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金行业投并购趋冷

2016-10-10苏红宇

经济 2016年25期
关键词:互金金融企业

苏红宇

见证过2013年蓬勃发展时期的互金(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人,都不免感慨黄金期一去不复返了。虽然初秋刚至,但很多互金的从业者却感觉寒气袭人,监管越来越严,互金行业尤其是P2P前景难言乐观,让互金的投资并购市场逐渐走冷。如果从历史纵向和全球横向来对比,我国金融创新才刚刚开始,方兴未艾。但近日,有多家标的是互联网金融类企业的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告吹,其中,西藏旅游、华塑控股、永大集团、唐德影视这4起并购案的拟收购标的均是互联网金融类企业,互金企业曲线登陆资本市场的美梦也将受阻。互金企业的投并购又该如何寻路?

监管暗流不断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互金概念股价节节攀升,激发了不少上市企业参与其中的热情。以P2P行业为例,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参与到P2P网贷平台之中的上市公司有82家。

但进入2016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政策风向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行业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严格的专项整治,同时,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已被明确暂停挂牌地方股交所、新三板,该类企业登陆A股目前形势也不太明朗。

2015年曾经历过一股上市公司收购P2P的热潮,随着风险暴露,行业整顿逐渐加剧,此前收购热情有所减弱,资本也从疯狂追捧到开始回归理性。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创新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负责人杨东告诉《经济》记者,经过2013年行业发展和2014年行业无序发展,大潮退去,真伪浮现,监管政策和法规逐步明确。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上市公司并购互金项目遭到越来越严格的审核。A股上市公司并购特别是跨界并购互联网金融企业基本停摆。即便是绕道并购重组委审核的现金收购,也被交易所严厉问询。截至目前,因涉及互联网金融标的,包括银之杰、华塑控股、同洲电子、西藏旅游、永大集团等公司在内都已受到影响。

政策层面收紧上市公司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资产重组除了防止风险暴露,金融泡沫太大,还基于监管层对于互金行业保持谨慎态度,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黄震告诉《经济》记者,证监会明确要求对上市公司跨类的并购从严审查,特别是对打着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时髦词为主的并购审查更是严格。他表示,“国家允许并购是希望通过并购进行产业的升级转型,优化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但是现在很多上市公司进行的所谓并购,对于产业规划整合并没有详细的安排,监管的趋严主要是防止进行概念炒作。”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分析师陈莉也向《经济》记者表示,“资本市场不能靠想象力来发展,要时刻避免上市公司借互联网金融概念虚假炒作,导致公司估值虚高”。

但互联网金融在政策层面上遭遇收紧,确实影响了投资机构对互金平台的投资热情,也有人表示,这将造成一部分创新型的中小互联网金融公司错失良好的发展机会。对此,爱钱帮CEO王吉涛对记者表示,暂停并购重组可能只是短暂的,未来也许还会恢复。但传统企业跨界互联网金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个过程是长期渐进的,也是曲折前行的,升温降温都是曲折前进的表现,这并不以大家的短期意志为转移。

而一旦各细分领域监管政策确定,优秀企业投资也将会迎来高潮,易观金融研究总监马韬告诉《经济》记者,专项整治和监管趋严就现阶段来说对于行业实际是件好事,能够重塑行业信心,驱逐劣币。

前景不可预期

“并购也好,收购也好,是企业之间的投资行为,肯定是要看整个行业的发展,看一个行业的发展要从各个角度,也不仅仅是看政策”,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爱君对《经济》记者说。她强调,从政策来看,无论是互金协会的成立,以及互金协会出台一些相关行业自律的条例,还有所谓的整治,都承认了行业的合法性,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

但从大的经济环境来看,目前实体经济并不景气,李爱君继而表示,“专门去做中介的投融资服务的互金平台,盈利的程度自然受影响,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目前P2P公司都没有利润增长点怎么能有并购呢”。至于政策“宽、严、松、紧”,这是社会需求和业态发展的微观结构反映到上层监管层的时间差和信息传导差问题,与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大方向并不相左。

据了解,目前互联网金融的投资并购方,主要有3类:一是传统产业公司,如制造业、服务业;二是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因为本身就是做金融的,出于业务发展的考虑,通过收购互联网金融企业来拓展其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布局;三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的并购。

懒投资副总裁邓一硕表示,前期一些上市公司跨界互金主要还是看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前景,希望尽早踏入蓬勃发展的行业。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是出于估值管理的目的进行收购。他告诉《经济》记者,二者都直接或间接提升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热度,表明资本市场对行业的认可。但如果考虑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长远的发展,显然前者对行业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更大。

由此看来,行业的成长性也是投并购受冷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尤其是P2P行业,外界对于互金的预期发生了改变,黄震表示,“2013-2015年,大家都认为互金是一个趋势,有未来前景,能够带动所谓的市值管理,做并购动力比较大,但是现在影响因素带有不确定性。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向《经济》记者透露,目前,互联网金融估值不是按PE来衡量,市场估值更为注重其成长性,“上市公司入股互金领域企业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财务表现,在互金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更为谨慎”。

