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实验中心安全体系的构建

2016-10-09周亦敏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

王 璐 李 静 周亦敏



化学实验中心安全体系的构建

王璐李静周亦敏

安全重于一切,高校应把安全教育和培训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内容,通过将传统课堂、安全准入系统搭建(电脑)和微信公众平台(手机)“三位一体”的结合模式应用于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中,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丰富实验安全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构建适合化学实验中心的安全体系。

安全体系;互联网+;安全准入系统

近几年,多所大学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令人触目惊心。上海某理工大学玻璃爆炸伤眼事件、北京某知名大学化学楼起火爆炸事件、近期上海有机研究所误操作引发火灾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给实验室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其中化学实验室首当其冲。大学化学实验室是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地,是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

一、上海理工大学普通化学实验中心基本概况

上海理工大学普通化学实验中心是隶属于公共实验中心的一个部门,首要任务是为全校学生化学实验课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服务和相关支持,主要面向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和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7大学院,承担近1200多名学生/年的本科教学计划内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任务,开设14门实验课程,实验工作量近5万人时数。(详见表1)

大学化学实验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标准实验操作和较强动手能力,为以后专业实验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师生对安全问题关注度不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动手能力较差,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不过关,做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迫切需要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个人防护技能,避免在实验环节中出现安全事故。

表1 化学实验课汇总表

二、实验中心已取得的研究和实践基础

1.课堂安全教育先行

实验室安全是教学科研的基础,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保障,必须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安全教育。[1]目前,在学生初次进入化学实验室前,实验教师都会对学生进行以PPT形式为主的安全教育,但形式相对单一,效果不是很理想。课堂上学生对学习的安全知识已经了解和掌握,但在后期的实验过程中容易忘记,想要回顾安全培训的内容,又没有途径和平台去学习。

2.先进网络平台介入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法不断涌现,安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逐步完善。化学实验中心已初步搭建了微信公众平台,不定期推送一些安全相关的信息,希望能发挥先进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将“互联网+安全”的模式,应用于实验室的安全培养教育中。

3.完备的规章制度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离不开规范的制度约束。化学实验室由于其特殊性,许多化学试剂属于易燃、易爆、易制毒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存在安全隐患,需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关的应急防护措施。“国有国法”,室有室规。建立和制定规章制度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化学实验中心制定了一整套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如“化学实验室应急预案流程”(见图1)“轻微事故应急预案”“化学试剂仓库进入流程”“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守则”“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化学实验室学生守则”“化学仓库物品管理制度”“易制毒化学品的保管与使用管理”“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等。[2]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事,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和安全开展。

4.完善的硬件防护设施

除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外,在化学实验室及试剂仓库安全防范方面也配备了相应的硬件防护措施。(1)消防系统:沙子、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栓;(2)门禁系统:指纹门禁、密码装置和红外监控系统,药品仓库安装有红外摄像机,配有硬盘录像机,保障监控试剂仓库所有人员进出情况;(3)危险品专用试剂柜;(4)紧急应对装置:冲淋装置、洗眼装置、紧急照明;(5)防爆开关;(6)急救药品箱:创可贴、烫伤药膏、凡士林等,以便对受伤人员和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7)紧急呼救电话;(8)个人防护用品: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毒面具和实验服;(9)通风温控系统:通风柜、排气扇和空调;(10)安全警示标识,起到警示和提醒的作用。

5.强化实验室管理人员建设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错综繁杂,不单是简单的防火防盗、实验准备,还涉及很多专业技术知识。[3]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人,尤其是人的行为。为保证实验教学安全、顺利地开展,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并通过培训考核取得安全相关的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实验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探究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丰富实验安全教学手段,提升实验教学的效果,最大限度避免实验室安全事故,培养安全意识强烈、实验基础扎实、操作规范的综合型人才。

1.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的搭建

基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理念,将互联网应用在实验室安全教育中,实验中心正在搭建“化学实验室安全准入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安全科目的考试,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化学实验室,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采用网上学习和课堂培训相结合的二维安全教育模式,既丰富了安全教育手段和资源,又便于评估学生的安全考核成果,对实验安全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具有推进作用。

2.安全责任的确认,安全意识的强化

学校应建立安全责任制,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学校与学院、学院与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与学生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安全工作的岗位内容、责任种类、处理原则及相应条款。学生在首次进入实验室,实验教师对其进行课堂安全培训后,都要求学生签署安全承诺书。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始实验教学前,实验教师再次强调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正确的实验操作规范,并把安全准入系统中安全科目的考核作为学生实验课程成绩的一部分,以强化其安全意识,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3.实验安全评估资料的汇编

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和学生将直接接触到各类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参考国际上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编写相关实验的安全评估资料,[4]以“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实验安全”为目的,旨在减少实验潜在危险,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明确危险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好实验安全评估的准备资料(如表2),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准确、充分地了解实验中涉及各种试剂的性质及其急救方法和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提早做好预防措施,降低实验风险。同时,使用国际化的工作场所危化品信息系统(WHMIS)标注各种化学试剂和仪器,使学生体验在国际标准的实验室中参与实验容。

表2 实验安全评估的准备资料

4.微信公众平台的完善

虽然,实验中心已经初步完成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但内容过于单调。后期打算推送一些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主题,发布一些化学实验仪器实操的视频和实时安全信息,供师生了解和学习。通过电脑、课堂和手机宣传“三位一体”的结合模式,使安全教育多元化。

5.安全相关课程的开展

目前,国内开设《安全及损失预防》课程的学校屈指可数。实验中心计划开设这门安全理论课程,从安全理论知识着手,结合一些实际操作练习,以及安全事故防范演习和训练等环节,多方位提升学生安全素养。

四、结束语

化学实验室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对学校甚至全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从已取得的研究、实践基础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拟解决的方法两方面探究了化学实验中心安全管理问题。结合“互联网+”和国际化的安全管理理念,完美应用于国内的安全管理体系中,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丰富实验安全教学手段,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最大限度杜绝实验室安全事故,培养安全意识强烈、实验基础扎实、操作规范的综合型人才。

[1]常生华,翁秀秀,侯扶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9-231.

[2]王璐,余治昊,李静,等.化学实验中心的安全管理与建设[J].广州化工,2016,44(4):192-193.

[3]王小玉.浅谈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4).

[4]余治昊,黄明贤,孙素芹,等.国际化教育思考——互联网+推进化学实验教学[J].广州化工,2016,44(3):171-17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公共实验中心)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7.048

上海理工大学“精品本科”系列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实验室化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