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2O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网络的路径优化

2016-10-11青岛理工大学青岛266520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区位物流配送连锁

■ 闫 敏(青岛理工大学 青岛 266520)

O2O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网络的路径优化

■ 闫敏(青岛理工大学青岛266520)

O2O模式,即融合线上与线下的创新商业模式。在传统零售业与电子商务产业共同发展的路径中,现代零售业发展需要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商业模式,而O2O模式满足了传统连锁零售企业的这种发展需求。在我国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中,其难点和重点主要存在于物流方面。本文以融合O2O和连锁零售业为视角,研究如何通过物流网络的路径优化推动零售业新一轮的业态更新。借鉴O2O模式的发展理念,依托连锁零售企业的区域级甚至全国化门店优势,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构建以各个门店为中心的物流网络结构,并给出了随着零售业物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物流路径优化方案。

O2O模式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网络优化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我国传统零售业正在遭遇发展瓶颈,转型与升级刻不容缓。但是在京东商城、天猫商城等知名平台的压力下,传统连锁零售企业的转型发展道路并不容易,一方面需要在客户体验方面入手,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化技术和通讯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电商领域的“资金流”和“信心流”问题。物流信息一体化问题及物流实体网络问题一直困扰着电商的进一步发展。传统连锁零售企业如果能主动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务,必然会获得快速发展和成功转型的机遇。在O2O模式下,传统零售企业可以借助自身的门店优势,通过互联网渠道快速扩张企业的业务量,利用原有物流网络结构进行物流路径的优化并借此为互联网客户端的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并完成电商大环境下传统零售业的转型升级,从而获得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O2O模式下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及配送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我国的物流配送模式有了多种多样的发展与延伸。在现代化的O2O商业模式下,我国连锁零售企业迎来了发展的转机。在各地政府的支持政策与在物流配送体系的不断完善下,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正在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015年11月11日,阿里巴巴以一天912亿元人民币的销量,再次刷新记录,足以看出现代人对于电子商务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物流环节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对于连锁零售企业而言,必须要采取多元化的物流配送模式,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包括自建配送中心、第三方物流等等,因为多元化的物流配送模式才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

对于连锁零售企业而言,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十分重要,想要选择适合的物流配送模式,首先要了解常见的物流配送模式,目前国内的常见类型包括:

(一)自营配送模式

所谓自营配送,即连锁零售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效率,自建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基于企业自身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专业的物流人力资源配置及完善设备,在自营配送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往往可以获得较高的物流配送效率。从优点来看,自营配送的优势在于:自主经营的配送与物流体系,较高的配送效率,且能够通过对进出货、价格与结算统一的规范化管理,达成分散经营、统一管理的目标;连锁零售企业可以更好的把控物流配送环节,积极响应各个连锁店铺的物流配送需求,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连锁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主导地位;有助于保障连锁零售企业的内部信息安全性,通过自营配送与自身管理的方式,可以避免内外物流的过多交叉,降低企业机密流失概率。相较于优点,自营配送模式的缺点在于:连锁零售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前期投入,同时还要关注资源的配置与交通线路选择、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企业付出更多的成本;在强大的物流配送模式下,企业必须要配备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化物流配送与管理人员以及系统化的管理模式。一般而言,资金充足、实力强大的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适合选择自营配送模式。

图1 优化前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网络路径

图2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网络路径优化

(二)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顾名思义,就是专门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并不仅限于传统的供应商与零售企业。在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可以通过托管或外包的方式,将物流配送业务分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优点在于:连锁零售企业可以集中精力发展卖场管理等核心业务,同时分散各种因素可能产生的风险;借助第三方专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连锁零售企业可以实现最小的库存量,并为各个分店提供有效的物流配送;通过节约投资成本的方法,连锁零售企业可以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帮助下,提高配送效率。其缺点在于:由于物流配送业务的外包,连锁零售企业无法直接掌控物流配送情况,难以保障物流配送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与此同时,在我国有待完善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下,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适合一些缺乏物流处理能力的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

(三)联合物流配送模式

所谓联合配送,指的是多家连锁零售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实现物流配送的科学化、高效化与合理化建设,共同联合打造物流联盟,秉承互惠互利、共生共赢的原则,分别提供资金、资源建立物流配送仓储中心的配送模式。其优势在于:由多家连锁零售企业共同联合开展的物流配送模式,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同时共同承担物流风险;相互协作化的物流配送方式,还有助于提升物流运作的整体效率,使得物流资源可以获得充分的有效利用,真正地实现社会资源的互补、共享目标。其缺点在于:在多个企业合作背景下,相互之间的协调管理难度逐增,每一家企业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必然会导致一些潜在的矛盾;在联合经营的模式下,由于物流配送的信息存在着交叉性,或导致存在较大的商业信息泄露风险。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连锁零售企业在完善的销售网络下,可以在电子商务业务开展的同时,选择现代化的联合物流配送模式。

