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慧娟:双腿“磨”出实验数据

2016-10-10

工会博览 2016年19期
关键词:垃圾场土壤环境高通量

郭慧娟:双腿“磨”出实验数据

在诺赛基因公司科技服务事业部,有一位美女实验主管郭慧娟。白衬衣、高高梳起的马尾、白皙的皮肤,让眼前这个85后女生看上去干练又利落。为了将实验完成,她不惜与垃圾场工作人员周旋、不惜长途跋涉到天津采样、不惜在无数双诧异的眼神中当众挖土……

《北京及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这是郭慧娟攻读博士后期间的一项研究。说起这个项目,郭慧娟侃侃而谈。为了探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否产生影响,她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差异,并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地理位置与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系统发育的相关性。由此使她更深化了解重金属污染与微生物菌群丰度之间的关系,并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基于北京及其周边部分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通过全新的实验方案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GS)基于16S rRNA基因进行物种分类信息进行分析,通过α,β-多样性结果分析受到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差异,并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地理位置与土壤环境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系统发育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的全基因组扩增(MDA)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基础,并为复杂的重金属污染环境中微生物样品的解析和土壤修复提供全新的策略。

确定了这个目标后,郭慧娟就开始真正的着手进行实验设计。“既然是想要测北京及周边的土壤污染情况,那么就要找最具代表性的土壤,因此,我们选定在北京市的东南西北中及天津进行土壤采样。”郭慧娟说,她按功能区划分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土壤,最终采集了石景山首钢、昌平垃圾填埋场、五道口轻轨旁、北京焦化厂周边、亦庄凉水河岸边、通州及天津北辰区大张庄镇喜凤台村7个不同方位的土样,每个方位为一个大点,每个大点要按照“之”字形采三个小点混在一起进行分析。而且土一定是要地标20厘米以下的土壤,加之采样之后需要进行冷藏,这都给郭慧娟的采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最难忘的是去昌平区百善镇阿苏卫生活垃圾场。阿苏卫垃圾场位于昌平区小汤山镇阿苏卫村和百善镇百善村,是北京市最大的垃圾处理中心。”郭慧娟说,“我们要采的土样基本上都在垃圾堆成的小山上,味道真的特别特别难闻,我们还要拎着已经采到的图样,那天的经历简直记忆犹新。”

经过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pH、全镉、全铬、全铅、全砷、全汞、有机质、全盐),发现21个采样点土壤中有14个采样点都有不同重金属不同程度的污染。说明北京及周边地区土壤受到工业、生活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16S V3-V4区基因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21个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进行研究,测序深度足够,已经基本覆盖到样品中所有的物种。

“这次的实验项目对于我来说算是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多的挑战,但它的意义却非同一般,可以为日后改善北京市土壤环境提供重要依据。”郭慧娟高兴地说。

特约栏目主持孔跃进

猜你喜欢

垃圾场土壤环境高通量
世界最大垃圾场就在我们头顶?
美有毒垃圾场附近居民平均少活0.25年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垃圾场战争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Travels of 3 plastic bags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通信卫星开启高通量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