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源于警钟长鸣安全源于精细管理

2016-10-08曹淑双

教师·上 2016年9期
关键词:幼儿园家长幼儿

曹淑双

幼儿安全问题是摆在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案头和心头的头等大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但是,近年来,幼儿园人身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如2014年7月10日17时许,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乐乐旺幼儿园一校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坠入水库,造成11人遇难,含8名幼儿、2名随车教师、1名司机,令人十分痛心;2014年3月,犯罪嫌疑人郑冬梅未经永清县教育部门批准,擅自将该县刘街乡春蕾幼儿园东院三间平房改为教室,并在存在安全隐患未进行维修的情况下投入使用,致使该教室于2014年12月13日发生坍塌,造成幼儿园学生3人死亡,1人受伤。这些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和广大幼教工作者的焦虑和关注,更使我们认识到安全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活动场地设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如滑梯、攀登架、小城堡、海洋球、蹦蹦床、秋千、压压板等大型的玩具年久失修,存在着安全隐患,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即便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

(2)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安全工作无章可循,造成教师缺乏责任心,自由涣散,诱发责任事故。

(3)幼儿自身原因所致。由于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身体各种机能水平较低,在发生的事故中,很多是因为身体的状况而产生的,如摔伤头、磕掉牙、骨折、坠落、溺水等。另外,幼儿缺乏安全知识,缺乏一定的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在活动中很难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即便教师在现场,幼儿的伤害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见,幼儿是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类群体。

(4)监护人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许多家长安全意识薄弱,根本想不到孩子会发生意外。例如,1999年6月,北京一名5岁半的幼儿下午从幼儿园回家后,在家里哭闹,家长为了哄他,逗他开心,将一粒日本豆塞进他嘴里,结果日本豆误入气管,家长迅速将孩子送往附近的医院,但孩子因窒息已死亡。类似的悲剧不胜枚举,这说明家长、教师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二、预防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对策

1. 明确岗位责任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首先,幼儿园应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园长为组长,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安全副园长为副组长,是安全工作直接责任人,其他园务会成员、班主任、门卫内保、保健医生等为成员。按照“一岗双责制”“一票否决制”“事前问责办法”等责任追究制,要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各个岗位安全管理职责与措施,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当,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其次,要经常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分析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扎实开展,营造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签订安全责任书。每学期开学初,园长与各岗位人员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幼儿园每年应与供货商签订“食品安全卫生责任状”,每期与家长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双管旗下,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科学制度保证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从严从细地落实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势在必行。幼儿园要建立健全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明确各岗位安全工作职责,定期、定人、定点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向园领导报告。

3. 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1)加强门卫内保管理。首先传达室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执行门卫制度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要求家长凭卡出入,督促门卫严格把好凭卡接送关。其次,要落实行政人员每天值班制度,加强对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巡视检查,保证家长和孩子的出入安全,真正做到“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到位。

(2)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幼儿园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明确食堂管理人员的职责及分工,各岗位各环节分工责任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食堂工作人员要持健康证上岗,每年体检一次。幼儿园应与供货商签订安全卫生责任状,确保幼儿食品卫生安全。落实食堂管理的各项制度,如采购索证索票制度、留样制度、陪餐和试餐制度等,规范食品采购、验收、储存、加工、保洁、消毒、留样等环节的操作。食堂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食堂,严防投毒、中毒事件的发生。每期不定时组织从业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并考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3)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园医通过“一看”“二问”“三摸”“四查”的方式,坚持每天早上对幼儿进行晨检,教师再进行午检,发现有异常情况要马上进行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看医生。若是疑似手足口病、红眼病等传染病,一定要有医院的康复证明才能返园。同时还要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控传染病的群发。

(4)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制度。按照“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一把手和安全专干天天查、各处室和各班级周周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月月查的安全隐患排查制度,突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各种安全隐患,要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做到排查不留死角、不留盲点,整改不留隐患。对发现的隐患签字后及时上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整改到位,确保隐患为零。对不能及时整改到位的隐患,要采取设立警示牌、封存、隔离带、防护网等措施,及时做好台账的规范整理,严格实行痕迹管理。

(5)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形成家园合力。幼儿园通过上课、宣传橱窗、宣传标语、教师大会、校园网、QQ群、国旗下的讲话、交警及消防队讲座、法制副校长讲课等形式,各班每月确定安全教育主题,开展防踩踏、防溺水、预防传染病、交通、消防、食品卫生、心理健康等主题教育周活动,做到有方案、有活动安排、有教案、有总结,对幼儿和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召开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寒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重视、支持、参与到护校安园工作中去,每学期初幼儿园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确保幼儿园内园外的安全。

(6)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幼儿园要根据本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类应急预案,定时组织师生进行消防、地震、交通等紧急疏散逃生演练,提高师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自护自救能力。

(7)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在很多情况下,幼儿并不知道自己在干危险的事,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①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常识。对于幼儿园中、大班孩子,完全可以把一些安全常识教给他们: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安全防火知识;不随便跟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食物;注意保护自己,不能让硬物、锐器损伤任何部位;不能乱攀、乱爬,以免摔伤、碰伤等。利用图片、谈话、讲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一些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而酿成灾祸的实例。②教给幼儿意外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在区域活动中设置电话,教幼儿模仿打电话回家,拨打110、119、120等,让幼儿懂得遇到意外时,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在室内外进行自护自救演练,让幼儿学到一些自护自救方法。③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幼儿生理、心理都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易冲动,好模仿和探索,喜欢摸摸碰碰,如果不注意极易发生危险。因此,在活动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易闯祸和易受伤幼儿的监护,如发现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和教育,如发现有的幼儿头向下打滑梯,或者在滑梯上拥挤推人,就及时组织幼儿现场讨论这样做可能发生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控制幼儿的不安全行为,我们和幼儿一起讨论制定了《幼儿安全“八不”》:不带危险物品来园;不随便吃捡到的或不干净的食物;不在滑梯上拥挤打闹;不玩火;不玩电器;不跟陌生人走;不在活动室及室外打闹;不独自离开集体,教育幼儿遇事要镇静,善于动脑,自我保护自身安全。

4. 严格奖惩制度

为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职责分工进行责任追究制,要建立层层考核制,对安全常规工作每天、每周、每月检查登记,将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中。同时要把安全工作成绩作为幼儿园考核、评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平时忽视教育,疏于管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问题,发生事故。尤其是幼教行业,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更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们教师要善于学会从平安中查问题,从常规现象中看异常,从细微变化处抓苗头。不要认为幼儿园这段时间没有发生什么事就掉以轻心、高枕无忧,要有为幼儿园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有对教职工和孩子、国家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工作不忙时抓,工作忙时也要抓,出问题时抓,不出问题时也要抓,防微杜渐,才能扎实有效。

这是我对幼儿园安全问题的一些粗浅体会,实际上幼儿园安全事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希望安全问题能得到各级领导和保教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作者单位:湖南双峰县机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园家长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