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情境教学,点亮高中美术课堂
2016-10-08季明友
季明友
新课标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从学生心理,以美术教材为主,运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中,创设各种情境教学,是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想象力及美术能力,促使学生快速成长的手段之一。如何才能够运用情境教学,点亮高中美术课堂呢?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 创设音乐情境,领略课堂魅力
音乐与绘画一样,可以表达人类内心的感受,传递一种美与正能量。美妙的音乐旋律可以引起人类心灵的共鸣,产生良好的心灵体验。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音乐情境的方式,将音乐与美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环境中感受美术的美,形成情感共振,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以高中美术《中国画》这一节课为例,这一课是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并且对中国画特有的工具和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简单地处理教材,一味地讲解美术知识,那么这一堂课将十分无趣,导致学生听不进去,学不进去。因此,教师在教法上,可以考虑用多媒体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等方法,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设音乐情境,将音乐与中国画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先将齐白石《群虾图》、徐悲鸿《奔马图》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并且配有《高山流水》的古筝音乐,悠扬深远的古筝,极易带领学生进入中国画的艺术氛围之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谁能说出这是什么画种?由此引出这节课的内容,并且总结出中国画的概念及艺术特征。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运用音乐可以为课堂渲染情境,训练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又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并理解绘画艺术的精妙。
二、创设故事情境, 拓展想象空间
故事是有趣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有效地将美术知识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给单纯的画赋予故事情节。特别提醒一点,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教学手段来创设出丰富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高中美术《油画》这一节内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够重视,只是简单地介绍油画使用的工具以及制作过程,是很枯燥无味的,也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先挑选出一幅油画作品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画作背后的故事。比如,梵高的《向日葵》《割耳朵的自画像》,通过画作来源的故事讲解,诱发学生观察油画,以及观察油画作品中的一些变化、夸张、分析、重构等表现手段,再进一步了解画的作者,以及每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诱导和激励学生展开想象,把静态的画作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用心地学习、思考、赏析。
三、创设游戏情境,体验成功愉悦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的形式有多种,比如,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但不论何种游戏都需要有目标,能够激起学生之间的比拼,不能为游戏而游戏。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思考、成长。
以高中美术《闪客一族》这一节内容为例,这一课是让学生了解Flash动画制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安排不同组的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比赛。接下来,各小组成员分工,完成具体的任务,即为自己喜欢的歌手制作一个Flash动画片段。通过整个合作与竞赛过程,学生能够进行讨论、思考,完成作品,再进行组与组之间作品比较、演绎。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充分参与,获得较好的效果。
四、创设体验情境,感受多彩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体验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从知识的层面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促使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全与发展,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高中美术《各异的风土人情》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这节课知识点“民间美术形式”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去认识民间美术的价值,从而获得较好的效果。在正式上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学习任务查阅一些资料,或者由教师课上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引起学生讨论后导入新课。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除了欣赏、了解,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些制作的方法,比如,剪纸这一类制作相对简单的民间美术作品,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甚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民间美术作品进行教室装饰,从中感受到民间美术作品的内在美。这样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增强师生情感,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因此,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产生“碰撞”,从而让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运用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参与和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们在情境中体验美术之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