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

2016-10-10

北京纪事 2016年10期
关键词:梅葆玖贵妃重排

由北京京剧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联手推出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将于2016年12月3、4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隆重上演。众所周知,《大唐贵妃》是梅葆玖先生与杨乃林、翁思再、郭小男等戏曲界大家创作的极具创新意义的大型京剧舞台艺术作品。此次北京京剧院启动重排《大唐贵妃》,是梅葆玖先生生前提出并多次组织研究、着力推动的艺术创作项目。斯人已逝,梅韵犹存。在梅葆玖先生溘然长逝后,《大唐贵妃》项目团队化悲痛为力量,发挥剧院的一棵菜精神,将先生的新想法、艺术理念与遗愿凝聚作品之中。

目前,《大唐贵妃》已进入紧张的创排阶段。笔者有幸采访该项目的负责人——梅兰芳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周铁林老师。谈起《大唐贵妃》与梅葆玖先生,周老师如数家珍、感慨万千。《大唐贵妃》取材于梅兰芳上个世纪20年代的名剧《太真外传》与《贵妃醉酒》,同时参考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的《长生殿》等名篇、名作及今人的一些作品。重新创作的《大唐贵妃》,就艺术形式而言,将现代交响乐融入京剧的传统音乐之中,将京剧的演唱配以西洋的合唱,将京剧的舞蹈配上传统舞蹈艺术的群舞。所谓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梅葆玖先生在遵循京剧艺术规则与形式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同时就内容而言,《大唐贵妃》突出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真诚爱情。在塑造杨贵妃形象时,回避了其原为皇子之妻的身世,也摒弃了与安禄山一些暧昧的关系,突出了她的纯洁、无辜和对爱情的忠贞。对唐玄宗的塑造,则写出他性格上的复杂性,他是开元之治的开创者,又是安史之乱的责任者。在爱情上,他有真挚的一面,又有荒淫的一面。剧中,最后一场,退位后的唐玄宗日夜思念杨贵妃,表现他的人性复归。由此,引起观众一连串的思考,加大戏的人文价值和讽谏意义。

《大唐贵妃》2001年创排,2003年与2008年两次进京,先后在国家大剧院与保利剧院公演。彼时该剧由梅葆玖、张学津等艺术名家领衔主演,李胜素、于魁智等当红名角儿配演,并由翁思再编剧、杨乃林作曲、郭小男导演……从台前至幕后,阵容空前豪华,交响音乐的加入让观众耳目一新。极高的艺术品质让《大唐贵妃》成一时之美谈,成为票友心中的又一部经典。《大唐贵妃》也成为梅葆玖先生艺术人生的佳作代表。对于此戏,梅葆玖先生钟爱有加,常在各种演出场合将选段奉于观众,抑或在授课之时,将此戏作为教材的范本。2008年之后,梅葆玖先生还对《大唐贵妃》做了细致的加工与打磨,并期冀该戏有朝一日再次重排,与观众见面。

2014年,正逢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20周年“双甲之约”全球巡演项目启动。梅葆玖先生想借此机会将《大唐贵妃》搬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与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舞台之上。但由于此剧的主创与主演分布全国各地,在重排组织上困难重重,演出的质量一时难以达到世界级舞台的标准。林肯中心与肯尼迪中心是全球艺术家心驰神往的舞台,恰恰因此,梅葆玖先生提出,如果时间来不及,不能降低标准瞎凑合。在梅葆玖先生的眼里,一出戏的艺术水准是最重要的。如果水准不行,再喜欢的戏,该下还得下。

就这样,《大唐贵妃》的排演被遗憾地搁置下来。但北京京剧院的领导很理解梅葆玖先生的心情。这样一出好戏,因为时间的问题迟迟不得重排上演,戏被放下了,但梅葆玖先生的心一定放不下。于是,在2015年,剧院的领导通过向上级部门申请,得到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重排《大唐贵妃》的计划终于再次被提上日程。

此次重拍《大唐贵妃》,主创仍尽量沿用原班人马,例如编剧仍是翁思再老师、作曲杨乃林老师、导演郭小男老师、服装蓝玲老师,舞美设计与灯光设计为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建老师。另外,由于当年此戏的主演梅葆玖与张学津先生均已仙逝,因此杨贵妃由梅葆玖先生唯一的男旦弟子胡文阁饰演,李隆基由张学津先生的得意弟子朱强饰演,张馨月、杜则分别饰演此戏前半出的杨贵妃与李隆基。此外,安禄山由优秀青年演员方旭饰演,杨国忠由国家一级演员黄彦忠饰演,李龟年由谭派得意门生马博通饰演,陈元礼由国家一级演员王雪清饰演,高力士则还由老班底的黄德华老师饰演。二胡则沿用梅葆玖先生的御用琴师舒健老师。另外,整个梅兰芳剧团是此次《大唐贵妃》演出的主力军。

