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0-08曾彩霞付玉

考试周刊 2016年74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职院校问题

曾彩霞+付玉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含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为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国开始有不少高职院校在尝试、探索双语教学。采用双语教学可以增强学校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地位,促进师资队伍的稳步发展等。国内外对双语教学尚无正式统一的定性,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于双语教学仍在探索。双语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实施专业授课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外语)的习得和综合运用能力。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

双语教学,英国著名朗曼出版社出版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双语教学就是用一门第二语言或外语在学校进行学科教学。双语教学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达到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同时优化运用语言的技能双语教学。

二、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由于双语教学实践开展时间较短,在不少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加以解决。

1.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存在偏差与不足。

很多人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外语教学的延伸,经常等同于“用外语上课”,甚至干脆就是外语课,导致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完全丧失。或者双语教学课成为简单的学科翻译课,学生仅仅学到一些专业的词汇。双语教学与普通外语教学及专业外语教学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前者是一种“教学语言”,后者是一种“语言教学”,前者以外语为手段,以讲授某一门公共课或专业课为目的;后者以相关知识为手段,以讲授语言(某一外国语)为目的,培养学生对该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很多学校单纯强调英语并将其推崇为“办学特色”,没有尊重高校双语教学的规律。

2.高职院校师资水平成为双语教学的主要障碍。

高职院校主要缺乏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英语教师容易将学科教学视作语言教学,而学科教师常因英语功底不深,造成师生交流上的困难。我国现有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真正能胜任双语教学的老师是凤毛麟角的。双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很高,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广博的学科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要求有流利的外语表述能力,了解外国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比如会计专业进行双语教学,就既要要求老师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又必须有扎实的英语功底。但我国目前各高校双语教学不仅师资资源匮乏,而且大部分双语教学的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

3.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从生源方面来看,高职院校招收的主要是来自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外语基础普遍较差,词汇量少、语法知识薄弱、阅读能力不强,特别是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更弱,在高职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就很保证教学质量。大面积实施双语教学困难重重,学生上课听不懂,老师教学无法进行。实行双语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接受能力,虽然学生都在努力学习英语,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关的描述和分析指出,若学生在CET4中取得优秀(以上)的成绩或通过CET6,他们就可以从双语教学中受益。而高职院校的大多数学生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都只是英语三级的水平,与四六级的悬殊还很大,双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

4.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效果不好。

教师往往采取以传授讲授法为主的灌输式、以译代讲等教学模式,不利于职业技能和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有些教师不顾学生英语基础差的实际情况,在进入双语教学初期,就以全英文或大部分以英文的方式授课,学生听课非常吃力,这样学生就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信心。

5.缺乏合适的双语教学教材。

大部分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不合适,部分选用原版教材,虽然具有语言规范、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内容偏多偏难,学生读起来非常吃力,国内一些编译类教材适用于高职院校的又很少。同时,这些教材并没有很好地突出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当今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另外,一些相关的双语教学资源、技能手册等也极为缺乏。

三、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对策的研究

1.树立正确的双语教学理念。

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都应该树立正确的双语教学理念,不能盲目追求双语教学,不能以双语教学来吸引家长、学生的眼球。欧洲双语教学(CLIL)兼顾了学科内容和语言形式,可以满足工学结合需求,培养学生基础职业核心能力,提高学生专业领域的英语应用能力,相较于其他双语教育模式,更符合我国国情。以学生为中心是双语教学的出发点,以项目技能带动知识。教学内容安排是通过项目的实施或实验环节来带动知识的讲解,而不是传统意义上填鸭式的教学。针对传统的教育以考试为中心,双语教学非常注重平时过程的教学和管理,平时的表现占很大部分,进行素质教育探索,把育人为本作为双语教学追求的目标。另外,还要以项目实践驱动教学:充分重视实践环节,以项目实践驱动教学,做到学有所用和学以致用。

2.多渠道提升双语教师的水平。

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双语教育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双语教育价值观、具备灵活的双语教育教学机智等。我们专业外语向双语教学过渡,首先要解决双语师资问题。在绝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具有外语教学能力的教师不懂专业知识,懂专业知识的教师外语又过不了关,真正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很少。所以高职院校可以构建双语老师和英语老师的互动联系平台,考虑如何帮助双语教学和英语老师在英语能力和学科知识上互相学习借鉴。

3.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选定教材,因材施教。

虽然学生进入了高校学习,但普遍存在着英语水平不均衡、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各高职院校校应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相应的原版教材,必须根据双语教学的特点和需要,适当调整课程设置选用合适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核心就是教材的选用,根据学校专业情况、学生英语水平编写适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效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教材是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素材,也是双语中教学目标的具体化,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的成败。可以说,优秀的双语教材与优秀的双语师资同样重要。

4.采用多样化的双语教学方式。

在双语教学开始阶段,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要更多地采用互动法、案例法、讨论法和情景模拟法等方式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而且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性。

5.吸取国外经验。

在未建立自己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之前,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理论,在实践中证实、吸收、消化和去粗存精,结合我国高校学科双语教学的特点,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双语教学理论。在国外的双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沉浸式、导入型、双轨式、过渡型、双联型和三向分流等,在中国事实上是过渡式,分析发达国家的双语教育模式,根据国情制定符合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保障双语教学的进行。学校可以派老师到国外进行学习,学习他们的双语教学理念,然后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的双语教学体系。

总之,无论双语教学要不要开展还是如何开展,都应该以学生为本。如果对学生有利,也就是对人才培养有利,就应积极行动。虽然双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学到最新的前沿性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和外语水平;有利于教材建设。但是事实上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有很多局限性,师资问题、学生基础问题、双语教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都是影响双语教学进行的障碍。因此,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可以暂时作为一种辅助性、过渡性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俞理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及其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国外语教育,2008(1):22-28.

[2]刘卓林.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评价[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8).

[3]舒娜.我国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研究.硕士论文,2007(5).

[4]董海英.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郑大湖,戴炜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界,2013(1).

[6]韩建侠,俞理明.我国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学生需要具备的英语水平[J].现代外语,2007(2):65-72.

[7]刘卓林.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模式评价[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8).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高职院校问题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