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慢来”,让高效课堂绽放异彩

2016-10-08胡旺洪

教师·上 2016年9期
关键词:龙应台女作家学情

胡旺洪

据说: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文章《孩子,你慢慢来》中记录了她自己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去买花,卖花的老人把她要的二十几支桃红色的玫瑰从桶里取出,交给小孙儿,转身去找钱。小孙儿大概只有五岁,清亮的眼睛,透红的脸颊,咧嘴笑着,露出几颗稀疏的牙齿。他很慎重、很欢喜地接过花束,抽出一根草绳绑花。花枝太多,他的手太小,草绳又长,小小的人儿又偏偏想打个蝴蝶结,手指绕来绕去,这个结还是打不起来。老人急了,骂了孩子一句。女作家安抚着老人,说:“让孩子慢慢来,慢慢来。”于是,这位女作家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这件事,她说,她愿意等上一辈子,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读罢,我不得不佩服龙应台的耐心与宽容,也惊叹这个女作家在今天这样“急功近利、物欲横流,高效率、高回报,一切都以‘快字当头”的环境中拥有如此“慢”的心境。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该像龙应台一样——慢一点,再慢点。而不能为了所谓的“高效”,或批评指责,或越俎代庖,或揠苗助长,或一叶障目——完全忘却了学生的素质能力,全然遗失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其实呀,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反刍、去领会、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课堂的学习者、参与者,我们只有关注学生的动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明确课堂上我们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如何等,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情,围绕学情展开教学,学生才能学得主动、积极,兴趣盎然,才会文思泉涌,闪现精彩生成。

慢慢来,多给学生一点读的时间。语文课本上很多经典文章出自名家之手,可谓意蕴深厚,意境深远。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深入地去读,才能领悟得更深刻,更准确到位。所以课堂上,教师不能主观限定学生的朗读时间,而是要放慢课堂节奏,多给学生一点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的想象会飞得更高,思维会发散得更广。

慢慢来,多给学生一次交流的机会。交流是读者与作者心灵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只有在交流中,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达到“柳暗花明”的绝妙境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与欣赏学生的动态形成,多给学生一次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尊重、正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潜在的能量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张扬,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慢慢来,多给学生一片写的天地。语文课本上有很多意犹未尽的文段,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想象能力,而且也可大大丰富课文内容,优化学习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创设写作机会,多给学生一片写的天地,鼓励学生打开想象的闸门——倾一倾真情、吐一吐真话,体验写的快乐,品尝写的乐趣,从而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我会写。

“慢”,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艺术,一种一开始被我们遗忘的原始本真。只有在“慢”的课堂里,每一个孩子才能得到教师温情的照顾、诚意的鼓励、智慧的提醒。我期待,我们的课堂,慢点,再慢点,让每个孩子都跟上节奏,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只有如此,我们的高效课堂才能持久焕发出鲜活灵动的生命力,才能欣然绽放如花般的异彩!

(作者单位:湖南省宁乡县玉潭镇学庵小学)

猜你喜欢

龙应台女作家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有价值的善良
稀见女作家戏曲三种考述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银色仙人掌》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
现代女作家的文学交往与互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