由于此剧还有交响音乐的元素,因此项目组还邀请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参演,包括70人组成的交响乐团和40人组成的合唱团,以及28人组成的舞蹈队来配合京剧表演,达成大型交响京剧的恢宏效果。

2016年8月15日,《大唐贵妃》项目组正式启动。排练分成两条线,北京京剧院这边一条,中国歌剧舞剧院那边一条。此外,由于《大唐贵妃》的主创与演员遍布全国各地,为了保证排练的效率,项目团队在微信里特别建了交流群,大家直接将排练的视频发在群里,由远在异地的主创、导演看后提出意见。周铁林老师拿出自己的手机,打开微信群里的一段视频,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排的最后一场戏,28位舞蹈演员表演仙女的群舞。视频下面郭小男导演留言,先是予以鼓励,并提出建议将舞蹈的艺术表现形式再淡化一些。看得出来,《大唐贵妃》项目组很好地利用现代媒体的优势,大大提高了排练的效率,让剧组全体人员有一个好的交流、协调工作的平台,也让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看到了北京京剧院的一棵菜精神。

谈到变化,由于《大唐贵妃》是重排剧目,因此在舞台调度与呈现上与以往有所不同,新的舞台呈现给予了演员更大的发挥空间。另外,还增加了舞蹈表演的戏曲效果,使舞蹈之于京剧艺术更加圆融。同时,戏里的唱词与唱腔保持原汁原味。只是应梅葆玖先生的要求加入一句《太真外传》的戏词:“杨玉环生置在华阴小郡。”放在开场杨玉环的自我介绍之中。

言及梅葆玖先生的遗愿,周铁林老师说这是重排《大唐贵妃》面临的挑战之一。在梅葆玖先生抱恙之前,先生一直亲力亲为。就在先生3月30日发病前,29日他刚刚结束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授课。晚上周铁林老师给先生来电话,交代工作进展,说已经将《大唐贵妃》的主创联系好了,让先生不要再去上海了。“他本来要亲自去一趟上海,去找翁思再,再去杭州找郭小男,把他的想法与修改意见告诉他俩。”周老师说,“梅葆玖先生总是这样亲力亲为,在他的带动下,3月份他的艺术理念与新的想法,通过我们的协调,已经与主创有了很好的沟通。”

梅葆玖先生去世以后,他对《大唐贵妃》的理念与修改意见被完全保存了下来。先生的离世对《大唐贵妃》项目团队的打击异常巨大,团队的工作一时暂停。但将《大唐贵妃》再次搬上舞台是先生的遗愿,项目团队最终化悲痛为力量,努力继承梅葆玖先生的艺术理念,认真执行先生的修改建议,排练即使再苦再难,也要完成先生的遗愿——把一出完美的《大唐贵妃》奉献给观众,以慰先生的在天之灵。

重排《大唐贵妃》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就是资金问题。毕竟《大唐贵妃》是一部大型交响乐京剧,演出人员众多,资金自然捉襟见肘。庆幸的是,梅葆玖夫人林丽源女士了解到这个问题后,慷慨解囊,为梅兰芳艺术基金会个人捐款一百万元人民币,保证《大唐贵妃》能够如期上演。

梅葆玖先生的离世,夫人林丽源女士的捐款,都在无形之中给了《大唐贵妃》项目团队以力量,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周铁林老师说,大家现在排练的效率非常高,戏排得一遍比一遍好,能看得出来,每一个人都真心想让这部戏好。

周铁林老师还说,《大唐贵妃》面临的最后一个挑战来自市场,虽然老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好的产品也得宣传得好、营销得好,才能叫好又叫座。《大唐贵妃》除了在2016年12月3、4日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上演外,未来还将在国家大剧院与观众见面。作为一出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的前期投入很高,因此未来的市场回报十分重要。目前剧院的市场部正在各种媒体平台上积极推广。未来如果有机会,剧院还会和社会上的商业推广公司合作。相信梅葆玖先生的心血之作,一定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有一个漂亮的经济效益。

(编辑·韩旭)

hanxu716@126.com

猜你喜欢

梅葆玖贵妃重排
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及其归纳教学实践
重排滤波器的实现结构*
EGFR突变和EML4-ALK重排双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不再贪一夜暴富养贵妃鸡年销800万元
贵妃恨
基于像素重排比对的灰度图彩色化算法研究
武义贵妃鸡“贵”得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