本。企业的四大资本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化,具体转化形式如图3所示。

制造业企业微笑曲线失灵分析

企业转型过程中应该注重整个场域的空间内的转型实践,不能单独从企业自身考虑企业转型实践。转型企业沿着微笑曲线改革出现失败主要是因为企业挖掘品牌价值风险大、周期长,用有限的资本去做品牌见效慢,而且花费多。企业的品牌运作是从符号资本的角度增加企业价值,有竞争力的品牌就是企业最强大的符号资本。

品牌作为符号在销售渠道上进行运作,除了需要经济资本的投入外,还需要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的投入可以短时间转化为经济利润,但是符号资本的转化需要时间。

企业转型由国外贸易商负责品牌建设转向内需市场品牌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金融危机后,企业经济资本缩小,投入大量的资本去建设品牌,则需要在渠道网络、文化品位、符号区隔上投入资金,这给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此,从OEM向OBM转型是看不到的陷阱和壕沟的跃迁,这种跃迁是在企业转型的场域内寻找企业位置,需要企业在新的场域的空间再定位,再定位是回到新的社会空间构建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及社会资本,这让企业陷入困难。

在微笑曲线右边做OBM品牌投入大、见效慢而且耗费大量的资金,给本来就不景气的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离开OEM专门去开发新产品做ODM则在技术人才和资金方面的贮备不足,转型的时间也很长。另外,做ODM需要研发人员,而企业本身的研发人才少,缺乏科技投入。

当前企业转型不应该沿着微笑曲线从OEM向OBM或者ODM升级,而是在OEM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的制造深耕。OEM中的企业价值空间比ODM和OBM中的价值空间更大。这种OEM基础上的深耕操作是基于整个企业转型场域提出来的,企业应该在转型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所在的场域中的空间位置,从而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发展模式。

微笑曲线改进策略

(一)传统微笑曲线改进

在21世纪初就逐渐有学者对微笑曲线提出争议,同时也有很多专家对于微笑曲线提出了改进意见。

1.发展企业技术研发环节。微笑曲线认为,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有很大的价值空间,企业想要增加价值,就必须在技术研发环节发展,努力提升企业研发水平,帮助企业提升产品价值,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获得利润(见图4)。Bell和Albu(1999)提出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要关注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Kaplinsky(2000)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不是依赖于市场需求的控制和适应,而是基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提升和发展,这种动态能力则是企业适应新环境开发新技术的能力。

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创新产品类型,增加产品的销售量,帮助企业获得利润。然而,课题组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技术研发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来提升科研实力。因为只有雄厚的经济资本才能够吸引优秀的研发人员和创造科研条件,企业的转型才能够顺利实施。而转型企业,必然缺乏经济资本,这与需求是矛盾的。

2.发展企业品牌服务价值。微笑曲线认为企业的品牌服务价值在整个企业的附加值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企业品牌价值能够提升企业价值,实现转型升级(见图5)。Yam等(2004)认为企业做好营销才能够保证利润的获取,这样企业才能够维持企业运营。杨林、曾繁华(2009)认为企业的营销和品牌建设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因此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要增强企业的营销和品牌建设。

图4 深挖技术研发环节价值空间

图5 深挖品牌服务环节价值空间

图6 挖掘研发、生产、品牌三个环节价值空间

图7 扎根生产环节提升价值空间

企业要提升企业价值,需在品牌服务环节增加投入,注重企业的品牌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社会信誉以及社会效应,增加企业的社会资本。很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按照此类方式进行转型。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只是发展品牌服务等高位获利的环节,也会将企业带进转型升级的陷阱之中,导致企业转型失败。

中小型制造企业通过打造自主品牌,实现由OEM向OBM转变,本质是将企业的经济资本转化为符号资本。而实现转换需要企业进行长期的投入和运营维护,这样企业的转型时间将会延长,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投入经济资本催化符号资本产生。这样的长周期、高投入的转型模式对于急于转型的企业来说根本是无稽之谈。

3.发展企业研发、生产、品牌三个环节价值。部分企业试图从研发、生产、品牌建设等多个环节共同努力,以期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S3(见图6)。毛蕴诗(2012)提出了企业转型过程中应该同时发展研发、生产和品牌三个环节,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从资本的角度思考,同时发展研发、生产和品牌三个环节的转型模式要求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付出大量的经济资本,而这种经济资本的投入有时候不一定能够换来收益。例如在品牌建设阶段就会很难转化为企业的符号资本,这是由于经济资本转化成为符号资本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广东省很多中小型企业在转型时没有明确的转型方针,因此,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形成了三方面一起发展的局面。这样企业将很快步入了资金困难的局面,并最终导致企业陷入转型困境。

