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龙眼 养血补脾
2016-10-09罗大伦中医博士知名中医学者
文/罗大伦 中医博士、知名中医学者
常吃龙眼 养血补脾
文/罗大伦 中医博士、知名中医学者
中医认为,龙眼味甘、性温。入心、脾经。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等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血虚萎黄、气血不足、神经衰弱、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病症。
龙眼蒸熟 “点心”养血
民国时期的名医张锡纯认为,龙眼肉可以“滋生心血”“滋补脾血”,所以在遇到心脾血虚者的时候,他就会用到龙眼肉。
某日来了位少年患者,说心中怔忡(怔忡是中医术语,是心悸的一个症状),夜不能寐。张锡纯给少年诊脉,发现“其脉弦硬微数”,是“心脾血液短少”的表现,于是就给他出了一个小方子。大家可能都想不到,这方子非常简单,就是把龙眼肉用饭锅给蒸熟了,然后随便当做点心,没事儿的时候就吃一点。结果,在吃了一斤多龙眼肉的时候,“病遂除根”。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个心脏失调的原因就是血亏引起的。这就好比是一个液压的机器,里面本来是有液体的,可现在给消耗得太多了,液体不够了,那么机器运转一定会出现问题。怎么办呢?答案是:如果能够补足心血,则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心血消耗的原因有几种,在现代人中很普遍的一种就是思虑过度。中医认为,一个人如果想问题想得太多了就会耗伤心血。比如,最近特别忙碌,每天都在思考问题,殚精竭虑的,那么心血耗伤就很严重。这点很好理解,我们整天思考,一定是消耗营养物质嘛,尤其是参与思考活动的相关器官,在中医里面,我们把它们划入心血的范围里面。而龙眼肉正可以补心血。
一位大姐来找我,他丈夫最近有严重的心律不齐。诊脉后,我让他先疏理肝气,用了三剂柴胡类方后,我告诉他,肝气疏理好了需要养心血,就是用龙眼肉,配合一点西洋参,作为食疗。
这个配伍是清朝中医大家王孟英的方子,叫“玉灵膏”。王孟英认为龙眼肉微热,需要用西洋参配合,因为西洋参滋阴,是凉的,可以制住龙眼肉的温热,具体的比例可以是十份龙眼肉,配一份西洋参。
后来,患者恢复得非常好,心脏基本没有问题了,每次看到大姐的笑脸,我都会觉得非常欣慰。其实,如果使用得当,食疗的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更何况,像龙眼肉这种美味的食物,更是容易让人接受的。
对“陈庄体”,批评者有之,褒之者亦不乏人,以清人王钺为例,他在《晚寤斋诗集叙》中云:“有明一代,诗人辈出。有所谓四才子者,有所谓七才子者,又有所谓后七才子者,其既也一举而矫之以袁、徐,再举而矫之以钟、谭。而陈白沙、庄定山两公独以其道学一派,远追新安,卓然有发乎情,止乎义理之风,盖所谓亘万古而不忘心会而得之者,岂不存乎其人哉!余持此道以论诗久矣,盖落落乎于世,未有合也。”[29]卷一,28b-29a王钺认为陈、庄二人以“发乎情止乎义理之风”而戛戛独造,屹立于当时诗坛。
这种情况,在白领、知识分子和参加考试的学子们中,很常见,因为都有心血损耗的问题。
孩童脾虚 龙眼止血
除了养血,龙眼肉还有补脾的作用,这个我们也来讲讲。
还是张锡纯的故事,当时,有一个六七岁的童子,大便下血,数月不愈,在别处服药也没有任何效果。张锡纯认为,这是脾不统血的缘故,于是,告诉家长给他服用蒸熟的龙眼肉,每天吃一两左右,这对孩子来说,不用吃药简直太好了,结果吃了十来天,病就痊愈了。
故事里面,张锡纯说这个孩子是脾不统血,那什么是脾不统血呢?这也是中医的一个术语。中医认为,脾除了吸收、运化食物精微外,还负责管理水和血的运行,分别叫统水和统血。“脾不统血”是指: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多见于慢性出血的病证,如月经过多、崩漏、便血、衄血、皮下出血等。除出血外,必兼见脾气虚弱的一些症状。相应的,治疗时要补脾摄血。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你用绳子绑了一个沙袋,然后抡起来,让沙袋围着你的手旋转,这个时候,手要用力抓住绳子,沙袋才不会飞出去。这个手就好比是我们的脾,沙袋就好比是我们的血液,脾需要有力气,才能统摄血液,让它在正常的轨道中运行。如果您松手了,好比是脾气虚了,会怎么样呢?沙袋嗖地飞走了,这也就是,血液跑出经脉的正常轨道了,出血了。这就是脾不统血了。
调理这种脾不统血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子,就是中成药归脾丸,其中就有龙眼肉。
食疗有方 初孕不宜
从现代研究看,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其中尤以维生素P含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降低脆性的作用。
龙眼所含糖量很高,且是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故体弱贫血、年老体衰、久病体虚者,经常吃些龙眼很有补益作用;妇女产后,龙眼也是重要的调补食品。因为它含铁及维生素B2很丰富,可以减轻子宫收缩及宫体下垂感。对于妇女产后、体虚乏力、贫血等问题,则可用龙眼肉加当归、枸杞、红枣(去核)数颗炖鸡。或每日食用龙眼肉煮鸡蛋,可活血调经,促进体力恢复。
国外专家在研究龙眼时发现,其含有一种抗衰老的活性成分,这与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言“龙眼有轻身不老”之说相吻合。故此有人认为,龙眼是具有较好开发潜质的抗衰老食品。
但是,龙眼也不是人尽皆宜。脾胃有痰火及湿滞停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者忌服。孕妇,尤其是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及早产等。此外,因其葡萄糖含量较高,故糖尿病患者不宜多服。
此外,要注意切不可吃未熟透的龙眼,因其容易引起哮喘病。即使作为食疗品,龙眼肉每次食用量也以干品 6克为宜,不宜过量。
最后,笔者再介绍几个龙眼食疗小偏方。
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片,煎汤服。(《泉州本草》)
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克,粳米60克,莲子10克,芡实15克,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枚~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补气血:以剥好的龙眼肉,盛竹筒或瓷碗内,每次一两(30克),素体多火者,再加入西洋参片一钱(3克),碗口罩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玉灵膏)
温补脾胃,助精神:龙眼肉不拘多少,上好烧酒内浸百日,常饮数杯。(《万氏家抄方》龙眼酒)
若内有痰火及食滞停饮者忌服,以免引起淤痰堵塞在胸口而引起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