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政治的“阴影”渐行渐远
2016-10-10
胡抒雯
7月24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决定不对俄罗斯国家队实施禁赛,将“通行证发放权”下放给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
普京总统对此决断表示赞赏,他说:“尽管国际奥委会受到公开的压力,但该组织把决定俄罗斯运动员命运的权力交给了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避免了奥林匹克运动陷入分裂。”
对于俄运动员兴奋剂事件,普京表示,将就反兴奋剂问题与国际奥委会开展紧密的合作,并成立一个由俄国内外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公共委员会负责调查兴奋剂问题。
一场很有可能源于政治并酿成严重后果的奥运风波,在国际奥委会最后采取的一种相对妥协的决策下得以平息,这是避免政治干预体育的明智之举。
在远离政治,避免成为政治工具的道路上,里约奥运无疑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政治淡化 抵制悲剧没有重演
俄罗斯兴奋剂事件,应严肃处理,但不应“集体连坐”。 “集体惩罚”涉嫌到连坐,也会被视为一种双重标准,因此毫无疑问会引来极大的“不公平”争议。
正如此次兴奋剂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奥委会主席朱可夫说:“想想看,美国的加特林有两次药检阳性被禁赛,但是他可以去里约,而伊辛巴耶娃或者舒本科夫这样一直清白的选手却要被禁赛,这是何其不公平。”
现行体制下,不只俄罗斯这样,肯尼亚也有政府官员主导的大规模兴奋剂欺诈事件,但他们没有被禁止参加奥运会。
世界反兴奋剂组织本应及早去处理,及早制止,但却对很多线索视而不见或不采取行动,直到这时候才来针对所有俄罗斯运动员“全体禁赛”,是否公平?
虽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只消看看兴奋剂风波中兴风作浪的那些国家和人物,让世人相信这不是美国人和他的小兄弟的阴谋,恐怕和让美国人和他的小兄弟相信俄罗斯人没有尿样作弊一样困难。
有报道显示,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公布有关俄罗斯运动队兴奋剂调查报告之前,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西班牙、瑞士等10国反兴奋剂组织及20多个体育团体已草拟了一封给国际奥委会的联名信,呼吁禁止俄罗斯参加里约奥运会。
政治上的博弈不应以牺牲以个体为单位的运动员的利益为代价。很显然,奥组委并没有被隐形的政治势力左右,最终做出了较为公正的处理,让271名没有兴奋剂缠身的俄罗斯优秀运动员搭上了前往里约的末班车。可见,政治对体育的消极作用正在逐渐淡化。
奥运在过往的100多年时间里,曾经循环往复地被用来作为政治的工具,攻讦政敌国家,释放政治谎言,美国用过,苏联用过,欧洲用过,亚洲用过。
我们熟知的美苏冷战期间,1980年美国联合60多个国家共同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抗议苏联出兵阿富汗。
为了报复,1984年苏联等19个国家也相继宣布拒绝参加洛杉矶奥运会。
而这次,悲剧没有重演。
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在普京上台后,随着美国与俄罗斯政治上的博弈加剧,体育成为了两国竞争的一个另类领域。
尽管如此,在此次兴奋剂事件发生后,看清了西方某些国家的用意的普京,虽然火大,但除了警告奥林匹克运动面临分裂的危险之外,其表态却是相当克制,并言“政治不应干预体育”。试想,如果时间倒退30年,将是怎样一番严重的后果。
全球化淡去体育政治色彩
自柏林墙倒塌之后,与其余的生活方式渐渐淡去政治色彩一样,体育也越来越恢复到其作为人们生活方式本身,脱离政治奴仆的角色。
1988年可算是最后一届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奥运会。汉城奥运会虽然因韩国刚刚经历过一场巨大的政治变革而失去了国内政治色彩,但是国际奥委会否决朝韩合办的意愿,导致朝鲜抵制,本身就演变成了一场政治争端。而后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几乎便是纯然的体育与荷尔蒙,与政治淡化了关系。
在意识形态对峙的年代里,除了一些国际高峰会议,各个国家,尤其是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几乎没有太多的政治谈判空间。因此,每届奥运会举办的时候,便是各个国家怀着政治鬼胎四处游窜之际。大国要利用奥运会彰显控制力,小国要利用奥运会来放大自己平时不被注意的声音。
斯皮尔伯格在《慕尼黑》中不无同情地指出,正是因为巴勒斯坦的声音在日常之中根本无法听见,于是他们采取了铤而走险的方式,让奥运会成为他们的传声筒。
然而,全球化的演进使原本稀少的国际交往场合变得无所不在,所有的政治角力都有自己的斗兽场。G20峰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盟、WTO、亚太峰会、WHO,每年所举行的政治峰会此起彼落令人应接不暇。东亚有联盟,亚太有TPP,任何一个国家在本地区或者是世界性的论坛上,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发言位置,并且在不同的议题上,都有不同的专业性场合可供发言,类似于奥运会的非政治集会,已经变得不再具有话筒效应。除非想要制造恐怖事件,否则没必要在体育赛事上进行政治呼叫。
时至今日,尽管里约奥运槽点满满,但令人欣慰的是,它是罕见的几乎没有国际政治色彩的奥运会。它处在一个虽然并不富裕,然而长期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拉美大陆;远离地缘政治核心欧亚大国;当前最为炽烈的反恐战争在巴西几乎没有半点踪迹,不知宗教冲突为何物;整个拉美几乎整齐划一的意识形态,没有你死我活的左右派仇视;全世界除了零星的自杀式恐怖活动之外,没有大型的国与国之间的争斗……
虽然里约的无政治奥运有它的独特性,但全球化进程让体育逐渐褪去政治色彩已是普遍存在。
体育和政治应和谐共生
体育应远离政治,却又离不开政治。在人类文明社会,似乎没有什么能够不受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体育亦然。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曾说,“开展体育运动,离不开政府以及政治人物的支持与合作”。
体育完全独立于政治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法。
既然如此,充分发挥政治的积极作用,不沦为政治的工具,是体育运动发展应该寻求的平衡点。
为了给体育运动营造更和谐更健康的发展环境,我国也正在做出积极举措。
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改革足球管理体制要推行“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对于足协的领导机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规定中国足协将不设行政级别,由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代表、知名足球专业人士、社会人士和专家代表等组成,保证足协领导机构的专业化……
这是体育的进步,也是政治的进步。奥林匹克在社会的进步中,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
资料来源:新浪新闻、今日话题、瞭望智库、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