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十部《使徒行者》,也救不了香港电影
2016-10-10
佚名
上映7天,票房已破3亿。上座率、排片占比,都稳坐第一。这七天最火的电影是《使徒行者》,无疑。
阵容大到吓死你。主演、配角,加上配音演员——共有2个金像影帝、4个TVB视帝、2个视后,还有N个金牌配角。再加上TVB近年最大的IP——两年前的剧版《使徒行者》,在内地点击率突破13亿,打破TVB剧集在内地的播放纪录。豆瓣打分更是高达8.1分。然而,电影《使徒行者》还是输了,豆瓣6.9分。电影到底输在哪?
先说剧情,与剧版一样,影版《使徒行者》三个字说完——找卧底。邵志朗(古天乐 饰)和蓝博文(张家辉 饰)都是犯罪集团的重臣。但他们其中一个是警方卧底。于是,钉姐(佘诗曼 饰)和她的联络人Q sir(吴镇宇 饰)要找出谁才是真卧底。
电影导演文伟鸿,是剧版的灵魂人物。自己的作品,优点在哪里,他最懂。这些优点,他肯定不会丢,要在电影版中保留。但这些保留,看起来更像是生搬硬套。当年《使徒行者》剧版的成功,并不在“猜卧底”的悬念。整部剧的精华,在于两个字。
第一个字,反。
首先,在角色设定上,反其道而行。在《使徒行者》前,香港卧底给人的印象——冷漠、苦情。像《潜行狙击》里的Laughing哥,六亲不认;或者像《无间道2》里,张耀扬在倪家潜伏7年,暴露身份后就是一枪的事。但谁规定了卧底就该这样啊?《使徒行者》里的钉姐,虽为警方卧底,但完全没有既往卧底的影子,活泼机智,又嗜钱如命。碰到危险任务,总是第一个做缩头乌龟,但朋友、亲人遇险,又义无反顾挺身而出。这种熟悉的市井味,不完美,才真实讨喜。而电影中的钉姐呢?只剩下无脑、烂赌。还干出色诱失败这样的事,用频频出糗博观众一笑。失去了市井气,钉姐在一场包装得很高级的间谍战中,沦为一个低级的卧底。
电影唯一保留的“反”,只有反转。整部片,确实出现了几处剧情大反转,但几乎都是为反转而反转。
片中钉姐的一幕假死,就是主要反转之一。电影中,钉姐执行任务后,被犯罪集团绑架,揭露了卧底身份。怎么办?这时,剧中另一个卧底,欢喜哥出场——假装一枪崩了钉姐。眼看同僚身陷绝境,无论古天乐还是张家辉,都没有伸出援手。原来,折腾一番,只为欢喜哥出场。当这个在剧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伴随着标志的笑声、披着大衣出现的瞬间,什么逻辑,什么剧情,好像都不重要了。而假死之后,钉姐就被送到了安全屋养伤——导演终于找到合适的地方,把这个鸡肋角色收起来了。
相比之下,剧版的反转,显然更精巧,吊胃口。每一个卧底的出现,都会把格局直接拔高。譬如,第四个潜伏在廉政公署ICAC的卧底的出现,就引出了反派的另一个阵营——黑警。欢喜哥卧底身份的曝光,又扯出社团背后的真正大BOSS。所有冲突,都为剧情服务。
《使徒行者》成功的第二个字是,情。
兄弟情,也是这次电影版的题眼。全片几乎围绕着古天乐和张家辉这对兄弟。可惜这个情字,只停留在表面。重复无数次的台词,直白而空洞。导演好像在每一处都急着跟观众说——哎呀你们别看这两个一黑一白长得不像,但他们真是好兄弟啊。而且,片中古天乐冒充警方卧底的理由竟是不满意张家辉的地位超越了自己。看不得别人好,还口口声声称兄道弟?这样“作”出来的兄弟情,观众不买单。
没有闲话,不顾一切,才是兄弟间的浪漫。相比这一点,剧版做得实在、打动人。
