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016-10-08贺卫萍

教师·上 2016年9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建议策略

贺卫萍

摘 要:本文从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入手,简要阐述了教师评价的含义,并初步分析了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现状,提出了建立评价制度的策略,以期与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交流探讨。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评价;策略;建议

幼儿园教师评价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现状如何,评价是否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能否有效支持和帮助幼儿园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都需要我们一一探讨。

一、教师评价的含义

教师评价不同的定位就会有不同的含义,但总体来说,就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教案编写的质量、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的评价制度,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幼儿园教师不仅仅担当着教育者的角色,同时还充当着保育员的角色,他(她)们的工作方式和特点决定了他(她)们组织开展的活动能否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否对所设计的活动有极高的热情,从而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的评价要从教师的职责准则、鉴别社会的需要、确定目标与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评价结果以及讨论结果六个方面来考虑的。

二、幼儿园教师评价的现状

目前,幼儿园对教师的评价大多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是一种单向性、行政性、管理性、他律性、奖惩性的评价制度,它忽视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带有极强的“管理主义倾向”和功利性特点,因此不能让教师最大限度地接受评价结果,从而影响评价的最大效益。

1. 教师对评价的目的认识不清

首先,幼儿园为教师确定了评价的总体目标和标准,但它们往往是笼统的,缺少具体操作标准,只能是模糊的、带有很大主观印象的评价,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教学优劣。在评价分数及权重的设定上,重显形事件,轻隐性事件;重结果,轻过程,难以全面地断定教学优劣。担心评价者没有具备应有的评价者的素质,难以真实地断定教育工作优劣。

其次,多数教师对教师评价制度存在不服气心理。他们认为单一的评价信息,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印象分、模糊分、人情分、误解分、运气分太多,使评价结果与自己的实际工作表现偏差较大,不能公正地评价自己的工作。

第三,多数教师对教师评价制度存在厌烦心理。认为现行教师评价制度、评价工作方法简单粗糙,难以指导、引导教师的发展。教师只知道评价结果是什么,而很少知道为什么,更不知道以后怎么办。教师们认为这样的评价缺乏指导意义,让人感到的只有压力,没有帮助与支持。

第四,多数教师对教师评价制度存在漠然应付心理。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作为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和制度,虽有上述弊病,但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也只能无奈地、例行公事地予以接受,久而久之形成漠然应付的心理。

2. 教师评价的结构不合理

现行的幼儿园教师评价制度主要采用的是行政(奖惩)性管理评价制度。即由行政管理组织(幼儿园)对评价对象(幼儿园教师)的现实表现做出评价,划定等级,根据评价等级作出奖励或惩罚决定的评价制度。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幼儿园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结合园所实际,制定各类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教师展示足以反映自己在工作中德、能、勤、绩情况的资料,幼儿园考核人员对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师个人提供的资料进行检查考核;采用幼儿园教师自评、组评、园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每个教师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现实表现予以评价,并划定等级;最后,由考核领导小组根据每个教师所获得的评价等级,作出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决定,其基本功能是对在园工作人员实施管理。

3. 评价制度的功能发挥不到位

评价的客体没有把评价制度当作是一种工作标准,一种工作要求的导向。有些教师对于自己平时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不是太清楚,对于怎样的教师是一个好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每项工作到底应达到什么要求,做的工作的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比较模糊。对于评价的主体来说,没有充分发挥教师评价制度在平时工作中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和调控作用,没有把评价制度当作是自己所抓工作的重点,没有意识到评价制度也是对管理者自己的一种评价,有些项目内容的评价只是简单的数据统计,缺乏必要的示范性和指导性,缺乏充分的信息和数据,带有较大的随意性,评价主体的分工不明确,有时相互扯皮,有时平均给分,有时全不给分,公平公正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评价制度策略和建议

1. 明确评价目的

2012年教育部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就已经明确提出: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要把教师品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证和注册、评优评先、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并且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虽然这些规定并没有提到幼儿园教师的评价制度,但这体现了国家对教师评价制度的一种引导。幼儿园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积极转变教师评价制度,在自己的探索中形成独特的评价制度。

