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

2016-10-11陈蔼仙唐楚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肌酐肾小球高尿酸

陈蔼仙+唐楚杰

[摘要]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在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3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BMI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23,P<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指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91,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有效诊断指标,可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尿β2-微球蛋白;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又叫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慢性关节炎、痛风性石沉积、关节畸形等,严重会导致肾损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如果不及时诊断及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会发展成尿毒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了探讨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在高尿酸血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尿酸血症肾损害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63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共收治63例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患者,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为30~64岁,平均年龄为(45.9±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77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x线检查、高尿酸血症检查确诊。

诊断标准:(1)急性关节炎仅局限于个别关节;(2)急性关节炎发作次数≥1次,且在1d内达到高峰;(3)关节为暗红色;(4)第一跖趾关节肿痛;(5)存在确实或可疑痛风石;(6)单侧跗关节急性发作;(7)非对称关节肿痛;(8)高尿酸血症;(9)发作能够自行停止。符合以上任意3条标准即可诊断为痛风。

纳入标准:(1)符合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为18~65岁。

排除标准:(1)继发性痛风患者;(2)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近期采用肾毒性药物治疗及其他肾脏疾病患者;(3)既往有肾脏疾病史者。

以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28~61岁,平均年龄为(42.8±3.9)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

血清胱抑素C以免疫比浊法检测,仪器为DIRUI CS-130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054~1.15mg/L为正常。血清肌酐采用酶法进行检测,仪器为DIRUICS-130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以44~106μmol/L为正常参考值。尿β2-微球蛋白以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仪器为DIRUI CS-130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由希科玛生物公司提供。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值,并探讨观察组患者的指标相关性。

1.4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包处理分析,对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x±s)的形式表示,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检测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为(1 09±0.26)mg/L、血清肌酐为(98.61±10.77)μmol/L、尿β2-微球蛋白为(0.22±0.14)mg/L,对照组分别为(0.62±0.11)mg/L、(84.14±7.75)μmol/L、(0.09±0.02)mg/L,观察组的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BMI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如表1所示。

2.2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23,P<0.01);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指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91,P<0.05)。血清胱抑素C与尿β2-微球蛋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优于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肌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且与血清肌酐以及尿β2-微球蛋白方向一致。

3讨论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是因尿酸过多产生,或排泄减少引发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肾损害,一般为尿酸盐结晶在肾髓质沉积形成的间质性肾炎,多由高尿酸血症促进血管平滑肌的细胞增生及炎症反应损害内皮功能引发高血压等因素引起。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肾小球硬化、间质性肾炎及间质纤维化等。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症状不明显,通过常规检查等方式无法及时诊断,容易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及早进行诊断,对于预防并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具有重要价值。所以,寻找一种可行、敏感、有效的诊断方式对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血肌酐水平及肌酐清除率为肾功能重要评价指标,近年来,随着β2-微球蛋白在肾小管功能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及尿β2-微球蛋白水平已经成为糖尿病肾病的常用肾功能标志物。

血清胱抑素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主要成员,核细胞能够稳定产生,速率稳定,且不容易受到药物影响,能够经机体的小球滤出,同肾小球过滤功能相关,因此,血清胱抑素C能够作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为(1.09±0.26)mg/L,对照组为(0 62±0.11)mg/L,观察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证明了上述观点。一旦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变化,尿β2-微球蛋白浓度出现相应变化。尿β2-微球蛋白是机体多核白细胞及淋巴细所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在肾小球滤出时,容易被近端肾小管重吸收,从而被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分解破坏。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尿β2-微球蛋白,所以,尿β2-微球蛋白可以作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尿β2-微球蛋白为(0.22±0.14)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9±0.02)mg/L,符合这一观点。血清肌酐是通过肾小球过滤排除的,但是不会被肾小管重吸收,而是在肾损害之后,血清肌酐浓度逐渐升高。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肌酐为(98.61±10.77)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4±7.75)μmol/L(P<0.05),也证明了上述观点。

患者出现肾损伤之后,机体内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会出现升高,从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指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证明了上述观点。

总而言之,血清胱抑素C、血清肌酐及尿β2-微球蛋白可作为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能够为改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肌酐肾小球高尿酸
青霉素钠、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肾复康胶囊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血清高尿酸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何意义
关于高尿酸血症你该知道的事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除了痛风高尿酸还有啥危害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
尿蛋白正常了肌酐为何还是高
治急性肾小球肾炎
酶法与苦味酸速率法测定肌酐的优缺点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