(二)凸形微笑曲线转型路径

当前企业的转型也正在走“两化融合”的道路,但是多数企业依然没有实现真正融合。企业转型需要互联网降低身段落实到实体制造的软硬件中,即实现互联网硬件化。美的集团、视声电子等企业的精益制造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开发说明制造业的凸型升级空间是很大的。“互联网+”必须进入到企业制造,实现互联网硬件化、IT硬件化才能实现电商与零售商及制造商的融合。

如图7所示,微笑曲线中,OEM是处于最低端,多数企业认为生产代工的价值空间永远小于技术研发和品牌服务环节。然而,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对日本制造业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44.4%的企业在制造和组装环节获得的利润最高,其次才是销售、售后服务和研发环节。日本的价值链呈现出“倒微笑曲线”。制造和组装成为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王茜,2013)。

从场域的角度看待企业深耕生产,要求企业明确自身所在实践场域中的位置,并在转型实践过程中建立与其他行动者的关系,重新构建企业的社会空间结构,从而发挥其在企业转型场域中的最大价值。艾玛制鞋企业起初是以制造皮鞋为主的生产厂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进行企业转型。艾玛企业转型并没有像传统企业转型一样,做产品创新和品牌营销,而是基于场域的视角,从整个产业空间中看待艾玛的转型,最终做出了重大变革—制造制鞋机器。

从制鞋厂家成为制鞋机器的厂家,这对于艾玛企业来说是一项彻底变革。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变革,促进了艾玛企业转型成功。艾玛企业意识到在整个转型的场域里,自身作为行动者与其它多家制鞋企业形成了对峙状态,没有达到场域的最优状态,各行动者之间关系需要重新构建,这是艾玛企业转型的思路来源。艾玛企业突破了传统的对象性思维,用关系性的思维看待场域内的行动者,认为各行动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艾玛企业认为企业转型就是要消除传统的场域内旧的连接关系,从而重新构建场域内各行动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均衡,实现企业转型。基于这种考虑,艾玛企业决定由制造鞋类的企业转型成为制造制鞋机器的企业,发展先进制造机器,深耕制造环节,从而与各类制鞋企业由传统的竞争性关系重新构建,达到一种协同运作的关系。

工业4.0实践表明,制造环节能够做到精益生产,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价值空间。富士康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专业代加工企业,技术和研发以及品牌和服务均落后于富士康的生产制造。富士康的盈利模式主要就是通过精益生产实现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效益。这些成功的案例足以说明在工业4.0时代,依据国家“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企业在转型阶段应该努力提升企业的生产制造水平,深耕制造环节,向生产要利润的政策将会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数量,从而实现企业利益,最终转型成功。从四大资本的角度来看,深耕制造环节能够缩短企业转型周期,同时企业不用花费巨大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以及社会资本来营造企业的符号资本,因为这种转化周期长,投入大,对于处在运营艰难的企业来说是巨大的资本压力。

结论

本文研究了转型成功的企业,比较发现了成功的企业转型模式,即扎根生产制造环节。当然,这样的深耕操作是基于整个企业转型的场域的角度提出的,转型成功的企业准确地找到了企业所在场域的空间位置,并且在此位置上进行深耕操作,最终获得了转型成功。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了企业的微笑曲线在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存在不足,但企业的转型并不是完全抛弃微笑曲线转型模式,而是对于微笑曲线进行相应改进,从而实现企业顺利转型。

凸形微笑曲线的转型路径很好地规避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周期长、资金不足等多方面问题,要求企业注重制造过程的深耕运作,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空间提升,帮助企业成功转型升级。

1.潘可礼.社会空间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2.Bourdieu,Pierre.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J]. Sociological Theory 1989,7(1)

3.吕乃基,兰霞. 微笑曲线的知识论释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刘金山.实体经济发展要超越微笑曲线[J].理论学习,2012(3)

5.王茜.中国制造业是否应向“微笑曲线”两端攀爬—基于与制造业传统强国的比较分析[J]. 财贸经济,2013(8)

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7.Martin Bell,Michael Albu. Knowled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Dynamism in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Development,1999,27(9)

8.Kaplinsky,R.,Morris,M.. 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 Prepared for the IDRC,2000

9.Yam R. C. M.,Guan J. C. ,Pun K. F.,et al. An audi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Chinese firms: Some empirical findings in Beijing, China. Research Policy,2004(33)

10.杨林,曾繁华.微笑曲线视角下的我国制造业竞争策略及其演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6)

11.毛蕴诗,郑奇志.基于微笑曲线的企业升级路径选择模型—理论框架的构建与案例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项目来源于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企业转型发展重大项目“企业转型的动力机制、战略选择与运营策略的研究”(2014ZD002);暨南大学优秀本科推免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项目

F272

A

猜你喜欢

行动者场域微笑
基于“自主入园”的沉浸式场域教研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民主论辩场域中的法律修辞应用与反思
组织场域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做“互联网+”的积极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