为整治行业乱象,互联网金融现处于行业大考,陈莉也强调,互金企业明确规定被暂停挂牌新三板和地方股交所,失去了政策红利,短期内,此局面已经无法改变,其次行业发展成熟系数并未达标,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也会随之减弱。

爆雷不断,市场趋冷,是行业人士的普遍共识,更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针对互金平台,尤其是P2P行业也不具备登录二级市场的意义,“无论是上新三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都需要企业本身是盈利的,但现在没有一个P2P平台在盈利,基本的上市条件都不符合,即便去新三板挂牌不要求盈利,但是从对投资者进行保护的角度看,平台也要具有利润增长性,但目前,平台本身就是在烧钱”。

根据《2016年中国P2P网贷行业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共有515家平台退出这个行业,其中出现跑路、提现困难等现象的平台为268家,良性退出的有247家。

但陈莉继而表示,市场降温只是暂时,出于健康发展的考虑,资本市场现在对互联网金融还处在观望的状态。互金更多应该依靠技术创新加模式创新做一些小微创新型的企业,而不是要去依靠投资并购“傍大款”。互金仍是实现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式,之后仍存在发展前景。

优秀标的难寻

此前业内所期待的行业并购狂潮近一年并未出现。互联网金融进入多事之秋,全行业风声鹤唳、纷纷与出事平台撇清关系之际,最近又传出消息:多个地方的专项整治已全面铺开,其中北京将对P2P分类整治。严管之下,诸多网贷平台将面临“生死劫”。

“现在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并购标的也并非那么容易,虽然我们国家有数千家互联网金融的平台,但是真正有技术创新的平台少之又少,同时还要有盈利能力并且可以和上市公司的业务形成有机融合等各类因素综合考虑,导致这类并购标的不是那么容易找到”,黄震告诉记者。

实际上,在互金风险逐渐暴露,行业监管趋严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对整个行业的投资热情有所减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像恒大、万达这类大型集团公司开始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行业,其中大部分集中在P2P领域。

资金对企业的选择更为审慎,行业趋向理性,张叶霞解释。而对于寻求投资并购的互金企业而言,深耕行业的投资机构更看好互金领域的生态建设及行业升级,投资活动依旧频繁,同时随着互金发展日益成熟,资本和机构的合作层次加深。

上市公司与互金企业合作目的、层次、规模有较大差异,优质企业的成长空间更大。为消除行业泡沫,陈莉认为需要提高互金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合作门槛。加速竞争力不足企业退出市场,她强调,合作门槛的提高倒逼互金企业提高自身实力,实力强的企业更受资本青睐,随着行业监管到位,资本和互金企业的合作有政策支持,更易形成适合双方的合作路径。

那么,哪些互联网金融平台比较容易成为被并购的标的呢?张叶霞对记者表示,实力较强的互金企业更能吸引上市资本青睐,容易实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有些渠道在各自范畴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且所占的商场份额相对较高,在将来的竞争中,为了占据有利位置,也许会挑选与中心事务互补、或者中心事务一样的一些渠道去并购,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盈灿咨询研究员高丽秀表示,中小型、民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被并购的可能性比较大。理由是,这些平台的背景一般都不是很强,资金也都比较短缺,因此,这些平台被收购的意愿也会比较强,具体来看平台运营时间方面,从目前已经被收购的平台来看,一般是成立时间比较久的,大概是3-4年。这些平台运营状态相对比较稳定,且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但是占有率又不是很高。平台规模方面,规模不大不小的平台更有可能被并购。标的平台需要有一定的规模,但是市场占有率不需要很高,一旦占有率很高,估值相应也会提高,这意味着并购所需的资金也会大幅上升。

在业务范围方面,目前被收购的标的平台涵盖比较广,如抵押、融资租赁等。这从收购角度来说,标的平台涉及的业务比较广,被收购后的可塑性也会比较强。无论将来是朝垂直领域还是综合化平台发展,都有一定的基础。

另外,在区域分布方面,监管比较严的区域,比如上海、广东等地,会出现较多的并购。现在监管政策还没有出来,主要依靠地方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这些地方的协会已经成立,且对协会成员的监管要求也会比较高,很多企业在选择并购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合规性比较高的平台。

此外,高丽秀还表示,资产端并不是并购方考虑的重点。以新华控股并购万家兄弟为例,他们的业务是反向进行的,但也是并购的方向。

猜你喜欢

互金金融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捂好你的钱袋子!警惕互金骗局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互金十年芳华遭遇监管刹车 2018年合规化智能化谋升级
互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有何“难言之隐”?
互金企业扎堆赴美上市有何“难言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