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

2016-10-10

关键词:师生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教师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通常把重点放在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即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师生互动是特别重要的,尤其对语言教学而言,以往的“一言堂”或“填鸭式”教学绝不能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特别是在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当代每一位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当然,我们的课堂已经逐步活了起来,我们教师也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多了,学生的参与面也有所增加。尽管如此,我们很多教师在具体做法上还存在不足,很多时候课堂教学只停留在形式上的互动、表面上的热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没有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并不理想。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呢?

1. 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敬师长,不少教师的内心深处仍保留着“师道尊严”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人格,断然否定学生的独特见解。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就是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现代情感心理研究已经表明,情绪状态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轻松、和谐的氛围能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并且能调动课堂气氛,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稳定学生的情绪,保证课堂效率。因此,在师生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学会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勇于质疑,积极创新,使学生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让他们感到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和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使之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你所教的学科中,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要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并积极参与。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如果你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湮没,学生的学习动机被窒息。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英语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观察、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所学;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要发挥同伴的合作交互作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共创共生,求异创新。要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体验性。活动的体验性是针对传统教学忽视教学过程的亲历性和自主性而说的。体验性教育十分强调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实践,这就决定了其教学的最佳方式应当采取参与式、探究式和主体活动式,促进学生自得自悟,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动中发展,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教学中的民主平等,合作融洽,相互尊重信任,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在学生的认识发展中能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是人们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因此,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除了从道理上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之外,还要积极创造教学情境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用英语交流,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非常重要,比如教学单词时,尽量让学生全身器官参与学习活动,念到dance时不妨要求跳一跳,念到hand时拍拍手,念到foot时跺跺脚,由于例子较直观、形象、生动,学生学习的兴致很高。常用的活动形式有正反两方辩论(debate)、小组讨论(group discussion)、角色扮演(role play)、两两对话(pair work)、对话表演(dialogue-acting)等等都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如在做一些讨论性,总结性题型(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时,我通常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group work)每一个小组制定一个组长,在讨论问题时,大家集思广益,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有争议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将小组结果作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向全班展示。再如,教对话和阅读文章时,我只做一段简短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进入到分组活动阶段,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这样学生在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和强化了知识,同时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学生之间也因成功的合作,增进了友谊,客观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可以充分体现英语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教英语知识,学生学英语知识的场所,而且还是以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由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

猜你喜欢

师生英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读英语
麻辣师生
酷酷英语林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