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突(偶)发事件处理策略研究

2016-10-08李宏侠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处理策略课堂教学

李宏侠

[摘 要]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相长的过程,小学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小学生虽然在心智上面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小学生能给教师带来的帮助与启发是其他任何阶段的学生所不能给予的。对于小学生在课堂当中无意之中制造的各种突发事件,小学教师就必须学会用宽容与理解的心态来进行处理和调解,要学会运用教学机制,不要轻易批评学生,也要保证绝对不能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便是善于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偶发事件,保证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与价值观念。本文将就小学课堂教学突偶发事件的处理策略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课堂教学;突偶发事件;处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当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越发的多元化趋势,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也更加主张教学的人性化与民主化,小学生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崇尚自由高尚的个性追求。但是,在这样的一个教学氛围当中,小学课堂上的各种突偶发事件发生的概率是越来越高,小学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个性需求,对于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来说会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于是,教师要如何妥善处理好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突偶发事件,如何引导小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当前小学教师必须面临与解决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教学与管理工作,就如何处理好课堂突偶发事件进行的相关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何为课堂教学中的突偶发事件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突偶发事件是非常常见的,一般而言,指的是和课堂教学目的无关而直接干扰教学程序的正常运行,突然发生的外来刺激或事件。由于它的出现,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上易形成新的优势兴奋中心,从而导致原有条件反射活动的抑制或破坏,从而阻塞教学信息传递通道,使教学信息大量“丢失”,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突偶发事件的类型分析

现阶段的小学生深受时代思想与教学理念的影响,表现出越来越显著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小学生都是有着自己的特色存在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个性鲜明的小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公开表达自己的各种“异端”,这也就使得课堂教学中出现突偶发事件的概率不断提高,并且突偶发事件的表现形式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应对日益多元化的突偶发事件,提升自己的处理水平与质量。其实,纵观当前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突偶发事件,只要我们深入进去,认真分析,便很容易找到这些复杂多元的突偶发事件中是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的,这其中是存在着一些普遍规律的。通常情况下,小学课堂教学中突偶发事件共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小学生个性偏冲动。当前的小学生极度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内心感受,很可能因为教师无意之间说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就表现出极大的不满,与教师发生顶撞,这种突偶发事件更多地发生在一些“问题学生”的身上,很多情况下,他们不能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他们实际上是用“错误的方法表达了某些合理的要求”,其本意也不是要和教师作对。所以这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教师如果处理得好,不仅能达到良好的教育学生的目的,还能获得学生的更多拥戴。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他们心中留下怨恨的种子,还会降低教师的威信,使以后的工作越来越难做。

第二种就是小学生爱记仇。小学生总是会将教师之前处理不是很妥当的事情牢牢记在心里,然后伺机进行发泄,故意挑起事端,以另类的言行激起他们的愤怒以致于失态,从而达到扰乱课堂或者取笑教师的目的,以此排解自己的不满情绪。

第三种是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其实,小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便是存在着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有些小学生在课堂上捣乱的时候,其实他们也是无意识的,他们并不是十分清楚自己到底在说什么、做什么。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对他们进行太过严厉的批评,太严厉的批评会 引来他们的公开顶撞,最后难堪的是教师自己。

三、小学课堂教学突偶发事件处理策略分析

小学教师要想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就必须要拿出作为专业教师该有的耐心与爱心,注重自己的管理艺术与方法,不要轻易认定学生在课堂上的某些行为就是在故意捣乱,更要注意自己的教育语气,要采用科学的处理办法,要时刻注意维护好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异端行为,教师要有着自己客观与理性的认识,不要一概进行否认,并不是出现异端行为的学生就是问题学生,教师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不要只会拿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更不可一味地纵容学生,一定要掌握好管理学生的度,科学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偶发事件。

四、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尊重每一个小学生

教师并不是圣人,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不能礼貌相待,与教师百般不配合,必然也会产生难过甚至愤怒的心理,这是人之常情,此时,教师一定要拿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时刻提醒自己发脾气并无益于事情的解决,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礼貌、宽容、尊重等交往品德,忍耐、克制等人格品质将慢慢深入学生心中,教师的人格威信也将逐步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来。

五、教师要具备迅速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具备这样的一种清醒认识,科学的教学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感,同时也需要理性,在师生关系或者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时,最需要的还是教师理性的处理方式,不仅仅需要冷静地进行分析,更要主动地寻找不和谐现象背后所出现的真实原因。

善于发现,找准突破口。师生有矛盾,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往往在老师的手中。利用自己手中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居高临下地强令学生主动退让,已经成为一种不明智的做法,它不能为我们带来想要的效果。然而我们依然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权”去寻找、去发现解决矛盾突破口,使学生乐意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教师的爱绝对不是万能的,教师一定要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科学高效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突偶发事件。

参考文献:

[1]李晓艳.《学周刊》-2015探索小学高年级课堂教学突发事件科学处理方法.

[2]李桃.《亚太教育》-2016关于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分析.

猜你喜欢

处理策略课堂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处理策略研究
药源性心绞痛的处理策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