幼儿园教师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师工作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幼儿园教育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必要手段。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支持和促进教师和儿童发展,而绝不是简单地甑别教师水平的优劣高下。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做好对教师的评价工作,小而言之是对教师的一种关心和培养,大而言之是对幼儿园发展、对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责任。因此,确立衡量一个幼儿园教师的标准,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反馈调节功能、教师评价的展示激励功能、教师评价的反思总结功能、教师评价记录成长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力求达到相互间的沟通和理解,促使每个教师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更新的思想以及进一步改进的思路。同时,也促进管理者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 确立评价标准

教师评价的依据应是: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学校的教育目标、教师的根本任务及国家颁布的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要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方面作为幼儿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条件,尤其注重专业理念与师德,强调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必须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因此,幼儿园在制定、执行考评体系时,要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他人,要考虑到教师的能力水平。在考评过程中必须注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在考评机制的执行上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只有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合理的奖勤罚懒、奖功罚过、奖优罚劣,才能够真正起到激励作用。反之,领导暗示、暗箱操作,都会使教师愤然,积极性受到挫伤,不利于智慧和才能的发挥,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损耗和浪费。

3. 幼儿园教师评价的方法

评价是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发展过程。教师评价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要关注结果,更应注重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在教师评价中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贯穿于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给予教师多次评价机会,以促进教师行为的转变与专业的发展。

首先,教师评价要关注教师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教师个体的需要与差异,给予个体更多的认可机会。管理者极力促进教职工参与幼儿园管理,使每个教师产生“我就是园长,我应该有相应的责任”这样一种心理气氛,进而认识到自己在幼儿园中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看,参与满足教师较高级的需要,即尊重需要,将会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动机和工作效率。

其次,教师评价要建立管理者、教师、家长等参评者之间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多向互动关系,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相互理解、积极沟通和民主协商,改变管理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教师的自评和互评。要真正使幼儿园教师评价成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第三,建构发展性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主张教师评价制度应与奖惩制度分离。它不仅帮助教师指明方向,促进教师的发展,还有助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幼儿园长远发展。管理者应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推动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顺利开展,并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制度保障。幼儿园必须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园教育评价提出新要求: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依据幼儿园教育发展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价值观,制定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双方都能认可的发展目标,并由幼儿园管理者与教师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运用发展性评价技术和方法,对教师的素质发展、工作过程和绩效进行价值判断,使教师在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逐步实现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优化自我素质结构,自觉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实现发展目标,从而使教师评价制度成为一种安全的评价机制,减少评价的行政管理和奖惩甑别含量。

4. 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

对教师评价结果的合理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比评价过程更为重要,如果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制度不考核或只考核不见分数或见分数不见任何应用,教师就会对考核逐渐淡化,使考核工作形同虚设。对教师评价结果的应用,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每月公示考核结果,体现公平、公开;二是及时表扬先进,树立学习榜样;三是指出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四是与工资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

5. 合理反馈评价结果

我们要充分注意教师的心理反应和承受能力,做到能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结论和评价对象的不同个性,选择合适的方式反馈,积极主动妥善地做好教师的心理调控工作,使评价对象在最大范围内接受或认同幼儿园对其所作出的评价结果。如在过程评价中的结果反馈,我们就通过以表扬为主、树立典型的方式及时在全体教师会议上作通报。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会上不点名、会后个别谈心商讨的方式进行处理,提出整改的原则性或建议性意见。

有效评价机制的建立不仅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保证,也是提高幼儿园领导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园发展的保证。随着幼儿园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幼儿园教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幼儿园管理者应深入研究幼儿园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挖掘更多的激励因素,使幼儿园成为一个既充满和谐气氛,又有良性竞争的乐园。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峰县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师建议策略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报告
优化管理,过渡也精彩
幼儿园教师培养之我见
Passage Four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