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的对比研究

2016-10-08古仲相霍红军张永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

古仲相+霍红军+张永红

[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术式的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共9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观察组采用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复发率、转移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甲状腺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癌的复发率与对照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状腺癌转移率为2.3%,与对照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低钙血症、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近全切术与全切术对甲状腺癌复发与转移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甲状腺近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总有效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近全切术;随机对照研究

甲状腺癌大多数情况下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是一种甲状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为内分泌系统中最易发生恶性肿瘤的器官。甲状腺癌的死亡率比较低,约为0.5%,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过去10年内,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增加了约为12%,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疾病的15%左右。甲状腺癌发生的病因各有不同,与高碘饮食、放射线照射、促甲状腺素慢性刺激及性激素受体分布有关。甲状腺多发于女性,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的青年人,15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甲状腺癌的情况较少见。患者早期因甲状腺癌就诊是因为发现颈部出现肿块,且肿块质地较为固定且硬。部分甲状腺癌患者因恶性肿瘤的侵袭与压迫作用,患者会表现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到压迫而表现为Horner综合征。目前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为手术切除,关于手术切除范围,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观察90例患者,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术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符合甲状腺癌的诊断。排除有严重传染病或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排除有严重出凝血疾病或各项实验室检查有手术禁忌者。收治的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46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35~61岁,平均(46.2±12.9)岁,甲状腺癌病程(2.56±1.23)年,46例患者中单发结节20例,双发结节12例,多发结节14例。观察组共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32~59岁,平均(45.3±13.6)岁,甲状腺癌病程(2 46±1.34)年,44例患者中单发结节18例,双发结节15例,多发结节12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及甲状腺癌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甲状腺近全切术。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在麻醉效果满意后,充分暴露甲状腺上极后结扎相应甲状腺上极的血管,并且充分游离甲状腺悬韧带,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外侧支。之后顺着甲状腺外沿将甲甲状腺轻轻游离,于甲状腺下极较远处结扎相应甲状腺下极血管,耐心轻柔的将甲状腺的峡部、侧叶及甲状腺全部切除。切除后注意包扎止血,并且放置引流管,将表皮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选择甲状腺近全切术,方法大部分同对照组甲状腺全切术,不同的是在切除甲状腺组织时注意保留甲状旁腺与喉返神经部位相应组织,并将残余的组织彻底缝合。

1.3观察指标

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1个月后复查,观察甲状腺癌复发率与转移率,并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价分为四个等级。显效:患者术后甲状腺癌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不存在相应体征。有效:患者甲状腺癌症状体征基本得到缓解,但未全部消失。无效:手术后患者甲状腺癌症状与体征未得到缓解,或出现加重的情况。死亡:患者术后因为各种原因不耐受发生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并发症包括低钙血症、声音嘶哑及甲状腺功能低下,具体评价标准见《实用内科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治愈23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患者治愈13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7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甲状腺癌复发与转移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甲状腺癌复发与转移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观察组复发1例,出现转移1例,对照组复发2例,转移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3,并发症主要有低钙血症、声音嘶哑、甲状腺功能低下。观察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较易发生恶性肿瘤的器官,恶性肿瘤发生率约为(1~10)/10万,恶性肿瘤主要类型有滤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并发症主要是术后感染与出血,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代外科手术并发症主要是喉返神经损伤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本研究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对比了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发现,甲状腺近全切术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全切术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状腺近全切术保留了部分甲状腺组织,可以有效降低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并且术中注意保留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周围的组织,所以术后发生声音嘶哑与低钙血症的几率大大降低,明显低于甲状腺全切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由于甲状腺近全切术减小了对患者的创伤,利于术后瘢痕恢复,有资料显示,甲状腺近全切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瘢痕及肿胀的形成。

总结甲状腺近全切术优点如下:(1)甲状腺近全切术操作过程中远离甲状腺上动脉、喉返神经,具有减少出血及血管回缩的作用,有效保护了喉返神经。(2)甲状腺近全切保护了甲状旁腺,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中对甲状腺被膜,保护了甲状腺下极动脉分支,保证了甲状旁腺充足的血供。(3)与甲状腺全切不同,甲状腺近全切是在甲状腺内操作,边止血边缝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有两个关键点可有效避免甲状旁腺损伤:(1)术中正确辨认识别甲状旁腺,甲状旁腺的颜色有别于周围脂肪组织,并且甲状旁腺有明显的被膜。(2)精确解剖甲状旁腺被膜。同时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游离喉返神经时应动作轻柔,避免粗暴操作,并且术后注意有效止血,因为甲状腺术后有部分患者因为手术中未有效止血,造成术后形成血肿,压迫气道,造成呼吸窘迫,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之一。

综上所述,对甲状腺癌患者实施甲状腺近全切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术者应根据患者病情尽量保留甲状腺组织,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与切除范围。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基于微信平台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在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熬夜玩手机 小心这种癌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关于甲状腺癌知识的探讨
甲状腺癌为何越来越多?
睡眠质量差的女性甲状腺癌风险高四成
甲状腺癌早期4个信号千万别忽视!
“懒癌"并不“懒”
阻击甲状腺癌,我们该怎么做