(四)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

在指定的时间内,各个连锁门店会将需求信息的订单,发送至供应商的信息库中,然后由供应商直接为连锁零售企业进行货物、商品配送的方式,即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这种配送方式的优势在于:供应商完成商品的配送,由此零售企业可以减少物流系统的固定成本投入;基于供应链视角,由于减少了中间的配送环节,直接从供应商的物流体系中送货,极大提升了物流的效率,提高了送货的速率;同样,在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下,由于连锁零售企业可以节省成本与管理精力,有利于企业将资金和精力更多的专注于发展自身的核心主营业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的缺点在于:供应商的物流服务水平决定着连锁零售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在连锁零售企业和供应商的高效合作下,可以表现出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反之则会极大影响连锁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而在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下,需要连锁零售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够获得供应商的配送服务。对于一些店铺整体规模较大、卖场较大的企业,比较适用于选择供应商物流配送模式。

O2O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的关键技术与配送特点

商品进入物流中心后,应严格要求商品的先进先出(有保存期限的商品采用到期日先出),以减少商品在物流中心的损耗。而对于商品摆放架位,也应确实遵行系统的设定放置,以避免发生架料不符的情况。此外,为避免发生监守自盗的情形,对于进货与出货月台应进行管控。然而在国内连锁零售企业竞争激烈,在相关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旺季时可能无法取得所需资源,因此相关作业会在旺季来临前二至三个月就开始筹划,例如临时仓的租用、车辆调度、分仓作业等。值得一提的是,为使物流作业更具有效率,在物流中心内除了少量特殊商品(CD、高单价商品),从收货、仓储至出货全程使用栈板作业,其原因在于连锁零售企业订货数量大,通常不需额外再拆箱理货,可直接使用栈板出货。在越仓部分,为了配合栈板作业,因此会利用播种式分货,将越仓商品放置于各分店的栈板上。在配送方面,是将其工作外包给车行。一般来说,出货时间大约为晚上十点以后,需在开店前将商品送达,各卖场在收货时,采取快速验货的方式,也就是只验栈板数量与品项是否正确,并不作细部的清点,以使卖场能将商品快速上架。

(一)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是一种零售业流行的库存管理方案,它以供应商和零售商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协议的约束下由上游供应商管理库存,它是基于企业间合作的库存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方式横跨了供应商和连锁零售商。具体来讲,供应商实时准确的获得下游零售商的库存以及商品销售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根据零售商的平均历史销售情况、需求动向、零售商的商品需求周期以及准备实施的促销、价格变动等经营策略,产生订单。从而达到上下游企业业务活动一体化、同步化,解决了传统供应链中信息孤岛的问题。

(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相比传统的条形码具有较多的优势:可以一次性读取数个远距离高速移动的RFID标签;RFID标签形状可以多样化,以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产品;RFID标签可以防水、防油、防化学药品;RFID标签可重复多次使用;RFID标签具有穿透性绕射性;数据记忆容量大;数据内容可以实现机密性安全保护。但RFID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原因如下:仍然缺乏全球范围内统一的标准体系,包括标签的标准、频率开放段标准;批量识别会出现误差问题;泄露隐私的安全问题;高昂的成本问题。但无论如何RFID标签还是会给零售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体系可由三种观点进行切入,分别为:物量管理与实体配送;成本控制;物流网络。在物流网络方面,一般而言可分作上下两层问题,分别为物流路径设计及物流中心区位问题。物流网络路径设计要确定出物流运作方式,例如是否设立物流中心、是否采用轴辐式网络等。物流中心区位问题,则是在决定好物流运作方式之后,选择一合适地点设立物流中心。

将物流中心区位问题,依其候选区位和被服务的需求点数量是否被限制,以及候选区位和需求点是否位于网络路径上,将区位问题分类成,连续性平面区位问题、连续性网路区位问题、离散性平面区位问题和离散性网路区位问题,而其中连续性或离散性平面区位问题的需求点与候选设施区位不必位于网络路径上,因此,该类问题较适用于没有固定网络型式的区位问题,对于连续性网路区位而言,其需求点与候选设施区位位于网络节线或节点上,其数量可能有无限多个,较适用于设施可设置于节线或节点上的区位选择,而离散性网路区位问题的候选设施区位与需求点仅可位于网络节点上,一般较适用于有固定需求点及设施的区位问题,如工厂、仓库、物流中心等的区位问题。

数学模型的建立

本研究数学模型的决策与参数设定如下:

决策参数:

Zi:物流中心i的货物处理量,其值为所有由物流中心i出货的运输量总和。

参数:

根据上述变量设定与模式假设,本研究的数学模型可列式如下:

本研究所构建的数学模式为多元商品设施区位问题,由于在处理成本上采用分段函数(Piecewise Function),因此本模式将透过使用数学规划软件OPL加以求解,以找出物流中心的最适布署。