剧中梁烈唯饰演的木虱哥,参加婆婆的寿宴时,因为黑社会背景,被在场的亲戚数落、讽刺。这时,钉姐和爆seed(林峰 饰)赶来。眼看兄弟被欺负,作为木虱的大哥、大姐两人二话不说闯进大厅,放下身段,一个装成私人助理,假装让“老板”处理上百万的生意;一个装成酒店老板,感谢木虱今晚承包了整个宴席(其实是他自己掏钱)。不动声色,让小弟瞬间成为全场最低调奢华的主角。
如果抛开原著,《使徒行者》又是一部怎样的电影?电视剧升级成电影,最大的不同——更有钱,可以拍更多枪战、飙车、动作戏。
《使徒行者》在这方面倒并没有偷工减料,有香港特色的停车场枪战,飙车戏也用上跑车、的士、货车和摩托车。剧组甚至拉去里约拍摄,进入了号称“连警察都不敢进”的贫民窟。可是,影片里的贫民窟却让人根本感受不到凶险。
有钱不会花,才是硬伤啊。反而,最后一幕的动作戏——用桌布绑好手,操起玻璃瓶就干,抓着天花板的吊灯就砸,才回归到最原始的古惑仔斗殴,更来劲。
与少量激情打斗相映成趣的是,片中也运用了少量不错的电影语言。例如,大反派在欢喜哥面前,述说着自己是怎样杀死他的老婆。对欢喜哥的特写,镜头在缓慢地转动,表现出他内心的挣扎,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忍受。还有当钉姐下楼梯时,营造的眩晕感。在这些赏心悦目的瞬间,我们看到了,久违的港产片活力。
由此,纵使《使徒行者》比电视版诸多不足,但仍比TVB过去同类剧集改编作,如MV版《冲上云霄》好几条街。但,问题是甩《冲上云霄》几条街,和真正的好港片也差好几条街。
香港电影死了么?
单从《使徒行者》如今三亿+的票房看,说“死”,无疑耸人听闻。但另一方面,港片那种典型的,无法无天(或称为无政府主义)的劲,似乎又在一点点枯竭。有人将其归罪于香港回归,内地审查。
事实上东南亚(尤其是台湾市场)萎缩,好莱坞大片入侵,甚至是盗版猖獗,这些才是谋杀香港电影的致命原因。审查,不过是压在这艘沉没的东方轮船上最后的稻草。甚至可以说,没有内地市场的支撑,香港电影工业可能更快完蛋。
香港本地总票房,一年大概16亿左右,其中,进口片要分割掉70%,即一部5000万+的香港电影在本土就算超大片。刚刚打破香港影史华语片纪录的《寒战2》,截至上上周末,累计票房不过6552万。这样的体量,内地轻松一部小破片就能秒杀。
电影是需要人才与资本共荣的产业,尤其是商业片,比起背靠全球市场,动辄敢过亿美金起步的好莱坞,穷苦人家出身的港片,一开始就输了。而当那些熟练的类型片导演被迫北上,又有几个敢(能)在陌生的规则里玩出新意。以警匪片为例,近几年最成功的港片系列,《寒战》《窃听风云》勉强算吧。但这些电影,气质跟我们记忆的港片相去甚远。
什么是我们的港片?《省港旗兵》、《英雄本色》、《监狱风云》、《跛豪》。那种不管不顾,那种酣畅淋漓,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迈与潇洒。
通通,别了。就好像你掀开《使徒行者》的皮毛——看见了反复的反转,但没看到一个深度挖掘的人物,看见了各种花式套路,但丢掉了原来真实的市井气。及格,但,这种及格,是不是见得太多。
也许是时候说一句大实话——可能香港电影还能以《打擂台》、《狂舞派》、《树大招风》这样原汁原味的、小而美的形式流传下去。但要论精气神、影响力,香港电影要想重回巅峰,绝对是我们一班爱过、念旧的人的迷思罢了。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毒舌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