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前列腺疾病临床分析

2016-10-08赖俊彦孟祥军叶永康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

赖俊彦+孟祥军+叶永康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前列腺疾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58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患者诊治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去势联合持续性抗雄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去势联合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vs 75.85%,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潮热、乳房肿胀、腹泻、贫血及骨质疏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24%vs48.28%,10.34%vs 44.83%,17.24%vs 65.52%,6.90%vs 34.48%,10.34%vs 41.38%,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采用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可获得较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关键词]间歇性;抗雄激素;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研究表明,欧美等国家前列腺癌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死亡率第二位。前列腺癌和其他癌症相同,发病具有隐匿性,往往患者在体检或出现症状时发现,此时已进入中晚期,失去根治治疗机会。目前临床中主要通过降低雄激素浓度达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以达到延缓疾病发展,改善患者预后目的。为探讨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前列腺疾病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明确诊治的58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诊治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中年龄54~79岁,平均(68.3±5.4)岁,PAS为8.1~93.5ng/mL,平均(45.3±9.8)ng/mL,Gleason评分为2~10分,平均(6.3±1.1)分;对照组年龄55~79岁,平均(68.6±5.2)岁,PAS为8.2~93.9ng/mL,平均(45.7±9.3)ng/mL,Gleason评分为2~10分,平均(6.4±13)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批准进行。两组患者及家属均在医师告知情况下自愿接受本次治疗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均证实为为晚期前列腺癌;(2)排除诊断为前列腺,但未能明确临床分期;(3)排除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在治疗期间擅自停药或换药患者。

1.3方法

观察组药物去势给予戈舍瑞林(AstraZenecaUK Limited,J20100126)(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给予3.6mg埋植剂于前壁皮下注射埋植,每28天埋植一次。抗雄激素药物给予氟他胺(S C.SINDAN-PHARMA S.R.L,H20100415),给予250mg/次,3次/d,口服。连续用药4~6个月后,当血清下降<4ng/mL并维持最低值2个月后停药,停药后进人间歇期,每月定期随访检测血清PSA值、影像学检查,观察是否有新的病灶形成或转移灶,当血清PSA上升到出诊时50%或>10ng/mL时则进入下一个治疗周期。治疗过程与方法同第一治疗周期。对照组采用手术切除双侧睾丸后服用抗雄激素药物(药物同观察组)持续治疗,治疗后血清PSA须将至<4ng/mL。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PSA水平、Gleason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根据患者肿瘤病灶大小及血清PSA水平规定,显效:病灶缩小>85%以上,血清PSA<4ng/mL;有效:病灶缩小>50%,血清PSA<10ng/mL;无效:肿瘤病灶无明显改变或恶化,血清PSA下降<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Gleason评分:根据前列腺癌细胞病理检查分为主要结构类型分级和次要结构类型分级,将主要结构和次要结构类型分级评分相加为Gleason评分,总分为2~10分,评分越好恶性程度越严重。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用SPSS18.0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55%vs75.85%,P<0.05)。见表1。

2.2两组血清PSAzK平和Gleason评分比较

观察组血清PSA水平和Gleason评分低于对照组[(4.3±0.8)ng/mLvs(5.7±1.0)ng/mL,(6.2±1.0)分vs(6.9±1.1)分,P<0.05]。见表2。

2.3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潮热、乳房肿胀、腹泻、贫血及骨质疏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24%vs 48.28%,10.34%vs 44.83%,17.24%vs 65.52%,6.90%vs34.48%,10.34%vs 41.38%,P<0.05)。见表3。

3讨论

前列腺癌在中晚期可表现出不典型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无痛性血尿、尿频、尿痛等,好发于男性老年患者,定期体检为早发现、早治疗前列腺癌最佳手段。临床统计显示,约60%患者发现前列腺癌时已出现组织、淋巴结及器官转移,失去手术根治治疗机会。临床中保守治疗前列腺癌方法较多,其中内分泌治疗为临床使用最早、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方法,发展于上世纪中期,主要方法为药物或手术去势抗雄激素治疗,约80%患者对治疗较为敏感,成为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治疗方法。长期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内分泌长期用药可导致患者出现激素抵抗,进而降低治疗效果。有学者研究指出,采用全雄激素阻断方法治疗,当治疗结束后,未杀灭肿瘤细胞可将雄激素水平重新恢复,从而进入正常分化途径,并能将激素非依赖过程推迟。另有学者采用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后,患者在性欲、身体体质、生活质量等方法都获得了显著提高,间歇性治疗还能降低治疗费用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用药物去势联合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6个月后,相比对照组采用手术去势联合持续性抗雄激素,其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药物去势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保留患者睾丸,并在降低血清PSA水平后停药保持前列腺癌细胞恢复雄激素水平,延缓对雄激素造成抵抗型,增加其敏感性,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大量研究表明,双侧睾丸切术作为去势标准治疗前列腺癌存在一定认知不足,因其造成不良反应为不可逆,所以广大学者提出尽可能采用药物去势治疗前列腺癌。同时手术造成一定创伤,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并未能提高疗效,从治疗经济方面药物去势联合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更为前列腺癌效果更佳,临床中应作为首选治疗。血清PSA及Gleason评分为判定前列腺癌严重程度重要临床指标,本次研究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瓶PSA水平及Gleaso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前列腺癌效果较为显著。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在血清PSA水平将至正常后停药,并在发现PSA水平上升后进人下阶段用药,明显减少药物使用量,进而可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本次研究同样得出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较对照组低。药物不良反应降低为保障癌症患者长期坚持用药前提,药物去势联合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前列腺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间歇性抗雄激素治疗前列腺癌可有效控制或延缓疾病发生、发展,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
什么是前列腺癌
关注前列腺癌
吃蘑菇降低患前列腺癌风险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苹果皮“饿死”前列腺癌
别把前列腺癌误认为增生
前列腺癌治疗有了新选择
前列腺癌懒馋顽
50岁以上男性应做前列腺癌筛查
肥胖易患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