O2O模式下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网络的路径优化

为了避免图1物流网络运作的缺点,在连锁零售企业发展至一定规模时,会开始设立物流中心来进行统一集货、统一配送。因此,对各卖场来说,可将部分仓储移转至物流中心,卖场将有更多空间作为商品展示。而且,甚至可以利用配送至卖场的回头车,前往供货商进行集货动作,将集/配作进一步的整合。因此在进一步整合之后,可演变成如图2所示的物流体系,表示各地的区域性物流中心,负担各区域的集/配,并兼负转运中心的功能,再将商品运送至所需地区,此为轴辐式网络的应用。

在卖场中,部分陈列架采用重型货架,上方为存货区与下方为贩卖区,当下方贩卖区商品不足时,可直接从上方存货区取货,进行补货,如此将可减少库存所需的空间。此外,对于进口商品,则是在外围租用仓库,用以储存进口商品。除了进口商品与季节性商品(例如夏季的泳装)等商品暂存于物流中心外,此部分约占销售额的5%,对于大部分的存货还是放置于各分店之中,并将库存区针对不同部门(例如一般商品、服饰、电器等)作一区分,由各部门管理库存量,而库存区的安排是尽可能接近商品陈列区。此外,由于部分卖场的库存区会受到原有面积与规格的限制,因此在邻近卖场地区设置外仓,不过此外仓与卖场之间距离多在手推车运送范围内。以此为基础将成立物流中心的配套措施归纳如下:对连锁零售业而言,当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成立物流中心是必然的趋势,连锁零售企业为连锁商业业态中的一种,当然也是遵从此趋势,然而对连锁零售企业来说,当规模达到何种程度时,适合设立统仓呢?以成本为考虑时,可以用以下方式以得出最低设立规模(其中物流费用包括卖场收货人员的费用):

物流中心营运费用/物流费用=最低设立规模

与供货商的谈判能力在设立物流中心初期,要先选定进入品项,并要求供货商供应至物流中心,不过在业界经营经验方面,通常供货商会有所反弹,其原因在于供货商通常有其配销体系,而且在进入物流中心时,通常需再缴交一笔物流费给予连锁零售企业者。因此要求供货商供货入物流中心,除了使供货商进入物流中心的费用少于供货商自行供货至各分店中的费用,也需稍稍利用通路力量要求供货商进入物流中心。不同于其它连锁业态,连锁零售企业在营销策略上采行薄利多销的分销方式,因此在营运成本控管上,就显得更重要。其中配送工作如何有效率的运作,对连锁零售企业者在成本控制上息息相关。采行促销、低价策略,相对的对于商品的进货价格就要尽可能得压低,因此集中大量采购或向产品价格较低廉的国家进行采购,都是可以采取的方式,因此在物流作业上,能处理不同来源的商品以及能处理大量的商品。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连锁零售企业在淡旺季时进出货量差别达三至四倍,因此在旺季时连锁零售企业物流中心容量将不敷使用,需要在临近地区租用临时仓,并通过信息系统加以整合成虚拟物流中心。本研究的模式是以满足日常性营运为前提,因此假设业者拥有虚拟物流中心的能力,以应对旺季时所带来物流中心容量不足的问题。

1.董劲.零售连锁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探讨[J].物流技术,2015(12)

2.杨涛.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分析[J].物流技术,2014(21)

3.张琪.基于电子商务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方式选择[J].物流技术,2015(4)

4.袁蓉.电子商务条件下商业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J].物流技术,2015(2)

5.胡秀花.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及对策[J].物流技术,2015(7)

6.胡建淼.物联网背景下我国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J].物流技术,2015(6)

7.马茹.中小连锁企业商贸流通成本的控制及优化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7)

8.季金震.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网络的设计研究—基于多级库存管理的视角[J].中国商贸,2014(31)

9.何梅芳.城乡一体化构架下推进连锁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4(5)

10.王晓燕.城镇化背景下大型商业连锁企业逆向物流配送成本优化[J].物流技术,2014(7)

11.余远坤.电子商务浪潮下零售连锁企业蜕变重生研究[J].开发研究,2014(4)

12.胡梦丹.零售连锁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J].物流技术,2014(19)

13.Balan Sundarakani,Robert De Souza. Modeling carbon footprints across the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0)

14.Soytas,U,Sari,R.Energy consumption,economic growth,and carbon emissions:Challenges faced by an EU candidate member.Ecological Economics,2013(11)

15.Marco Mazzarino.The economic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evaluating the climate change impact due to the transport sector in Italy.Energy Policy,2012(5)

16.Andrea Baranzin,Jose Goldemberg,Stefan Speck.A future for carbon taxes. Ecological Economics,2012(8)

2014年度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服务能力提升的青岛市电商与物流融合机制研究”(项目号QDSKL140446)

F713

A

猜你喜欢

区位物流配送连锁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基于Flexsim的饮品物流配送中心仿真优化研究
无人机物流配送路径及布局优化设计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直企物流配送四步走
布拉格Burrito Loco连锁快餐店
蒙元京畿区位论
地理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