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古文译注的价值教学
2016-10-08
摘要:古文教学并不难,但如果在古文教学前面加上定语——价值,就难了,犹如行走于巴蜀,步履艰难。但也不是一丝曙光都没有,课文下面的译注不仅为学生减少了阅读时所遇到的语言意义障碍,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向价值教学转变的依据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价值教学;译注
文言文这三个字中的第一个“文”字有“美好”之意,“言”则是“写”的意思,后一个“文”字意为作品、文章,简而言之,文言文就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语法、句式有别于白话文,字词的用法也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尽相同。另外,由于距今时代久远,学生更无法娴熟掌握。但语文教科书中引用的每篇文言文的下面都会附有译注,这些译注给予学生指引,使其能够逐句逐段理清文章的情思脉络。正所谓“物以人而灵”,物不具备操控自己的能力,它自身的一切功能都要在人有效的主观能动性下实现,因此,有价值的译注教学会点燃译注的生命,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提供有价值的指引。
一、借译注,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虽多含贬义,但教学之变通亦如成语之变通,我们暂时以贬做褒用。走马观花,意为大略的观察一下,这一点非常适合语文阅读时使用,无论阅读对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可先大略观察,即走马观花。这是普遍的做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课文的第一印象,使其在脑海中形成课文情思脉络的一个大致轮廓或走向。这利于学生再次的读。但有的教师不以为然,他们会说,阅读只一遍深究既可。具体说,就是细致入微的阅读一遍,就可进行分析了。这是最不可取的办法,一者,学生即使细致入微,但在没对文章做一次俯瞰的前提下,是无法建立文章前后的关联性的,文章在其眼中是一个个碎片,思维面对这堆碎片是茫然的,时刻不知该如何进行,这很容易让学生接下来的分析措手不及。因此,走马观花还是很有必要的,甚至不能省略。关于文言文,更需要走马观花,当然,观的不是花,是译注,还要把译注拿到文章的句段中去观,观的过程可“走马”,大略。把译注拿到文章句段中的过程实质就是浅显翻译的过程,学生逐句逐段,最终看到情思的一个影子,这是第一遍阅读的任务,为第二遍对影子的深究奠定基础。当然,借译注,走马观花,实质上也是自学的过程,学生对整篇文言文有了大致的理解。
例如,《陈情表》,它是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主要表达了李密为报祖母大义,不能从命的苦衷,字里行间,既流露了其对祖母的孝,又表达了其对朝廷知遇之恩的谢意。真情流露,辞意恳切,是抒情文的上乘之作。因此,有人评论说:“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由于是西晋时的文章,时代较远,所以,必须要借助译注去弄懂每字每句的意思,这样做的首要目的是知大概,走马观花,对文章有一个轮廓、脉络上的整体了解,这利于接下来对每一部分的深入分析。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译注拿到句子里,变换字词之间的顺序,大概理解每句的意思,一点点解开每个句子的“麻花劲”,看到文章情思的影子。例如,第一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几乎不通,为了明白其意,必须借助译注。通过译注,我们就能够大致理解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到不幸。这一句是全文的铺垫,引出祖母的重要。按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每一个句子,对文本有大略的观察,利于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
二、借译注,触类旁通
《周易·系辞上》中有句:“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同类知识都处在一个庞大的系统之中,该系统可用“类”来表达,知其一便知其二,我们会在举一反三中,通晓天下之事,这就是触类旁通。触类指对某一方面事物的接触,旁通指接触之后的相互贯通。这是知识学习的又一条有效路径,它使学生首先掌握某一事物知识规律,进而得知同类事物的知识、规律。对于文言文来说也是如此,有些实词或虚词在文言文中表现出的意思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在任何一篇古文中,遇到这样的词,可轻松的辨别它的意义,这就是触类旁通。具体来说,就是在这篇文章中学到这一虚词或实词,其他文章中再遇到此文言词汇,便可推知出它的意思。当然,还有一些意义不固定的文言词汇,大多只是在几篇古文中这样使用,这时,教师便要借助译注,将所学文章涉及的词汇列举出来,然后再触类旁通,将包含该词汇且意义相同的句子和作品列举出来,让学生记在笔记上,学生累积得多了,就不惧怕试卷中文言部分的试题了。
例如,《陈情表》中“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一句,“躬亲”意为亲自。含有这一词汇,而又拥有同样意思的句子、作品也多不胜数,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教师从译注中提出这一词汇,并用幻灯片显现出来。然后,向学生发出提问:“你们知道还有哪些文言句子包含这一词汇,且有富有这样的意思?”学生不语,教师可继续,因为,这一提问的目的是使学生集中注意,学生可不答。然后,教师可将包含“躬亲”的句子展示出来。如汉代董仲舒的“躬亲职此于上,而万民听生善于下矣”;如葛洪的“躬亲征伐,至於百战”;如孙中山“君不必事事躬亲”等等。经过此种列举,学生既对“躬亲”这一词汇有了深刻记忆,又掌握了有关这一词汇同一用法的一些句子。此类训练,为高考文言文部分的应试解除了后顾之忧。
三、借译注,延展引申
我们的知识储备因联想变得丰富。联想,使知识空间位移,与另一空间进行碰撞、连接;联想,随之而来的是延展和引申,突破种类、局部范畴,使我们由此及彼,由他入我。对于高中语文课本上所选的文言文来说,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无论主题和结构技法、语言表现都堪称完美。而且教材也极力遵照学生的认知能力,借助译注将一些晦涩词汇之意列举出来。但学生并不满足于课本上这些死的知识,他们希求将自己的目光植入更广阔的空间。不仅学生如此要求,现代教育也倡导教师尽可能的打开课堂四周显而易见的墙壁,将学生放逐到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关于文言文,我们看到一些词汇,就会想到另一些词汇,就像提起“生”,就会想到死一样。这是主动积累知识的一个最佳时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住这一时机。
屈原的《离骚》有句:“朕皇考曰伯庸”,“考”意为死去的父亲,有学生就会问:“死去的母亲用文言文怎么说?”这是一次由父亲到母亲的联想,联想形成源于“考”。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延展引申,教师可以将母亲的文言文词汇引出来,母亲为“妣”,死去的母亲既是“先妣”。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而那些被选入教材的更是留存下来的文学瑰宝,教师要爱护之,进行有价值的教学,而教材编者所取的译注便是价值教学很好的切入点,教师要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五)[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韦正明.掀起爱神的盖头来:寓爱情教育于高中语文教学之探索与实践[J].知识经济,2010,(04).
作者简介:陈雪梅(1979—),女,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高中部教师,中教一级,主研方向为中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