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探究
2016-10-08覃幼燕
覃幼燕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分享式教法通过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对于培养、锻炼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并对高中语文分享式教学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服务。
【关键词】分享式教学 高中语文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93-02
新课改、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致力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还要着重对其语言运用能力、思维等进行培养与锻炼,以达到提升教学有效性等目的,构造更加优质的高中语文课堂,为学生高考做好知识准备的同时让其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益处。分享式教学作为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教法,是利用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分享打造趣味课堂,从而使学生在互动分享的过程中更加高效的掌握知识,提升自身语文综合素质。下面就分享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加以探究。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免出现茫然无措之感,尤其是一些现代文阅读、诗词赏析等对学生而言多数仅是为了提升高考分数,在能力培养与锻炼上学生并无深刻感觉,这种认知不仅影响教与学,对于语文课堂进一步改革而言也十分不利。对于高中生而言,语文课堂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锻炼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掌握做题技巧、培养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运用文学的魅力去熏陶个人情操、启迪个人心灵,让学生养成阅读、分享、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为学生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服务。因此,现今的高中语文课堂,要注重运用分享式教学让学生养成互动分享的好习惯,以达到提升学习成效和个人综合素质的目的,从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让学生获益。
二、高中语文分享式教学运用策略探究
(一)教师直接分享
1.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直接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方便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师在进行诸如现代文阅读、诗词赏析、古文鉴赏时,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一起参与文学作品的探讨,比如从这篇文章中感悟到了何种情感、个人对文章写作思路有何感悟,在欣赏阅读这篇文章时内心有何感悟?通过多层次、多角度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表达,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梳理学生阅读、解题思维,使学生以一种更为高效的方法掌握阅读技巧与解题技巧,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并巩固学生兴趣与好奇心,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高一语文必修一中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赏析,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关于这篇文章作者朱自清的生平与文章的创作背景,与曾经学习过的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散文进行对照,让学生在掌握初步背景的基础上围绕作者写作情感、文章出彩之处、景物描写特点等进行思考,在学生有了初步认识之后,由教师引导进行直接分享,根据教师所体会到的作者的创作情感引领作者赏析文章情境,将作者在文章中的悲喜哀乐一一进行赏析,通过师生之间互动分享完成文章的初步赏析。然后,再进一步探究《荷塘月色》这篇散文中所要表达的作者情感知识,要指导学生联合时代背景、作者社会境况进行思考,从而对散文中作者情感的细微变化完全掌握,比如文章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背后的真意,作者出门后看到荷塘月色美景之时情感的转变过程,从而通过师生共享合作完成散文的情与景的鉴赏。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利用文章特性通过朗读、诵读等方式让学生体味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像诗歌这些有特定韵律的是培养学生语文感知能力、提升阅读赏析能力的关键。教师可与学生配合通过反复朗读、诵读的形式去逐步加深个人阅读后的情感感知,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志。比如高一语文必修一中曹操的《短歌行》这篇文章,作为“行”这一诗歌体裁的经典代表作,首先要让学生以多次朗读的方式体会这一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与气势,让学生在收集整理曹操生平资料的过程中更加深刻的感悟到诗歌中所蕴含的作者个人情感特色,然后通过逐步诵读、师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明确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了解曹操诗作中“于悲凉中多有跌宕慷慨之气”的风格,并与以往学过的曹操的《龟虽寿》诗篇进行风格情感对比,让学生按照诗歌赏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完成诗歌的赏析操作,为后续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做准备,从而达到提升学习成效的效果。《短歌行》这篇文章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新教材的第一个古代诗歌单元,诗作篇幅短小,又编排在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承担了归纳赏鉴诗歌步骤与方法的重任,教师通过朗读、诵读等直接情感、思维分享操作有助于巩固学生诗歌鉴赏技巧。
(二)师生联系式与合作式分享
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提高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因此利用师生之间联系式、合作式分享达到提升教学效果与质量等目标是必然选择。教学中,教师进行文章解读时,要立足于语文素养、思维、能力培养层次着重进行考试能力培养锻炼,将教师思考与理解与学生进行联系、分享、沟通,推动分享式教学。比如阅读鉴赏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角度挖掘文章背后真意,感知文章思想与情感,精炼个人语言表达,从而养成一种更为有效的思维方式与学习方式。又比如高一语文必修一王勃的《滕王阁序》这篇文章,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了解骈文、《滕王阁序》等资料,课堂中通过逐段逐句诵读、分析的方式感悟文章的巧妙用典与简奥文辞,结合上下文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理解作者写作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完成句子的节奏划分、句式诵读错落变化等小任务。在完成上述任务之后,小组内部或者班级内部通过个人演练、对比竞赛等方式将文章内容转化为白话文或者口语,将文章中的精华部分转化为学生心中的语言,课后可布置散文任务,让学生将文章进行散文扩写,尽可能的保留原文情感、美景等表述真意,同时锻炼学生散文写作语言表达能力与技巧。
2.师生、生生合作共享作为分享式教学的一大主要表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领者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互相之间分享个人认知与感悟,积极汲取他人有益观点与思维,在思维火花碰撞的过程中让学生从知识、思维等多方面收益。合作共享对于学生而言也有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营造趣味课堂,是挖掘学生潜力、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举措。比如高一语文必修一中出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文章的精彩之处在于人物语言与情节,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情节起伏跌宕、生动活泼,很容易吸引学生兴趣,但是由于古文赏析理解有一定难度,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文章进行梳理,小组内部学生通过互相合作的形式先对文章讲述的故事进行梳理、总结,然后通过逐段逐句对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进行培养、锻炼,要着重对文章中通假字进行划分,对文章中古汉语常识、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进行总结,关于上述任务要坚持循序渐进、有条有理原则,通过小组内部角色分配、共享合作共同完成。在完成上述任务之后,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对照、讨论,最后由师生共同进行梳理与评价。为增强文章学习赏析趣味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深入理解,并对历史上有着同样精神的人物进行挖掘;对于烛之武说服秦伯的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的方法进行总结,最终提升教学成效性。
综上所述,分享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锻炼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师生互动、共享合作的方式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值得大力推广运用。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